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才开始创业,70岁娶了自己的秘书,后来怎样?

56岁才开始创业,70岁娶了自己的秘书,后来怎样?,第1张

但是古往今来,却并不缺少大器晚成者:姜子牙贫贱一生晚年却得周文王重用辅佐周朝;吴承恩家道沦落五十岁才著成《西游记》;晋文公重耳颠沛流离半生晚年才成霸主。

不仅古代有这样的例子,在如今中社会名声显赫的一些企业家,很多也是晚年才在事业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而作为这群佼佼者中的一员,这位企业家在退休的年纪才起步创业,直到如今还依然支持着自己的企业蓬勃发展,他就是人称半导体之父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

一.56岁创办公司,他晚年迎来自己的人生转折

在1931年的平凡一天,浙江宁波的一户贫穷人家里,张忠谋出生了。在同龄人享受天真烂漫童年的时候,幼小的张忠谋就不得不跟随着自己四处打工的父亲离开故乡。在18岁之前,张忠谋就辗转换过10多所学校,到过8个城市,其辛苦程度远超想象。

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张忠谋也没有放弃用功读书。在高考过后,年少的张忠谋顺利考入哈佛大学,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开启了自己的求学苦旅。来到美国后的张忠谋孤苦伶仃,去国怀乡的忧愁使得他对原本不感兴趣的机械专业更是无暇顾及。因此他在考取麻省理工博士学位的路途上屡屡受挫,这给了当时的张忠谋很大的打击。

然而,他很快便振作了起来。考取博士学位失败后,张忠谋决心一定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面对着多家公司递来的橄榄枝,最后张忠谋抛弃了大名鼎鼎的福特公司,选择了一家名为“希凡尼亚”的半导体公司,而理由居然是后者的薪资高出一美金!

对于这一美金,张忠谋更看重的是这一美金背后的重视与尊严。于是在1955年,24岁的张忠谋顺利入职“希凡尼亚”,开始了他与半导体不可分离的一生。

许多年后的今天,张忠谋再次回忆起当初的选择,难掩激动地讲道:“人生的转折点,有时竟是这么的不可预期!短短的一个电话,加上一时冲动的青年感情,就让我和半导体结了一生的缘!”

当时半导体对于张忠谋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凭借着他的勤学苦读与聪明才智,张忠谋很快就小有成就。

后来他又来到德州仪器公司工作,在这里,他才真正见识到了能够改变市场格局的科技力量,而他也认识了杰克·基比——这位半导体行业的顶级专家,这位后来荣获诺贝尔奖的同僚在当时给了他不少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建议。

在1961年,工作期间的张忠谋经过引荐完成了半导体业内第一学府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博士考试。在1964年,早已经成为德仪副总裁的张忠谋又一次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那时的他无限风光,带领着三万名精英员工在半导体领域与英特尔互相竞争。

在张忠谋的带领下,德仪凭借着飞速的技术发展以及极度优惠的价格战略,将半导体行业的世界第一牢牢把握在手中。

但是,在张忠谋的心中,他并不满足现状。现有的成绩虽然足够辉煌,但却没有任何可以继续前进的动力。难道自己要一辈子以经理人的身份过一生么?张忠谋如此自问。最终,1983年,张忠谋因理念不合离开德仪。此时的他也早已经52岁,但却仍然迫切期望一个新的出发点。

机遇总是留给有把握的人的。在1987年的台湾,56岁的张忠谋凭借着自己在半导体行业多年来的技术经验积累与市场洞察能力,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台积电。

在当时的半导体行业主流中,做的都是从设计到制作全权包办的模式,制造需要的是巨额资金支持,而设计又需要技术的高度集中。这就使得当时的半导体公司大都资金与科技双密集,外人入行极为困难。在他们的心里,迫切需要的是能够帮忙制造的一座半导体工厂。

张忠谋充分把握了这些人的心理,因此决定自己便要成为那一个“只搞制作的人”。然而最开始的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台积电能顺利发展,张忠谋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

人才缺乏,他特地飞回美国找到昔日好友和下属挖来人才;订单稀少,他派遣无数下属到美国千辛万苦求单。在张忠谋一年的坚持下,终于在1988年,他顺利打动了英特尔的总裁格鲁夫,拿到了英特尔的订单。

在英特尔的声名下,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如今的台积电不仅是台湾最赚钱的公司,同时也跻身世界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之一。不仅公司市值近超一万亿,更是曾多次力压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二.70岁因爱结婚,他与秘书张淑芬的爱情故事

