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聚落布局进行分析

如何通过聚落布局进行分析,第1张

聚落指人们聚居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1]。传统聚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其不同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挖掘地域性聚落形态特征,是解决目前乡村聚落本土文化缺失、特色趋同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为城乡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国内外相关研究注重挖掘与解析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背后的生成原因,包括用地形态、用地布局、建筑肌理等多个层次。阿•德芒戎(1939)在《法国农村聚落的类型》中,研究了聚落形式的不同类型,并将其分成聚集和分散两种形态[2];金其铭(1988)对乡村空间聚落的形式做了系统归纳,分为集村和散村,并将江苏乡村聚落空间详细分为团聚状、条带状等[3];鲁西奇(2013)认为地理基础与社会经济是影响聚落空间集中与分散的重要因素[4];岳邦瑞等(2011)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下探讨乡村聚落的用地形态,总结了聚落“宅高田低,上居下耕”的形态特征[5];冯维波(2014)从建筑形制、田宅关系等方面探讨渝东南土家族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6]。也有部分研究关注空间形态“基因”,通过直观的图示语言揭示其内部组构规则。《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中,从自然、人文等角度解析了传统建筑的特征,构建了“基因谱系”;胡最、刘沛林(2019)从空间序列、排列模式等方面,构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进一步解析其空间形态特征[7]。

随着人们对乡村问题的日益关注,对聚落形态的研究也渐趋深入,但针对巴渝地区乡村聚落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大多描述个案的空间形态特征,少有针对地域进行多样本的分析,缺乏可视化表达。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巴渝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多元的文化背景,是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特征最具多样性的地域。文章通过对巴渝46个历史文化名村展开调查与形态解析,并针对典型案例识别其用地形态、用地结构、建筑单体、建筑组合以及建筑肌理特征,从而提炼传统乡村聚落地域适应性模式,构建图谱,探索形态特征在不同地域的传承与表达。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以巴渝地区为研究范围,选取最具代表性的46个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1个国家级,45个市级),解析乡村聚落用地形态、建筑肌理等特征。

图1.1 农耕时期案例选择

资料来源:根据谷歌地图点位及dem数据绘制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研与文献考据

对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其空间形态现状;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历史资料收集,为形态特征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ArcGIS空间分析

处理与汇总相关矢量数据,通过 ArcGIS建立巴渝传统乡村聚落的数据库,实现属性数据和矢量数据的空间对应,并将各类要素特征进行空间叠加,并在GIS平台中实现可视化。

1.2.3 形态类型分析

在解析聚落用地形态、建筑肌理等特征时,采用形态类型分析的方法,对空间形态的抽象表达,提炼出聚落的地域适应性模式,构建图谱。

2

用地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2.1 用地形态特征识别

用地形态特征是指聚落在空间上的整体分布形态,是由自然环境、建筑组群等物质要素与文化等非物质要素在聚落空间上进行复合叠加后展现出连续性、整体性、拼贴性的意象形态[8]。可分为集聚、组团和分散三类。

图2.1用地形态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1.1 集聚型

集聚型聚落布局上表现出集中化倾向,空间形态规整。这类聚落大都分布于地势平坦区域,如平坝或河谷地带,因受地形限制较小,聚落居住及耕作空间较大。最初往往依托主要交通(道路或河流)发展,而后衍生出较规则的街巷网络,规模扩大形成集聚的空间形态,如玉峰村。聚落四周保留丰富的农田,利于人口集聚。如大寨村,聚落集中道路一侧发展,规模较大,水系穿过农田,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其影响因素中,交通区位>地形>耕地资源>文化。

图2.2玉峰村、大寨村用地形态

表1组团型聚落的形成方式

资料来源:根据遥感图片绘制

2.1.2 组团型

组团型聚落通常由几个小规模团块组成,不同团块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限定,根据其形成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地理环境,聚落在用地布局上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丘陵地区或山地台地,聚落扩张的空间有限,只能在原有聚落周边适宜的区域建设(不同高度的台地或及缓坡)而呈现组团分布,例如浪水坝村、金龙寨村;也有一些聚落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在农田周边形成组团,例如罗家坨村、大坪村。在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中,地形条件>耕地资源>文化习惯>交通条件。另一种以文化为主导,聚落在小范围内各自成团,形成团簇格局。以民族村为例,因移民文化形成多姓氏聚落,同族形成相对完整的组团,不同姓氏的聚落间也有一定的距离。

