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半导体并购潮将持续延烧
Gartner科技与服务厂商研究事业处研究副总裁王端分析,尽管企业在取得资 金的成本极低,这一定程度强化了公司愿意采取并购的意愿。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了高度成熟期,据Gartner的数据表示,自2014至 2019年的CAGR仅有3.3%。这两年来的产值并没有太亮眼的表现,如果公司本身还要持续追求成长或是扩大市占率,那么采取并购策略,是最为有效的手 段。
但在并购的同时,被并购方可能还是有些不赚钱的部门,在完成并购后,这些部门就有很大的机会被卖掉。像是Avago并购LSI后,又将快闪存储器的控制芯片部门卖给希捷,就是一例。而买卖部门的标准,约莫就是产品的毛利率有多少,以外商的标准而言,毛利率40%,就是门槛。从毛利率这 一点来看,王端认为,像是Avago并购Broadcom(博通)之后,Boradcom旗下也会有些产品线可能也逃不了被卖出的命运。
而在2016年,是否还会有并购的情况?自2014年至2015年,半导体公司之间的并购金额都是天价数字,但为了在市场生存下去,王端相信并购仍会持续发生,但是交易金额就不会像这两年来得惊人。
但他也提醒,一旦整并完成后,相关的供应链也会产生调整,像是合作的晶圆代工或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业者,就会可能出现集中化的状况,Avago就将诸多代工订单交给台积电来处理,据了解,台积电也将Avago视为重要的一线客户。半导体的并购潮,短期内会对相关的供应链造成不小的影响,但长期来看, 仍会趋于稳定的状态。
垂直整合风潮再起 重写游戏规则
近来有EDA业者开始朝向系统整合市场发展,芯片设计已不再是唯一的获利来源,王端表示,这一点从诸多系统厂开始打造自有芯片,便可见端倪。唯有系统业者深知心目中理想的系统效能与规格,所以从芯片设计下手,方能达到此一目标。像是苹果、三星与华为等,都是鲜明的例子。从这一点来看,过去科技产业常见的垂直 分工态势,将有会朝向“垂直整合”发展,系统业者将从中扮演主导角色。
王端更以物联网未来的发展为例谈到,虽然物联网能创造的产值极大,但半导体能从中分食的大饼仍然有限,原因在于还有软件、应用服务等层面需要兼顾,半导体业者仍然要从“系统思维”来思考竞争策略。
工研院IEK系统与IC制程技术部资深研究员林宏宇也谈到,物联网产业具备长尾特性,导致系统业者开始跨足自有芯片设计,这种作法将会缩短传统供应链之间的 距离,系统厂商也能与矽智财(IP)供应商有所接触。这也将进一步牵动晶圆代工、EDA、矽智财供应与芯片设计服务等业者的市场战略的改变。但考量到投资 风险,系统业者可以先倾向订定详尽的芯片规格,再透过芯片设计服务业者向矽智财业者授权处理器核心的模式来共同开发,以降低开发风险。
王端不讳言,半导体产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但唯一确定的是游戏规则还没有明朗化,半导体业者们若没有开始采取行动,极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台积电虽然在晶圆代工领域称雄,市占率也不断提升,未来也有极有机会在10纳米制程与英特尔对决,但面对游戏规则改变,台积电若不采取行动,反而可能会害了自己。”王端说。
王端解释,过去的65纳米制程,除了第一轮的应用处理器业者会使用外,其他的数位芯片业者也会在之后的时间跟进采用,所以长期来看,65纳米制程的产能利用率可以维持一定的高度。但进入20纳米制程之后,你会发现愿意采用先进 制程的芯片业者数量开始减少,一旦苹果与高通开始进入更为先进的制程,那么20纳米的产能利用率要由谁来填补?过去也曾有半导体业界人士谈到,像是意法半导体的MEMS晶圆厂,永远都是以八寸晶圆厂来进行生产,而且产能十分惊人,意法半导体会不会将产品委外,或许会有部份产品会采取这样的策略,但与此同 时,会有其他的产品线补上,以确保产能满载,同时也能兼顾成本效益。
王端直言,若未来系统业者会扮演主导角色,那么晶圆代工业者也能从系 统角度切入,试图扮演系统业者的“主要供应商”,以苹果为例,不仅应用处理器,像是基频处理器、电源管理与触控芯片等,通通都可以委由单一业者代工,这种 作法可以强化系统业者对于晶圆代工业者的依赖性,若系统业者打算自行设计芯片,晶圆代工业者也可以反客为主与系统业者接洽,取得主动地位,也不失为一种恰 当的市场策略。
IDM发展 轻晶圆策略将持续进行
而在IDM产业的发展,王端分析,目前既有的几家IDM大厂,如意法半导体、IBM与松下半导体等,都已经弃守14纳米以下的制程研发,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成本太高,他以12寸晶圆,采用16纳米制程,月产能1000片晶圆为例,其成本就要145百万美金,若要月产能达到50,000片,那可以想见成本会有多高。所以大部份的IDM业者没有能力可以盖这样等级的厂房,只好将 更为先进的产品委由晶圆代工业者来量产。既有的产能就必须拿来量产更为特殊的产品。
