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MultiMediaCard,多媒体存储卡)由SanDisk和Siemens公司在1997年发起,与传统的移动存储卡相比,其最明显的外在特征是尺寸更加微缩——只有普通的邮票大小(是CF卡尺寸的1/5左右),外形尺寸只有32mm×24mm×1.4mm,而其重量不超过2g。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半导体移动存储卡,它对于越来越追求便携性的各类手持设备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另外,由于采用更低的工作电压,驱动电压为2.7-3.6V。MMC比CF和SM等上代产品更加省电,目前常见的容量为64MB/128MB,ATPElectrionics公司已经率先推出了1GB的高容量MMC卡。MMC在设计之初是瞄准
手机和寻呼机市场,之后因其小尺寸等独特优势而迅速被引进的应用领域,如数码相机、PDA、MP3播放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游戏机、数码摄像机乃至手持式GPS等。Siemens公司最初之所以将MMC主要定位在手机上,是因手机产品的发展需求而致。当前的大多数手机存储容量相当有限,而功能和各种通信增值服务的增加又对手机的存储容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的电话号码、短消息、手机铃声、图片、录制的声音、记事本甚至EMS多媒体短消息等),但是为越做越小的手机扩充存储容量的难度比其他掌上电子产品更高。而邮票般大小的MMC会比CF等传统产品更适合手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深受时尚一族欢迎的Siemens6688手机,就设计了MMC卡槽,不仅帮助增强了其通信和个人事务管理等功能,还整合了MP3这一重要附加功能。此外,JVC公司早在1999年已推出了采用MMC的数码摄像机(保存抓拍的静态画面)。最近随着Compaq、Casio、Toshiba等主流品牌的PocketPC和几乎所有的新型PalmPDA开始提供SD
插槽(兼容MMC),MMC在市面上成为一时的新宠。为了推动MMC的应用,在1998年成立了MMC协会(MMCA),成为推广MMC标准化的全球性组织,目前其成员除了发起厂商以外还包括Motorola、Nokia、Ericsson、Intel、TI、HP和Toshiba等数百家业界知名厂商。
MMC(MultiMedia Card)是一种快闪记忆卡标准。1997年由西门子及SanDisk共同开发,技术基于东芝的NAND快闪记忆技术,因此较早期基于Intel NOR快闪记忆技术的记忆卡(例如CF卡)更细小。MMC卡大小与一张邮票差不多,约24mm x 32mm x 1.5mm。
MMC存储卡可以分为MMC和SPI两种工作模式,MMC模式是标准的默认模式,具有MMC的全部特性。而SPI模式则是MMC存贮卡可选的第二种模式,这个模式是MMC协议的一个子集,主要用于只需要小数量的卡和低数据传输率的系统,这个模式可以把设计花费减到最小,但性能就不如MMC。
扩展资料:
MMC和SD卡的区别:
1、所属机构不同
SD卡规范由以松下、东芝和SanDisk牵头的一个组织所有。
而MMC规范由一个由涵盖广泛的行业组织领导的MMCA(多媒体卡协会)控制。
2、插槽不同
MMC卡可插在为SD卡设计的物理槽内,该槽有两种形态:薄形和标准形。薄SD卡可插入MMC槽,但标准SD卡却因为厚度而无法插进。
3、管脚数量不同
MMC和SD卡的管脚排列是兼容的。SD卡上最多有9个管脚,而MMC卡上最多有13个管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ulti Media Car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MC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