除了事业,张忠谋的爱情故事也足以令人唏嘘。

张忠谋和张淑芬都曾有过一段不完美的婚姻。两人的相遇是因为工作结缘,早在1985年时,张淑芬就担任起张忠谋的秘书一职。在当时的外人看来,张忠谋脾气极坏,因为一点小错误就能暴跳如雷,只有张淑芬乐观温柔的性格才能包容和体谅他。

当时的张淑芬也早与前夫感情破裂,两人分居三十年之久,她也早已仰慕张忠谋的才华久已。于是两个不那么完美的人互相安抚着,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2001年,70岁高龄的张忠谋在美国与57岁的张淑芬低调举行了婚礼。两人经历了无数流言蜚语,终于走在了一起。

现如今,89岁高龄的张忠谋仍奋斗在行业第一线,带领着台积电蓬勃发展。张忠谋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颇多。

首先,一个人的生活不应被年龄束缚。不论别人怎样非议,人都不能失去自己的梦想,我们不论在任何年龄下都要勇敢追梦。

其次,爱情本无关他人言,两个人之间相爱便是最好。张忠谋与张淑芬最开始的相爱,被流言蜚语传播为他觊觎别人的妻子,她贪图钱财,但是两个人都没有被打倒。外界的压力反而能够证明两人的相爱。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自己想做的事、想爱的人,也一定要如张忠谋般勇敢,既能勇敢逐梦,也能勇敢追爱。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辉煌,而那时,就算白发苍苍又何妨?

云计算的浪潮让“上云”和“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被迅速普及,许多人也认识打到数字化转型需要找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购买云的算力、存储等。不过,这只是对数字化转型最为粗浅的理解。想要实现理想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云服务提供商对细分产业的深入了解,更需要多方的深度协作,这也是腾讯云与英飞凌合作共同推动智能楼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腾讯云与英飞凌的合作将如何推动智能楼宇的发展?

智能楼宇市场已经爆发

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楼宇的City Place于1984年在美国诞生,这座经过改造的大楼,所有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相比之下,我国的楼宇智能化发展相对较晚,真正形成规模的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

如今,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的智能楼宇迅速发展。未来,人口和 社会 结构的变化将进一步增加对智能楼宇的需求。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翻番,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到那时,给超大城市提供能源并且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都将成为关键问题。另外, 社会 的老龄化问题也需要更加智能的城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显然,我们需要借助AI、云计算、IoT等相关技术来应对即将出现的问题,智慧城市将会成为这些技术应对未来挑战的载体,智能楼宇作为智慧城市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智能化也将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

7月4日,在腾讯云与英飞凌的合作签约仪式上,英飞凌 科技 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总裁Andreas Urschitz先生指出,要让楼宇和城市变得更加智慧,有三个关键: 第一是要在楼宇中安装传感器,它们可以监控楼宇的温度、人流分布和其他情况;第二是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所有数据要实时上传到云;第三是需要在数据收集和云计算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接口或者连接点,这正是目前智能楼宇缺失的。

图 左:腾讯云副总裁万超,右:英飞凌 科技 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总裁Andreas Urschitz

Andreas进一步指出,智能楼宇收集的大量数据会上传到云端,然后结合AI技术在云上进行数据分析,生成一些洞察或者是结论。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楼宇的能效,同时大大减少楼宇的运行成本,还能提高楼宇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Andreas认为,智能楼宇市场马上要进入一个很好的发展期。腾讯云副总裁万超更加乐观,他认为智能楼宇市场现在已经到了爆发的时间,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会有一个持续的提升。

巨头携手推动智能楼宇发展

智能楼宇明确的市场需求自然会吸引众众多公司进入这一市场,腾讯云和英飞凌就是其中的两大巨头。雷锋网了解到,去年9月,腾讯云发布了智慧地产解决方案,包括腾讯微瓴、腾讯数字中台、腾讯海纳。发布智慧地产解决方案的同时,腾讯云还与多家房地产领域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7月4日,英飞凌与腾讯云共同宣布将在智能楼宇领域展开合作,合力打造更加环保、更加安全的未来楼宇。

据了解,在双方的合作中,英飞凌将会提供模拟人类感官的传感器,比如智能麦克风,它就像智能的耳朵;还有气体传感器,它就像智能的鼻子;压力传感器就像智能的触觉;还有雷达或者是3D传感器,就像人类的眼睛。腾讯云将采用包括英飞凌智能筒灯等解决方案,并将英飞凌的传感器(如XENSIV雷达技术)集成至腾讯智能楼宇系统中。智能筒灯系统集成多个传感器,可以对人流量进行监控,且无需改动基础设施或室内设计。它通过使用24GHz XENSIV雷达技术,可对灯头下方的人流量进行计数。

