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华微电子等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华微电子等龙头有望率先受益,第1张

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2017年以后,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的自主化率水平持续加快,实现了多个从0到1的突破,国产替代已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新趋势。

据中信建投统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约576亿美金,国内约130亿美金,占比约22.4%,高于韩国的18%。中信建投表示,中国本土设计、制造、封测、存储等环节不断突破,部分领域已追赶至国际水平。设备和材料环节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核心部分,也正受到重视和扶持,有望加速本土配套。

从电子行业2019年报整体表现来看,2019年半导体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33亿元,同比增长1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92.64%。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23.41%、7.42%。2020年Q1半导体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6%,环比下降2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46.81%,环比下降7.59%。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5G、物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 汽车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半导体的需求持续增加。全球半导体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规模有望达到19850亿元。

A股电子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从国内上市公司来看,有不少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在新一轮产能扩展期,有望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比如,华微电子就在近期顺势而上,积极向新能源 汽车 、军工、家电等领域快速拓展。作为我国功率半导体生产龙头企业,华微电子自主掌握了IGBT薄片工艺、Trench工艺、寿命控制和终端设计等核心工业技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华微电子当前拥有4英寸、5英寸与6英寸等多条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及IC芯片生产线,芯片加工能力为每年400余万片,封装资源为24亿只/年,模块为1800万块/年。公司8英寸生产线预计今年6月份即将投入使用,将成为替代进口的有力竞争者。

近日,国内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在港交所披露公告称,国家大基金二期与上海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同意分别向其附属公司中芯南方注资15亿美元、7.5亿美元,汇率换算后,两大国家级基金分别注资106亿元 、53亿元,合计获注资近160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芯国际获大基金重金注资,其背后则是国产芯片自主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国盛证券分析指出, 2019年A股电子板块增速引领全球,同时在2020年一季度疫情影响之下,一批优质龙头仍然交出高增长答卷。随着后续疫情拐点到来,需求恢复叠加新一轮创新启动,A股电子企业有望率先受益,继续迎来黄金发展期。

6月23日,半导体、芯片概念再度“霸屏”A股,截至收盘,阿石创、国科微、鹏鼎控股等多股涨停,富瀚微、士兰微、韦尔股份等纷纷跟涨。

盘后数据显示,逾80亿元主力资金流入这两大板块。具体个股来看,长电 科技 获净流入7.51亿元,格力电器获净流入逾5亿元,韦尔股份、中环股份均获净流入逾4亿元,此外,三安光电、兆易创新、华天 科技 等多股均获主力抢筹。

近期半导体行业强势上涨,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焦点。自5月中旬开始,就出现场内资金明显流入 科技 板块的现象。以半导体芯片股为例,数据显示,芯片指数5月第二周上涨2.92%,次周稍作调整后便开启一波凌厉的上涨。近一个月内,芯片指数累计大涨24.45%。

对此,广发基金认为,短期来看,半导体行业供需失衡下的缺货涨价,利好国产半导体厂商,行业景气度高企;长期来看,龙头公司或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

据广发基金研究发展部统计,从1990年至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了8倍,从500亿美金左右增长至4000亿美金。下游需求由1990年至2000年间的个人电脑,到2000年至2010年间的功能手机,再到2010年至2020年间的智能手机,去年,更是催生了线上办公、学习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推动了电脑、平板、服务器等需求的爆发。下游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创新驱动行业迅速发展。

广发基金认为,面对国内巨大需求,半导体领域的机会非常有吸引力。短期来看,行业供需失衡情况从去年延续至今。缺货涨价对下游影响较大,例如过去半年,全球各地众多 汽车 制造商由于“缺芯”不得不减产甚至宣布停产,部分终端产品商家在芯片缺货涨价的背景下被迫停止营业。但对于国产半导体厂商而言,缺货涨价使得行业景气度高企,不断加码扩产,且大幅提升了产品从验证到批量供应的速度。

长期来看,相关龙头企业拥有更多的产业链资源,竞争力也更加突出,或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国盛证券提醒投资者,注意控制仓位,需谨防指数一旦持续走弱给市场带来的负反馈效应,从而使 科技 股被动调整。

1

半导体设备:

进口替代进程加快

美国部分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发出信函,要求中国国内从事军民融合或为军品供应集成电路的企业,不得用美国清单厂商半导体设备代工生产军用集成电路,同时“无限追溯”机制生效。华泰证券分析师王林认为,该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对海外设备企业的依赖度仍然较高。在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和技术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下,设备自主可控需求将更加迫切,初步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本土半导体设备龙头发展有望进一步加快。

