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4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电子所 6 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1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2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 13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4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 15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研究所 16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长春应化所 18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9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1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2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3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中科院生态中心、北大、北师大 24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5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6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7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吉林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 28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9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30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1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2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3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4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5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36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37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8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9 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40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1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42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3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清华、北大 44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45 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46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47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8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49 系统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50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51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2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3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 54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5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56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57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58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9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0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61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遗传所、微生物所 62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63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64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65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66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7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68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69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70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71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2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3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74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75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确实不好抉择,各有优势,各有特色重庆我偏向26所,成都的偏向29所。24所情况介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模拟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是国家Ⅰ类骨干研究所,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4所主要从事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微电路模块、电子部件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实力雄厚,是我国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主要产品有:AD/DA转换器、高性能放大器、射频集成电路、驱动器、电源以及汽车电子等,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定位、雷达导航、自动控制、汽车和通讯等领域,在高性能模拟IC主要领域创造了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各个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水平,累计取得科研成果1100余项。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重庆市诚信文明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模范职工之家等光荣称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简称26所)始建于1970年。26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国家一类重点研究所。26所于1998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03年通过GJB9001A—2001质量体系认证。2007年按GB/T24001-2004要求通过环境体系认证,2008年按 GB/T28001-2001要求通过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 26所本部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近7亿元。现有职工847人,其中技术人员547人,有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6人、高级工程师213人、工程师210人26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采取“主管结果,兼顾过程,有的放矢,留有空间”的管理思路,注重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率。26所已实现从以压电与声光晶体材料为基础,以声表面波技术和惯性技术两大类专业为支柱的专业格局发展到微声电子技术、惯性技术、微波技术三大专业的格局,是我国压电与声光技术领域实力最强、基础最雄厚的研究和开发单位。建所以来,已成功研制出上千种规格的器件、组件和系统,完成各类科研任务数千项,取得科研成果近千项,有100多项荣获国家、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3项),有6项产品获质量奖(其中国家银质奖1项);不少项目处于国内首创或国内领先水平,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广播电视、汉字信息处理、能源、精密机械、机器人、汽车电子、地质勘探、大地测绘、生物工程、轻工纺织、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微声电子技术包括声表面波声体波及组件技术、电子陶瓷材料和器件技术、声光技术、晶体材料技术。声表面波声体波及组件技术具有高频、宽带、无源、微小型化、低功耗等特点。电子陶瓷材料和器件专业包括压电陶瓷材料、驰豫铁电体电致伸缩陶瓷材料、PTC热敏陶瓷材料、ZnO压敏电阻材料以及用这些材料研制的压电陶瓷滤波器、特种晶体滤波器、LC滤波器、叠层陶瓷微位移器、双晶片型致动器、超声换能器、压电陶瓷变压器、PTC恒温发热片、小型浪涌吸收避雷器等。声光专业研制和开发的器件能对激光的频率、相位、振幅和强度进行调制,快速完成电、声、光信息间的传递与转换,可随机改变激光束的传播方向,实现对光束的自动选频、分光开关和扫描等。晶体材料技术专业研制开发了声光、光折变、非线性光学、微波介质等多种功能电子单晶材料,并拥有与之配套成龙的晶体器件研制与开发的专业化技术队伍。 惯性技术是惯性测量、惯性导航和制导系统的一种关键技术。产品包括压电陀螺、半球谐振陀螺、微机械振动陀螺、光纤陀螺、线加速度计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各种组合仪表及惯性系统。以陀螺和加速度计为基础开发了惯性组合仪表,产品已系列化并批量生产;研制的自动寻北仪、航姿仪,已批量提供用户使用惯性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测轨、车(船)载导航、车体姿态测量、工业称重、精密机械运动测量、大地测量、钻探测井、机器人运动等惯性系统测量和控制系统。微波技术以微声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能力提升,使微波技术产品朝超高频、超低频、大宽带、模块化、整机化方向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微波射频模块规模化生产能力和高频段的模块研制生产能力,成为目前国内知名的微波有源/无源组件生产厂商,形成全频段覆盖的器件、模块、组件、整机等系列化产品格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对各种关键核心器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简称"十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外西茶店子,创建于1955年5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属国家一类科研事业单位现有职工2000余人。 五十年来,作为中国电子行业系统。电子平台及设备的主要承研商和供货商,十所一直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系统工程和系统集成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国防、经济现代化建设中。 电子十所主要从事军用系统/产品的研制和售后服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多种电子设备及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电子十所拥有西南地区最先进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和402校准/检测实验室。 1997年十所独资成立了天奥(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民用电子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和售后服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系统集成、通信系统工程、软件开发和数字视听产品、信息产品、石英晶体系列产品、机械滤波器、技术服务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外贸进出口权。 2001年以十所和天奥(集团)公司的先进科研技术力量为依托,成立了成都天奥实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十所和天奥主要专业领域方向的课题研究。建所以来,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九研究所不断进步和发展壮大,目前能够设计、开发和生产多种平台的电子系统,致力将系统工程设计、宽带****、宽带微波、信号处理、有源干扰、系统集成、软件工程等领先技术应用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并能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向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实时而富有创新的解决方案。 我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和良好舒适的生活条件,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献身精神、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一批年青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现有员工1500多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余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40余名。 我所拥有全国一流的科研设施和手段,为研制生产先进的电子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有基于计算机仿真的电子CAD和机械CAD开发工具以及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系统、国内最先进的宽带微波二次集成加工中心、国内一流的微波暗室和****远、近场测试系统、国家级电子系统与装备质量检测认证中心。并拥有先进的科研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所内局域网,形成了完善而先进的研究、开发、生产与管理能力。我国唯一的国防科技电子对抗重点实验室挂靠在我所。 建所三十多年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数十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部级科技成果100多项。 29所同时提供了绿草如荫、温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里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施展你的才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