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的生产基地

巴斯夫的生产基地,第1张

山东济宁

巴斯夫公司(BASFSE)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产品基地;济宁浩珂矿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煤矿安全用非金属材料开发制造服务商。此次双方合作,主要是进行矿用安全高分子材料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10.37亿元,注册资本3.48亿元。

南京一体化石化生产基地

巴斯夫和中国石化各持该合资企业的一半股份,总投资额为29亿美元。这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和九套下游装置于2005年开始运营。南京生产基地为国内市场生产优质的化学品和塑料。巴斯夫与中国石化计划进一步投资9亿美元以拓展生产基地。

上海漕泾的一体化异氰酸酯项目

巴斯夫与亨斯迈及几家中方伙伴合作,共同在位于上海漕泾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了两家合资企业,生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MDI和TDI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被用于汽车工业和建筑业以及冰箱、家具被覆材料、床垫和鞋类等产品中。这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美元,并已于2006年中期投产。

上海浦东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自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公司生产皮革与纺织助剂和分散体等特种化学品。2007年6月,巴斯夫在浦东新成立了一家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包括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装置。

巴斯夫计划在重庆建造另一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生产装置,年产达40万吨,通过这一项目,巴斯夫同样关注迅速发展的中国西部市场。重庆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拥有超过三千万人口。

BACC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

BACC成立于1994年,原为巴斯夫与上海染料公司的合资企业,自2000年起成为巴斯夫的全资生产基地,在巴斯夫亚太区生产网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司位于上海浦东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紧邻上海外高桥港口,是巴斯夫浦东基地中的重要一员。巴斯夫大中华区总部注册在巴斯夫浦东,还包括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BAPS)。

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及领域,如用于涂料、塑料及家具行业、皮革及纺织制造业、建筑和汽车行业及家用产品供应商等。BAPS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正在扩展其在亚洲的聚氨酯业务,并在上海浦东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特种化学品生产厂。按国内客户需求量身订做的聚氨酯特种化学品将于2007年初开始在浦东生产。

该项目将包括一个聚氨酯组合料厂、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厂。

BACH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并运作一套聚四氢呋喃(PolyTHF®)一体化生产设施。这套装置年产能力为6万吨聚四氢呋喃,于2005年中期全面投产。

紧邻聚四氢呋喃综合设施,巴斯夫还投资兴建了一套聚异氰酸酯装置。该设施年产8,000吨,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建设,预计2007年初投产。产品聚异氰酸酯用于汽车、工业和木材涂料,将供应整个亚太市场。

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投资。

BAPC 巴斯夫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

巴斯夫于1998年在广东省广州南沙成立的生产聚氨酯组合料及为汽车避震系统配套的d性体及缓冲零件(Cellasto®)的生产线装置。组合料年产能力为3万吨;d性体及缓冲零件年产能力为320万件,供应家电、建筑、鞋类材料、汽车、家具等各行业的客户。

这家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有员工近100人。

BVC 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

巴斯夫维生素有限公司(BVC)是巴斯夫与东北制药总厂于1995年合资成立,巴斯夫于2000年将其在该公司占有的股份从70%增加到98%,2005年收购剩余的2%,从而成为巴斯夫的全资子公司。在中国东北的沈阳生产维生素、复合维生素、非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以及预混饲料产品,年产能约1万吨,现有员工人100余人。

2006年中,公司在广东省佛山增加了一个生产泰可诺美的预混饲料厂,泰可诺美是为饲料行业提供的一种预混产品。这一生产厂将有70多名员工。BAPT 巴斯夫聚氨酯(台湾)有限公司

