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艺龙头华虹半导体业绩创新高,称支持国产材料与设备替代

特色工艺龙头华虹半导体业绩创新高,称支持国产材料与设备替代,第1张

在中国大陆芯片代工制造领域,如果将中芯国际称为行业第一,那么华虹半导体可以排名第二。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这两家芯片代工厂商,应该说是“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双巨头”。只不过,与颇受外人注目的中芯国际比较起来,华虹半导体的“存在感”确实要低一些。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特色工艺制程芯片代工厂,也是最大的功率器件代工厂,华虹半导体同样被业界视为一家具市场风向标的厂商。

华虹半导体是由华虹NEC与宏力半导体在2011年合并而来。华虹NEC成立于1997年,曾经主要是为NEC(日本电气)开发、制造及销售DRAM晶圆。2003年,华虹集团从NEC收回华虹NEC合资厂经营管理权,逐步停止 DRAM生产,并开始从事芯片代工制造业务。而上海宏力半导体于2000年底成立,主要从事计算机芯片、独立NOR闪存、eFlash、 汽车 发动机控制器等产品制造。2011年12月,华虹NEC与宏力半导体合并,2013年10月,集团完成重组,构成了如今的华虹半导体。

简单来说,华虹半导体聚焦于半导体特色工艺制程,主要工艺技术包括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逻辑及射频、分立器件、模拟及电源管理、独立非易失性存储器,广泛应用于电子消费品、通讯、计算机、工业及 汽车 市场。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器芯片和存储芯片遵循摩尔定律,需要用到先进制程工艺,但是射频、功率、传感器、模拟等器件则通过特色工艺制程进行生产。与先进逻辑制程工艺相比,特色工艺制程具备非尺寸依赖,工艺相对成熟,所需资本支出低,产品研发投入低等特点,同时产品生命周期也更长,种类更多。

1,华虹半导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报业绩,无锡厂表现出色

当前,全球芯片缺货涨价不断发酵,多家半导体大厂相继发布“创新高”的财务业绩。继中芯国际之后,华虹半导体也于8月12日交出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据公司发布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华虹半导体的营收达6.51亿美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52.0%;净利润7714万美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02.3%。其中,在2021年第一、第二季度,华虹的收入分别为3.05亿美元、3.46亿美元。同时,公司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指引,预计收入约4.10亿美元左右,有望再次创造单个季度收入新高。营收和净利润双双高增长,华虹可谓是迎来了半导体行业的“高光时刻”。

目前,在上海金桥和张江,华虹半导体建有三座8英寸晶圆代工厂(上海一厂、二厂和三厂),总产能已达到18万片/月。其中,一厂和二厂的产能分别为6.5万片/月和6万片/月;三厂的产能为5.3万片/月,估计后续还能增加1~2万片/月的产能。值得补充的是,位于上海的一厂、二厂和三厂,由华虹半导体全资控股。一厂和二厂的工艺节点为1μm -95nm,主产智能卡、模拟器件、电源管理、功率器件和传感器等;三厂的工艺节点为0.25μm~90nm,主要产品包括微控制器、智能卡、消费电子产品和传感器等。至2021年第二季度,华虹半导体上海一厂、二厂和三厂的营收创出 历史 新高,为2.62亿美元,占该季度营收的75.7%。

华虹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对于三条8英寸生产线来说,本季度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8英寸平台营业收入创下2.62亿美元的 历史 最高。得益于平均销售价格的提高和生产线效能提升,8英寸毛利率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27.3%提高到31.6%。贡献净利润513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19.6%。我们将把握机遇,继续做优8英寸生产线的工艺平台,8英寸生产线效益前景仍然看好。"

此外,华虹半导体还在无锡设有一座12英寸晶圆代工厂,工艺节点90nm及以下,当前主要产品为闪存、功率器件和CIS图像传感器等。公开信息显示,无锡厂由华虹半导体、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无锡地方政府设立的投资公司三方共同投资建设,华虹半导体目前合计持股51%。而华虹无锡基地总投资达100亿美元,占地约700亩。

