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杀跌后,华夏、嘉实等公募基金悄然布局,拐点何时到来?

半导体杀跌后,华夏、嘉实等公募基金悄然布局,拐点何时到来?,第1张

个人认为,半导体行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从基金中复苏,主要原因是半导体行业在不久的未来急剧下滑。

开启新一轮下跌以来

众所周知,随着假期的临近,很难增加营业额,事实上,从芯片ETF基金和新成立基金的流量来看,华夏基金等低位半导体公开发行的趋势更加明显。即使是在江丰电子等个股的固定涨幅中,嘉实的明星基金经理刘洪也出现了。下一个重大步骤可能是进一步创新这些技术,以推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还可以看到它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和一些后续发展。

科技进行进一步的创新

也就是说,在全球流行病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受到了严重阻碍,整个行业尚未流失。然而,公共资金的布局意图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受外部公司限制的国内半导体行业,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科研力量的研究。在这种双重打击的背景下,A股半导体公司以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为出发点,这与全国发展战略的基础相一致,总体前景仍然很好,但是,面对国内现有的技术而言,不一定是个好事。

成交量会不越来越多

在A股市场连续几天下跌的情况下,半导体行业注定要失败,三安光电和星际半导体等受公开发行青睐的领先公司受到重创,从芯片ETF基金和新成立基金的流量来看,华夏基金等低位半导体的公开发行趋势更加明显。即使是在江丰电子等个股的固定涨幅中,嘉实的明星基金经理刘洪也出现了,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为止,许多芯片ETF自第三季度以来已实现净进入。

2017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精彩纷呈的一年,全球半导体龙头基于新产业方向均大幅上涨,不断创新高!2017年,在市场分歧及争议中,我们从“科技红利”产业研究基本方法出发,20万字《随笔系列》阐述半导体行业深度产业逻辑,风雨之后终于见彩虹,A股也从下半年开始,在龙头兆易创新等半导体产业龙头引领下,行业板块多个公司创新高,用漂亮的行业整体上涨完美收官!

回顾跌宕起伏的2017年,展望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第四次转移大势所趋,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天时、地利、人和!从政策、人才、战略、市场纵深、技术、资本等产业快速成长基础迅速具备,产业科技红利拐点更为明显,转换效率继续加速,从行业横向比较来看,单一产品2500亿美金进口额的巨大市场, 又是信息产业、高端制造等所有科技产业的基石,国之重器!而行业的成长拐点已经明确,这几天朋友圈都在贴18岁照片,而中国半导体产业从发展阶段来看应该还没到“18岁”,但已经从蹒跚学步开始慢慢跑起来,奔向“18岁”。

回望2017年,作为全球半导体超级周期之年及中国半导体崛起黄金十年开幕之年,作为一个半导体专业出身的产业人,感触良多!值得我们深刻记忆的事件太多太多,全球超级景气度核心推手半导体硅片剪刀差与创新需求周期第四次硅含量提升的双重叠加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出现,行业超级景气度同时叠加行业转移,壮哉!

而2017年的半导体和以往不一样,是两极分化的一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以存储为代表的部分产品涨声一片,而部分产品则毛利率急剧下滑,2018年行情还会继续如此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2017是精彩纷呈的一年!中芯国际引入梁孟松,大师已来,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我国对顶级人才的吸引力,其实不仅是一个梁大师,很多国际上专业领域有很大声望的专家、中青年实干学子都在陆续归国,为中华半导体崛起贡献自己力量,从我自己的师兄、师姐来看,近几年基于材料、设计的顶级专家都在陆续归国,科技红利基于人才流入的拐点体现的非常明显!

国内龙头企业的发展也是令人激动的,华为的主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快速突破,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而华为应该有更大的战略布局推进半导体;smic引入梁孟松之后,团队陆续到位,加快推进14nm制程;兆易创新在存储器领域这个半导体市场单一最大领域加快突破,nor flash进入国际一线阵营,而合肥项目亮剑DRAM更是展现了企业家的战略雄心,也承载了中华半导体人多年的梦想!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连日来,全球范围内多家半导体巨头股价集体跳水,此情此景让人不禁要问,市场转冷趋势显现,半导体产业的“寒冬”是否已经来临,未来还将何去何从,国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多家企业股价下跌,半导体市场转冷半导体巨头英伟达自10月2日创下每股292.76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已经下跌了近一半。截至11月19日收盘,该股交易价格为144.7美元。在过去的2016至2017年,英伟达堪称科技股中的“妖股”,2016年股价累计上涨224%,2017年上涨81%,而今年三季度营收不及预期,盘后跌逾16%。美国股市其他芯片公司也呈现下跌态势,AMD跌3.6%,美光科技跌1.7%,英特尔跌1.0%,苹果跌0.5%。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芯片公司股票也呈现下跌态势,如台积电与联发科遭证券分析机构调低评价等级及目标价,反映了法人对半导体产业最担心的两大不利因素,包括整体经济变动影响半导体产业环境,以及由于太过依赖智能手机,导致如今手机市场增长趋缓对半导体产生的反作用力。资深行业观察家莫大康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产业转冷趋势的确已十分明显,特别是今年第四季度。这一现象符合规律,无论是存储器制造行业还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都是靠“量大”来驱动的,因此一些细微的复杂因素被放大,国内企业应做好充分准备加以应对。Gartner半导体和电子研究副总裁盛陵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产业趋冷现象真实存在,它是由半导体行业的特性决定的,与投资和供给的平衡有关。多重原因叠加,促使市场转冷2017年半导体市场因存储器的带动作用走向历史新高,2018年至今,从材料、设备、设计等多个领域内相关企业的现状来看,产业转冷现象渐显。“此次市场转冷,总结来说可分为三点原因。”莫大康说。莫大康认为,第一点原因,半导体产业深受存储器价格影响,2017年的辉煌靠的是存储器价格拉动,2018年的下滑同样是拜其所赐,可谓涨也存储器,落也存储器。目前我们看到的“下滑”和“转冷”,也符合半导体产业和存储器行业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因此,这一趋势似乎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除了存储器价格下滑,智能终端产品市场缩水也对半导体产业转冷造成一些影响。“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幅增长,使得存储器需求旺盛一时,然而现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市场逐渐缩水,半导体产业也受到一些影响。”莫大康说。物联网、汽车电子、AI、AR/VR等市场对产业的带动呼声很高,但是莫大康认为,目前新兴市场都只是在培育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市场空间还尚未开发。“AI、AR/VR、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市场对半导体产业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目前来看,这些市场刚刚起步。尤其在传输方面,5G还尚未成熟,这些市场的带动作用还没得以发挥。”莫大康说。他认为,不仅如此,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样深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际和区域经贸关系不但影响到关税和相关产业链,更主要的是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提振信心应对转冷期产业转冷是否会带动起紧张氛围?盛陵海表示,半导体周期往复是产业正常现象,半导体本身发展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国际环境、技术升级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半导体产业的走势。“但是有一点能够肯定的是,在产业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努力延长高峰期,缩短低谷期。低谷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没有创新,越是具有创新的企业,在低谷期,越有可能找到新的爆发点。”盛陵海说。在危机中寻找契机,在契机中化解危机,在行业转冷时期做足准备,走过寒冬便是春。莫大康告诉记者,面对半导体产业转冷,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提升自身信心。我国半导体产业目前距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并不是无法追赶的,中国企业需要先树立自身信心,才能有所突破。在我国政策的积极扶持下,目前半导体企业在国内遍地开花。莫大康表示,在层出不穷的企业中培养骨干十分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19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