俄罗斯的这张底牌,足以卡住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

俄罗斯的这张底牌,足以卡住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脖子,第1张

在中、美、俄三方的半导体贸易当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关联。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美国基本垄断了世界上的半导体技术,但俄罗斯却掌握了美国半导体制造的部分核心材料。

2021年,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进口额就超过了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增长只有3%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而且它的市场增速是全球的约2倍。

我们虽然经过被美国断供芯片的教训之后,已经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但根据国内的数据显示,在在闪存、内存、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微控制器、图像处理器等技术含量更高的半导体领域,我国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份额合计仍然不到全球市场的1%。

在全球半导体份额当中,美国占了全球一半以上,依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1年,美国半导体的销售额达到了 2575亿美元,而且以每年约7%的速度在增长。

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当中约占了10%的份额,韩国大概是21%,台积电大概占了8%。

但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就是美、日、韩联盟。

日本、韩国虽然也占据了一定的半导体市场,但在出口政策上深受美国的约束和影响。

简单地说,就是日本跟韩国的半导体出口到哪个国家,最终的自主权还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当中,氖气和钯金属是两种主要核心材料。

而美国半导体行业所需的氖气有约90%是要从乌克兰进口,有40%以上的钯金属要从俄罗斯采购。

如果缺乏氖气跟钯金属,那么美国的芯片、 汽车 、电脑、通讯终端、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的生产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厂商甚至会因此破产。

所以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咽喉是掌握在俄乌两国手中的。

但遗憾的是,美国与俄罗斯目前的关系是水火不容,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对俄罗斯进行了无孔不入的围剿,甚至不惜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

乌克兰目前的局势也不容乐观,俄罗斯基本上控制了乌克兰所有的贸易出海口。

如果俄罗斯切断氖气和钯金属对美国的供应,那美国能否能够迅速找到替代者?

答案是很难。

钯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贵金属之一,它的储量是非常少的。

钯金在地壳中的储量大概只有2000万吨,而且世界上只有北美、俄罗斯和南非等少数国家才能产出。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钯金公司在2018年一共也只生产了230000盎司的钯金。

美国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曾发出警告,俄罗斯一旦对美国进行报复,那么这两种材料将可能对美国形成卡脖子,到时候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只成为受害者,芯片生产将会受到重大打击。

显然,对于美国发起的贸易制裁,俄罗斯还没有选择真正反击,手里还握有多张王牌。

的确难于登天,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毕竟在很多方面以来,我们都曾经受到欧美国家的信任,可现如今却实现了弯道超车。

芯片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芯片已经存在,各种精密仪器之上。比如电子设备以及通讯设备,缺少了芯片,那么仪器将会就如同一堆废铁一般失去原有的作用。但是芯片的制造和生产,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家公司能够完成的。哪怕是欧美的发达国家,在芯片方面的制造和生产,也需要结合多个国家的技术才能够完成。

被美国“卡脖子”中国半导体。

一直以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都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因为截至目前为止,西方欧美国家在芯片领域方面对我国展开了围追堵截。不愿意与我们分享芯片制造方面的技术,也更不愿意出售相关芯片制造设备。可以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已经被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卡了脖子。目前中国的芯片发展就如同登天一般,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

但是,中国的芯片发展虽然陷入了迟缓。可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因为芯片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产品。如果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政策,那么也将意味着我国在社会各个方面都会受到西方欧美国家的限制。因此,芯片方面的研究工作不能够有任何提法。要想打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一方面要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必须结合社会的各方面力量。

除此之外,要想在芯片方面领域有所建树。我国所有科技公司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必须要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全面攻克芯片方面的难题。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才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多的成果。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近年来各国相继推出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发展概念,而开发人工智能所必须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高度依赖于图形处理器芯片。去年,在人机模拟空战中,以5:0的比分战胜人类F-16飞行员的“阿尔法狗斗”智能,就是使用美国英伟达公司的专业图形处理器开发的。

除了人工智能领域之外,传统武器也需要大量地用到芯片,如F-35战斗机的全景座舱显示器,和头盔显示器,都用到了美国AMD公司的芯片。报道显示,为了利用芯片产业创造军事领域的优势,美国方面正在开展电子复兴计划,通过与美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重点放在军需芯片技术和产品开发上。

同时,美国还提出了确保芯片供应链安全的微电子等计划,该计划在2020年的国防研究的90种计划中排名第二。但是美媒却表示,美方很难完全控制半导体芯片的生产、销售渠道,美国芯片生产很多都没有在国内,包括英特尔、高通和超威半导体公司在内的芯片,也都有外包海外的业务。

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所占份额已经从1990年的37%,下降到12%,美国本土制造业中的半导体公司,很多都是掌握技术却没有生产能力,美国方面也不可能完全切断芯片在市场上流通。

芯片技术发展,并不是说想垄断就能垄断得了的,10年前美国控制的芯片,在全球范围内占到了25%,但是在2年前,这一数字却已经下降到了10%。对此,美国方面预测称,再过5年,甚至将下降到5%。由此不难看出,在 科技 上的垄断美国已经在走下坡路,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想要在 科技 领域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还要凭借这一优势打压其他国家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

就在近期,欧盟19国公布了新的芯片战略,准备为欧洲芯片产业投资约500亿欧元,打造欧洲自己的完整半导体生态系统。德国称,欧洲国家推出新的芯片战略的背景是,过去2年美国制裁中国企业,让欧洲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像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因美国制裁中国,无法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光刻机。

分析称,欧盟此举是为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争夺更多话语权,同时也保障欧洲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性。在过去30多年里,欧洲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截至目前,欧洲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仅占10%,为了打破美国的技术桎梏,欧洲内部半导体产业合纵抗美的举措正在逐步落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641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