巴斯夫于1988年在台湾新竹成立的聚氨酯组合料装置,年产能力为1.1万吨,供应家电、建筑、玩具、鞋类材料、汽车、家具等各行业的客户。

这家巴斯夫的全资生产企业有员工40多人。

BEMC 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2005年巴斯夫收购了默克集团(Merck KGaA)的全球电子化学业务。原伊默克电子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更名为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巴斯夫电子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领先的电子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半导体暨液晶薄膜显示器制造业所需的电子化学品,分为五大类,包括:洁净制程用化学品、蚀刻用化学品、微影制程化学品、化学机械研磨制程用化学品和铜制程相关化学品等产品。

巴斯夫电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企业。BEMT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此次收购,默克在台湾的电子化学业务现更名为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成为台湾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制造业中的领导供应商。

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半导体暨液晶薄膜显示器制造业所需的高品质,涵盖洁净制程用化学品、蚀刻用化学品、微影制程化学品、化学机械研磨制程用化学品和铜制程相关化学品等。

台湾巴斯夫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企业,员工人数超过260人,在台湾桃园县和台南拥有3个生产基地。合资生产企业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巴斯夫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于2000年 12 月在江苏南京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BYC),旨在建设并运作一个一体化石化基地。该合资企业总投资额达29亿美元,巴斯夫拥有50%的股份。该一体化石化基地的核心是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它为九套生产下游产品的世界级装置提供原料,已于2005年中期投入商业运营,9月举行了盛大的投入商业运营仪式。每年产出170万吨优质化学品和聚合物,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公司约有员工1500人。

2009年9月28日,中国石化和巴斯夫于今日正式启动了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BYC)扩建工程的建设,双方计划共同投资约14亿美元,生产下游化学品中间体和专用化学品,服务于国内市场。

扬巴二期项目包括将蒸汽裂解装置的乙烯年产量从60万吨增加到74万吨、新建一套2-丙基庚醇装置、一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装置、一套醇胺联合装置等10套化学品装置以及扩建3套现有装置。产品将主要服务于农业、建筑、电子、医药、汽车、化学品制造等各行业。

SBPC,SLIC,HPS

2003年3月,巴斯夫、亨斯迈及其中方合作伙伴成立三家合资公司,共同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一套一体化异氰酸酯综合装置。2003年11月,该装置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将产能优化至世界级水准,粗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产能将为每年24万吨,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则为16万吨。得到此次批准后,已于2003年底开始基地建设准备,2004年举行了破土动工仪式。预期2006年投入商业生产。

三家合资公司分别为:

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SLIC)- 一家年产24万吨粗MDI的制造工厂,包括起始原料苯胺和硝基苯的生产设施。工厂将由巴斯夫、亨斯迈、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建造。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SBPC)- 一家MDI精加工工厂和一家年产16万吨TDI的工厂,生产起始原料硝酸和二硝基甲苯。将由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建造。

上海亨斯迈聚氨酯有限公司(HPS)- 一家MDI精加工工厂及一家预聚合物工厂。其生产装置由亨斯迈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造。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

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YBS)是巴斯夫与合作伙伴扬子石油化工公司于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巴斯夫占有60%股份。该厂现有员工超过200人,生产乙苯、苯乙烯、聚苯乙烯及可发泡聚苯乙烯Styropor®。该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包装工业、电子和电气设备、玩具和家用产品。 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

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有限公司(SGBD)是巴斯夫与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于1986年建立的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该厂现有员工80多人,生产用于涂布纸张及地毯用的苯乙烯-丁二烯胶乳。该公司于2002年将其年产量提高至13万吨,2005年初进一步提高至21万吨。 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

巴斯夫持有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BSC)的60%股份,合资伙伴为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公司于1995年成立,自1997年1月起生产各种主要用于汽车工业的阴极电泳漆、二道底漆、面漆、金属底色漆、罩光清漆及助剂,以及塑料漆等,年产量为1.7万吨,现有员工200多人,为各大中国汽车制造商首选的汽车原厂漆供应商。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BPNC)是巴斯夫于1995年在中国东北吉林省与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巴斯夫在该公司中占60%股份,于1998年5月投产。新戊二醇的设计年产能力为1.5万吨,2004年增加至1.8万吨,2005年10月再次增至2.5万吨。新戊二醇主要用于粉末涂料树酯、不饱合聚酯、塑料及医药的生产。该厂现有员工近50人。

