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法拉第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2、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性。
3、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的第三种特性。
4、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四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5、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扩展资料:
最早的实用“半导体”是「电晶体(Transistor)/二极体(Diode)」。
1、在无线电收音机(Radio)及电视机(Television)中,作为“讯号放大器/整流器”用。
2、发展「太阳能(Solar Power)」,也用在「光电池(Solar Cell)」中。
3、半导体可以用来测量温度,测温范围可以达到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科研教学等应用的70%的领域,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辨率可达0.1℃,甚至达到0.01℃也不是不可能,线性度0.2%,测温范围-100~+300℃,是性价比极高的一种测温元件。
4、半导体致冷器的发展, 它也叫热电致冷器或温差致冷器, 它采用了帕尔贴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导体
半导体猜一个字为付。
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付的基本义是给予、交付,也可以表示给钱,如付款、付账。另外还可用作单位量词用,充当副的通假字,此义现代汉语少用。
付字是由手拿着物对着人来会意的,本义当交付、给予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付,与也,与就是交给、给与的意思。不仅仅是确定的事物能交给别人,事情也能交给别人做,所以付也延伸成托付。还延伸成对人对事采取方法措施,即对付。
付字造句
1、如果所有的数据是因为撑场面或是为了帮助别人,让我承受负数的事情,那些所有我都不付钱,我只付应该付的钱,不该付的我是一点也不付的。
2、十年,足以让青丝暗生华发,韶华付与流光,足以眼睁睁地看到她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3、夜静秋远,闲赋数语作锦书,唯此心,付与辞间,春草萌生,老夫狂奏,斟酌无由。
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5、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须付与无尽的忍爱。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