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收录机是高技术产品吗

半导体收录机是高技术产品吗,第1张

不是。在1946年底,世界上一项新的发明诞生了:这就是晶体管。从一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个小小的精灵会永远地改变收音机。这确实发生了,但并不是在一夜之间。第一个商品化的收音机于1954年面市 ( Regency TR1, 现被收藏者严重破坏)。 菲力普在采用新技术时总是慢半拍,事实上,菲力普对开发老产品做的不错。但是在1957年,他们终于等不住了,推出了第一个便携式收音机,这就是L3X71T。

六七十年代,收音机就是一个家庭的重要财产。许多中学生、大学生要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收音机,只能自己组装。他们就像今天的学生们组装电脑一样,买回一堆二级管、三极管、电容、电阻一类的东西,然后对着电路图装配。就连收音机的外壳也是用三合板自己做成的。

电子工业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党和国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陆续建立了一批生产电子产品的骨干工厂和科学研究单位。 1958年,上海宏音无线电器材厂,天和电化厂等9个工厂及上海无线电子技术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无线电工厂先后生产出“春蕾”、“飞乐”、“红灯”等半导体收音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京无线电厂生产的相“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

半导体收音机是谁发明的

在1844年,电报机被发明出来,可以在远地互相通讯,但是还是必须依赖「导线」来连接。而收音机讯号的收、发,却是「无线电通讯」;整个无线电通讯发明的历史,是多位科学家先后研究发明的结果。

1888年 德国科学家赫兹 (Heinrich Hertz),发现了无线电波的存在。

1895年 俄罗斯物理学家波波夫 (Alexander Stepanovitch Popov),宣称在相距600码的两地,成功地收发无线电讯号。

同年稍后,一个富裕的意大利地主的儿子年仅21岁的马可尼 ( Guglielmo Marconi)在他父亲的庄园土地内,以无线电波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发射。

1897年 波波夫以他制做的无线通讯设备,在海军巡洋舰上与陆地上的站台进行通讯成功。

1901年 马可尼发射无线电波横越大西洋。

1906年 加拿大发明家费森登 (Reginald Fessenden)首度发射出「声音」,无线电广播就此开始。

同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 (Lee de Forest)发明真空电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机的始祖。之后到现在 又有改良的半导体收音机(原子粒收音机)、电晶体收音机出现。

为什么叫半导体收音机

因为半导体晶体管的第一个商业化产品就是半导体收音机。

收音机在刚出现的时候是用的真空管,后来半导体晶体管出现了,而半导体所制作的第一个商品就是收音机,所以半导体也就成了半导体收音机的代称了。

同时也是为了区分真空管收音机和半导体收音机。

半导体收音机的原理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 高。20世纪80年代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

半导体收音机发展大事件盘点

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

1953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全国产化收音机(“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并投放市场。

1956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只锗合金晶体管。

1958年,我国第一部国产半导体收音机研制成功。

1965年,半导体收音机的产量超过了电子管收音机的产量。

1980年左右是收音机市场发展的高峰时期。

1982年,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和硅锗管混合线路和音频输出OTL电路的收音机。

1985年至1989年,随着电视机和录音机的发展,晶体管收音机销量逐年下降,电子管收音机也趋于淘汰。收音机款式从大台式转向袖珍式。 [编辑本段]收音机历史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建的无线电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机接收该电台广播节目,这是上海地区出现的最早一批收音机。之后,随着广播电台不断的建立,收音机在上海地区逐渐兴起,均为舶来品,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市民多喜用矿石收音机。