图:智能筒灯Demo

智能筒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将会通过Welink(微瓴,腾讯自主研发的物联网 *** 作系统)上传到云,再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传回Welink,然后进一步控制相关的传感器,实现根据人流量调节照明强度,最终提升能效和便捷性,实现楼宇的智能化。

可以预见,腾讯云和英飞凌的合作将会成为智能楼宇的重要推动力。不过Andreas也表示:“未来在智能楼宇的 探索 中有两大挑战,一个是数据安全,这不仅需要英飞凌的端到端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还需要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进行加密,云端也需要安全技术保护数据不受攻击。另一个是人机交互,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语音或者手势进行人机交互,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也是我们大量投入语音识别和手势控制的研发的重要原因。”

腾讯云和英飞凌为何牵手?

图:智能楼宇指挥中心

万超接受采访时表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不同的行业的解决方案,也需要不同的工具。腾讯云更多的是希望做好连接器,希望能更好地在互联网产业端做好我们的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跟大量的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

“作为云服务提供商,不是简单的让客户够买云的算力和存储。我们经常谈到云要深入到产业里面去,所谓的深入到产业里,就是要把云的能力跟各行各业结合。比如我们和英飞凌的合作中,筒灯里面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就是通过云的能力和技术深入到了建筑产业,而不是说产业买云就好了。所以我们一直反复讲,拥抱产业互联网,不是简单地让产业把数据交到腾讯云上,还是要更多地为产业做服务,要下沉,所以我们也需要与更多的像英飞凌这样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万超同时表示。

英飞凌为什么选择直接和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呢? Andreas表示:“对于英飞凌来说,了解云分析整体能做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生产更好的芯片,为云提供服务。通过我们与腾讯云的合作,以及在这个合作中获取的一些信息,我们可以生产更好的产品,也会有助于我们和系统集成商的合作。”

至于在与不同云服务提供商合作时主要考量的问题,Andreas指出,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不同的垂直细分领域,我们会仔细观察并且挑选在每一个垂直领域最优的合作伙伴,我们也相信腾讯云是智慧楼宇方面最优的合作伙伴。

雷锋网小结

随着人口和 社会 结构的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多让城市的能源提供成为一大挑战,老龄化也需要城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因此,智慧城市的发展成为必然,市场需求巨大。楼宇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程度影响着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我们看到众多的巨头都争相进入这一市场。腾讯云与英飞凌在智能楼宇领域的合作,既是腾讯云拥抱产业互联网,加深对细分市场了解的重要一步,也是英飞凌更好与系统集成商合作推出更好智能楼宇解决方案的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和他带领的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科研团队,依托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开展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基地,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支撑。

敏锐洞察微电子前沿

上世纪,信息科学技术蓬勃兴起,作为信息时代技术基础的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成为大热门。彼时,在微电子领域已崭露头角的郝跃却敏锐地感觉到,传统的微电子技术研究已经遇到了问题。

以硅为半导体材料的集成电路技术基础研究成为关注的核心。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使半导体器件和材料基础研究高度依赖于工艺条件,高校的优势慢慢丧失;另一方面,随着相关技术产业化和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集成电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已迅速成为企业的天下,高校乃至研究院所都很难成为主导力量。

寻找新的方向,是学术带头人郝跃直觉到的内在要求。他把目光转向化合物半导体,并最终聚焦到国际上刚起步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碳化硅。他看到,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可以把电子学与光学紧密结合,必然具备单纯的电子学或光学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容易形成先发优势。

2000年前后,郝跃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他留心考察了美国相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发现他们的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回国后,他毅然宣布,全面转向新的研究方向,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据实验室的青年教师马佩军回忆说,这无异于一颗重磅炸d,在学院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当时作为郝跃老师的博士研究生,马佩军也觉得非常突然和吃惊。宽禁带半导体是个新鲜事物,没有人能预料它的发展前景。一没有研究基础,二没有经费支持,在马佩军看来,这一新的未知领域充满风险。

尽管争议很大,但是郝跃非常坚决。没有经费筹措经费,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举全力投入。同事和学生们都感叹,郝老师胆识过人,决策果断,他看准的事情绝不拖泥带水。

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已证明,当初郝跃带领他的团队爬上的这座山头是个宝藏。氮化镓、碳化硅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也就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很快被定义为“第三代”半导体电子材料,它翻开了世界微电子学科和微电子产业全新的一页。

自主搭建创新平台

刚开始关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研究,摆在郝跃面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材料生长设备。引进一套设备,当时需要700万元到800万元。然而由于没有研究基础,还不能申请国家的经费支持。