2.1.3 分散型

分散型聚落大都分布于山地丘陵区或边远地带。因地形所限,或不同宗族文化上的疏离,聚落布局相对灵活、松散,没有明显的中心,一般为独立住宅或两三户聚合的小聚落。这类聚落通常是依托农耕发展起来的,建筑随山散布,受地形条件、耕作条件的影响较大,与农田、山林、水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以六垭村、安镇村为例,各个聚落间的独立性较强,充分顺应自然,尽可能地将住宅靠近田地或水源布置,从而形成的松散组团形态。

图2.3六垭村、安镇村用地形态

资料来源:根据遥感图片绘制

2.2 用地结构特征识别

巴渝聚落因其地理环境而呈现多样的“山水林田居”格局。山林与水是组成“山水林田居”格局的自然要素,宅、田、路关系即为人为要素。

2.2.1 山水林格局

农耕型聚落常常临水而居,地处丘陵山地,聚落建设顺应自然,形成或背山面水或山水环绕的“山水林格局”。此外,传统聚落大都自给自足,对农业的依赖形成利于农事生产的格局,聚落集聚或散布于田间,宅田相依,水系靠近田地,便于耕作,聚落周边则种植各类林木作为风水林,再往外围为自然林木。聚落、农田与周围的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融合,呈现“山林-聚落、农田-水-山林”的格局。如碗厂村,聚落位于平坝与山麓交界处,农田与聚落相依,靠近水系,形成“倚山面水,骑田看山”的空间格局。

对于军事型聚落,往往位于地势较高的地区,利用山林、湖泽等自然条件作为天然的屏障,建立起许多土堡山寨,聚落四周丘陵山地隆起,有易守难攻之势。少量农田邻近聚落,耕作多位于山林外围,形成“山林-聚落、农田-水-山林”的格局。如金龙寨村,因动乱时期的防卫需要,居住于山水险要之处,聚落被山林环绕,零星的农田与水源位于外围。

2.2.2 宅田路关系

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是自然要素与人为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土地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经济模式,呈现出不同的宅田关系、宅路关系。

宅田关系是指聚落与田地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状态[9]。对农耕聚落而言,其对农田的依赖程度很高,聚落与农田等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这类聚落为利于农事生产而呈现出“宅田相依”的特征,具体分为:

1)宅绕田:聚落以组团的形式环绕生产用地,常见于农业资源完整,耕地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较平坦的渝西区域。这类聚落以耕地为核心展开,尽可能地减小耕作半径,便于生产活动。

2)宅田并置:聚落与农田相邻布置,常见于农田资源零散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脚、坡地上。聚落依山而建,一侧靠山,一侧靠田,将易于耕种的平地让于农田,建筑以组团或散置于四周的丘陵边缘。

3)田绕宅:聚落因血缘、地缘的关系,呈组团分布,周围耕地环绕,方便耕种,常见于耕地资源丰富,规模大的平坝地区。

宅路关系指的是聚落与交通的关系,可分为:

1)宅路分离:聚落在地理位置上与主要道路有一定距离,不直接相连,需经支路才能进入,常见于传统农耕型聚落,分布在耕作空间丰富的区域。对这类聚落而言,土地资源是其主导因素,外部交通对其影响较小 [10]。

2)宅路融合:聚落与道路的关联性较高,主要道路将沿途的村落与农田串联,聚落借助交通来开展相关商业运作,常见于商业型聚落[10]。这类聚落往往是水陆要道的中转或休憩节点。聚落在沿线排列有序,内部街巷多垂直或平行于干道,交通区位条件是影响其形态的主导因素。

3)主路环绕:聚落拥有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周围道路环绕,以商业型聚落为主,是水陆要道的重要节点,道路不仅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还为商业运输提供便利。

