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分布特点或者分布区域

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分布特点或者分布区域,第1张

半导体 在中国是属于广泛分布, 主要集中在大陆的沿海地带,台湾, 内地就主要有重庆 成都 和山西的西安, 大连也是晶圆生产基地。 沿海 城市的代表 就是无锡和上海,无锡发展的时间相当长,是中国的半导体 发迹的地方,而且外资很集中,人才优势特别明显,这是外资特别青睐的一大原因,有意法半导体,海力士半导体,嘉盛半导体等等为代表, 上海的代表就是台积电为代表, 大连的代表就是英特尔前道工艺工厂,山西 三星半导体,成都是内地最好的 英特尔的封装 芯片都是这里做的 规模很大 全世界的移动处理器都这里生产,政府也引入很其它大规模的半导体工厂,特别是光伏半导体,保税区和电子科大让成都的竞争力非常大,对于无锡这些发展很完善的城市来说这里跟我潜力,最后一个是重庆 有微电子产业园,这是新市长的战略统筹,有中芯微 海力士 和各种oem 企业,有一定竞争力假以时日和成都技术交流可以促进 规模扩大,有远见的企业一定会在这里有动作

台湾省位于

中国疆域内的东南

是我国神圣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北101大楼

台北故宫博物院/图虫创意

台北故宫馆藏东坡肉奇石/图虫创意

台北故宫馆藏翠玉白菜/图虫创意

台湾省由

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岛屿组成

不仅仅是岛

板块碰撞与俯冲

板块之间摩擦生热导致

上层板片物质熔融

形成岩浆

向上喷涌

地面抬升

形成山脉

俯冲带示意图

山脉一侧是俯冲带

另一侧则下沉

当海平面上升

海水灌入

形成了海峡或海

这些山脉成为一座座岛屿

这些岛屿以弧形展布

称为岛弧

岛弧沿着

两板块边界

分布

火山与地震主要集中的板块边界

从千岛群岛

到日本列岛

琉球群岛

台湾岛

再到菲律宾群岛

马来群岛

这些岛屿合在一起被称作岛链

台湾岛就在其中

在这种地质作用下

这些岛屿能抬升到很高

岛上火山多、温泉多

例如在台湾岛上

有阳明山温泉

岛上的玉山

不仅是台湾岛最高点

也是中国东南地区

第一高峰

轰6K与玉山合影/解放军空军官方微博

中央山脉

玉山是中央山脉的主峰

中央山脉自北向南

贯穿整个台湾岛

如果将台湾岛比作船

中央山脉则是龙骨

台湾岛地形/腾讯地图截图

台湾中央山脉

在这种地形中

河流短而水流急

中央山脉西侧

河流较多

冲积平原面积较大

土地肥沃

西临台湾海峡

靠近大陆

一直都是台湾岛上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

人口密集的台湾西部平原

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流

将台湾分为

北台湾和南台湾

浊水溪

北台湾有

基隆、台北、桃园

新竹、苗栗、台中

彰化和南投等县市

南台湾有

云林、嘉仪、台南

高雄和云林等县市

其中

台北是台湾省省会

全台经济中心

台北的街道

台北城区位于

台湾北部

台北盆地的

淡水河畔

台北天际线

漫步在台北街头

能看到

重庆路、长春路

承德路、太原路

济南路和桂林路等

台北的街道

犹如“中国地图”

中国最东的抚远县

在台北能找到对应的抚远街

位于台北老市区的东北方向

台北市外围是新北市

新北市是以前的台北县

包围了台北市

类似于台北的郊区

许多台湾中南部来台北

务工的民众居住的这里

新北是台湾省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野柳地质公园在这里

女王头是公园的名片

新北夜景

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图虫创意

淡水河从新北入海

淡水区在河口北岸

是座名镇

河口南岸建有台北港

夕阳下的淡水河口

基隆三面为新北包围

是一座港口城市

过去曾叫鸡笼

一说法是

当地地形像鸡笼

基隆城市风光

一路向南

从台北向西

穿过新北

就到了桃园

台湾最大的民用机场

桃园机场就建在桃园的海滨

桃园空港经济发达

桃园南边是新竹

新竹包括新竹县和新竹市

台湾“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

坐落这里

新竹被誉为台湾“硅谷”