BCGC

巴斯夫催化剂桂林有限公司

巴斯夫催化剂桂林有限公司(BCGC)是巴斯夫于2007年收购原桂林利凯特后独资成立的一家生产摩托车及小型通机排放催化剂企业,有员工150多人。 巴斯夫台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巴斯夫台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BTCC)是巴斯夫与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12月完成交易程序后成立的55(巴斯夫):45合资企业,生产基地年产能为1.2万吨,位于新竹,生产优质的植保配方产品。

巴斯夫在全球范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美国陶氏Dow化学

1、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2、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d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 (金属玻璃) 等。

3、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

扩展资料:

1、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化工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成了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最为投资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领域,材料创新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

2、化工新材料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低碳经济领域新兴产业之一,根据《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化工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3、《石油和化工“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到2015年,国内高端化工新材料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到10年左右,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4、《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化工新材料发展重点包括:特种合成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氟硅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材料

五粮液(000858):经营向好势能加强 “十四五”展望积极

类别:公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苏铖/徐哲琪 日期:2021-06-21

事件:我们参加了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并与管理层进行交流。

提升原酒产能+优酒率,以增加高端产量,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是五粮液布局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一方面,公司加强优质产能建设,计划新增12万吨原酒产能,总产能达25 万吨,同时增加原酒储存能力,计划十四五期间突破100万吨;另一方面,目前浓香酒平均优酒率不高,通过工艺、装备、基础理论创新等方式提高优酒率,以增加高端酒产量,实现在千元价格带的市占率提升。

重视高端产品矩阵丰富完善,经典五粮液市场导入良好,十四五规划乐观。公司于2020年9 月上市经典五粮液,出厂价1399 元,试销阶段市场反馈良好,截至目前销量超1000吨,6 月开始营销工作全方位展开,即渠道布局(包括商家网络体系、终端体系、团购体系)、强品鉴活动、消费氛围营造,持续完善渠道建设、做好消费者培育,为十四五奠定扎实消费基础。公司计划十四五末经典五粮液投放量超1 万吨,作为战略性高端大单品,经典五粮液初步完成超高端价格段的卡位,将持续拉升五粮液品牌价值、并对高端产品普五放量起到支撑作用。

系列酒坚持“三性一度”原则,聚焦核心品牌,向核心终端倾斜。对于系列酒,1)坚持三个聚焦原则,向自营品牌聚焦、向优势品牌聚焦、向中高价位产品聚焦,2021 年清退189 个品牌、2260 款产品;2)优化核心品牌投放量,尖庄减量、五粮春控量,引导产品价格上升,向品牌价值回归;通过后台一瓶一码数据优化费用使用,补贴核心终端,引导商家着力打造核心终端;引导渠道利润向下游倾斜,增加渠道推力;3)同步考核回款和动销,增加吨酒均价考核指标,引导营销片区调整产品结构,向中高价位聚焦。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团购占比提升。今年以来公司对团购渠道进行营销组织的优化和变革,总部建立团购部,每个战区建立团购组织,专门从事团购工作的团队接近300 人,2020 年与公司直接建立团购关系的6000 家单位中,今年以来复购率达90%。公司规划全年团购占比30%(2020 年以团购、电商为主的直销渠道收入占比13%),目前进展良好,部分战区已完成全年任务。团购渠道作为消费者交流、意见领袖培育的核心渠道,公司将持续加大开发培育力度,力争高质量完成目标。

深化改革,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在第一期员工持股基础上,继续研究包括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等多种中长期激励机制;持续精简机构层级,将集团公司的管理层级范围全部压缩到三级以内;持续优化多元板块结构,推进内部的战略性重组,规范关联交易,持续降低关联交易占比。

