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钟教授团队提出通过氢氟酸(HF)溶液对砷烯进行表界面处理的湿化学法,成功地将半金属性的灰砷烯纳米片可控地转化为半导体性的玻璃态砷烯纳米片的有效途径。并系统性地探究了玻璃化过程的机理和玻璃态砷烯的光电性质。该湿化学处理过程可以在有或没有上表面聚合物涂层的保护下进行,通过对灰砷烯纳米片的表面进行不同的聚合物涂层保护,可以有选择性地对其实现单面或双面的可控玻璃化,并且能够很方便地转移到任意的平坦衬底上(图1)。例如,首先在砷烯纳米片上表面旋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随后浸入HF水溶液中,可以成功实现从下表面开始的玻璃化,也可以通过直接将生长于云母衬底的砷烯纳米片浸入HF溶液中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云母表面易受HF渗透,玻璃化从砷烯纳米片的两侧同时开始。通过详细的结构表征,证实了玻璃态砷烯纳米片具有典型的玻璃化特性,与高结晶度的原始灰砷烯有明显的结构差别。完全玻璃化的砷烯纳米片完美地保留了初始砷烯的六角形形状,并表现出典型的非晶态特性。通过采集部分玻璃化的砷烯纳米片的不同位置的TEM图像和SAED图案,可以清楚识别砷烯纳米片的玻璃化部分和未玻璃化部分的边界,揭示了砷烯纳米片的边缘区域比中间区域的玻璃化反应更为迅速。相对于中心区域,砷烯纳米片的边缘区域更易于被湿化学处理玻璃化(图2)。研究还发现,HF水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提高,能够对灰砷烯纳米片的玻璃化过程反应速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详细的表征和测试研究表明,与原始灰砷烯纳米片的半金属特性不同,所制备的玻璃态砷烯纳米片在635 nm处有一个很强的光致发光峰,对应的光学带隙为1.95 eV。基于玻璃态砷烯纳米片的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明显的p型半导体特性,载流子迁移率为~159.1 cm2 V-1 s-1(图3)。通过与马晶教授合作进行理论模拟计算和机理分析表明,灰砷烯纳米片的玻璃化过程是由于HF和溶解氧共同参与了对砷烯纳米片的刻蚀作用,消耗了砷烯界面和内部的一部分砷原子,从而形成了砷原子缺陷/空位和无序的原子结构,有效改变了砷烯的电子能级结构(图4)。这种新型的湿化学处理方法提供了一种能够诱导半金属性的灰砷烯向半导体性的玻璃态砷烯进行可控转变的有效策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控了砷烯纳米片的电学和光学性质,从而为二维纳米材料的界面和能带结构调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该研究成果以“Wet Chemistry Vitrification and Metal-to-Semiconductor Transi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y Arsenene Nanoflak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DOI: 10.1002/adfm.202106529)。南京大学金钟教授和马晶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副研究员胡毅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军委 科技 委国防 科技 创新特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的资助。
图1. 湿化学法处理诱导灰砷烯纳米片玻璃化的原理示意图和显微照片。
图2. 部分玻璃化和完全玻璃化的砷烯纳米片的晶体结构表征。
图3. 晶态灰砷烯和玻璃态砷烯的电学输运性质对比。
图4. 砷烯纳米片玻璃化过程的机理研究。
二维材料是一类新的材料,厚度从单个原子层到几个原子层的材料称为二维材料。最典型的二维材料是石墨烯,只有一个原子厚,约0.34 nm厚,碳原子在平面内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形成六边形蜂窝状平面结构。二维材料表现出不同于普通材料的奇异性质,这是由于其超薄的厚度造成的量子限制效应。例如,石墨烯中的电子在k点附近具有线性色散关系,在k点处表现为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约2E6 cm2V-1s-1,固态通信。
2008,146,351-355)体WS2为间隙半导体,而单层WS2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超激子结合能(0.7-0.8 ev,Nature,2014,513,214-218;固态通信。, 2015, 203, 16-20.),并显示出谷旋光特性(proc。纳特。阿卡德。sci。, 2014, 111, 11606-11611).因此,这些奇怪的性质使得二维材料成为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焦点。此外,二维材料的超薄特性有望解决常规半导体面临的短沟道效应,进一步缩小晶体管尺寸,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维材料包括超导、金属、半金属、拓扑绝缘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例如,单层TaS2具有超导性,单层NbTe2为金属,少层Bi2Se3为拓扑绝缘体,单层WS2为直间隙半导体,单层BN为绝缘体。二维材料的带隙覆盖面积非常广,可以制备不同波段的光电探测器。随着研究的深入,二维材料的数量越来越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