截至2021年5月时,华虹无锡12英寸厂的产能已达4.8万片/月,预计2021年底可望扩充至6.5万片/月。 东方证券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无锡厂在2022年中有望扩产至8万片/月左右,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领先的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也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条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东方证券称,如果按照12英寸片平均销售价格(ASP)1000~1200美元计算,那么当华虹无锡的产能达8万片/月后,可贡献9.6~11.5亿美元收入。从业务体量上而言,相当于再造一个华虹。报告还提到,在未来,当无锡基地项目完全建成后,华虹在无锡可望拥有三条12英寸生产线,总产能可能高达20万片/月。 而华虹无锡厂的产能迅速爬升,同样显见于公司此次发布的财报。2021年第二季度,华虹无锡七厂在营收中贡献占比24.3%。而2020年第二季度,该数字仅为4.2%。

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唐均君称:"华虹无锡12英寸生产线第二季度营收达到8400万美元,同比增长786.8%,环比增加54.0%,息税折摊前利润299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208.3%。截至今年5月份,12英寸生产线月产能已达到4.8万片,产能利用满载。我们将稳步实现于今年年底达到6.5万片的月生产能力。公司还将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产能,不断优化工艺布局,与产业链一起发展壮大。"

“无锡厂爬产非常快,大部分增长都是来自无锡。”唐均君表示,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和上海三家8英寸晶圆厂的ASP均有所提升,并且预计ASP将继续提升。“每个季度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的ASP都会有3~5%的提升,有望每年带来超10%的ASP增长,且还会持续增加。”也正因此,华虹表示持续看好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预估收入可达4.10亿美元左右,毛利率将介于25~27%。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也表示,因产能扩建以及交货速度慢,供不应求的状况至少将持续到年底或者2022年上半年,并预告2021年第三、第四季度的价格仍可能继续往上走。华虹此次在业绩说明会上,唐均君同样表示,2021年下半年单价每季预计将增长3~5%,8英寸和12英寸单价情况保持乐观。在此之前,包括三星电子、联电在内的芯片代工厂商也已预告2021年下半年涨价的动作,业界预期接下来的第三季度晶圆代工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

2,产能扩产加速,设备更需先行,华虹称愿意支持并导入国产半导体设备

芯片厂代工的价格季季涨,是因为整个半导体市场供需失衡不断发酵。据市场分析机构海纳国际集团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7月芯片交货期较前一个月增加了8天以上,达到20.2周,是公司自2017年开始跟踪该数据以来最长的等待时间。 若以此来看,全球芯片短缺问题正在持续恶化。

因而,各家晶圆代工厂纷纷下场抛出产能扩充计划。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已经宣布,公司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美元,今年资本开支提升至300亿美元;联电公布35.8亿美元投资案,扩充南科12英寸厂;三星将在2030年前增加对System LSI和Foundry业务领域的投资,投资总额扩大至约1516亿美元;英特尔宣布多项扩产项目,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约200亿美元新建两座晶圆厂;中芯国际计划,今年12英寸产线的月产能扩产1万片,8英寸产线的月产能扩产不少于4.5万片;安世半导体称未来12~15个月内投资7亿美元,扩大欧洲和亚洲产能;格芯宣布在新加坡园区建设新晶圆厂,扩大全球制造规模。

而华虹也于本次业绩说明会上也已透露,无锡12英寸晶圆厂在今年底达成6.5万片的月产能目标后,下一步的规划是将整个一期的清洁室填满,月产能达到9~9.5万片,预计在明年年底进行设备导入。 “这部分产能一旦形成,产能利用率将很快填满。” 唐均君还称,华虹在无锡有一大块土地,可能会在无锡建造三家类似的晶圆厂,如果需求持续会继续扩建厂房。唐均君表示,无锡12英寸厂在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产能将比今年有两位数增长,不过扩产进程还要受到半导体设备影响,“目前市场上扩产项目很多,设备交期较长,扩产进度主要是设备交期问题,如果设备交期短一点,扩产进度会更快一些。”

