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突然闪崩!主力抛售逾86亿元,发生了什么?

半导体突然闪崩!主力抛售逾86亿元,发生了什么?,第1张

8月2日,A股迎来了探底回升大涨走势。截至收盘,沪指涨1.97%报3464点,深成指涨2.2%报14798点,创业板指涨1.5%报3493点。

盘面上,行业板块普遍上涨,盐湖提锂、饮料制造、航空发动机、白酒概念、国防军工、 汽车 整车、动物疫苗、水泥、猪肉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煤炭开采加工、MCU芯片、鸿蒙概念、有色、半导体、MINILED、中芯国际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全面普涨,上涨个股高达3507家,下跌个股只有824家,涨停个股高达122家,市场赚钱效应较强。成交方面,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5万亿,为连续第九个交易日在万亿上方,北向资金净流入51.84亿元,连续4日净流入。

535亿主力资金撤离A股 119股遭抛售超亿元

越声攻略梳理数据发现,截止收盘,今日共有2482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出,合计净流出额535亿元,其中有712只个股的大单净流出超千万元,119只个股遭抛售超亿元。

具体来看,北方稀土净流出资金规模高居首位,今日大单净流出高达16.99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天齐锂业,净流出额为11.18亿,第三位是阳光电源,净流出额为10.69亿。

另有润和软件、赣锋锂业、三安光电、包钢股份、北方华创、士兰微、南大光电、盛新锂能、五矿稀土等9只股票的大单净额流出均在5亿以上。

8月2日大单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

半导体突然闪崩!主力抛售逾86亿元,发生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盘初还一度强势的半导体突然闪崩,主力资金全天大幅流出该板块86亿元,再次成为了亏钱效应最明显的板块。

截至今日收盘,半导体概念股乐鑫 科技 、全志 科技 跌逾14%,思瑞浦、斯达半导、北京君正跌幅超9%,富瀚微、晶丰明源、芯海 科技 、圣邦股份、北方华创、兆易创新、明微电子等均大幅下挫。

资金流方面,半导体板块内共有28只个股净流出额过亿。其中北方华创遭主力净流出最多,金额达6.6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士兰微和南大光电,净流出分别为6.31亿元、6.02亿元。此外,全志 科技 、北京君正、长电 科技 、韦尔股份、上海贝岭、国民技术均遭主力净流出逾3亿元。

今日半导体板块突然遭到重挫,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获利资金短期有了结意愿外,另外一方面或与周末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怒怼”中芯国际光刻胶技术负责人有关。

8月2日大单净流出超亿元的半导体概念股:

逾509亿资金抄底 105股获亿元低吸单

主力资金大规模离场的同时,也有不少资金趁机低吸,今日沪深两市共计509亿元主力资金入场抄底,其中有605只个股净流入超千万,有105只个股更是获得超亿元资金追捧。

具体来看,最受主力资金追捧的是比亚迪、三一重工、东方财富、五粮液、贵州茅台,分别获得31.27亿、19.79亿、12.13亿、10.90亿、10.27亿的大单净流入。

另外,潍柴动力、通威股份、中航西飞、天赐材料、江淮 汽车 、广发证券、汇川技术、美的集团、京东方A、用友网络、中远海控、TCL 科技 、航发动力等13只个股的大单净额流入资金均超4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证券板块集体异动拉升,主力资金大幅流入。其中东方证券直线拉升封板,主力净流入额3.79亿元广发证券、兴业证券、中金公司等涨超6%,主力净流入额分别为5.13亿元、3.49亿元、12.13亿元。对于今日券商股的集体上涨,或许与市场开始高低切换有关,属于超跌品种的补涨。

8月2日大单净流入超亿元的个股:

对于后市投资方向,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浙商证券:A股开启慢牛时代,波动较大但调整时间缩短,指数慢牛但分部牛市常态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周一至周三市场集中消化热门赛道的压力后,将重新回归稳态,开启结构牛市进一步展望下半年,随着半导体和券商发力,上证有望更上层楼。

中信证券:配置上,建议在成长制造和价值消费间保持均衡。一方面,建议在成长板块里从高位的赛道转向相对低位的赛道,包括军工、5G、通信设备龙头。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提前左侧布局当下估值调整非常充分的部分消费和医药板块,包括 汽车 、服务机器人、服装、珠宝饰品、啤酒、次高端白酒、医美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皆为客观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 *** 作,风险自负!