虽然海外新冠疫情的扩散或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度及设备需求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但中国大陆正处于晶圆产能扩张的 历史 机遇期,逆周期投资为本土设备需求提供了较强成长韧性。王林表示,在国内新型基建投资发力背景下,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有望加快发展,半导体设备作为核心底层硬件支撑产业亦将较为受益。相比于海外半导体设备企业,本土企业有望依托庞大的本土市场机遇逆势崛起,2020年有望成为本土企业产品技术加快突破、收入及订单较快增长的关键之年。

中银证券分析师杨绍辉指出,工艺设备逐渐成为国内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而精测电子、中科信、芯源微等的工艺设备在2019年前后获得零的突破,凸显半导体设备 国产化进程加快及全面突破趋势。强烈推荐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万业企业、长川 科技 、晶盛机电、精测电子等。

潜力股精选

中微公司(688012)细分领域领军者

北方华创(002371)进一步加码主业

公司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现有四大产业制造基地,营销服务体系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海通证券(港股06837)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市场设备投资额创 历史 新高,达到128.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投资区域,预计2020年中国大陆设备投资将增长至170.6亿美元,未来依然是全球设备投资的主要地区,中国集成电路装备产业也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约20亿元将投入“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精密电子元器件产业化基地扩产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码在高端集成电路设备领域的布局。

万业企业(600641)进入离子注入行业

公司2019年积极深化战略转型、投入研发,离子注入机取得良好进展。广发证券(港股01776)指出,集成电路领域,2019年凯世通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迁机成功,顺利进入离子注入晶圆验证阶段,标志着公司具备先进制程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整机工艺验证的能力,未来有望为全球先进制程逻辑、存储、5G射频、摄像头CIS、功率半导体等不同应用领域芯片客户提供离子注入工艺验证服务。展望未来,凯世通在离子注入行业取得了较为良好的进展,未来有望持续迎来客户和订单突破。同时多因素助力国内迎晶圆建厂潮,凯世通有望持续迎来突破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长川 科技 (300604)产品线持续扩充

公司是“02”专项芯片测试设备领域相关课题的承担者,看好公司大力研发投入下产品线持续扩充带来的增长前景。可以看到,公司测试机、分选机在核心性能指标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且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优势;不断丰富型号及产品线,尤其是数字测试机、探针台等高端产品的推出显著提升了公司技术竞争力。开源证券指出,公司作为IC测试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大,新产品型号不断推出、已有产品型号持续功能升级,以及STI优质资产的并表。看好公司大力研发投入下产品线持续扩充带来的增长前景。

2半导体材料:

市场需求逐年提升

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基石。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相应的材料,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最终集成电路芯片质量的优劣。由于其技术壁垒高,其出口政策的调整甚至能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行业人士指出,我国半导体材料占全球市场比例约16%,且以封装材料为主,晶圆制造材料占比低于封装材料。我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占比较低,2017年国产半导体销售额约281.7亿元,其中国产封装材料销售额约116.4亿元,国产化率29.3%。我国半导体材料的整体国产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进口替代领域仍具有较大市场空间。此外,随着我国本土先进制程推进以及存储基地扩产,对半导体材料需求将逐年提升,给本土材料厂商带来较大导入机会。

潜力股精选

安集 科技 (688019)抛光液国内唯一生产商

公司是国内抛光液唯一生产商,且抛光液具有全球竞争力。目前公司的抛光液产品已实现向中芯国际(港股00981)、台积电、长江存储等国际一线晶圆厂供货。在光刻胶去除剂领域,公司的产品也已经实现向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三安光电等知名企业供货。抛光液及光刻胶去除剂都有百亿市场空间,目前公司体量还较小,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深港证券指出,目前长江存储已经开启一期的产能扩张,一期目标产能10万片/月,产能提升明显。长江存储是公司前五大客户,长江存储一期产能扩张,公司有望直接受益。而且长江存储未来还有二期及三期,未来在长江存储的带动下发展空间大。