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允许市民装用收音机。市民中装置收音机者渐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线路联接为多。同年8月,上海俭德储蓄会颜景焴采用超外差式线路联接法装置收音机成功。翌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图书馆内,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获得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同时也收到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1933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1001号矿石收音机,外形小巧美观,价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欢迎。1935年10月,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1651型超外差式五灯收音机。该机除电子管和碳质电阻外,所用的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均自行设计制造。此后,一批无线电制造厂相继生产收音机。其中以中雍无线电机厂规模较大,仅次于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生产出标准三回路一灯收音机与直流三灯收音机等产品。此外,尚有华昌无线电机厂、亚尔电工社等,都先后生产过一灯到五灯收音机。虽然生产手段较落后,产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无线电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1936年,随着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收音机在全市逐步普及,总数约在10万台以上,但几乎都是国外制品,使得国内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发展缓慢。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无线电制造业进一步受到打击。1942年,侵沪日军禁止市民使用七灯以上的收音机,并强迫市民拆除收音机的短波线圈,各无线电制造厂在日伪统治下,生产陷于停滞状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民族无线电制造业重新得到恢复,同时又发展了一批新的无线电厂商。1947年年底,上海电器工商业共有590家,其中无线电工商业为235家。同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上海建立研究所,制成资源牌台式和落地式八灯高档收音机。但由于官僚资本企业从国外进口大批成套无线电零件,低价销售组装收音机,给民族无线电制造业带来新的打击。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电讯工业约有30%以上工厂处于停工与半停工状态,从事收音机及其零件制造的仅剩7家工厂和工场,从业人员共113人。

东北的曾经的强大和富有都被无形之中被“忽视”了。东北人即不知道曾经的富有也不知道在历史之中的强大和强势。所以东北人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之中总是产生某些自卑,这是无知。

来看看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 。

早在1881年6月,清政府就在在吉林设立军火制造厂,历时1年半,吉林机器局建成。吉林机器局是东北地区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开端,其规模、设备及经营管理手段,当时不仅在东北,而且在全国也处于先进行列。

而在张氏父子时代,父子2人就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建电站、设银行、办学校,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只用了10多年时间,东北的经济在中国已经举足轻重。东北地区建立最早建立了一批工业,其中军事工业以及重工业占了相当比例。张氏父子在东北建立的工业,侧重于重工业与采掘工业。当时东北地区的铁路、矿山、钢铁工业,也是全国最发达的。从张作霖宣布东北自治到"九*一八事变"期间,张氏父子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安全,根据自建自营方针,制定了庞大的铁路修建计划,并不顾日本多方阻挠,努力将其付诸实施.经过近十年努力,打破了东北铁路长期由外国控制的局面。张作霖不顾日本之反对,于1924年成立了自营自建铁路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开始筑建东北铁路网。据说当时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约3000现大洋,超过总理段其瑞。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而直到而在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中国,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领域,而在东北,城市人口占到了百分之30~40,这和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比例几乎一样。并且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建在哈尔滨。全中国第一个半导体收音机1957年诞生于哈尔滨无线电四厂 日俄战争那个年代,哈尔滨就有民用的广播电台了。

而在金融方面。奉天省于1905年设立奉天官银号,1906年,该号赢利达202299两,1907年改为东三省官银号。吉林将军延茂在1898年设永衡官帖局,发行吉林官帖。1909年合并为永衡官银钱号。到1911年,总号已拥有资本1342128两,在长春、哈尔滨、天津、上海等地的分号亦拥有资本1660871两。1908年又成立黑龙江官银号,属官办企业。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黑龙江广信公司等三大地方金融机构的设煤驮俗?形成了东北地区的区域金融体系。光绪年间,吉林城钱庄已是“比户相望”,其中功成玉钱庄势力尤大。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金融市场的形成。 而东三省官银号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银行之一。而东北军每年的军费高达9000万元。都是依靠东三省官银号来支撑,没有极其雄厚的财力的支撑怎么可以?而1906年以后,东北除了营口和大连外,又新开辟了大量商埠,到1910年,东北新辟商埠已达24处可以想见东北当时东北多么富有。东北也是当时中国唯一陆海空军备齐全的军队。