3

建筑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3.1 建筑单体特征识别

3.1.1 一字型

一字型是最基本的平面形制,通常为一般平民居住,呈一字型横向平面。由于巴渝地区地形复杂、建设用地紧张,一字型院落广泛分布于山地聚落中。

3.1.2 曲尺型

曲尺型院落由一间正屋加一间耳房半围合形成院坝,较一字型更加实用,常用于山地聚落的农宅中,与农业空间联系密切。

3.1.3 三合院型

三合院因平面一正二横三面围合而形成院坝,具有较强的围合感,院落通常宽而浅。

3.1.4 四合院型

四合院通常有固定的形制格局,对称布局,可分为院坝式和天井式两种,多分布于较平坦区域,在地势复杂的地方也顺应自然,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的来看,巴渝传统乡村聚落中一字形与曲尺型建筑较多,一般为居住建筑,而宗祠等公共建筑常常采用合院的形制。

3.2 建筑组合特征识别

3.2.1 线性延展式组合

建筑沿着等高线或街巷呈线性布局是巴渝乡村聚落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组合模式,通常以一字型、曲尺型建筑为主按照进行邻接,根据其布局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1) 线性排列式组合

“一字型”建筑个体间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排列,位于一条轴线上,地块进深较小,形成以线型延展为特征的建筑肌理。以沿街线型为主,通过串联组合的建筑,出入口朝向街巷,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商业功能;而以并联式相连的建筑,出入口位于侧面,承担人们的生活及交通功能。这类组合模式常见于交通驿道周边,道路顺应地形走向,建筑或沿街或沿等高线排布,建筑之间紧挨或留有空隙,沿街界面较为平顺。

2)线性围合式组合

“一字型”建筑与“曲尺型”建筑沿线性自由组合,地块进深较大。这种组合形式常常形成面向街道的半围合院落,形成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临街商业节点与公共交流的场合;而顺等高线线型的院落常常背离山体一侧,面向地势开阔的地方,形成“前空后拥”的格局,为住户提供更多生产场地。(碗厂村)

无论是沿街线型还是顺等高线线型聚落,在建筑布局中,围合式与排列式的组合模式通常相互结合,以规模较小的聚落居多。

3.2.2 片状簇群式组合

在平坝、河谷等用地条件充裕的地带,地块进深较大,单体与合院、合院与合院之间通过串联、并联、自由组合方式,呈现出簇群的形式。根据空间组构原则的不同,可分为向心簇群式、一般簇群式。

1) 向心簇群式

向心式的簇群通常受到血缘、地缘的影响显著,由中心向外扩展,围绕公共建筑或自然要素呈面状展开。以公共建筑为中心的簇群,周围以形制单一、体量微小的“一字型”和“曲尺型”建筑简单排布(石龙门村);而以自然要素为中心的簇群,多以合院建筑居多,从中心向外发散多条轴线进行排列,院落空间朝向中心,少量单体建筑靠近中心,其建筑间隔较大。(罗家坨村)

2) 一般簇群式组合

部分聚落虽没有明显的中心感,但也按照某种潜在规律进行组合。在等高线密集,靠近山体的建筑多顺应地形进行组合,以“一字型”“曲尺型”为主,形制简单,体量小,建筑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向,朝向不一,采用交错串联或自由式的组合模式。(凤凰寨)而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由于生活需求,以类格网的簇群模式进行组合,形成纵横交错且规则的街巷网络,建筑与建筑围合,通过巷道、院子等进行联系。整体来看,以合院与合院的组合居多,建筑肌理规整方正。

3.2.3 自由式组合

自由式组合的建筑群体并未遵循特定规律,组合形式不明显,往往散落在聚落的不同位置,建筑朝向多变,其间隔较大,自由松散,多体现在离散型聚落。

3.3 建筑肌理特征识别

3.3.1 线型

建筑肌理呈线性排列形成的聚落单元,通常沿交通要道(道路、水系)而建或沿等高线布局,主要受到地形地貌、交通区位的影响较大,常见于狭长的平坝以及山地丘陵的河谷地区,以交通型聚落居多,在茶马古道、盐业古道等沿线形成,后规模扩大形成规则的街巷。如观音村,在道路沿线形成了进深较小的一字线型街市。