华特气体(688268)进入集成电路领域

公司对前沿领域特种气体较早进行了研发布局,并成功进入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领域客户的供应链,形成了较强的先发优势。光大证券(港股06178)指出,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特种气体的下游高端应用领域,积累了中芯国际、台积电、华润微电子、华虹宏力、长江存储等众多优质客户。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成功实现了对国内8寸以上集成电路制造厂商超过80%的客户覆盖率。公司募投项目将重点生产高纯特种气体,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缺,加速特种气体国产化的进程,打破外资气体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垄断地位,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雅克 科技 (002409)掌握多个核心材料

公司打造半导体材料“平台型”公司,充分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大转移及国产化。2016年开始采用“并购+投资+整合”发展模式,积极转型进军半导体相关材料及设备行业,先后并购华飞电子、江苏先科和科美特,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提升明显,利润和盈利能力重回上升通道。太平洋证券指出,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以及国内制造企业的突破,为上游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提供了条件,并带来显著拉动效应。公司打造半导体材料“平台型”企业,掌握多个半导体产业领域核心材料,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向国内转移,行业快速发展及国产化替代。

三安光电(600703)半导体产业深度布局

公司非公开募集70亿元用于投入总投资金额约138亿元的半导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期),主要投资于氮化镓、砷化镓、特种封装业务、以及公共配套板块。预计后续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82.44亿元,对应净利润19.92亿元,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国盛证券指出,公司作为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LED主业逐渐触底回暖,且格局优化、强者恒强;公司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及滤波器等器件积极布局,卡位下一世代半导体制造领域,率先迎来产品突破和放量。公司深度布局化合物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砷化镓同步发力迈入收获期。

3

云计算:

较快增长态势将保持

云计算产业链进入快速成长期,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全球云计算领头羊持续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和下游放量同步。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国区阿里腾讯的需求增长一直快于全球龙头。数据反映出整个云计算行业高速成长的水平相当稳定,下游需求在基数放大的同时增速仍能保持,放量发展已经明确。

根据Gartner数据,2018年以IaaS、PaaS和SaaS为代表的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1%,增速相较201年小幅回落,但总体趋于稳定。预计2019年至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平均增速在21%左右,增速逐年降低,但仍能维持较快增长;到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美元。

潜力股精选

数据港(603881) BAT数据服务商

公司以批发型数据中心作为切入点,逐渐形成以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为主,零售型数据中心服务为辅的经营模式,同时还提供少量的数据中心增值服务。客户方面,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依托阿里巴巴,随后发展多家互联网企业、云计算服务商及企业等终端客户,是国内少数同时服务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服务商。截止至2018年底,公司共运营15个数据中心,拥有7个核心市场,共部署1.04万个机柜。中泰证券指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批发型数据中心服务商,5G推动网络连接数与数据流量增长,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数据中心重要性凸显,长期发展空间向好。

奥飞数据(300738)有影响力的IDC服务商

公司目前在广州、深圳、北京、海南设计建设多个自建数据中心。截至2019年底,自建数据中心机柜数约为7200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4.47%。目前依托强大的数据中心,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公司为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 游戏 企业、企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东吴证券指出,公司是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IDC服务商,通过内生与外延并举,开展全国布局,以一线城市为中心,以及海南、广西这些有明确需求的城市通过自建或收购的方式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预计到2021 年 , 机 柜 数 将 达 到20000-25000个,将大幅度地增加公司的产业规模。

光环新网(300383)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公司2020年一季度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增长,业绩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北京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逐步投产,进一步扩大了公司数据中心服务规模。疫情期间,随着用户在线活动增多,数据中心上架率有所提升,云计算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在2020年将继续加强数据中心资源储备,积极推进现有项目的建设进度并提升IDC服务能力。银河证券指出,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推动北京房山、上海嘉定、燕郊和长沙等地项目的建设,旨在加快核心城市及周边数据中心的布局,建设完成后,有望在5G流量大爆发时代大幅提高可用机柜数量。

星网锐捷(002396)多业务行业排名第一

公司成立以来不断融合创新 科技 、专注构建智慧化应用场景。核心业务企业交换机国内仅次于华为、华三;云交换机、云课堂、瘦客户机、云桌面、智能POS等稳居行业第一。海通证券指出,目前全球5G商用快速推进,ICT设备面临新一轮升级换代;全球云计算资本开支回暖,步入至少两年的新一轮上升周期。公司的云交换机位居国内前列、2019年突破运营商高端市场;云桌面锐捷网络和升腾资讯布局多年,迎来加速向上拐点。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核心主业将更加突出,并提供持续驱动力;伴随着拆分子公司细则落地,细分业务的价值也有望得到重新评估。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482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