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最初用于什么的制作

晶体管最初用于什么的制作,第1张

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晶体管的问世,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晶体管出现后,人们就能用一个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电子器件,来代替体积大、功率消耗大的电子管了。晶体管的发明又为后来集成电路的降生吹响了号角。 电力晶体管

20世纪最初的10年,通信系统已开始应用半导体材料。20世纪上半叶,在无线电爱好者中广泛流行的矿石收音机,就采用矿石这种半导体材料进行检波。半导体的电学特性也在电话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由于电子管处理高频信号的效果不理想,人们就设法改进矿石收音机中所用的矿石触须式检波器。在这种检波器里,有一根与矿石(半导体)表面相接触的金属丝(像头发一样细且能形成检波接点),它既能让信号电流沿一个方向流动,又能阻止信号电流朝相反方向流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贝尔实验室在寻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铅矿晶体性能更好的检波材料时,发现掺有某种极微量杂质的锗晶体的性能不仅优于矿石晶体,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电子管整流器还要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实验室在有关硅和锗材料的制造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就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为了克服电子管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贝尔实验室加紧了对固体电子器件的基础研究。肖克莱等人决定集中研究硅、锗等半导体材料,探讨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 1945年秋天,贝尔实验室成立了以肖克莱为首的半导体研究小组,成员有布拉顿、巴丁等人。布拉顿早在1929年就开始在这个实验室工作,长期从事半导体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逐步认识到半导体中电流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布拉顿发现,在锗片的底面接上电极,在另一面插上细针并通上电流,然后让另一根细针尽量靠近它,并通上微弱的电流,这样就会使原来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变化。微弱电流少量的变化,会对另外的电流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放大”作用。 布拉顿等人,还想出有效的办法,来实现这种放大效应。他们在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输入一个弱信号,在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输出端,就放大为一个强信号了。在现代电子产品中,上述晶体三极管的放大效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巴丁和布拉顿最初制成的固体器件的放大倍数为50左右。不久之后,他们利用两个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触须接点,来代替金箔接点,制造了“点接触型晶体管”。1947年12月,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半导体器件终于问世了,在首次试验时,它能把音频信号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 在为这种器件命名时,布拉顿想到它的电阻变换特性,即它是靠一种从“低电阻输入”到“高电阻输出”的转移电流来工作的,于是取名为trans-resister(转换电阻),后来缩写为transister,中文译名就是晶体管。 由于点接触型晶体管制造工艺复杂,致使许多产品出现故障,它还存在噪声大、在功率大时难于控制、适用范围窄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肖克莱提出了用一种“整流结”来代替金属半导体接点的大胆设想。半导体研究小组又提出了这种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 1950年,第一只“PN结型晶体管”问世了,它的性能与肖克莱原来设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晶体管,大部分仍是这种PN结型晶体管。(所谓PN结就是P型和N型的结合处。P型多空穴。N型多电子。)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因发明晶体管同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手机SoC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动辄百亿个,“愚公移山”拼体力一秒画一个,根本不可能。现在的高端芯片设计,已经和体力活说拜拜,设计流程分工极细,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样才能避免芯片上市,“黄花菜”都凉了的尴尬。

下面以数字芯片为例,为大家简单捋一捋芯片设计的过程。

两大流程,

SoC芯片设计流程可以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负责逻辑设计、输出门级网表(netlist),后端进行物理设计,输出版图(layout),然后将版图传给芯片厂制造(tapeout)。

顺带说一句为什么传版图给芯片厂叫tapeout。在早期,芯片设计公司都是用磁带(tape)存储芯片版图文件,需要制造时将磁带送到芯片厂,所以叫“tapeout”。这个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即使现在传送版图文件的方式多样化了。

说白了,这是芯片文化的反映,和计算机的“bug”叫法一样,最早就是电子管大型机时代,工程师清扫追寻电子管亮光而被烤死的飞虫,排除飞虫导致的电路故障。后来,“bug"不再指真实世界中的虫子,而是指软件漏洞。

说回芯片设计流程。

芯片设计两大流程

前面说的芯片前端设计,又可细分为行为级、RTL级、门级,行为级描述电路功能,RTL级描述电路结构,门级描述门这一级电路的结构。

芯片后端设计是将前端设计产生的门级网表通过EDA工具进行布局布线,以及物理验证,最终产生供芯片厂制造使用的版图文件。

芯片设计版图详细描述了电路结构,即哪些地方该保留,哪些地方该腐蚀,哪些地方是连线。芯片制造厂将版图制作成光学掩膜,即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

上述过程理解比较费力,可以用熟悉的杂志出版打个简单的比方:

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根据选题计划,挑选投稿,编辑处理,并确定哪些稿件排在重要位置(封面文章),哪些稿件仅是填补版面的酱油角色。后端设计的任务,则是将选好的稿件,排成版面,做成版面图文件,交给印刷厂付印。

简单说,芯片前端设计相当于编辑选稿、处理稿件,后端设计相当于版面编辑排版。

芯片设计之所以要分前端和后端,主要是因为芯片特别是高端SoC芯片结构太复杂了。实际上,专业分工是否精细是衡量一个行业复杂度的两大重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指标就是自动化程度是否高。

芯片设计就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行业,从前端到后端,都离不开EDA软件(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设计公司在DEA软件平台上完成芯片的前后端设计,不需要手工画电路图。

EDA主要由美国的Cadence和Synopsys公司提供,两家公司都能提供前端和后端设计软件。目前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展讯等企业,都离不开Cadence和Synopsys公司的EDA软件平台。为什么非得用Cadence和Synopsys的?因为这两家公司在行业发展几十年,EDA软件功能完备、生态完整,好用。

那么,如何用EDA软件设计芯片呢?

