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国外"卡脖子"一直是我国发展半导体行业的痛点,随着我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发展及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该领域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就越来越高。今天就带各位朋友分析一下芯片半导体行业中的优质企业--芯源微。
在对芯源微做一个分析之前,我要给大家奉上一份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感兴趣的朋友戳这里:宝藏资料:芯片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芯源微主要涉及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有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和单片式湿法设备,可用于处理8/12英寸单晶圆及处理6英寸及以下单晶圆。芯源微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半导体装备与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先后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内先进封装领域最佳设备供应商"等多项殊荣。
介绍完芯源微公司的大致情况,再来讨论一下公司在哪方面做的不错?
优势一、注重人才培养,具有优秀的研发技术团队
芯源微拥有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及地方重大科研任务、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了半导体设备的设计制造、工艺制程、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多种学科人才。
芯源微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看得很重,把具有丰富的半导体设备行业经验的高端人才积极引进了一批,聚集了牢固的核心技术人才团队,可以紧紧追着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占有了较为厉害的持续创新能力。
优势二、重视研发,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
通过积累的多年技术以及承担国家02重大专项,芯源微已经成功掌握包括光刻工艺胶膜均匀涂敷技术、不规则晶圆表面喷涂技术、精细化显影技术、内部微环境精确控制技术、晶圆正反面颗粒清洗技术、化学药品精确供给及回收技术等在内的多种半导体设备产品核心技术,并且收获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优势三、完善的供应链
半导体设备属于高精密的自动化装备,研发和生产均需使用大规模高精度元器件,对产品机械结构的精度和材质要求比较严格。经过多年发展,这家叫做芯源微的企业与国内外供应商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培育与建设成了较为完善的原材料供应链,使公司产品原料来源越来越具有稳定性及可靠性。
因为篇幅有限,关于芯源微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情况,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大家可以看看:【深度研报】芯源微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芯片半导体行业:在宏观周期上,遭到了国外美国为主要力量的技术封锁,国内政策目前是趋向于支持该行业发展的。
在产业链方面,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耗材,紧缺+国产替代+供货不足;中游制造端,国产厂商突围+扩产降本;下游需求端,终端产品正常换代+新能源汽车新需求暴涨+人工智能+云技术。芯片半导体迎来了少有的全产业链供需共振。
现阶段行业处于由周期底部往上的飞速增长阶段,也就是在周期曲线里导数值达到最大的位置。芯片半导体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大体而言,我认为芯源微公司作为芯片半导体行业的龙头企业,借力行业上升的红利,有望迎来高速发展。不过文章会存在相对滞后的一个情况,假使想要对芯源微未来行情把握得更准确一些,直接戳开下面的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在诊股方面替你把关,看下芯源微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芯源微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2-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半导体芯片测试贯穿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以及封装和测试的整个过程 。它在降低半导体芯片和分立器件的成本,提高产品良率以及改善制造工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从狭义上讲,对半导体芯片测试的理解集中在封装和测试过程中。实际上,半导体芯片测试贯穿整个生产过程, 从半导体芯片设计开始,继续进行半导体芯片制造,最后进行封装半导体芯片的性能测试 。测试电路时,通过将芯片连接到 半导体芯片测试机,向芯片施加信号,分析芯片的输出信号,并将其与期望值进行比较,然后获得有关芯片,半导体性能的指标芯片分选机和探针台将芯片连接到测试仪以实现自动化测试 。下游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公司,晶片制造公司以及封装和测试厂商。
晶圆制造过程测试也称为中级测试。它用于 识别晶片上的工作芯片性能,以确保只有能够实现正常数据通信并通过电气参数和逻辑功能测试的芯片才能进入封装过程,以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同时,它可以为晶圆厂提供良率数据批量生产半导体芯片,及时发现半导体芯片技术的缺陷 。此阶段的半导体芯片测试可以在晶圆厂中进行,也可以送到工厂附近的代工厂进行测试,这一环节主要使用半导体芯片测试机和探针台。半导体芯片探针台是高精度设备,其技术障碍主要体现在关键参数上,例如系统的精确定位,微米级运动和高精度通信。
最终测试用于确保成品半导体芯片在出厂前能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性能和功能。它主要使用 半导体芯片测试仪和分选机 。分选机将被测试的芯片分批提供给测试仪器。在一定的测试环境下,将半导体芯片测试零件的引脚与测试机的电信号相连,半导体芯片测试机的吞吐量对于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测试起着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芯片封装形式的逐渐多样化将对半导体芯片分类器在各种封装形式下快速切换测试模式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长川 科技 在成立之初,就以半导体芯片模拟测试仪和分选机为起点,走了自主研发之路 。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实现了产品从零开始的不断升级,深化了产品布局。半导体芯片测试机和分选机的核心性能指标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提并论,同时价格低于竞争产品,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经过一系列的研发,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半导体芯片模拟测试仪CTA8200,以满足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和电机驱动模拟半导体芯片的电气性能参数测试需求。随后公司启动了第二代模拟/数字混合半导体芯片测试机的研发,并推出了CTA8280型号,从而缩短了信号源响应时间,提高了数据转换精度,减少了线路干扰,改善了测试数据稳定性和测试效率等方面已得到明显改善。先后推出了CTT3600,CTT3280和CTT3320三种型号。其中,CTT3320系统是中国具有最强并行测试能力的半导体芯片功率设备测试系统,具有32位并行测试能力。
公司的分选机主要是半导体芯片重力分选机和平移分选机。半导体芯片重力分选机主要用于传统包装形式的分选。随着半导体芯片包装从插入生产到贴片生产的逐步过渡,该公司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视觉检查功能的半导体芯片检查和收集一体机。非常适合后续过程中自动放置的生产模式。随着QFP,QFN和BGA先进封装的兴起,对半导体芯片分选机的测试速度,测试压力,精度,多功能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公司已经开发了相关技术,以实现PLCC,BGA,LGA和其他半导体芯片封装形式,以满足处理器,SOC和MCU等高端半导体芯片的测试要求。
全球测试设备市场高度集中。 Tokyo Precision和Tokyo Electronics占据了探测台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分选机市场中,Advan,Corsue和Epson这三个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超过60%。Advan和泰瑞达以87%的市场份额几乎垄断了测试机市场。 泰瑞达在SoC测试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接近57%。Advan的市场份额为40%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内存测试的领导者。模拟测试的技术障碍相对较低。我国长川 科技 和北京华峰在模拟/数字-模拟混合测试领域做出了努力,并在国内替代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长川 科技 的第三代半导体芯片模拟测试系统拥有高端设备,可以实现替代国外高端机器。北京华峰自主研发的半导体芯片模拟混合信号自动测试系统STS 8200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华峰已进入意法半导体,日月光等国际厂商的供应商体系。与先前的晶片制造设备相比,封装和测试设备的技术难度较小,并且定位的难度较低。另外,大陆包装测试公司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国内包装测试设备公司可以切入下游客户,为实现国产替代创造良好条件。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1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增长2584%;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2亿元,同比增长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6万元,同比增长3598%。 虽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长,但仍有很大不足,仍需改善。
A股上市公司半导体芯片测试设备黑马股长川 科技 处于中短期上升格局,主力机构阶段性控盘结构,据大数据统计,主力筹码约为40%,主力控盘比率约为43%, 趋势研判与多空研判方面,可以参考13日均线及21日均线,均线组排列关系影响中期格局,13日均线作为中短期多空参考,21日均线作为中期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