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2大优势产业被中国赶超,是哪两个产业?

韩国2大优势产业被中国赶超,是哪两个产业?,第1张

关于韩国被我国追赶的两大优势产业其实主要还是电子和造船业。然而这里有个问题,因为数量超过并不代表质量超过。韩国的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外贸出口贡献了韩国GDP的50以上。在这其中电子电信、钢铁、建筑、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等是韩国的这六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占到韩国外贸出口额的82%以上。在这其中半导体为代表电子产业占到韩国出口的产值的17.2%(2019上半年)。另外轮船出口产值占到出口产值的3%。

我国在2018年前三季度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因为半导体设备市场是反映半导体行业的先导指标,有分析认为,此番半导体设备出货规模被超过意味着韩国半导体产业亮起红灯。然而事实上,半导体设备成为最大市场,却并不能代表半导体产业超过韩国。今年韩国三星和SK两大集团半导体产品销售额就占到全球半导体前十大厂商中的27.8%。中国厂商只有华为海思上榜,占到其中的3.7%。虽然中国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出口和市场占比都远超韩国,然而事实就是韩国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把控着关键元器件的技术和产品。

造船业我国虽然很有竞争力,并且曾经一度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韩国在大型船只建造中技术积累和投资是非常大的,这使得韩国能够争取到那些附加值更高的船舶订单,比如大型LNG船、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等。我国船企业皆为国企,其技术水平、船舶质量等几个领域的问题比较突出,承接的船只以散装的货船为主。造船成本很高,尤其是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这挤压了利润。

从两个行业对比现状来看,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产业的技术层面中国与韩国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韩国的技术积累是非常快的,这与韩国本身的产业政策有关。韩国属于的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是为数不多人口超过五千万人均GDP能够突破3万美元的国家之一。亚洲四小龙中工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家,主要依靠出口导向使得国家经济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迅速崛起,成就了“汉江奇迹”。出口导向使得韩国在产业起步阶段承接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获得了原始的技术积累,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研发更新技术,产生迭代效应。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仍然有很多后发国家所学习和效仿。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

目前韩国在半导体等微电子技术应用上明显比中国领先啊

当然作为两国科技对比,还要客观全面综合的看,我觉得那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跟韩国一个蕞尔小国去比本身就说明:1人家的确有强处,2我们自己的确有短板。

不过这也没什么,知耻而后勇嘛,正视现状,寻求突破就好!

现在来讲当然是韩国更发达,不过中国的发展潜力不是国小地狭的韩国所能比拟的。韩国是在2005年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上被联合国认定为新发达国家的,这使其成为了继日本、以色列和新加坡之后第四个亚洲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认定标准有很多,除了经济以外,教育、人文、科技、民生、工业体系等等都是考核的标准,所以那些海湾石油富国一直不能被列入发达国家。而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成为发达国家只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我国体量太大,综合考评太吃亏了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5347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