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为什么看起来有噪点?

半导体激光为什么看起来有噪点?,第1张

你的问题分两个方面哦:

首先呢,小摊上卖的那种东西,以及通常我们玩的激光笔之类的东西,有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光,而有的则由于做功太粗糙,比如出射的透镜上有微小的灰尘等原因,导致光点仿佛是密密麻麻的小点组成的。不过这样的小点是不会随眼睛视线的移动而移动的,毕竟它和眼睛没有关系嘛。

另外你说的那种仿佛跟着研究走的现象,其原因是视觉的刺激暂留现象。由于这类激光(即便是玩具)往往光线的强度都很大,虽然没有直接照射眼睛,但是看到屏幕或物体表面的光斑后,就会在眼睛里的视网膜上造成很强的刺激,从而是被刺激的部分出现短暂的失明或光感下降的现象。于是我们就觉得好像那些点和影子是随着视线在动了。所以在我们在作激光实验的时候,不仅要避免直接看光源,也要尽量少的看屏上的光斑,以此来保护眼睛。

你还可以作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先定睛看着那个光斑,不要移动视线,大约5秒后,立刻把视线转到一张白纸上,就能发现白纸上能看到一些阴影。为了防止视线不自觉的移动,还可以在激光屏幕和白纸上都花个小黑十字叉,然后盯着这个小叉看。这样你就能明白刚才你提出的问题了哟。

还有什么问题就发信给我吧~

【你的问题还真是变化多多呀,这个事情要这样考虑,首先要解释斑点产生的原因,然后要解释随你的视线移动的原因。我上面的解释是针对你刚开始提出的问题的,所以主要提出了斑点产生的可能性,而后集中解释了随视线移动的问题,现在针对你的新问题,再单独解释一下光斑的问题:

假如忽略灰尘和屏幕的影响,也暂时不考虑眼睛视觉的作用,单纯考虑激光器本身的构造和原理,那么杂斑的产生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腔体整体工艺的问题造成的。

下面的解释涉及一些专业知识,属于激光原理和激光器的范畴,我想可能你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不过你问得这样深入,只好用专业知识来解释了。简单来说,无论是什么激光器,都由泵浦源,谐振腔以及附属结构构成,泵浦产生初始激励,其光源的带宽理论上就有一定的宽度,例如我们说其频率是100,其实可能是从99.9到100.1之间,但在设计谐振腔的时候则按照中心频率设计,传统的光学系统谐振腔包括许多组透镜,以及反射膜等等,初始光要在这个谐振腔中来回反复直到达到设计的要求才会最终出射出去(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实验室激光器需要先预热一段时间),当整体稳定后,才能持续输出激光。然而由于频率的微小差别也会导致在反射和谐振过程中的光程差,所以不同光程差的光会相互衍射,从而形成光斑。

其他结构的激光器,例如半导体激光器,光线激光器等等,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就是在基本光学中也涉及这些问题。例如一块最普通的凸透镜,假如用平行光去照射他,我们都知道应该聚焦到一点,但是事实上不可能完全聚焦到一点,这以方面由于绝对的平行光难以得到,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透镜存在像差等许多因素。而对于激光器这样的高精度仪器,更是对微小的差别反应明显了。

所以,简单的说,光斑的产生可以认为是制作工艺造成的,主要来源是初始光的带宽以及谐振腔内各个反射面对于光的反射折射效果有微小差别,而造成了自衍射,最终导致散斑现象。再加上空气灰尘,眼睛视线暂留等等许多外部原因,就出现了你所看到的现象了。

假如你很喜欢研究这个问题的话,我可以回去找找以前上课用的电子文档,发给你一份。或者你自己去寻找一些激光原理的书看一看,就能明白了哟。】

半导体收音机接受信号频率统调方法:

1-首先使用465中频发生器校准中周。在没有调乱、中周油漆封未动则直接调如下:

2-低端调整:低端接近535千赫收到电台、使用无感起子调节(拨动)中波磁性天线线圈位置使所收电台声音最大。

3-高端调整:高端接近1605千赫收到电台、使用无感起子调节‘双联’天线端并联在双联的‘点垫整电容器’(即半可变电容)使所收电台声音最大。

二极管最重要的特性为单向导电性,当实际工作频率高于最高频率时将导致二极来不及关断,此时的等效电路为一个电容,大小为该二极管的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之和,而电容的特性是通交隔直;简而言之,超过最高工作频率二极管相当于一直导通,失去单向导电的特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76767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