芯片设计七大步,有两步看不到电路

第一步,用Verilog编写电路,这个过程是看不到电路图的,就是一堆描述性语言,以代码形式呈现。

第二步,跑数字仿真,用到的工具有VCS或MMSIM等工具。仿真的目的是看写出来的设计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看不到电路,还是一堆源代码。

第三步,跑完仿真后,将源代码转换成标准单元电路(Standard Cell)。

第四步,用IC-Compiler等工具进行布线,就是把标准单元电路找到对应的位置,用软件进行自动连线,这个过程需要和芯片的制造工艺进行辅助配合。

第五步,再将标准单元电路填入图形,按设计需求连线,形成版图图形。

第六步,完成版图后,还不能马上交付芯片厂生产,谁知道那些单元的连线没连好,造成噪音干扰,导致功耗升高、性能降低。为了消灭潜在bug,需要分别进行设计规则验证、和布局与原理图验证。

第七步,两大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把版图制成GDSII电子文件,交给芯片厂流片(小批量试制)。

第八步,流片后对芯片检测,如果芯片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OK,让芯片厂大规模生产。

可以看出,芯片整个设计过程共有7个大步骤,全程都通过EDA软件在电脑上完成,不存在工程师手工一个一个画电路图的情形,甚至在前端设计的部分阶段,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晶体管长什么样、有多大,在后端,设计者也不会去数该芯片含有多少晶体管,而由软件自动统计。

正是有了EDA软件的帮助,即使芯片内部有多达百亿级的晶体管,设计起来也轻轻松松,这就是高 科技 的力量和魅力。

工程师不需要一个一个晶体管的去设计芯片。很多现成的电路,比如数模转换电路、微积分电路、傅里叶变换电路等等都是前人设计好了的,后人只需要前一代芯片基础上进行架构的优化和精度提升就行了。

1+1+1。。。55亿个1相加,就算一秒钟算一次要好久啊。到了二三年级就不一样了

首先芯片设计,不是一只只的晶体管设计,而是将成熟或以实验过的单元电路,选择所需要的功能电路,将它们用数据线串联或并联在一起,一块完整芯片就设计完成了。在通过配套的系统控制系统,一个完整的芯片组合系统才算完成,至于芯片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工艺级别,那就是芯片制造的事了,与芯片设计无关系了。

起初工程师是准备晶体管,把它们集中收好,然后趁处理器不注意的时候一起塞进去。

举个例子吧;

你要盖一栋大楼,需要需要先设计图纸,你这个大楼有10000个房间,但其中有5000个是一样的,还有3000个一样的,还有2个1000个一样的,那么你直接用5个设计方案就够了,把这4个不同的房间设计好,再用一种排列连接方式合在一起就行了,

这样你就不需要去设计10000个,只需要设计4个房间和一个组合方式就好了。

这样用多少材料就一目了然了。

芯片设计也一样,尽管有的芯片里面的元器件有几十亿上百亿个,你只需要设计出怎么排列就行了,里面的型号也就几千个,几万个,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把那些一样功能的作为一个整体组合进去就行了。

这些组合方式也不是人工去做的,只需要人的思路就行了,就好比你想把100吨混凝土放在哪一个大楼的位置,不用你几百人上千人亲自去手挖肩扛,直接一辆卡车拉过来就行了。卡车就是那个设计芯片的工具,你来开车,你就是芯片设计人。当然还有塔吊,也是工具。

所以设计芯片就是这么一车一车的累积起来的,而不是一铁锨一铁锨的铲起来的,太慢了。

所以芯片设计需要好几个软件,也就是卡车、塔吊。卷扬机,打桩机等等。

工具很重要,没有工具,你就无法把大楼搞得特别大,比如100万个房间,1千万个房间等等,一个房间就是一个晶体管,多了你就要设计通道,组合等等,用人画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用软件,画1万个的时间,软件只需要几秒就完成了,人工要多少天呢,上百亿个,要多少年呢,用软件只需要几个月就够了。

尽管这个例子举的不太恰当,能理解个大概就好了,反正我们只是使用者,不关心怎么来的,只关心怎么好用就是了。

ctrl+c,

ctrl+v。

模块化设计方法。

设计房子,盖房子,生产砖头水泥钢筋。建筑设计师并不是一粒沙子一勺水泥一根钢筋自己造房子。

比如有个2000万晶体管弄好的部件,这次要用到,就直接拿过来用了。那个部件也是由很多更小的部件组成。

最初的小规模集成电路也就几十个晶体管。

设计大规模超大规模芯片有辅助设计软件,逐次迭代滚动发展,晶体管数越来越多。

看着评论区那么多自以为牛逼的人评论说芯片很好造,和盖楼一样,我就放心了,国家果然还是房地产要发展, 科技 先放一放吧,没什么希望了。还以为会有些看的清的,还是跟随洪流吧。

激光打印机了解下,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笔一划要写多少年啊,光刻机比打印机快万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568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