半导体代工厂主要集中在这里

新竹卫星图

从新竹,一路向南

首先是苗栗

苗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苗栗南边是台中

台中城市风光

台中位于台北和台南之间

是台湾中部的经济中心

台中的南边彰化

是康师傅老家

也是一个农业县

台中和彰化东面为南投县

南投是台湾岛上唯一不沿海的县

日月潭在南投境内

为台湾省最大的湖泊

日月潭风光/图虫创意

浊水溪发源于南投

从彰化和云林之间入海

彰化在浊水溪北岸

浊水溪南岸是云林

台塑化工厂坐落在云林县的海边

云林境内有座乡镇叫台西

浊水溪河口南边的台塑化工厂

从云林向南是嘉义

由嘉义县和嘉义市组成

嘉义县包围嘉义市

阿里山在嘉义县

有小火车上山

阿里山小火车/图虫创意

玉山在嘉义、南投、高雄等市县交界处

玉山虽然没有阿里山名气大

但却是台湾岛以及中国东南部

最高的山

冬季玉山/图虫创意

嘉义南边是台南

文化台南

台北是台湾岛的政治经济中心

但是台湾岛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在台南

台南是台湾岛最早被开发的地方

闽南人最先来到这里

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战场也在这里

作为当时台湾岛的文化中心

台湾第一座孔庙建在台南

清朝在台南设台湾府

管辖全岛

台南孔庙

进入近代后

内忧外患

沈葆桢、刘铭传

相继护台

再次开发台湾

此时,台南鹿耳门港

因淤沙填充而荒废

台湾的重心移到北边

1885年,台湾建省

省会在台北

现如今,文化古城台南

也不是南台湾的中心

台南城市风光

南台湾的中心成了

近代发展起来的

城市高雄

高雄港

高雄位于台南的东南部

是一座因港口

而发展起来的

重工业城市

高雄港是台湾岛去往

东南亚、欧洲

最近的港口

高雄港城风光

高雄作为南台湾的中心

与北部的台北遥相呼应

从台北到高雄

有普铁、高铁和两条高速

与之相连

这些并行的交通线

串起了台湾西部一座座城镇

随着台湾与大陆的经贸日益密切

这些西海岸城市

凭借距离大陆港口更近的优势

与高雄港展开竞争

其中,台中港已经超过高雄港

台北港也在追赶中

屏东在高雄东南

在台湾岛的最南端

鹅銮鼻在屏东

建有垦丁公园

鹅銮鼻灯塔

以上地区在台湾中央山脉以西

位于海峡东岸

而在中央山脉以东

情形大有不同

太平洋

这里有宜兰、花莲、台东三县

地形以山地为主

狭小的冲积平原

是人口集中的地方

县城也坐落在这些平原上

台东县城周围地形/腾讯地图截图

在这里大部分地方是陡峭的山

山脚下就是

浩瀚无际的太平洋

这里是台湾以东洋面

不同于陆缘海

这里视野极其开阔

苏花公路

苏花公路北起宜兰苏澳镇

南至花莲

公路修在陡峭山腰上

一边是峭壁

另一边则是太平洋

苏花公路是最美公路之一

也是条危险的公路

苏澳渔港

位于山脚冲积平原上的宜兰县城

宜兰是食品名城

旺旺从这里起家

澎湖湾

澎湖是台湾岛外岛

一首《外婆的澎湖湾》为人所熟知

澎湖列岛由火山喷发形成

在岛上能看到众多柱状玄武岩

航拍澎湖列岛

澎湖位于台湾海峡上

位置非常重要

清朝康熙统一台湾时

施琅就曾在澎湖打败郑氏水师

台湾岛归附

澎湖列岛、台湾本岛、钓鱼岛屿

这里是台湾省

这就是中国台湾省

地质造化

历史 风雨

终归一统

美编:萸小斤

校对:王海波

高中地理必修三主要为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即从不同分区中概括地理空间上的共性。

以下为提纲

地理必修3主要考点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详解

区域的含义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

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

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

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 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

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 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 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⑵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⑶城镇人口/总人口>60%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5、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⑴一般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⑵发达国家: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为例)

1、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⑵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⑶乡镇工业发展分散产生如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高等问题

⑷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城市化建设思路:

⑴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⑵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⑶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3、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⑵“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大城市圈

⑶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⑷保障进城农民利益,使农村城市化有稳固的基础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2、 组成:

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24颗卫星(其中3颗备用)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接受机。

3、 特点:提供精密的经、纬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的特点。

4、 应用:确定考察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二、 遥感技术(RS)

1、 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

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纪录与分析的技术。

2、 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影像)。

3、 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快、周期短、适应性强。

4、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1、 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 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地图、

三维视图、多媒体)。

3、 应用:解决与地理事物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

势;揭示地理事物分布与组合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

四、 数字地球

1、 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

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

的综合应用。

2、 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3、 依据与特征:虚拟现实技术

4、 信息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5、 应用:使人类拥有一个数字化空间实验室,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05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