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按物理学类和天文学科招生。
第一、二年级不分专业,自主选修数学、物理、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
三年级起,以物理学类入校的同学们在物理学科、大气与海洋学科中选课、研修,以天文学科入校的同学在天体物理专业内各方向分别选课、研修。
半导体最好的单位肯定是中科院了,高校的话
北大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最好。
山东大学的理论也是很棒。其实把山东大学的固体物理教程弄明白了,中科院难度的考试差不多也能应付了。
西安电子科大的微电系也很牛的,他们的单晶生长技术算是独步海内了。据说他们的系主任是早稻田的高材生。另外西电微电系还出了一个林锐,在国内C++,C方面,林锐也是小有名气的。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对技术近乎狂热的执著。
上交大也很不错,上交大的学生很容易进AMD,英飞凌等世界顶级设计公司。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这些老牌子肯定是没得说的。
东北的话,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领军地位是不用怀疑的, 它的工科综合能力一直没在全国前三名之外。二十几年前就开发出第一款国产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那时候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的人也没多少),但市场运营不如国外品牌,衰落了。哈工大的半导体物理目前在MEMS,氢燃料电池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客观地讲,现在哈工大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和北大,上交大等国内顶尖大学的半导体物理专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最让人惋惜的是在国际化方面,哈工大和顶尖院校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每年签常青藤院校的大学生,清华北大,复旦南京,国防科大的学生占了80+%, 其他学校的都有点惨不忍睹。 可以预见,10年后,新的顶尖人才里面,清华北大,复旦南京,国防科大的校友必定占极大比例。
极其优秀。周治平,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光 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助理、国际交流与合作部筹备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兼职博导,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商务教育及研究中心顾问。
1982及1984年分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器件工艺、半导体传感器、半导体激光、集成传感器、纳米技术、超快速光通信、集成光电子学、矢量衍射分析、微纳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2010年2月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fellow)。
周治平博士研究的领域包括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工艺、半导体传感器、集成电路传感器、生物/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CMOS技术、MEMS技术、光存储技术、半导体激光、超高速光通信、集成光电子学、计算机模拟、次波长特征矢量的高精度光学衍射分析、纳米技术、及微/纳米量级光电系统集成。
周治平博士是SPIE和OSA的会员、IEEE的资深会员,以及中华光电学会(PSC)的终身会员。中国国家光盘工程研究中心技术顾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国际商务教育及研究中心顾问,《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