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金故事:王永庆的发家史

点金故事:王永庆的发家史,第1张

王永庆是台湾最知名的大企业家,是白手起家的典型,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更是许多台湾青年人最崇拜的企业家。

1954年3月,38岁的王永庆创立台湾塑胶公司(前身称福懋塑料工业公司,1957年改为现名),生产塑胶原料PVC。以此为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王永庆建构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台塑集团

50年后的今天,台塑集团成为台湾最知名的企业集团,也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到2002年,台塑集团共有近百家分子企业及关系企业,员工达7万多人,资产总额1.5万亿元新台币,资产净值与营业收入均超过7000亿元新台币,在台湾企业集团中均排名第1位。到2003年,集团营业收入估计超过8000亿元新台币,6家上市公司以12585亿元新台币的股票市值高居第1名。

台塑集团经营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

王永庆的投资事业不仅在岛内创造了许多第一与奇迹,而且早已将事业伸向工业大国美国,在美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链。90年代以来,王永庆又将目标投向了祖国大陆,虽然建立石化产业链的“海沧计划”失败,但仍在大陆各地建立了以石化原料加工为主的30多家企业与大型发电厂,而且还在两岸构建新的石化、汽车、钢铁、物流、医疗等重要产业,再创新的奇迹。

与此同时,王永庆看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开始在东南亚进行新的投资布局,将越南作为投资东南亚的中心。继在越南投资兴建南亚聚酯纤维厂、台化纺织厂与南亚聚丙烯薄膜厂后,台塑集团又在越南投资成立台湾兴业公司,在面积达300公顷的越南同奈省仁泽工业区建立石化中下游工业基地,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兴建纺织原料、多元聚酯、纺纱、纤维等石化中下游产业及自来水厂、发电厂等配套企业。到目前,台塑集团已累计在越南投资近5亿美元,未来进一步扩大投资。

可以预期,王永庆将在21世纪建成一个以台湾、大陆、美国、东南亚为核心的全球事业布局,将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跨国大集团。

庞大的“六轻工程”

王永庆从经营石化业中下游的塑胶产品起家,尽管早已在70年代就成为世界级的“塑胶大王”,但长期无法进入官方垄断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炼行业。王永庆为此奋斗了20余年,才在台湾经济自由化的上世纪90年代初得以实现,在台湾兴建第一个民营的“轻油裂解厂”即所谓的“六轻”(台湾第六个轻油裂解厂),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实现了王永庆多年的石化王国梦。

“六轻”位于台湾西海岸云林县麦寮乡。这是一个填海造地、兴建几十座工厂的巨大工程。该工程占地2600多公顷,一至三期工程已投资5400多亿元新台币,2003年已正式启动第四期工程,再投资1250亿元新台币,前四期总计投资6650亿元新台币(约200多亿美元),是台湾历史上最大的民间投资工程。全部工程完工后,估计可创造8300亿元新台币的产值,超过2002年台湾新竹科学园区7000亿元的产值规模,未来“六轻”将成为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齐名的另一个台湾经济奇迹。

“六轻”四期工程完成后,将建成包括三座轻油裂解厂在内的80多座工厂,年炼油量将增加到2310万吨,日炼油量将超过50万桶;乙烯年产能提高到280万吨,丙烯产能达到250万吨,石化主要产品规模将跻入世界前五大企业。

“六轻”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不仅为台塑集团带来巨额收益,而且对当地与台湾总体经济贡献甚大。前三期投资总额所生产的直接生产总值达到6100亿元新,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产值1万多亿元新台币,对台湾岛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达6.7%,建厂期间为中部地区带来了10万个工作机会,而整个产业链带动的工作机会更达75万个。

然而,近90岁的王永庆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又提出投资近千亿元新台币的“六轻”五期工程规划,在投资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发展半导体、平面显示器等高科技产业,使台塑集团未来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台塑“六轻”是台湾的一个跨世纪大工程,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王永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丰碑。

巨大的电力网

为了保证集团企业稳定的电力供应,及争取高利润的电力事业,台塑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能源电力事业。目前台塑公司、南亚公司、台化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都建立了汽电共生发电厂,另外还专门成立了麦寮汽电公司。为应对台湾“电业法”的修正可能出现的变化,台塑集团未来将通过自有输电线路,连接各地电厂,建立“台塑电力中心”,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力系统。

另外,台塑集团还在大陆建立了漳州华阳电厂与昆山汽电共生厂等,而且还计划扩大漳州电厂电及兴建新的汽电共生厂,增强台塑集团在大陆投资事业的用电需要。电力事业逐渐成为台塑集团又一个新的事业王国。