智通 财经 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Yole预计2026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45亿美元,2020-2026年CAGR为36%。SiC衬底的市场空间方面,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加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达261亿元,2021-2025年CAGR达到79%。目前国内外差距在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目前海外龙头(Wolfspeed、II-VI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已实现6英寸规模化供应、向8英寸进军;国产厂家(天岳先进、天科合达、晶盛机电、露笑 科技 等)以小尺寸为主、向6英寸进军。浙商证券重点推荐晶盛机电(300316.SZ)。

1)高压、高功率应用场景下性能优越,适用于600V以上高压场景。相同规格的碳化硅基MOSFET与硅基MOSFET相比,尺寸减小至原来1/10,导通电阻降低至原来1/100,总能损耗降低70%,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下游应用新能源车、充电桩、光伏、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

2)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Yole预计2026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45亿美元,2020-2026年CAGR=36%。新能源 汽车 是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应用端:解决续航痛点。成本端:单车可节省400-800美元的电池成本。客户端:特斯拉等车企相继布局。目前特斯拉仅使用在主逆变器上、未来有进一步应用提升空间。

3)性价比是决定SiC器件大批量使用的关键,衬底制备为碳化硅性价比提升的核心。在碳化硅器件的成本占比当中:衬底、外延、器件分别占比46%、23%、20%。衬底为碳化硅降本的核心、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环节,是未来SiC降本、大规模产业化推进的核心关键。

SiC衬底:新能源车+光伏需求潜力巨大;国内外差距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

1)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达261亿元,2021-2025年CAGR=79%。新能源车:目前单特斯拉Model 3/Y一年需求量就能消耗全球SiC晶圆绝大产能。我们测算如2025年SiC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达60%,预计6英寸SiC衬底需求达587万片/年,市场空间达231亿元。光伏逆变器:“大组件、大逆变器、大组串”时代,光伏电站电压等级从1000V提升至1500V以上,碳化硅功率器件有望成为标配。我们假设2025年碳化硅渗透率提升至50%,对应SiC衬底市场达30亿元。行业核心瓶颈在于供给端不足。

2)竞争格局:国内外差距在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目前海外龙头(Wolfspeed、II-VI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已实现6英寸规模化供应、向8英寸进军。国产厂家(天岳先进、天科合达、晶盛机电、露笑 科技 等)以小尺寸为主、向6英寸进军。但可观测到,国内外差距正在缩小、且整体差距小于传统硅基半导体。国内外差距已从过去的10-15年(4英寸)、缩小至5-10年以内(6英寸)。预计未来向8英寸进军过程中,差距是、有望进一步缩小。

3)生产工艺:较硅基半导体难度大幅增加;长晶环节是关键。碳化硅衬底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难点在于:长晶工艺复杂(只有4H型等少数几种是所需的晶型),生长速度慢(每小时仅能生长0.2-0.3mm,较传统晶硅慢近百倍以上),产出良率低(硬度与金刚石接近,切磨抛难度大)。“产学研用”为国内碳化硅衬底发展的重要推进动力。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主要包括中科院物理所、山东大学、上海硅酸盐所等。

4)行业趋势:降本是产业化核心,向大尺寸延伸。目前6英寸SiC衬底价格在1000美金/片,数倍于传统硅基半导体。未来降本方式包括:提升材料使用率(大尺寸化,由4英寸向6英寸、8英寸延伸)、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良率)、提升生产效率(更成熟长晶工艺)。

SiC衬底设备:与传统晶硅差异较小,工艺调教为核心壁垒

主要包括:长晶炉、切片机、研磨机、抛光机、清洗设备等。与传统传统晶硅设备具一定相通性、但工艺难度更高。碳化硅衬底第三方设备厂商较少,企业更多为设备+制造一体化布局为主,便于将核心工艺机密掌握自己手里。设备+工艺联合研发、形成互哺是关键。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争端加剧风险。

投资要点

核心结论:

1、前言:跨年行情已渐入佳境

看好跨年行情的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其一,宏观条件,经济温和修复,货币不松不紧;其二,景气基础,复苏带来顺周期盈利修复,5G打开 科技 类成长空间;其三,估值水平,低估值处在 历史 低位, 科技 股Q3回调充分。

2、细说:行业轮动的日历效应

我们以2010年以来各个行业的上涨概率为统计口径,概括而言,一季度, 科技 类占优;二季度,消费类占优;三季度,军工占优,旺季驱动下化工、电子、传媒等上涨概率也较高;四季度,出口类和低估值占优。