事实上,在各大晶圆厂来势汹汹的扩产动作下,作为扩产计划中最大一笔支出,半导体设备俨然成为了“香饽饽”,众厂追抢,但跟随整个产业链缺货脚步,上游设备厂商同样陷入缺料困境。 举例来说,全球芯片检测设备龙头爱德万(Advantest)测试设备所需的芯片采购愈发困难,平常设备交期为3~4个月,现在已延长至约6个月时间。此前国内半导体设备商芯源微也公告,公司“高端晶圆处理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所需的部分进口设备和材料无法正常、及时供应,该项目的设备采购以及安装调试工作有所延缓,研发项目开展情况不及预期,公司拟将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2年3月31日。 再则,上游材料也同样告急。 例如,此前市场消息称,由于KrF光刻胶产能受限以及全球晶圆厂积极扩产等,占据全球光刻胶市场份额超两成的日本供应商信越化学已经向国内多家一线晶圆厂限制供货KrF光刻胶,且已通知更小规模晶圆厂停止供货KrF光刻胶。

(我为 科技 狂整理)

成都三瑞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高频电镀电源、普通整流二极管、快恢复二级管、肖特基二极管、普通晶闸管、快速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生产单相、三相桥式整流器等功率器件的专业厂家。

公司拥有先进、高效管理手段,雄厚的技术实力,独特的加工工艺,完善的检测设备。并与国际知名公司密切合作,产品不断更新。功率模块产品主要采用进口芯片,筛选严格,生产工艺科学,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按高可靠性标准出厂。公司建有产品质量数据库,保障每只产品质量的可跟踪性。现已成为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拥有一批勤于探索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有三十年资深半导体专业人员和自动控制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联 系 人:李朝黎

联系电话:028-80689872 传真号码:028-85913461

通讯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方阳光城C区7-1-10 邮政编码:

Email:[email protected]

公司网站:http://ltyl124.ic-cn.com.cn/

科盛(成都)半导体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 生产/加工/制造(工业自动化/设备/零部件)

注册资金 0 万 美元

企业规模 1000人以上

所在地区 四川-成都

科盛(成都)半导体有限公司是科威控股集团投资的公司,现正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科威控股集团是一家建基香港的半导体元器件封装测试企业,在分立器件封测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IC的封装测试规模则以几何级速度迅猛发展。

集团下辖科威(肇庆)半导体有限公司,伟仕高(肇庆)半导体有限公司和科威国际-富盟科技有限公司。科威(肇庆)半导体有限公司与伟仕高(肇庆)半导体有限公司分别提供分立器件与IC的封装测试服务,科威国际-富盟科技有限公司则致力于多种半导体产品的贸易。

科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改革,不断引领行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科威率先使用SPCC框架代替铜框架,率先以“电镀”取代传统的“浸锡”工艺,率先从供应商原材料的采购上优化成本等持续的创新为科威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和客户的赞誉。

半导体是一切电子产品和系统的基础构件。IC设计,前端测试,晶圆制造,IC封装和后端测试构成了半导体产业链。2006年,半导体装配及测试服务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半导体行业总的增长速度,全球半导体合约装配及测试服务(SATS)市场规模增长了26.5%,达到了192亿美元。到2010年,至少三分之一的世界半导体市场将可能在中国。紧握半导体产业的这一发展脉搏,科威集团正基于领先的分立器件封装测试服务,迅速整合半导体产业链内外的优势资源,构建一个有机整体,致力成为半导体产业IC封测领域发展的最强劲推动力。

职位列表

1 项目投资部助理文员 ( UNIT_PEOPLES )

2 应用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3 QA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4 生产工程副经理 ( UNIT_PEOPLES )

5 工艺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6 工艺技术员 ( UNIT_PEOPLES )

7 生产科长 ( UNIT_PEOPLES )

8 测试技术员 ( UNIT_PEOPLES )

9 维修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10 IE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11 ME部副主管 ( UNIT_PEOPLES )