电子科技王国

王永庆是以石化业起家,建立起世界级的石化企业集团。不过,80年代后期,在长子王文洋的带领下,台塑集团逐渐进入高科技领域发展,而且在电子材料领域已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又进入显示器、半导体、网络科技等领域发展,正在建立起一个新的电子半导体产业王国。

经营石化下游产品的南亚公司是台塑集团第一个进入电子产品高科技领域的企业。1986年,任南亚公司第四部经理的王文洋主导,投资生产印刷电路板,并逐渐打出知名度,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印刷电路板企业。后来,印刷电路板事业逐渐从南亚公司分离出来,成立南亚印刷电路板公司,专门负责生产印刷电路板、铜箔基板、液晶显示器等产品,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30亿元新台币,已是全球第二大印刷电路板供应商,预计2004年有望取代台湾华通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商。

1990年,台塑集团成立福懋科技公司,主要从事IC封装及测试等电子业务。1995年,南亚科技公司成立,由王永庆亲自出任董事长,主要生产显示器、内存(DRAM)、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台塑集团最大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南亚科技公司资本额达275亿元新台币,股市市值超过600亿元新台币,年营业年收入达300多亿元新台币。1995年,台塑集团还成立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主要生产硅晶圆电子材料。目前,台湾小松电子材料公司计划投资100亿元新台币,生产12英寸芯片。另外,2003年,南亚科技公司与英飞凌公司合作,投资22亿美元兴建的华亚半导体公司,开始生产最先进的12英寸芯片,预计2004年正式投产,年产能芯片5.4万片。这一切预示着,台塑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步伐加快,未来发展前景不可小视。

台塑光电公司目前投资160亿元新台币,规划生产年产72万台的电子显示器。同时,台塑集团还建立了台塑网络科技公司,正式进入网络领域。

目前台塑集团在电子、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规模还赶不上专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但已初步建立起从研发到电子材料、显示器、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半导体制造与测试、光电、网络等较为完整的电子科技产业体系,一个新的台塑电子科技王国正在诞生。

正在形成中的医疗健康养生体系

看好生物科技事业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台塑集团积极进军生物科技事业。2001年,成立长庚生物科技公司,由三房大女儿王瑞华担任总经理(丈夫杨定一任董事长),负责中药与西药产品的开发,目前主要生产绿茶素、灵芝等30多种保健产品。2003年,长康生技公司开始评估在台的“香草药草生技园区”投资计划。2003年底,台塑生医公司正式自台化公司分割成立,王永庆的小女儿王瑞瑜担任总经理,主要开发生物医学材料,整合台塑集团在医药制造、长庚大学研发、长庚医院临床实验等三大资源。预计生物科技产业将成为台塑集团未来一个新的重大事业。

目前,88岁的王永庆开始积极推动“养生村世纪大梦”。王永庆亲自捐出大片土地,投资100多亿元新台币,兴建“长庚养生文化村”,计划通过“以工代金”办法,让老人在这里得以“活得老,做到老”,“安养”晚年。

加上长庚医院体系及长庚护校等医疗事业,台塑集团正在建成一个包括医疗、医药、医疗器材、生物科技、保健、安养等在内的医疗健康养生体系。

新世纪的工程规划

近90高龄的王永庆,似乎还没有停止事业的发展,还在不断规划新世纪的投资计划。2003年11月14日,王永庆提出一个更为惊人的投资建设计划,即打造“台北副都市”的世纪投资大案。

这一规划包括兴建桃园观音国际港、大型炼钢厂、汽车城、燃煤电厂、高科技园区、金属加工制造园区等项目,总计投资过1.26万亿元新台币。此一投资案将成为王永庆麦寮“六轻”工程之后,又一个惊人之举的世纪超级大工程。

其中观音国际港规划更具战略布局。观音港位于桃园科技工业区、观塘工业区及大潭工业区之间,海域面积达1200公顷,陆地800多公顷的范围内,初步规划总投资570亿元新台币,计划兴建27个码头的国际大港。若能顺利推动,未来台塑集团将拥有麦寮、观音、宁波三大港口,形成台湾海峡的货物运输网络。

家族与集团领导布局

王永庆家族的祖辈,是清道光年间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金田乡移居今天台北县新店直潭的。王家在台湾第一代祖先是王永庆的曾祖父王天来。其祖父是王天来四子王添泉。王永庆的父亲是王添泉的次子王长庚。王家在台早期主要以种茶为生,到了王长庚这一辈,开始了半农半商的生活。

王永庆15岁时离开家乡,到嘉义闯天下。这一去,竟改变了王家日后的生活,王家逐渐成业当地的有钱人家。王永庆创建台塑公司后,事业越做越做大,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的大企业,王家也成为台湾最有名望的大家族之一。

今日,王氏家族亲友甚多,岛内外总计上百人。其中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是王氏家族的两大势力。

