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为什么发展这么难?

中国半导体为什么发展这么难?,第1张

在如今互联网社会,芯片基本上变得无处不在,计算机、手机和其他数字电器成为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现代计算、交流、制造和交通系统,包括互联网,而这全都依赖于集成电路的存在,因为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

很多学者认为有集成电路带来的数字革命是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以及芯片的设计制造流程。

这里,我们需要先搞懂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集成电路(IC)就是在一块极小的硅单晶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制作上许多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并连接成完成特定电子技术功能的电子电路。

集成电路

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芯片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

半导体材料

简单理解来说,在半导体上镶嵌多个相关联的电路,然后封装在管壳上就想成了集成电路。芯片就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的载体。

芯片的设计生产流程

片设计生产极其复杂,并且投入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少企业敢涉足半导体领域的原因。

芯片设计分为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前端设计(也称逻辑设计)和后端设计(也称物理设计)并没有统一严格的界限,涉及到与工艺有关的设计就是后端设计。

首先企业在研发的时候,需要制订好芯片规格,也就像功能列表一样,包括芯片需要达到的具体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比如华为公司需要研发下一代的麒麟1020芯片,那么芯片所要达到的功能与性能是怎么样的,这需要提前制定好,这样研发人员才能拿出设计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架构,划分模块功能。

一纸芯片禁令使我们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随着华为事件的不断发酵,大型公司开始创建芯片,在国家的支持下,许多公司取得了突破,它还设定了到2025年实现芯片自给率超过70%的目标,可以说,当时中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创建我们自己的芯片,尽管制作芯片的困难难以想象,但我们那时再也无法控制太多了,因为芯片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痛点,所以制作属于中国人的芯片是最重要的此刻的事情,急事,由于我们对芯片的需求非常紧迫,为什么我们不早做芯片,如果能够更早地制造它,那么我相信我们现在将不会经历这种无芯的痛苦,为什么不早发展,实际上,我们的国家完全没有参与,早在1965年,我国就开发了第一个国内产品芯片,那时,还没有ASML这样的巨人,甚至在半导体领域具有优势的日本也刚刚进入这一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我们不仅独立开发芯片,而且还自行构建光刻机。

当时,中国科学院生产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在接下来的20年中,我们在芯片领域中一直遥遥领先,至少直到1980年,我们在芯片领域的技术水平才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1980年代,由于某些原因在自主研发问题上存在分歧,并且当时停止了许多研发项目,从那时起,购买更好的想法开始流行,另外,当时,许多外国芯片以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进入该国,因此大多数公司会选择使用进口的芯片,这样,我们积累了20年的光刻机技术,这相当于浪费钱,场地,从那时起,在光刻机领域,我们进入了空白状态,2002年,上海微电子成立后,我们再次涉足光刻机领域。

1990年,我国启动了908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已经投资了将近20亿美元,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建成时遇到落后的现实,而且我们在一开始就遇到了棘手的危机,这使我们在这一领域逐渐滞后,这种情况直到2000年才开始好转,中芯国际这样的公司出现在中国,这给国内芯片带来了一点希望,前景如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半导体领域将如何发展,实际上,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内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好,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这一领域还不是完全空白,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刚要正式发布,发布此大纲意味着我们将重新确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目前的情况不是很好,随着外国公司的不断加速,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已经落伍了,但是好消息是,目前芯片的发展即将突破摩尔定律的极限。

这实际上对国内半导体的发展是一件好事,所谓的摩尔定律是指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24个月翻一番,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工艺已开发到5nm,目前正在开发3nm,但是速度越来越慢,例如,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优势的台积电,从28nm到14nm已经使用了十多年,随着芯片的发展无限接近摩尔定律,未来芯片流程的发展肯定会变得更加缓慢,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当芯片达到摩尔定律时,芯片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停滞状态,这使我们有时间进行追赶,目前,国产芯片已达到7nm并由中芯国际掌握,从28nm到7nm,百度的昆仑二号和阿里平头哥的独角兽也已上市,所有这一切无疑是不可能的,这并不能证明我们即将迎来芯片发展的大趋势,我相信,在大公司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将能够在芯片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时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5255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