投资建议:五粮液在强品牌力基础上,持续营销改革进步,数字化建设有力,渠道推力持续增强,产品战略升级,高端产品矩阵丰富,整体产品价格稳步提升,已经形成正循环。预计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6.23/7.52/8.93 元,对应PE 46.7x/38.7x/32.6x,给予6 个月目标价338.25 元,对应2022 年PE 45x,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经典五粮液表现不及预期;系列酒增长压力较大;经济影响高端白酒消费。

鱼跃医疗(002223):医疗电子国产化龙头 加速细分市场渗透

类别:公司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潘暕/杨松/许俊峰 日期:2021-06-21

聚焦呼吸、血糖和感控三大赛道,下游市场空间广阔鱼跃医疗是一家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研发、制造和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及提供相关解决方案是公司核心业务,也是公司主要业绩来源。近年来,随着公司品牌形象的优化、生产研发能力的加强、并购整合能力的提升、海内外销售的不断突破,各产品业务规模的扩大与产品品类的扩展。未来呼吸、血糖,感控是在未来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中重点聚焦的三大领域。这三条业务赛道有市场空间大,国内渗透率低等特点。以海外同赛道成熟企业的市值来推估公司的发展潜力,血糖领域的德康,呼吸领域的瑞思迈以及感控领域的艺康均是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这三条赛道均长坡厚雪。

公司将在这三条赛道上会不断通过自研和并购推出新产品,以提高下游市场的占有率。

海外疫情蔓延助力市场扩张机遇,拓宽海外自主品牌销售通路海外疫情的蔓延为公司创造了 历史 机遇以开拓海外市场。疫情拓宽了公司海外自主品牌的销售通路,使公司有机会建立起了长期持续的海外 业务关系。公司的战略使立足与已有的市场资源与经验,在战略规划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因地制宜,推进扩大属地化团队,通过强大产品力的支撑,实现低客诉的本地销售,在适当的特定国家或地区,以内销为模板,建立起海外“中国市场”。公司的国际化策略已经在诸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其中尤以东南亚国家为甚,如泰国、印尼和缅甸。除此之外,公司的销售团队在埃及、西非,南美,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斩获。

品牌优势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势凸显

目前,公司拥有产品品类达600 多种,产品规格近万个,覆盖家庭医疗器械、专业消毒与感染控制、医院设备、临床耗材、急救设备、中医器械、手术器械,眼科器械及眼部 健康 等各个方面。多品类的产品结构,通过产品组合式销售,营销渠道的协同性拓展,市场推广共同性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多品类的产品结构,也给公司带来了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与应对各种突发市场状况的较快响应速度,有效保持公司在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投资建议:因公司外延并购,调整战略布局,看好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带来长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 年归母净利润由13.21/15.90 上调至13.33/16.00亿元,2023 年预计实现利润20.60 亿元,给予目标股价59.85 元,由“增持”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家用医疗市场增长不及预期,产能不足风险、贸易摩擦风险、海外诉讼风险、不同市场体系估值差异风险

中环股份(002129):光伏+半导体双轮驱动 混改&激励有望充分释放公司活力

类别:公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永康/王瀚/朱凯 日期:2021-06-21

光伏+半导体双轮驱动,混改&激励有望充分释放公司活力。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靠光伏+半导体共同驱动。其中,新能源材料作为第一大业务营收占比接近90%,大部分为太阳能硅片贡献;半导体材料作为第二大业务营收占比在7%左右,主要为半导体晶圆贡献。2020 年9 月28 日随着TCL 科技 支付全部股权转让款,公司混改正式完成;2021年6 月20 日公司发布了混改后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主要包括期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我们认为混改+激励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稳定、 健康 发展。