王永庆一生先后娶有三房妻室,大太太郭月兰未有生育;二太太廖娇生有两男三女,分别是王文洋、王文祥、王贵云、王雪龄与王雪红。三太太李宝珠则生有4女,分别是王瑞华、王瑞瑜、王瑞惠与王瑞容。

弟弟王永在娶有两二房妻室,共生育三子五女。

王文洋因一段婚外情打乱了王永庆接班部署,在王文洋被迫离开台塑集团之后,王永庆二房一系子女已基本淡出家族事业。目前除王文祥在台塑美国企业任职及大女儿王贵云在南亚公司任职外,二房其他子女均未在台塑集团内任职,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创出一片天下。二女儿王雪龄与简明仁夫妇创办大众电脑集团,已成为台湾知名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三女王雪红创建的威盛电子集团,已是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集团。长子王文洋则在大陆创建了宏仁集团,并在上海合作设立宏力半导体公司,开创台湾半导体进军大陆的先锋。

王永庆三太太李宝珠一系全是女将,但在台塑集团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房长女王瑞华不仅担任台塑集团下属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而且是台塑集团“六人决策小组”成员,主要负责集团医疗、生物科技事业与美国的投资事业。

王永庆的弟弟王永在一系则是台塑集团的主要家族管理成员,主要负责集团石化及相关事业。王永在长期任台塑集团总经理,长子王文渊已出任台化公司总经理,次子王文潮任台塑石化公司(负责“六轻”)总经理,两兄弟同时是集团“六人决策小组”的成员。

2002年,尽管王永庆宣布退休,不再过问集团的具体经营事务,但仍是集团与主要企业的董事长,是台塑集团幕后的舵手与精神领袖。

为了台塑集团的长远发展,王永庆于2002年4月决定在台塑集团总管理处下成立“五人决策小组”,2003年王瑞华进入“决策小组”,并形成新的“六人决策小组”,各自分管集团不同的事业领域。目前“六人决策小组”成员分别是:台塑公司总经理李志村、台塑总管理处副总经理杨兆麟、南亚塑胶公司总经理吴钦仁、台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渊、台塑石化公司总经理王文潮、长庚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王瑞华。

在王永庆的接班布局中,由家族成员与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集体领导团队“六人决策小给”,作为集团接班的过度平台,逐渐由第一代的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的“二王体制”向第二代王文渊、王文潮兄弟为主的第二代领导班子过度,以便带领台塑集团迈向一个新的时代,继续实现王永庆尚未实现的众多投资计划与理想。

1、

1美元逼出来的华人“半导体教父”

1953年,一位麻省理工的年轻硕士同时拿到了福特 汽车 和希尼凡亚公司的offer,当时的福特 汽车 ,是全球 汽车 行业的霸主,不论是实力还是前景都不是后者能够比拟的,后者希尼凡亚公司,从事的是半导体产业,当时全球的半导体发展也不过几年,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前途未知。

本来这个选择题很容易做,换做是谁都会选择去福特工作, 但是因为在谈薪资的时候,福特公司的薪资比希凡尼亚少了1美元,使得这位年轻硕士改变了注意,选择了薪资多1美元的希凡尼亚,进入到了半导体行业。

人生的际遇有时就是这样,因为年轻时的“短视”和“意气用事”,却造就了一代风云人物的崛起。 这位年轻硕士,便是后来的华人“半导体”教父,一手创建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的张忠谋。

这位1美元逼出来的“半导体教父”,或许在中国大陆地区,并不是那么知名,除了半导体相关行业的人士,知道并了解他的并不多。但是,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在美国,他就是“华人之光”,最成功的“华人企业家”的代名词。

他所创建的台积电有多厉害呢?业内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足以说明:“全球高 科技 ,没有他就做不出来”。

我们都知道半导体、芯片这些高 科技 的产品,是许多顶尖产品的“心脏”和基础,经过了这两年的一些事件,我想中国人也对芯片这种东西的重要性有着切身体会了。

这里简单说一下全球芯片行业的模式,能够很好的说明台积电的厉害。

目前全球国际芯片厂商分为两大模式:

一种是IBM、英特尔这样的,通过自主研发出专利技术,然后授权给厂商们进行生产,拥有专利技术的赚大头,组装生产的赚小头。

还有一种是台积电模式,不管是专利技术还是组装生产,全部都自己来,而且全部都能做到世界顶尖水平,尤其是在代工市场份额上, 尽管一大堆代工企业崛起,依然无法撼动他的地位,至今仍然占有全球55%左右的份额,可谓“独孤求败”。

而这一切,都是张忠谋凭借着一己之力打下的江山,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他开始有了敬佩之情呢?