怎么办?郝跃决定不等不靠,自己搭建一套设备。他从手中的项目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又自己垫资,东拼西凑,终于凑到200万元,由此开始了自主研发并搭建材料研制平台的艰苦历程。

用这200万元购买零部件,团队成员自己动手设计与搭建设备。万事开头难,郝跃鼓励大家说,最痛苦的时候,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等日子好过了,我们就要有危机感了。

2002年,在郝跃的领导和指导下,第一代MOCVD(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淀积)设备研制成功。当时毕业留校直接参与了设备研发的青年教师张进成,回忆起那段“带着学生从焊板子开始”的往事,感到更多的是成就感。这套后来被张进成笑称为“作坊”式的设备,满足了材料生长、表征、测试等最基本的研究需要,很快就生长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GaN(氮化镓)基外延材料。团队成功迈出了具有关键意义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全世界范围内,宽禁带半导体的时代很快到来了。学术界与产业界逐渐认识到,GaN电子器件是制造高功率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理想材料,在新一代无线通信、雷达与导航测控等航天、航空平台设备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只是GaN材料缺陷密度相对较高,这是长期制约GaN电子器件发展的瓶颈。

郝跃带领他的团队系统研究并揭示了GaN电子材料生长中缺陷形成的物理机理,独创性地提出了脉冲式分时输运方法、三维岛状生长与二维平面生长交替的冠状生长方法,显著抑制了缺陷产生。

正是基于这种创新生长方法的固化集成,团队成功建立第一代自主国产化的MOCVD系统和低缺陷材料生长工艺,并于2005年和2007年迅速更新为第二代和第三代,解决了高性能GaN电子材料生长的国际难题,推动了GaN材料生长技术与核心设备的应用。团队自主研发的MOCVD系统及关键技术已成功产业化,应用于GaN半导体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制造企业,已累计实现产值2.1亿元。他们自主制备的高性能GaN电子材料自2003年起批量应用于国内多家研究所与大学,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被国际用户评价为“特性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似乎就在朝夕之间,郝跃教授与他的团队一下拿出一批有显示度的成果,震动了整个微电子领域。

成果转化彰显价值

2002年,GaN高亮度蓝光LED器件在郝跃的实验室成功问世。这种新工艺具备传统发光器件不可比拟的节能等优越性。郝跃预测到该项成果巨大的市场潜力,着力推动技术转让与成果转化。

然而事情一开始并不十分顺利,显然这件新事物的价值还不为市场所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郝跃认为,再好的成果,如果“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就不能算最后的成功。不等不靠,郝跃决定主要依靠团队自己的力量,将这项成熟的技术尽快转化。

2005年,团队以少额技术股份转让该项成果,以实验室为技术依托,成立西安中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蓝绿、紫外LED的产业化。

此外,他们自主建立的国产化GaN微波毫米波功率器件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与禁运,已开始试用于多项雷达和测控国家重点工程,推动了我国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器件的跨越发展和应用。

高质量的GaN(氮化镓)和SiC(碳化硅)材料外延片批量提供企业和研究所使用;微波功率器件已经开始用于国家重点工程;GaN的LED成果已经成为陕西省半导体照明的核心技术;微纳米器件可靠性技术对推动我国高可靠集成电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多项成果应用于国家和国防重点工程,郝跃带领团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不断提升。

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团队注意到半导体器件可靠性一直是航天、航空等系统中突出的薄弱环节。美国阿里安火箭100多次发射中有过8次失利,其中7次都是由个别器件故障导致的。随着电子系统复杂度的日益提高,器件可靠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我国更是如此。

郝跃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个技术难题。从上世纪末开始,团队在他的领导下系统研究了多种半导体器件的退化与失效机理,提出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系统揭示了半导体器件退化与失效的物理本质。该项成果获得了1998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早在2001年,团队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高可靠性的自对准槽栅半导体器件结构与制造工艺,使器件可靠性提高近2个数量级,被评价为“槽栅器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结构,可改善热载流子效应,从而提高器件可靠性”。这项成果成功用于知名集成电路制造商——中芯国际公司高可靠集成电路大生产。该项成果还获得了2008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微电子不微”,这是郝跃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微电子技术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他说,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面向未来,郝跃一方面密切关注着学科前沿此起彼伏的热点,一方面反思着团队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一些自身的问题:数理基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创新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培育,科学的精神、激情与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似乎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一片美丽的草坪上,一座巨石巍然耸立,上书“四海同芯”四个大字雄浑苍劲,似乎诉说着西电微电子人的执著与奋斗,梦想与追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504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