光伏:大尺寸产能快速放量,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混改完成后的中环身份由国企转变为民企,管理方式更为灵活,决策流程更为直接,开启大跨步的产能扩张。考虑到宁夏银川年产能50GW 的210mm 硅片项目以及有望在2021 年全面达产内蒙五期项目,公司2021 年末产能有望达到85GW,2023 年产能有望超135GW。与此同时,大尺寸硅片兼具溢价+降本,其出货占比的提升将助推公司硅片盈利能力边际提升,叠加混改后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新能源材料业务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

半导体:产能加速释放,产品验证稳步推进。目前公司半导体晶圆新增产能来自宜兴基地,规划了75 万片/月的8 英寸抛光片和60 万片/月(一期15 万片/月+二期45 万片/月)的12 英寸抛光片生产线,预计将于2021-2023 年集中释放。未来几年8&12 英寸先进产能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半导体材料产能结构有望得到持续优化。目前公司半导体产品覆盖了光电、传感器和分离式元件(O-S-D)、逻辑芯片、模拟芯片以及存储芯片等诸多领域,产品认证稳步推进,未来晶圆产销量有望随产品认证深入持续放量。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45.00 元。我们预计公司2021 年-2023 年营收分别为419.58、481.59、524.24 亿元,增速分别为120%/15%/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25.30、33.37 和42.58 亿元,增速分别为132%/32%/28%。考虑到公司未来新能源以及半导体业务的成长性以及混改+激励后有望充分释放公司活力,维持公司买入-A 的投资评级,目标价45.00 元。

风险提示:可再生能源或光伏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短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能过剩导致的竞争加剧风险;假设不及预期风险。

东鹏饮料(605499):乘势而上 能量饮料龙头大有可为

类别:公司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宸倩 日期:2021-06-21

投资逻辑

深耕能量饮料,业绩持续兑现。公司于97 年推出东鹏特饮,经多年深耕,成功在该赛道站稳脚跟,目前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二,同时业绩持续兑现。

2017-20 年,营收从28.44 增至49.59 亿元(CAGR 为20.36%),归母净利CAGR 为39.96%,21Q1 营收/归母净利同比+83.37%/+122.52%,21Q1主营收入较19Q1 增153.11%,公司预计21H1 营收同比31.61%-47.81%。

赛道广而优,未来大有可为。1)广:对标海外,我国能量饮料人均消费量不及美英的20%,提升空间广阔。经各品牌多年营销推广,消费者主动消费意识逐步提高,随消费群体扩大和消费场景多元化,加之年轻人口基数大,需求将继续释放;虑及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仍未成熟,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均价趋稳,预计市场扩容首先主要源于量增而非价升。2)优:抗疲劳和成瘾属性加持,用户粘性较高;14-19 年能量饮料销售额CAGR 约15%,是增速最快的软饮品类,疫情致15-20 年CAGR 降至9.2%,但仍领跑软饮行业。

红牛深陷商标纷争,格局松动孕育机遇。多方入局+商标纷争导致红牛市占率逐步下滑,一家独大局面淡化。目前商标之争仍未平息,红牛品牌力受损的同时,市场份额存在变动可能。而东鹏市占率第二,据于优势地位,且聚焦能量饮料多年,筑深品牌力护城河,有望乘势奋起直追。

多措并举拓展增长空间:1)差异化策略避红牛锋芒:推出不同规格能量饮料,覆盖2-5 元低价格带,与红牛错位竞争,凭高性价比开疆拓土;2)培育新单品:拟加大由柑柠檬茶投入,创造新增长点,降低依赖单品的风险;3)全国化前景广阔:通过IPO 增加股本0.4 亿股,募资17.3 亿元。其中,9.6 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以缓解产能瓶颈,进一步满足中西部需求;3.7亿元用于升级营销网络、加强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激发全国市场潜力。

投资建议与估值

预计21-23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0.7%/26.1%/22.8%,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8.1%/27.3%/26.8%,对应EPS 为3.01/3.83/4.85 元,PE 为88/69/55 倍,给予23 年60 倍PE,目标价291.1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宣传推广效果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结构单一、销售区域集中