除了IDM与先进制程的发展外,另一个也必须关注的重点,则是类比半导体领域的IDM业者的状况,其中的代表当以德州仪器(TI)与英飞凌的12寸晶圆厂为 代表,前者专攻类比半导体,后者则聚焦IGBT的量产。王端分析,同样的产品进行量产,12寸相较于8寸晶圆厂的成本,仅有增加40%,但在良好裸晶的数 量则大幅提升两倍,不论是良率、品质与成本等各方面,12寸晶圆厂绝对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德州仪器在这方面,几乎所有8寸晶圆厂都无法匹敌。
但他也提到,不论是台积电或是中芯国际,都开始启动12寸晶圆厂开始代工类比芯片的服务,台湾与大陆有不少8寸晶圆厂的客户,各自往台积电与中芯国际的12 寸代工厂移动,可以看得出来,8寸晶圆厂的竞争力已经逐渐下滑,长期来看,晶圆代工还是会致力成本降低与制程创新的方向发展。
红潮来袭 台湾可从垂直供应链下手
尽管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不断出现整并消息,再加上中国大陆以银d攻势不断强化自身的半导体实力,这也使得台湾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蒙上一层隐忧。不过,根据工研院IEK的预估,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表现仍居于领先角色,虽不至于需要过度担心,但是如何有效地积极预防,也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应思考的课题。
工研院IEK系统IC与制程研究部电子系统研究组研究经理彭茂荣指出,就目前来看,半导体目前最大的应用需求,仍然来自PC(个人电脑)与手机,这两者合计 就已有50%,彭茂荣引用了Gartner的研究数据预测,2015年全球的半导体产值将衰退0.8%,2016年则会小幅成长1.9%,2014至 2019年的CAGR为3.3%,所以未来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成长会呈现趋缓。但台湾的表现,则是会优于全球水准,2015年将成长1.9%,2016年则 会成长4.1%。
彭茂荣进一步谈到,若将台湾半导体产业加以拆分,可以分为晶圆代工、封测与IC设计等三大次产业,前面两者产值居于全球第一,后者则居于第二,所以整体来说,仍然居于领先优势,但是面对全球各地区的IDM(元件整合制造)、晶圆代工、封测与IC设计,整体的竞合关系十分复 杂。再加上台湾半导体产业大多都是规模相当小的业者。IEK建议,应该积极与国外半导体业者合作,不能仅将目光放在中国大陆上,若有机会,美国或许也是不 错的合作伙伴。而近期对岸所快速崛起的红色供应链,以IEK的估计,在IC设计领域,台湾仍然领先大陆约有两至三年的时间,封测则为三至五年,晶圆代工的 领先差距则是最大,可达十年之久。
话虽如此,若两岸要合作,彭茂荣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合作模式,像是海思的高阶应用处理器可由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来负责华为的智能手表所需要的存储器也可以用台湾的旺宏或是华邦来供应,而大陆的汽车电子则能由凌阳与杰发科技来供应对应芯片。
但彭茂荣强调,即便台湾领先大陆有相当程度的距离,但仍不可以掉以轻心,产业体质的强化仍是必要的选项,像是强化前瞻技术的研发、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与精确的人才培育计画等,以期在2020年之前,有机会为台湾创造三兆新台币的半导体产值。
很早以前,半导体与科技产业就已经有了垂直整合的特色,如今从垂直分工再到垂直整合。 台湾又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从垂直供应链的角度切入, 或许是一个选择。
大陆采强势作风 台湾唯有强化技术体质
Gartner 科技与服务厂商研究事业处研究副总裁王端表示,考量到国家安全,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芯片的使用上,绝大部份都是由国外进口,这对于重大的基础建设或是重要系 统建置上,造成一定程度的隐忧。所以积极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成了中国政府必要的政策方向。但用时间来换取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力是缓不济急的作法,改采 并购或是投资的银d策略,会是较快达成目标的作法。
不过,即便像是美国与南韩都将半导体视为国安层级的产业级别,先前不论是美国的美光或 是南韩的SK海力士,紫光集团的并购策略皆无功而返,这在某种程度可以视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攻防。王端认为,中国政府在政策执行上向来以“高效率”着称,即 便美国与南韩政府阻挡中国的银d攻势,但不表示中国就无力施为,中国仍可以从其他面向切入,来达到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终极目标。