满洲国时代,满后期,东北已经成为一个重工业基地。1943年,东北煤产量占全国的49.4%,生铁产量占87.7%,钢材产量占93%,发电量占93.3%,硫酸产量占69%,苏打灰产量占60%,水泥产量占66%,机械工业产量占95%。重化工业的畸形膨胀,加速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据统计,1931—1943年,东北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长为59.3%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73.1%下降到40.7%。在轻重工业关系上,重工业急剧膨胀,轻工业所占比重日益缩小。据统计,重工业的煤1941年比1930年增长22.9倍,电力增长7倍,生铁增长3.5倍。而据统计,日本在中国企业投资,1930年为8.9亿美元;1936年为16.29亿美元,其中东北为13.24亿美元,关内为3.05亿美元;1944年日本在华投资到达最高峰时总额达到61.63亿美元,其中东北为52.79亿美元,关内为8.84亿美元。满洲国工业产值在1936年为8.07亿元,1940年达到26.47亿元;要知道这只是工业产值, 没有包括农业和第三产业! 当时全中国约人口4亿5千万, 满洲国人口3千8百万. 1945年, 全中国人均GDP为40美元, 当时, 满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和发达的农业, 其GDP约占全国GDP的2/3. 通过简单的计算, 不难发觉, 当时满洲的人均GDP居然是315美元! 30年后的1975年, 中国大陆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此外 满洲政府除了基础建设,还很重视藏富于民,所谓民营经济很发达. 1934年,由满铁自行设计开发了紧跟欧美潮流的“paci7”型蒸汽机车特急“亚细亚号”,这款机车有完备的冷暖房空调系统。运营与大连-新京(长春) 间的701公里的铁路上。当时“亚细亚号”的速度达到了120公里/时,远远领先于最高时速95公里的日本铁道省的机车。 到1930年代中期,满铁已经开始使用IBM计算机(机械式)售票.亚细亚号共有两组列车,每日上午由新京和大连对开,完成大连至新京间701.4公里的运营里程,所需时间为8小时30分(中途不停车),平均运营速度为85公里/小时。机车的最高测试时速为130公里/小时。

1937年(康德四年),“满洲国家军队飞行队”成立。太平洋战争后期,参与太平洋战争。装备机种有“九七式战机”、“一式战机”、“二式单战机”等。空军兵力最多时有含运输机在内约110架飞机。满洲国建立了当时亚洲较完备、先进的工业体系。包括铁道运输、航空、航海、钢铁、煤炭、机车、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军工等工业部门。满洲国工业产值在1936年为8.07亿元,1940年达到26.47亿元;生产力指数上升幅度超过60%。形成了包括冶金、矿业、飞机、机车和汽车制造、造船、纺织、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业部门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满洲国建成的丰满发电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1943年的发电能力为22亿度。满洲国境内铁路线稠密,铁道运输发达。铁路线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最主要的干线为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1936年,满洲国以1.6亿日元的价格向苏联收购了长春至哈尔滨以及满洲里至绥芬河的北满铁路。其他重要铁路还有丹东至奉天的安奉线、吉林至长春的吉长线、四平至齐齐哈尔的平齐线等。到了1939年,路线全长已超过一万公里,成为当时世界铁道运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超特急”列车“亚细亚号”即为当时满铁的象征。航运部分,主要港口有大连港(属关东州)和营口港;内河水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地区。空运部门则以满洲航空会社为主要经营者。航空线总里程为1.5万公里。1943年满洲国的公路全长为六万公里。而当时的满洲国的教育则比现代人更具有现代性,1937年仿照日本的教育体制采取了全面建立和巩固教育体系的措施。除人文、科学的教育外,重视学生的品格与体魄的培养训练,乡村学校注重学生对农业知识与科学耕种的训练,女学生还有家政训练课程。借此意图培养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效忠满洲的国民。满洲国的各级教师的培养较严格,对教师的考核和晋升有严格的制度。满洲国建立了一万两千所小学、两百所中学、一百四十所师道学院,以及五十所技术及专业学院和一些军官学校。在满洲国教育系统中,共有六十万学生和两万五千名教师。另外,还有一千六百所私立所学校,一百五十所宗教学校以及哈尔滨地区的二十五所俄国学校。满洲国建立的大学,参与其事绝大部分是日本人。当时的满洲建国大学,教师90%以上为日本人,用日语授课。1938年,满洲国赤十字社建立,提供先进的医护训练。满洲国也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满洲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执行和教育体系,形成法治国家。其政府的现代公务员制度也得到完善。如后来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更是毕业于满洲建国大学。而东北于1945年在工业规模上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工业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66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