万华化学(600309):MDI价差有望反d 建筑建材或是未来爆发点

类别:公司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万鹏 日期:2021-06-21

事件描述

6 月18 日,聚合MDI 华东中间价(含税)为17350 元/吨,纯MDI 华东中间价(含税)为18600 元/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MDI 价格下降,导致MDI 价差缩小至近期低点。

MDI 价格已击穿边际产能现金成本,传统旺季临近,价差有望反dMDI 价差继续下行可能性不大。2021 年以来纯苯价格大幅上涨,月均价从1 月的4563 元/吨上涨到6 月的7753 元/吨,而MDI 价格经历3 月高点后已经回落,导致聚合MDI 价差从3 月的18250 元/吨下降到6 月的9555 元/吨,纯MDI 价差从3 月的20479 元/吨下降到6 月的11747 元/吨。根据6 月至今的均价测算,万华聚合MDI 单吨毛利润和单吨净利润分别约为4000 元/吨和2500 元/吨;万华纯MDI 单吨毛利润和单吨净利润分别约为3800 元/吨和2300 元/吨。

1) 由于MDI 占比最高的苯或苯胺大幅涨价,MDI 的生产成本大幅提升。当前价格下,MDI 市场价格已经低于边际产能(高成本的产能)的现金成本了,在即将到来的三季度传统旺季情况下继续下跌的概率不大。

2) 库存方面,国内聚合MDI 企业库存9.1 万吨,处于 历史 同期较低水平;纯MDI 社会 库存1.4 万吨,处于 历史 同期较高水平。

3) 最后,黑色商品(钢、铝、铜等)在下游冰箱的原料成本占比非常高(超过60%),二季度大幅上涨也抑制了下游需求。随着黑色商品价格得到控制,有望激发下游采购意愿。

我们认为,在原材料价格上涨、MDI 价差缩小、行业盈利空间压缩的背景下,MDI 价格价差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不大。同时,由于聚合MDI 库存 历史 分位低于纯MDI 历史 分位,在“金九银十”的传统MDI 需求旺季来临之前,聚合MDI 价格有望率先反d。

建筑排碳占比高,打造绿色建筑是碳中和背景下大势所趋。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CO2,占全国碳排放51.3%。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 亿吨,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6.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按现有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建筑能耗还将继续提高,阻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根据住建部2017 年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十二五”期间(2010-2015 年)我国寒冷地区完成建筑节能改造面积9.9 亿平方米,夏热冬冷地区完成建筑节能改造面积7090 万平方米;并提出“十三五”期间(2015-2020 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提升20%,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 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 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预计“十四五”期间,建筑节能的要求将继续提高,以应对碳中和的要求。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到2022 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等。预计到2030 年,绿色建筑面积将占到新建面积的90%以上。绿色建筑比例不断提高,未来将成为行业主流。绿色建筑定义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 健康 、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建筑保温是建筑减排的重要手段。在建筑运营的过程中,能耗的来源主要是制冷制热和照明。为了减少制冷制热的能耗,必须提高建筑的保温效率。建筑散失到外界热量中有26%源自外墙,9%源自屋顶,通过铺设低导热系数的保温板可以减少这部分能量的损失。目前,我国建筑保温以岩棉板为主,而国外广泛使用的聚氨酯保温材料应用较少。

聚氨酯保温材料性能优异,有望成为建筑保温主流。聚氨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极低,根据《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体增强保温板团体标准》,聚氨酯保温板导热系数不高于0.021W/(mK),仅为常用的岩棉板(0.04W/(mK))的1/2。在达到同等保温效果的条件下,聚氨酯保温板可以大幅减少所使用的材料厚度,提高保温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同型号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闭孔结构中,其闭孔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使其具有极好的防水、隔热性能。

