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有什么区别?

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有什么区别?,第1张

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区别:

1、物理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液体或棕红色气体,其固体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水=1):1.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饱和蒸气压(kPa):101.32(22℃),临界温度(℃):158,临界压力(MPa):10.13。

一氧化氮:性状: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8,相对密度(水=1):1.27(-15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4。

饱和蒸气压(kPa):6079.2(-94.8℃),临界温度(℃):-93,临界压力(MPa):6.48,辛醇/水分配系数:0.1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2、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 (NO₂)在21.1℃温度时为棕红色刺鼻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较稳定。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工业制备它是在铂网催化剂上用空气将氨氧化的方法;实验室中则用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

3、用途不同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化学反应和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亚硝基法生产硫酸中用作催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作硝酸。

一氧化氮: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并用作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也用于制造硝酸和硅酮氧化膜及羰基亚硝酰。也可用作人造丝的漂白剂及丙烯和二甲醚的安定剂。超临界溶剂。

用于制造硝酸、亚硝基羧基化合物,人造丝的漂白。用于医学临床实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机反应的稳定剂。制硝酸、人造丝漂白剂、丙烯及二甲醚的安定剂。

扩展资料:

二氧化氮 *** 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 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 *** 作规程。建议 *** 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5℃。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代烃灭火剂灭火。

一氧化氮的危害性:

1.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酸性氧化性的棕黄色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

2.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NO在常温下为气体,具有脂溶性是使它在人体内成为信使分子的可能因素之一。它不需要任何中介机制就可快速扩散通过生物膜,将一个细胞产生的信息传递到它周围的细胞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它的生物半寿期。

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特点在于它是自由基,极易参与与传递电子反应,加入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分子的配位性又使它与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具有很高的亲合力,以取代氧气和二氧化氮的位置。据研究报道,血红蛋白-NO可以失去它附近的碱基而变成自由的原血红素-NO。

这就意味着自由的碱基可以自由地参与催化反应,自由的蛋白质可以自由地改变构象,自由的血红素可以自由地从蛋白中扩散出去,这三种变化中的任何一个或它们的组合,将在鸟苷酸环化酶的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O的生物学作用和其作用机制研究方兴未艾,它的发现提示着无机分子在医学领域中研究的前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氧化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那么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的温差发电技术具体是什么呢?大家请看我接下来详细地讲解。

一,温差发电技术相关效应

塞贝克效应、佩尔蒂埃效应、汤姆逊效应、焦耳效应和傅立叶效应被称为热电产生的五种基本效应。其中,塞贝克效应、珀尔蒂埃效应、汤姆逊效应。相变是可逆的,而焦耳效应和傅立叶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五种效应构成了热电发电研究的理论基础,下面将依次介绍。

二,温温差发电技术具体是什么

热电发电模块热电偶臂、热电单元和热电模块有不同的含义。其中热电偶臂是热电模块中最小的单元,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p型和n型两种。热电装置由一对P和N热电偶臂组成。所述热电模块由若干热电单元、导板、陶瓷板和焊层组成。最常见的热电模块是由串联的几对热电单元组成。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由一定数量的热电机组串联而成的两级热电发电模块,每个电力臂由几个部分组成。一种具有由不同热电材料组成的分段结构的热电发电模块。

三,热电发电的发展与应用

从发现热电到现在,热电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金属的热电效应较弱,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自从人们发现用半导体和金属氧化物代替金属可以显著提高热电效应后,热电效应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在航空航天、军事、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在发电方面,由于热电发电能促进能源结构多样化,缓解能源危机,且稳定性强、无污染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2]。热电发电是利用废热、地热能、太阳能等低档能源,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全固体转换方法。由于其诸多优点,它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并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其中,美国和俄罗斯在军事和航空航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在民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欧盟主要关注低功率电源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69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