12 ME部见习主管 ( 1人 )

13 采购员 ( UNIT_PEOPLES )

14 PMC ( 1人 )

15 电子应用工程师 ( 1人 )

16 自动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17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18 自动化设备程式设计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19 设备开发部经理 ( UNIT_PEOPLES )

20 环保安全主任 ( UNIT_PEOPLES )

21 企业文化经理 ( UNIT_PEOPLES )

22 董事助理 ( UNIT_PEOPLES )

23 采购助理 ( UNIT_PEOPLES )

24 营销总经理秘书 ( UNIT_PEOPLES )

25 业务助理 ( UNIT_PEOPLES )

26 税务经理 ( UNIT_PEOPLES )

27 软件工程师 ( UNIT_PEOPLES )

28 副经理 ( UNIT_PEOPLES )

29 英语翻译员 ( UNIT_PEOPLES )

30 物业管理经理 ( UNIT_PEOPLES )

31 保安经理 ( UNIT_PEOPLES )

32 行政主管 ( UNIT_PEOPLES )

33 招聘专员 ( UNIT_PEOPLES )

34 绩效薪酬专员 ( UNIT_PEOPLES )

35 副总经理 ( UNIT_PEOPLES )

36 华东区域经理 ( UNIT_PEOPLES )

37 销售经理 ( UNIT_PEOPLES )

公司网站 http://www.cdhr.net/space/company/41632.html

规模很大的企业,不如去试试

半导体板块近期的热度持续走高,睿创微纳是一家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企业,以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器技术开发为主要业务,博得了很多人的眼球。

很多小伙伴想知道睿创微纳的股票是否值得投资。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睿创微纳的真实情况,

在对睿创微纳股票开始分析之前,大家分享我整理好的通讯半导体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半导体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睿创微纳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传感光通信、光显示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在国内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的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粗略地介绍了睿创微纳后,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睿创微纳的优势,我们投资合不合算,

1、技术领先,突破国外厂商封锁

睿创微纳创办了山东省红外成像与光电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光电成像技术工程实验室。睿创微纳还多了项技术突破,比如12微米1280X1024产品为国内首款百万级像素数字输出红外MEMS芯片;12 微米640X512探测器和17微米384X 288探测器实现数字输出、陶瓷封装和晶圆级封装,国内行业的第一次发布。

另外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核高基"中,睿创微纳承担牵头作用,而且,还在2018年1月公布了国内首款VGA面阵非制冷太赫兹成像机芯,在和国际领先水平比较上缩小了差距。

在无人机车方面,睿创微纳全新Asens系列车载红外摄像头已经上市,采用先进的InfiRay@12微米红外探测器核芯,专门针对汽车市场研发的一款小型化、应用基于场景校正技术的车规级产品,可以让从低速无人车到L4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需求都得到满足。

2、营业利润增长快

看睿创微纳的披露的年报可知,2020年睿创微纳完成了15.3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28.06%,归母净利润实现1.21亿元,取得同比增长为42.04%。

总的来说,睿创微纳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很多出色的地方。

由于文章的长度是有限制的,就睿创微纳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更多具体的情况,学姐已经帮大家整理到这篇研报中了,大家可以来阅读这篇文章:【深度研报】睿创微纳点评,建议收藏!

介绍完了睿创微纳,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睿创微纳所处的行业,我们关注和投资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1、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壁垒高

从上文大家便可以知道,睿创微纳所处的行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这类行业要求的技术十分高,具有非常大的技术壁垒,想超越的阻碍性非常大。因此,我觉得睿创微纳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应用领域广泛,内需旺盛

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会大量使用睿创微纳生产的产品。军用领域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夜视观喵、精确制导、光电载荷以及军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等,民用领域有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户外运动、消费电子、工业测温、森林防火、医疗检测设备以及物联网等领域。

综上所述,睿创微纳的产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内需求量很多。

可是文章发出的时间较短,假如想进一步认识到睿创微纳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会有专业的投顾提供诊股的服务,看下睿创微纳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睿创微纳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55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