一季度: 科技 类占优。一方面,相较全年,各行业上涨概率明显较高;另一方面,横向比较而言, 科技 类占优。

二季度:消费类占优。一方面,相较于一季度,各行业上涨概率整体下降;另一方面,横向比较下,以医药、食品饮料、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类上涨概率居前。

三季度,军工类占优。一方面,各行业上涨概率整体较二季度提升;另一方面,横向比较,军工、化工、休闲服务等上涨概率居前。

四季度,出口类占优。一方面,10月上涨概率整体更高;另一方面,出口类和低估值类具备比较优势,对出口类而言,四季度在黑色星期五、网购星期一和圣诞节等驱动下进入旺季;对低估值而言,临近年底机构保收益诉求下,体现出相对收益。

目录

1.前言:跨年行情已渐入佳境

自10月以来,我们翻多市场,首提跨年行情,重点推荐的顺周期和 科技 股依次演绎。

在结构选择上,跨年行情的背景是,货币正常化,结构性做多,估值盈利匹配是关键。我们认为,低估值和 科技 类占优,以银行和交运为代表的顺周期,景气逐季改善,估值在 历史 低位;以半导体和军工为代表的 科技 类,景气加速上行,股价自7月以来回调充分。

本期周报中,我们重点讨论,A股行业轮动的日历效应。

2.细说:行业轮动的日历效应

2.1 一季度: 科技 类占优

结合一季度各月的行业上涨概率,可以发现,一则,相较全年,各行业上涨概率明显较高;二则,横向比较而言, 科技 类占优。

具体来看,1月份,机构调仓期,混战风格,军工、交运、家电、机械、 汽车 等上涨概率居前。

2月份,往往是春季行情的主升月,风险偏好提升,加之财报季下年报和一季报催化,计算机和电子上涨概率约91%,此外,受益于春节临近,农业和纺服也上涨概率居前。

3月份,水泥结束淡季且逐步开启旺季,建材类上涨概率达73%,此外,医药、休闲服务、电子上涨概率达64%。

2.2 二季度:消费类占优

回顾二季度可以发现,一方面,相较于一季度,各行业上涨概率整体下降;另一方面,横向比较下,以医药、食品饮料、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类上涨概率居前。

4月份,结合复盘规律,春季行情往往进入尾声,银行、非银、家电、 汽车 、食品饮料等上涨概率居前。可以发现,在主升行情后期,大金融补涨,与此同时,结构逐步从偏进攻类的 科技 ,开始向偏防御的消费过渡。

5月份,风格转向防御,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等上涨概率居前。此外,五一假期背景下,休闲服务上涨概率也居前。

6月份,市场酝酿新的波段,风格混战,医药上涨概率最高,家电、 汽车 、公用事业、电子等上涨概率居前。

2.3 三季度:军工类占优

三季度,中报季自7月陆续开幕,一方面,各行业上涨概率整体较二季度提升;另一方面,横向比较,军工、化工、休闲服务等上涨概率居前。

综合7月和8月的行业表现,可以发现,其一,军工上涨概率最高,八一建军节是重要催化剂;其二,传媒8月上涨概率达73%,暑期档是关键催化剂;其三,化工、农业、休闲服务、电子等上涨概率较高,进入需求旺季是关键驱动因素。

9月份,休闲服务、电气设备、 汽车 上涨概率居前。对 汽车 而言,8月结束淡季后,9月进入典型旺季,在此背景下,对 汽车 行业以及电气设备中的新能源 汽车 都有明显带动。

2.4 四季度:出口类占优

四季度,一方面,10月上涨概率整体更高;另一方面,出口类和低估值类具备比较优势,对出口类而言,四季度在黑色星期五、网购星期一和圣诞节等驱动下进入旺季;对低估值而言,临近年底机构保收益诉求下,体现出相对收益。

综合10月和11月,其一,10月份,出口类的典型行业家电,以及低估值的典型行业银行,上涨概率均达91%。其二,四季度进入水泥旺季,10月和11月建材上涨概率居前;其三,11月份,电子在手机出货量数据驱动下,上涨概率居前。

12月份,各行业整体上涨概率出现下降,其中,家电上涨概率最高,达73%;有色金属上涨概率次之,达64%。

3. 风险提示

1、中美经贸摩擦超预期。如果中美经贸摩擦超预期,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科技 板块的业绩释放节奏。

2、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如果流动性收紧超预期,或进一步影响 科技 板块估值水平。

4.上周回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6779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