聚氨酯保温材料已达到B1 燃烧等级,在现行标准下可用于中低层建筑。按照现行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国家标准(GB8624-2012)》,建筑材料的燃烧等级可以分为四级,分别为A 级(不燃材料,包括花岗岩、水泥、玻璃等)、B1 级(难燃材料,包括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防火塑料等)、B2 级(可燃材料,包括天然木材、普通塑料板、墙布等)、B3 级(易燃材料,包括油毡、沥青、棉麻等)。根据《建筑用聚氨酯硬泡体增强保温板团体标准》,聚氨酯保温板燃烧性能要求已达到B2 级以上,也已经有产品可以达到B1 的燃烧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标(GB 50016—2014),B1 燃烧等级的建筑保温材料可以用于100 米以下的无空腔住宅建筑、其他50 米以下的无空腔建筑以及24 米以下的所有建筑。在绿色建筑政策的推动下,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及现有建筑都有望使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已达到更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随着聚氨酯保温板行业标准的建立、防火性能的提高以及绿色建筑对建筑节能保温的高要求,国内聚氨酯保温板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有望再次打开,成为聚氨酯行业的重要增长点。万华由于拥有国内最大的现有产能和规划产能,也将从聚氨酯保温板推广中成为最大赢家。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16、227.72、255.90 亿元,同比增速为107.3%、9.4%、12.4%。对应 PE 分别为15.72、14.37、12.7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因公司人力规模扩大带来的内部管理难度增大的风险;公司核心产品因技术突破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大规模扩散的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油价大幅波动;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

科达制造(600499):战略布局盐湖提锂 迎来量价齐升

类别:公司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倪文祎 日期:2021-06-21

机械装备+锂电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公司目前聚焦传统业务陶机和海外建筑陶瓷,并持股蓝科锂业43%股权布局锂电材料业务享受投资收益,实施双主业发展战略。公司亏损资产处置已经接近尾声,资产减值风险降低。

蓝科锂业“量”“价”齐升,公司碳酸锂业务进入收获期。

锂行业中期向好。供给端今明两年锂资源增量有限;需求端动力电池占锂需求70%,21 年锂需求将达到55 万吨;锂供需将维持短缺状态,锂盐价格呈上行周期且未来2-3 年中枢维持8-10 万元/吨。

锂资源自主可控逻辑发酵,国内盐湖资源价值待重估。我国锂原料产量占全球仅10%,锂盐加工产能占比却超70%,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

随着蓝科锂业放量,意味着国内盐湖提锂在多年尝试后技术路线打通、成本下降(公告不含税完全成本3.3 万元/吨)。蓝科拥有国内储量最高察尔汗盐湖63%面积采矿权,其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蓝科锂业盈利测算。蓝科一期1 万吨碳酸锂项目已实现超产,二期2 万吨电池级项目4 月投产。20 年贡献投资收益-0.39 亿元,测算21-23 年碳酸锂产量2.5 万吨、3.7 万吨、4 万吨,为科达贡献投资收益4.32 亿元、5.79 亿元、6.26 亿元。

重新聚焦陶瓷机械业务,深耕产品布局海外市场。公司陶机业务由于岩板设备需求大增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今年新签订单已达 50 亿元。公司开拓非洲蓝海市场,2020 年底已投产 9 条产线,远期规划 7 大基地 15 条产线。

预计21 年实现利润5 亿元,未来年均增速10%-15%,稳定增长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盈利预测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9.62 亿元、103.18 亿元、119.6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 亿元、11.22 亿元、13.45 亿元,EPS 分别为0.44 元、0.59 元、0.71 元,对应PE 分别为30.7 倍、22.6 倍、18.8 倍。

采用分部估值,陶机业务5 亿以上利润空间,给予20 倍PE,对应100 亿市值;蓝科锂业部分,43%股权对应利润空间有望超6.5 亿元左右,给予30倍PE,对应195 亿市值。目标价16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蓝科锂业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陶机及海外陶瓷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涉及诉讼风险、二股东所有股份被轮候冻结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67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