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第1张

半导体设备,即在芯片制造和封测流程中应用到的设备,广义上也包括生产半导体原材料所需的机器设备。在整个芯片制造和封测过程中,会经过上千道加工工序,涉及到的设备种类大体有九大类,细分又可以划出百种不同的机台,占比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有: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测试机、分选机等。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带来新动能

从全球半导体发展情况来看,受宏观经济变化及技术革新影响,半导体行业存在周期性。2017-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来到了下滑周期。2019年,全球固态存储及智能手机、PC需求增长放缓,全球贸易摩擦升温,导致全球半导体需求市场下滑,全年销售额为4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1%。进入2020年,有5G商用化、数据中心、物联网、智慧城市、汽车电子等一系列新技术及市场需求做驱动,将给予半导体行业新的动能。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600亿美元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呈波动态势,2019年为597.5亿美元,比2018年的645.3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下降了7.4%。2020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55.7亿美元,比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13%,但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3%。半导体设备总市值虽仅几百亿美元,但其是半导体制造的基石,支撑着全球上万亿的电子软硬件大生态,设备对整个半导体行业有着放大和支撑作用,确立了整个半导体产业可达到的硬性尺寸标准边际值。

前道设备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从半导体的制造流程来看,前道流程较多,涉及的设备种类也较多。在一个新晶圆投资建设中,设备投资一般占70-80%。而按工艺流程分类,在新晶圆的设备投资中,晶圆加工的前道设备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约80%封测设备占据约18%的比重。

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

近些年,在全球半导体设备消费市场中,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这三大市场一直排在前三位。其中,中国大陆最具发展潜力,从前些年的第三,到最近一年的第二,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具体来看,2019年,中国台湾是半导体设备的最大市场,销售额增长了68%,达到17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为28.65%。中国大陆则以134.5亿美元的销售额保持其第二大设备市场的地位,占比为22.51%。排名第三的是韩国,销售额为99.7亿美元,同比下降44%,占比为16.69%。

2020年一季度,排名前三的仍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以及韩国,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5.82%、22.48%、21.58%。

日美荷品牌占领前位

目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以美国、荷兰、日本为代表的TOP10企业垄断了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90%以上的份额。美国著名设备公司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泰瑞达、科天半导体合计占据整个设备市场40%以上份额,而且均处于薄膜、刻蚀、前后道检测三大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技术领先和近半的市场占有率,任何半导体制造企业都很难完全脱离美国半导体设备供应体系。

未来规模预计超千亿

从整体来看,尽管受疫情的影响,半导体行业及半导体设备行业依然逆势增长。存储器支出回升、先进制程投资及中国大陆积极推动半导体投资的背景下,预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32亿美元,同比增长6%2021年预计达到700亿美元2025年将超千亿美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半导体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

工地塔吊林立,厂房拔地而起,机器轰鸣作响……入秋的南安,在各处项目现场、企业生产车间,发展的浪潮扑面而来,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处处涌动着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热潮。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南安自觉扛起责任,勇担时代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

科牧5G灯塔工厂。

翻开十年的成绩单,南安经济发展“含金量”令人瞩目: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93.85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1536.36亿元,年均增长8.8%;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20亿元,为2012年的1.68倍;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234.80亿元,是2012年的2.97倍;2020年,规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亿元,比2012年增长329.9%。如今,南安的“江湖地位”持续攀升,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29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9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31位、工业百强第11位……

十年的发展今非昔比,十年的成绩鼓舞人心。十年来,南安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8年 南安市 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城市行列,成为海西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数据看跨越创新驱动数字赋能

走进位于雪峰开发区的福建省乔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东”),林立的厂房彰显着这家企业的蓬勃活力。10年前,乔东还是一家小型加工厂,占地仅有20多亩。多年拼搏奋进,如今的乔东已转型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是全国卫材领先龙头企业。目前企业占地120亩,销售覆盖全国及东南亚、韩国、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16年搬进新厂区,乔东深谙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日,在新厂区的厂房里,工人们忙着对新型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这是公司最新的生产设备,投产后,水刺无纺布生产能力能新增年产3000吨,新增年产值4500万元。“这些年,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超千万元。”乔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雷志辉介绍,不论是设备研发还是工艺改进,乔东都力求以创新驱动生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乔东只是南安企业创新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南安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5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26家,省级“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实现零的突破……

十年来,创新正日益成为南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1年,规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1.69亿元,比2012年增长351.9%;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2.97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25.91万元/人,提高151.9%。

经济的发展,除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的作用也不言而喻。近年来,南安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数字化变革,做好数字经济发展文章。

在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九牧走在了南安前列。早在2015年,九牧就开始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与华为、西门子、中国电信等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如今,九牧可以通过精准的数据指令指导生产,智能控制物流终端、商品入库存储、搬运、分拣等作业,高清摄像头质检终端实时分析,使检测数据更精准。

不仅是在卫浴产业,南安其他传统产业也在强势推进数字化。紧跟科牧智能电子数字化工厂、鹏翔耀升5G智能制造工厂等数字化改造项目,南安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数字化转型方面策划一批、培育一批、推广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试点示范项目,将龙头企业数字化先进经验向行业企业辐射推广。截至目前,南安累计培育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3个、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2个。

在南安,数字赋能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进程迎来更为强劲的“数字动能”。

得益于十年的精心培育,南安在传统和新兴两条产业赛道上,并排跑出世界石材之都、中国水暖之城、高端装备智造之城等一批遐迩闻名的产业名片,石材陶瓷、日用轻工迈入千亿集群,80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0个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竞相涌现,支撑带动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659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1536亿元,十年连跨十个百亿台阶,跻身全国县域14强。

项目看发展凝聚发展积蓄后劲

项目建设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年间,南安紧盯大项目、好项目,围绕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了一批强链补链的重大产业项目。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快速集聚、大项目加快建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起澎湃动能。

今年国庆节前,南安举行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总投资203亿元的56个项目在众人的期盼中拉开帷幕。国庆期间,全市243个各级各类已开工在建重点项目“不打烊”,上演项目建设“加速度”。

马不停蹄开工、加班加点不停工,一直是南安项目建设的“常规动作”。

走进位于石井镇的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随处可以听到轰鸣的机器马达声,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大型工程机械车来回穿梭,企业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设备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派热火朝天的背后,是一个个项目加速落地建成。

今年7月,泉州芯谷南安新能源智造产业园暨金阳新能源20GW异质结电池项目正式开工。作为首个入驻园区的新能源项目,金阳新能源20GW异质结电池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将成为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的示范应用工程,全部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400亿元,带动就业预计超3000人,将助推南安光伏电子和新能源产业的新一轮高速发展。

金阳新能源20GW异质结电池项目只是园区引进的项目之一。作为全国首个直接定位发展“化合物半导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短短几年,“泉州芯谷”园区从无到有;着眼当下,园区建设已硕果累累,以三安等企业为产业龙头,集研、产、服为一体的“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十年来,三安、海尔、共享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接踵落地,一个个发展“火车头”的隆隆轰鸣声,让南安大地始终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离不开南安市不断靠前做好服务,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保障,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的有力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安先后制定出台《南安市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链条化管理闭环式推进暂行规定》等文件,对策划生成、招商选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等7个阶段实行闭环式管理,确保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同时,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流程导办,在全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智慧导办平台,为项目业主提供全天候、个性化、全流程导办服务,全力提速项目建设。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抗疫与招商引资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对接投资的模式上,南安迅速转入“云招商”模式,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借助互联网手段突破疫情“封锁”,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项目对接不掉线,招商力度不减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665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