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供暖技术是什么

最新的供暖技术是什么,第1张

我国取暖新技术方面,近日传来了好消息:中科烯材团队历时8年攻艰,自主研发的取暖新技术“中科烯材智暖”完成测试,于今年向家用普及。

因为新技术采用与传统暖气完全不同的制热原理,所以不用交暖气费就能使用,而且使用寿命最高达50到70年。

取暖新科技加装现场测温38.8℃(实拍)

根据测试结果,中科烯材智暖在面积150㎡以下的房间里,开启后平均5分可达到38℃以上,所有房间温度可稳定保持一致,而且家里没有干燥的感觉。

取暖新技术最高制热效率可达到5300W/m.k,相比传统水暖气片和地暖高出30到80倍以上,且能源消耗仅占空调的30%左右。

中科烯材智暖组件制备间(实拍)

让人感到神奇的是,中科烯材智暖不仅可像地暖一样铺装在地板或者瓷砖下,还可以隐藏在墙体内,或是伪装成墙壁挂画,让整个家庭形成3D暖墙群!

由于采用模块化加装方式,中科烯材智暖在加装全程都不会有泥沙污染,且使用寿命内不用维护。

隐藏成墙上挂画的中科烯材智暖(测温达54.3℃)

取暖新技术内置有AI智控组件,我们通过手机用WIFI就能与其相连,用于控制家里各空间的温度高低以及设备启停。

那么,取暖新科技运用了怎样的科技原理?

隐藏成墙体挂画的中科烯材智暖(实拍)

取暖新科技所运用的核心材料,是与华为折叠手机柔性屏幕、新能源汽车电池所使用的相同材质,是一种名为“石墨烯”的单原子层碳原子物质。

随着2010年石墨烯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才逐渐在我们视野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中科烯材智暖组件测温现场达63.4℃

石墨烯的分子结构为六角形、蜂巢状。其受力后可弯曲但很难将其分子结构打乱,它的硬度是钢铁的100倍以上,具备稳定的热超导属性。

直至今日,石墨烯依旧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材质最薄、导热性最高、强度最高的碳原子材料。

电子显微镜下的石墨烯六角型蜂巢状结构

虽然仅有0.3nm的厚度,但石墨烯热导效率达到了惊人的6700W/m.k,而我们常用的水暖气中导热性最好的铝制暖气,导热性也仅有1247W/m.k。

传统暖气是热水循环散热原理,而取暖新科技所运用的石墨烯技术,与其在原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科烯材智暖科研组

中科烯材智暖将石墨烯作为大面积主材,运用节能电控技术向石墨烯输入电力使其震荡产生势能。

再由势能引发石墨烯分子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从而转换为热能,最终通过自身热超导特质,将热量进行快速发散,从而到达到迅速制暖。

新科技充分运用了热的全面传导方式: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有网友说:“在铺装有中科烯材的房间里,快速把身上厚衣服脱下,也感觉不到瞬间一寒的感受。”

也有网友说:“新取暖技术不仅给家里省去了今后70年取暖费,关键更带来了今后真正自己说了算的暖冬!”

铺装有中科烯材智暖的房间,热成像中可以看出智暖很均匀

通过简单的对比,我们看到电磁锅炉相对来说有更多的优势。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

导体锅炉,它是一种电阻加热方式,温度为380度。380度以下是高阻质特性,电阻越大,发热功能就越强。比如我们不用铜丝来做发热体,因为铜的电阻小,不易发热。那么对于半导体锅炉来讲,由于它的高阻质特性,比灯泡里的钨丝发热效果要好的多。由于材料的特点,在特定温度半导体加热管就不会发热,这样一个特点使得半导体锅炉避免了过多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效率。

半导体锅炉在使用上实现了水电分离,安全有保障。但无法克服加热器结水垢及功率逐渐衰减的现象,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在长期高温或忽冷忽热温差变化极大的情况下,管壁上的电镀涂层容易消失,导致半导体锅炉功率严重衰减无法继续正常传热。

电磁锅炉主要是由电磁加热器(即变频器)和电磁加热炉体组成,高频交变电流作用在线圈产生交变磁场,通过电磁感应使炉体产生涡流,无数涡流对炉体进行加热,从而使路体内的水达到加热目的。由于工作频率超出人体正常音频,故工作时不会有噪声。

电磁锅炉这种加热方式,水电也是完全分离的,并且水在通过加热核心时,被磁力线切割形成磁化水,具有不宜结构的特点。霖鼎公司生产的电磁锅炉热效率高达98%以上,因为拥有自己的专利——水浸式加热炉体。

炉体采用外管套内管的方式,水从内管进入,在炉体内又循环到外管然后流出,达到双向传热的目的。这种水浸式炉体的优点在于换热面积加大了一倍,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即能防止热量流失,又能隔绝循环水的热量使线圈不发热。双向流通的水把热量全部带走到散热系统,使电磁锅炉能够节能30%,同时线圈也避免了发热甚至烧掉的隐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657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