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按照我们的上、下游水平,我们最有可能攻克的是28nm制程的芯片生产线,市场关于华为自建28nm生产线的消息一直在传。
很多人觉得国外都7nm了,28nm是不是太落后了。
其实不是。
28nm仍然是目前芯片领域的主流制程,占当前芯片市场规模六成以上,能满足除高端商用领域外,大部分基础领域、基础业务的需求。
7nm的技术是好,但是短期我们实现,有很大的难度,饭总要一口一口吃。
即使再28nm的生产设备领域,我们国产化率也仅仅20%不到,国产替代的路还仍然很长。
不过今年以来,芯片设备领域各种攻克技术难题的好消息不断传来,28nm生产线也隐隐能够看到希望了。
下面我们以自建一条28nm生产线为例,来看看哪些是核心受益的标的。
产线从上游到下游:
1,硅片制造
代表企业:
沪硅产业:
12英寸大硅片已可用于28nm制程的芯片制造。
2、热处理
北方华创
已能生产28nm及以上制程的热处理设备
3、刻蚀
主要玩家是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屹唐半导体,生产的刻蚀机已普遍应用在28-3nm的生产线上,这里主要说说中微公司。
4、离子注入
北京中科信覆盖28nm、万业企业突破3nm
5、薄膜沉积
北方华创、沈阳拓荆
6、抛光
华海清科
华海清科28nm制程的抛光机已实现产业化应用,14nm正在验证。
7、清洗
北方华创、至纯 科技 、芯源微
8、前道检测
赛腾股份、精测电子
赛腾收购日本先进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optima后,导入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优质客户资源。
9、光刻
主要使用光刻机和涂胶显影机,大家熟悉的荷兰ASML和卡脖子环节就在这里
上海微电子,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厂商,只能量产90nm,据说下半年将会突破28nm国产光刻机,并交付。
涂胶显影机方面,芯源微的前道barc涂胶设备可以满足28nm工艺。
以上,这仅仅是以生产线为例,说一说国产替代趋势下,可能核心受益的标的。具体材料端(例如第三代半导体)还可能存在超车机会,下一篇文章再详聊。点关注,不迷路!
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三次迁移
自发展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第三次产能转移,行业需求中心和产能中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快速增长
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快速增长,共销售了1.15万亿片芯片,市场规模达到55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26.2%。整个半导体市场并未受到2021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负面影响。强劲的消费需求推动所有主要产品类别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率(光电除外)。
从半导体细分领域来看,集成电路一直是半导体行业的主要细分领域。2021年,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463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83.29%。其中,集成电路又可细分为逻辑电路、存储器、处理器和模拟电路,2021年这四个产品占比分别为27.85%、27.67%、14.43%、13.33%。2021年存储器、模拟电路和逻辑电路都实现较大的增长。
此外,2021年全球光电子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为434.04、303.37、191.49亿美元,占比分别为7.81%、5.46%、3.44%。
全球半导体行业企业开展多方面竞争
半导体行业高度全球化,大量国家/地区的企业在半导体生产的多个方面展开竞争,从半导体设计到制造,再到ATP(组装、测试和封装)。
据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三星(Samsung)、英特尔(Intel)、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联发科技(MediaTek)、德州仪器(TI)、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其中,三星(Samsung)超过英特尔(Intel),成为顶级芯片销售商。2021年三星的半导体收入激增31.6%,达到759.5亿美元。英特尔的收入下降到第二位,只增长了0.5%,达到731亿美元,销售额在前25家公司中增长最慢。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