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崎玲于奈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江崎玲于奈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第1张

1973年,时任美国IBM沃森研究所研究员的江崎玲于奈,因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扩展资料:

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940年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44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近代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江崎玲于奈是建筑学家江崎壮一郎的长子。

20世纪50年代,根据理论分析,人们认为在PN结反向击穿的过程中应当能够观测到隧道效应,但实验上一直未能发现。

1957年,江崎玲于奈在研制新型高频晶体管时,意外地发现了高掺杂、窄PN结的正向伏安特性中存在着异常的负阻现象。

通过理论分析,他认为这种负阻特性是由于电子空穴直接穿透结区而形成的,从而为隧道效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随后的研究中,他发明了由隧道结制成的隧道二级管。隧道二极管的发明,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固体中的隧道效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崎玲于奈

1、昂内斯(1853~1926) 荷兰低温物理学家,1911年发现了物体的超导性,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低温的实验研究上展开过一场世界性的角逐。在这场轰动科坛的竞赛中,领先的是荷兰小城莱顿的低温实验室。昂内斯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低温物质特性的研究,特别是这些研究导致液氦的生产。

2、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1972年)。

1939年凯利出任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部主任,为了充实力量,他从麻省理工学院招来了肖克莱,负责半导体物理小组的工作。1945年肖克莱雇用了在海军军械实验室的固体理论物理学家巴丁。而布拉顿是一个出色的研究表面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从1929年就开始在贝尔实验室工作。

3、伊瓦尔·贾埃弗(Ivar Giaever),挪威—美国物理学家。1929年4月5日生于挪威的卑而根。 贾埃弗原在挪威的特龙黑姆市学电力工程学,后来当上了一名专利审查员。它不仅使人们对隧道效应有了更好的理解,还发现了超导性的一些有趣表现。超导隧道效应发现者约瑟夫逊、隧道技术开创者江崎玲於奈,以及半导体隧道和超导隧道间的桥梁架设者I.贾埃弗三人获得1973年诺贝尔奖金。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1845~1923(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1865~1943(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1852—1908(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1842~1919(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2009年: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而获奖,美国物理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E.Smith)因“发明了

6、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获此殊荣。

7、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18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