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2、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性。
3、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的第三种特性。
4、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四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5、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扩展资料:
最早的实用“半导体”是「电晶体(Transistor)/二极体(Diode)」。
1、在无线电收音机(Radio)及电视机(Television)中,作为“讯号放大器/整流器”用。
2、发展「太阳能(Solar Power)」,也用在「光电池(Solar Cell)」中。
3、半导体可以用来测量温度,测温范围可以达到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科研教学等应用的70%的领域,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辨率可达0.1℃,甚至达到0.01℃也不是不可能,线性度0.2%,测温范围-100~+300℃,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测温元件。
4、半导体致冷器的发展, 它也叫热电致冷器或温差致冷器, 它采用了帕尔贴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收录机、电视、电脑等,还有不断研制出的许多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可是大家知道吗?这些电子产品的成功研制,都和美国学家巴丁有关。因为巴丁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才使这些电子产品出现成为可能!1908年巴丁出生于美国,少年时代学习很用功,16岁就考上了大学特别喜欢物理。早年他和另外两名科学家肖克莱和布拉登一起,共同研究半导体锗和硅的物理性质,在一次实验中,他在锗晶体上放置了一枚固定针和一枚探针,利用加上了负电压的探针来检查固定针附近的电位分布。当巴丁将探针向固定针靠近,距离为0.05mm处,突然发现改变流过控针的电流能够极大的影响流过固定针的电流。这一意外发现使他们意识到这个装置可以对电流起放大作用。于是三人通力合作,经过反复研制,终于在1947导发明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元件——晶体管,取代了又大又笨又费电的电子管。同时引发了计算机革命,将最初楼房一样庞大的计算机缩小为台式电脑,且运算速度极大提高。这一成果立刻轰动了科学界。巴丁三人被称为电子技术劳动保险的杰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巴丁、肖克莱、布拉登于1956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同年,巴丁又开始向另一个科学高峰——超导理论攀登。当时,超导现象的研究是科学上的难题。巴丁与中年物理教师库柏、研究生施里弗共同开展艰苦的研究,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建立了超导理论。为纪念巴丁、库柏、施里弗三人的杰出贡献,后来称超导理论为BCS理论,(由三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而且于1972年他们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在同一领域(固体物理)前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