2、

经过了“乱时代”,

我们要引领“大时代”

1931年,张忠谋出生在浙江宁波。父亲是县里的财政处长,家境颇为殷实,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可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张忠谋还是免不了随着家国命运一起颠沛流离。 1932年张家迁居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又匆匆南下广州,而不久后广州又遭到日军轰炸,辗转到了香港,可到了香港没几年,香港沦陷,一家人还是在q林d雨中日夜担忧,苟且偷生。

张忠谋至今还记得日军攻打香港时一个星期戒严,全城断水断粮的场景: “旅馆里的食物渐渐吃尽,后来吃的都是罐头,到最后罐头也吃尽了,幸而那时戒严已经结束了,等父母回到家中,财物已被歹徒抢劫……”

此后,一家人又南上重庆,一路要穿越战区,也是提心吊胆,九死一生。1945年日军投降,经历了短暂的狂喜之后,内战开打,国民党强制推出“货币改革”,其实就是用一文不值的“金圆券”换老百姓手里的黄金、美金,洗劫人民的财产供他们逃跑之用。

张忠谋在上海亲眼见到,由于对金圆券没有信心,民众把所有的钱都争抢着去买不动产保值,导致上海房价一天上涨数倍。 这就是一个政权末日时的疯狂。

江山鼎革之际,张家人再度搬到了香港,张忠谋也在当地的培英中学读书,毕业后留学美国,入读哈佛大学。

从乘飞机前往美国的那一刻起,张忠谋知道,自己经历了十几年的“乱时代”算是过去了。多年之后,当张忠谋深入了解到半导体行业的前景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判断: “这个世界由野心家引领的乱时代过去了,未来是和平的时代、拼经济的年代,而企业家就是引领这个大时代的人物”。

正是因为有着类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登车揽辔,澄清天下”的情怀,1987年,56岁的张忠谋接受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邀请担任院长,但他并不满足于在实验室里的工作,他想要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芯片公司,于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

在那个个人电脑鲜有人接触,智能手机更是没有出现的年代,从事半导体芯片行业想要做大市场,谈何容易?

在张忠谋的前面,还有IBM、英特尔这样的行业航母霸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他一个技术出身的人,不懂得资本运作,想要迎头赶上更是难上加难。 正是这样的现实,让许多人嘲笑这位56岁还要出来“折腾”的半导体老兵,有人劝他,在大企业里再干几年就退休了,领着高额的退休金,当个“院长”名利双收那日子不香吗?

要做事的人,总是会经历这些嘲笑和不解,如果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安于现状,混吃等死,只想着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那么奇迹要谁来创造呢?

3、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面对着重重困难,张忠谋秉承着一颗要引领大时代的心,一个一个的迎头解决。

首先,做芯片需要庞大的资金,张忠某没有,但是他想到了办法,台积电先提供芯片代工,让小规模的制造商专注于开发与半导体相关的知识产权,而无需先付出巨大的固定成本,大幅降低了半导体公司进入的门槛。

在台积电创办的第二年,迎来了第一位大客户——英特尔。 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Andrew Grove亲自来到台湾参观,在看过张忠谋的产品之后,竟然给出了266个缺陷的意见。 台积电的工程师们夜以继日的优化工艺,最终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赢得了第一张大合同。

这次订单非常关键,不仅给台积电带来了利润,还因为有了英特尔的背书,台积电在业内的名气开始慢慢打响。

接下来的30多年,张忠谋带领着台积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上了新的高峰。

1997年,台积电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2年,台积电成为第一家进入半导体产业前十名的晶圆代工公司。

2010年,台积电为全球四百多个客户提供服务,生产超过七千多种的芯片。同年全年营收为新台币4,195.4亿元,不断刷新纪录。

2017年3月20日, 台积电的市值首富超越了英特尔,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同年台积电净利润达到800亿元,是同年华为公司的两倍。

2019年,台积电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 "全球最大500家公司" 排行榜中,营收规模名列全球第363名,获利规模名列全球第39名。同年,2019年8月,在"全球顶尖100家公司" 排行榜中,公司市场价值名列第37名。

今年已经89岁的张忠谋,在2018年的时候宣告了从台积电退休,将公司业务全部交予后辈打理。但是,他的另一份事业又重新开始了,那就是写作。用张忠谋自己的话来形容退休状态,就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少年时的张忠谋,曾经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有着一个作家梦。 但是父亲在看了他写的文章后,说了一句:“如果你选择当作家,恐怕要饿肚子了”。这句话点醒了张忠谋,他很认真的读了自己的文章后,也意识到和专业的作家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放弃报考文科,选择了攻读商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年少不经事的张忠谋,写的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 如今经历了80余年的沧桑,不仅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还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崛起,再加上退休后有着大把闲暇,他终于又拿起了笔,准备为自己写一部传记。

我相信,这一定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传记,有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张忠谋和他所经历的“乱时代”和“大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3381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