但王瑞也提醒,即便中国极有可能达到它的产业目标,但在并购策略执行的过程中,还是要留意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毕竟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产业是后起之秀,就情 感层面上,美国与南韩是否真能接受中国业者的领导,这仍是未定之天,即便真的完成并购,重要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到市场甚至是技术研发的发展,所以只要并 购策略执行的漂亮,并购后的风险便能大幅降低。
至于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在半导体产业上的竞合关系,王端指出,台湾并不像中国大陆一样有许 多大型的系统业者,所以若能让台湾向大陆投资,进一步了解大陆的市场动态,台湾业者便能进一步拟定市场策略来赚大陆的钱,而这些钱若可以回馈给台湾产业, 自然就能产生良性循环,像是增加就业机会或是提升薪资水平,这都是正面效益。
他进一步谈到,台湾芯片业者要思考的是,未来的产业游戏规则 正在逐渐改变当中,当“系统为王”思维当道的情况下,台湾芯片业者若能迎合大陆系统业者的需求,自然就能闯出一片天空,与此同时,台湾芯片业者也必须要将 赚到的收入,再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在新技术与市场都能兼顾之下,台湾芯片业者自然就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来源: CTIMES ,作者不详,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涉及侵权权,或者作者问题,请联系大比特资讯机构客服,
死亡、税收和三星,是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的三件事。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和三星集团有关,三星的总产值占到韩国GDP的20%以上,由此可以想象被三星支配的恐惧。掌控三星财富帝国的是亚洲顶级豪门李秉哲家族,正所谓无恩怨不豪门,三星家族的故事,比任何一部韩剧都精彩,是一部融合了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叔侄斗法、为情自杀、百亿离婚的商业言情大片。
三星几代掌门人之间的争夺堪比一出清宫大戏:父子相残、兄弟阋墙、跳楼自杀、公报私仇,应有尽有!
王子之乱
三星家族的第一场争夺大戏,就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李秉哲从三个儿子里选接班人的时候。
起初,李秉哲准备让三兄弟平分家产,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老爷子却突然变了主意,决定家产由大儿子李孟熙一个人继承。
二儿子叫做李昌熙,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从小就不被父亲喜欢。
三儿子李健熙,虽然一出生就被丢给爷爷奶奶带,不是父母的重点培养对象,但却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技巧,天天给家里打电话嘘寒问暖,还致力于研老爸最爱运动高尔夫,给老爸留下了一个懂事宝贝形象。
李秉哲起初对大儿子进行了重点培养,然而在接手公司半年的那段时间里,把公司弄得一团糟。三星的股东可不顾李秉哲的爱子之心,联名上书要求半退休的李秉哲废掉太子李孟熙,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李秉哲最终收回了大儿子的所有管理权。
此举激怒了大儿子李孟熙。大儿子回家收集了父亲的偷税漏税黑历史,直接实名举报到了青瓦台,想把老爸送进监狱。老爷子雷霆大怒,将大儿子赶出了家门。
但青瓦台那边还是得有个交代,因为亲儿子的检举,李秉哲被当时的政府定了罪,于是想立功的二儿子李昌熙站了出来,替父亲蹲了半年监狱,自以为算盘打得精明:无非是半年后出狱,继承家业。
可没想到,等李昌熙从监狱放出来,却发现自己的三弟李健熙成了头号继承人坐到了父亲李身边。彻底傻了眼的二儿子竟然效仿大哥举报父亲李秉哲。最终被父亲送进了精神病院,1991年过世。
在整个事件中一直低调默默不发声的小儿子李健熙渔翁得利。1987年李秉哲过世后,李健熙直接继承了三星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包括三星电子、三星物产),最后赢得了这场继承大战的最后胜利。
继承了父亲的产业后,李健熙身上的霸道总裁范儿开始慢慢展露出来,不仅有总裁的能力,一举把三星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控制韩国经济的大企业。
现实版《继承者们》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李健熙身体越来越差,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物色自己的接班人。
