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回望来时路,业绩斐然。从身份z芯片到MP3时代,再到大量的山寨机和平板,以及目前的品牌手机和平板,一批批中国芯片企业陆续崛起。"国新风险投资执行董事孙加兴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互联网产品创新大会上表示,从计算到"计算+通信"、再到"计算+联接+感知",技术要素不断变迁。目前,芯片产业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但其市场前景可期。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也是集成电路的载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半导体营业市场规模达到477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9%。预测2019年全球半导体营业市场规模将达4901.14亿美元,同比增长2.6%。
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主要是美国、韩国等,中国半导体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一些高精尖芯片主要依靠进口,国内还不能有效供应。"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陈刚晶说道,存储、半导体设备生产及销售规模仍然较低,尤其在关键基础性知识产权方面积累不足,导致在核心基础技术和芯片设计上容易受制于人,只占全球市场不到15%的比重。此外,我国集成电路产品仍大量依赖进口。2018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金额约合3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出口金额为846.4亿美元,进出口额逆差仍在扩大,逆差达到2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47%。
业内人士称,国内半导体技术落后于海外,造成我国在发展信息科技产业时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底层技术严重依赖海外。这在当前面临去全球化风潮中,不管是从商业还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都急需开发自主产品,以替代海外技术和产品。对此,赛灵思人工智能业务资深总监姚颂表示,做好芯片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能用,满足用户的基础功能需求;二是好用,功能比较完整,性能表现较好;三是爱用,让用户体验好;四是离不开,在产品之外提供额外的一些附加值。
与此同时,我国需加快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和应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哲介绍说,人工智能芯片以图形处理器、现场可编辑程门阵列、特定用途集成器为发展方向。预计到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的芯片市场规模将达52.2亿美元,年均增长符合率超过50%,超过人工智能行业整体规模。芯片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件,在技术驱动和需求牵引下,市场增长有望实现逐年扩大。
近年来,英特尔、微软、谷歌等国外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国内大批企业也都投入巨资研发人工智能芯片。由于国内布局得早,国外在芯片生态上并未形成垄断,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如地平线、深鉴科技、寒武纪、云知声、云天励飞等。同时,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已经有部分成熟的商业货架产品和应用,广泛分布在金融证券、商品推荐、安防、消费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例如,寒武纪通过和华为、曙光等公司合作,将人工智能芯片应用于华为智能手机和曙光的服务器上。
自智能手机诞生以来,供应链厂商都在将各种新技术引入其中,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AI美颜、5G通信等。从产业角度而言,虽然说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放缓,但是在4G向5G过渡阶段,以及各种新技术的继续引入,智能手机仍将成为半导体领域重要的市场。对此,英飞凌电源管理及多元化市场事业部大中华区射频及传感器部门总监麦正奇认为,4G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更多的事情开始在智能手机上完成。到5G通信时代,将会带来更多的变化。
此外,汽车市场芯片需求增长迅速。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预测,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增加车内的电子组件用量,预计在2021年以前,汽车电子系统将持续成为六大主要半导体终端市场中成长最强劲的应用。2018年,汽车电子系统的销售额增长约7%,达到1520亿美元,2019年将再增长6.3%,达到1620亿美元。"自动驾驶、信息、娱乐、安全、模拟、连接等将成为快速增长的市场,而新兴的突破性技术--5G、射频、人工智能等将成为未来增长的驱动器。"格芯中国区总经理白农说
人工智能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百度(BAIIDU)、腾讯(TCTZF)、阿里巴巴(BAIBAI)、科大讯飞(002230)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基础层分类,人工智能基础层市场规模,人工智能基础层融资情况,人工智能基础层融资轮次分布情况,工智能基础层细分赛道融资情况
1、人工智能基础层规模增长较快
人工智能基础层是支撑各类分工智能应用开发与运行的资源平台,主要包括算法、算力和数据三大要素。人工智能基础层主要包括智能计算集群、智能模型敏捷开发工具、数据基础服务与治理平台三个板块。
智能计算集群提供支AI模型开发、训练或推理的算力资源,包括系统级AI芯片和异构智能计算服务器,以及下游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
智能模型敏捷开发工具模块主要实现AI应用模型的生产,包括开源算法框架,提供语音、图像等AI技术能力调用的AI开放平台和AI应用模型效率化生产平台
数据基础服务与治理平台模块则实现应用所需的数据资源生产与治理,提供AI基础数据服务及面向AI的数据治理平台。AI基础层企业通过提供AI算力、开发工具或数据资源助力人工智能应用在各行业领堿、各应用场景落地,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019-200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的市场规模增长快速,从2019年的28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97亿元,同比增长了76%,增长率属于较高的水平。
2、资本更加青睐算力赛道
2015-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的融资事件一共为208起。2015-2018年人工智能基础层融资时间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在2019年有所下降,2020年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融资事件共发生12起。
208起融资事件中,战略投资/股权投资/并购、A轮及以前的融资轮次分布较多,分别占比为27.9%和26.4%。说明大部分的投资者更倾向于处于刚开始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基础层公司。
从融资的细分赛道来看,最受资本欢迎的是独立算力赛道,之后是数据和AI开发平台,2015-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融资事件数量分别为97起、47起和38起。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