如果说三星家族上一代是豪门内斗,那么下一代就有点偶像剧的味道了,因为李家的富三代颜值颇高,还掺杂着不少狗血爱情故事。
李健熙的老婆叫洪罗喜,是韩国《中央日报》前会长洪琏基的千金,典型的商业联姻。
洪罗喜婚后成了李健熙的贤内助,他们生了一子三女,两人的小女儿李尹馨在2005年就去世了,这样一来,争夺家产的就变成了三个人:大儿子李在镕、大女儿李富真和二女儿李叙显。
为避免几十年前的坑爹故事再次发生,李健熙不得不下令让子女们掌管不同的集团业务:大儿子管电子&金融,二女儿管酒店&化工,三女儿管服装&广告。
一眼看上去很公平每人两样,但显然李健熙还是偏心儿子多一些,给儿子的电子和金融都是三星最核心的产业。
李健熙一直把长子李在镕视为继承人,李健熙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培养他,李在镕哈佛大学商学院博士毕业后就进入三星,与大象集团长女林世玲在1998年联姻,生有一儿一女。2009年两人离异,林世玲分得亿万家产,后与韩国当红明星李政宰交往。
大女儿李富真如今已经快50了,颜值仍然在线,在韩国开了首家奢侈品店成为韩国女性的时尚先锋,继承了相当于思密达钓鱼台的新罗酒店,还被中信集团聘为董事。
1995年,年近24岁的她陷入了爱情,男方是位名副其实的穷小子,三星最普通的一名员工。富豪家庭全家上下那个反对。今年1月,结婚17年的两人离婚了。
李富真赢了离婚官司,但却被舆论质疑被爱情冲昏头脑,最终还是遇人不淑,以后肯定经营不好三星,在集团内部的威信因此下降。
李健熙的二女儿李叙显算是中规中矩的豪门闺秀,商业联姻嫁给《东亚日报》前社长金炳晚次子金载烈。
事业上,她也是和长姐一样,从三星的基层做起,几年时间里把管理的三星第一毛织打造成了韩国的时装业巨头。2013年时,李健熙将旗下的爱宝乐园服装生意,全权交给了二女儿,而爱宝乐园的最大股东是李在镕,寄人篱下的二女儿也没有和哥哥抗衡的能力。
三星宣布不再传给子女,财阀继承生变?
今年6月初,韩国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申请召开调查审议委员会,要求审议检方就涉嫌非法继承经营权对其提起公诉是否妥当。
6月26日晚上,调查审议委员会最终做出建议检方终止相关调查、不提起公诉的决定。
会议当天,三星和检方轮流陈述并回答提问,会议进行了9个多小时,最终13张有效投票中,赞成检方对李在镕提起公诉的只有3票。
就在此前,韩国三星电子副会长、集团实际控制人李在镕曾公开向全体国民致歉,并称自己“没有想法将公司的经营权继承给子女”。这意味着,三星放弃“世袭制”,韩国财阀体系或迎变革。
李在镕公开道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16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亲信干政事件。当时李在镕在父亲李健熙生病入院后,成为了三星实际的掌门人。为确保自己的控股权,当时李在镕力推三星物产和三星第一毛织合并。为了争取三星大股东之一韩国国民年金的支持,李在镕涉嫌贿赂朴槿惠及其亲信,被判2年半监禁,缓期4年执行。后来该案件上诉至韩国最高法院后又被发回首尔高等法院重审,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
此次三星集团李在镕开先例的决定,或许多少有点出于无奈。
首先,他本人至今官司缠身,而且有机会再次关进大牢;其次,三星面对去年的日韩贸易战和半导体市场的寒冬,今年再逢疫情影响,也加速了这间龙头大企业改革的速度。
4月底,三星电子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第一季度总营收为55.33万亿韩元(约合27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跟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增长5.61%,但比上一个季度(去年第四季度),下跌7.6%。
报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到下半年,预计二季度业绩仍将下滑。
另一方面,进步派总统文在寅上台前就曾表明,不改革财阀和大企业,就无法为国家带来真正的增长。
不过,韩国财阀问题终究还是根深蒂固,各大家族财团目前仍牢牢掌握企业的控制权。
就拿三星集团来说,虽然李在镕承诺不传子女,但其妹妹李富真,也会是一位理想的继承人选择。
而且李在镕本人也仅50出头,也没有退休计划,他要是到了退休的时候,那可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世界形势和韩国局势怎么样,还不知道呢。换言之,在可见将来,掌控三星的,可能依然是李家的人。
不过,韩国学者认为,李在镕的这次宣言如果能够落实的话,可能会彻底改变三星未来走向,尤其是打破了财阀制度根基,家族经营步入历史舞台,这对于三星乃至韩国的财阀体系,还是会有深远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