顺应等高线而形成的线型肌理位于沿河岸线或山麓线,建筑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向,朝向不一,采用交错串联或自由式进行排布,道路走向也与等高线保持一致。如碗厂村,聚落倚山而建,建筑随等高线走势呈行列布局,在垂直等高线的方向上,建筑跨越台地形成错叠。

3.3.2 集中型

集中型的建筑布局对于建设空间较少的巴渝乡村聚落是较为适用的。聚落形成紧凑的肌理布局,规模较大,建筑间距离较近,相互搭接与前后重叠。按照其组构原则可分为向心集中型、顺等高线集中型、类格网集中型三种。

向心集中型聚落因宗族文化的聚居观念或顺应地形条件而具有明显的中心,以公共建筑或山体、农田等自然要素为中心,向外发散多条轴线,形成街巷,建筑及院落朝向中心,聚落整体具有明显的围合感。以宗族文化为主的向心通常位于渝东南的苗寨、土家族村寨等宗族聚落;而围绕自然要素形成的向心常常出现在等高线密集地区,随地形起伏建设,整体内凹于农田水塘,或外凸于山头,如罗家坨村。顺等高线集中型聚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常常分布于山脚或靠近山体的位置。类格网集中型的肌理形态有一部分是在线式集中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因地势平坦,靠近干道,而形成规则的街巷网络;也有一部分聚落长期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个或多个组团构成,与周边的农田联系紧密,形成纵横交错的生活性巷道。

3.3.3 分散型

分散型聚落呈现无定向的离散分布,建筑自由组合,有顺等高线分散与随机分散两种。顺等高线型聚落因建设空间有限,建筑星点散布,或在不同山坡高度建设。(新建村)随机分散型与村落从事农作生产有很大关系,通常为一字型曲尺型,建筑间距较大,空间住宅前后少有重叠,以有充足的空间形成院子用以晒谷。

3.3.4 分布特征

在重庆46个历史文化名村中,集中型的肌理形态占比最大,以顺等高线集中型数量最多,主要位于渝东南多民族区域,以宗祠或公共建筑为中心形成向心形式;线型、分散型聚落主要分布于川东平行岭谷,包括丘陵或低山区,线性式主要在水路交通要道或驿站驿道,分散型分布较为均匀。可以得出,山地地形下建设空间有限及民族聚居是影响聚落肌理形态的重要因素。

图3.1建筑肌理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3.2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数量占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

空间形态生成原因解析与图谱构建

图4.1图谱要素构成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1 生成原因解析

4.1.1 自然环境

传统聚落对农业、耕地依赖性较强,出于对土地资源的考虑,其随田而居或靠近水系,聚落或紧凑布局或围绕农田形成组团,也出现较多散居的形态。在用地结构上呈现 “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农田环绕,林地庇佑”的有机协同格局[11]。其次,聚落的生成其实是适应自然的过程。在建筑组合及肌理形成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匮乏,聚落靠近山脚或山腰,顺应地形进行空间布局,聚落在丘陵、台地、山地等地区与自然环境相契合,形成规模不同的集聚、组团及分散类型。

4.1.2 经济技术

传统农耕时期的聚落大多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经济模式,有着封闭不流通的特点。其以农田为主要生产空间,以农业生产为经济来源,因而聚落形成离散的用地形态成为普遍现象。聚落是以血缘、地缘等关系为基础进行布局,与耕作半径、技术条件等密切相关。在建筑组织上,因其生产生活的需要,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合院建筑,通常都有院坝空间用来晾晒、存储谷物。另外,农耕时期建筑建造技术不高,聚落建设以及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弱,聚落呈现环境主导下与自然相容的布局形态,充分利用自然形成的台地空间,随不同地形呈聚居、组团分散布局,离散、向心或线型等肌理。

4.1.3 政策制度

移民政策的推动使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重庆地区交融,在形态布局上呈现组团型布局,各个文化在小范围内各自成团,整体上也使得聚落肌理较多为离散。在建筑形式与风貌上也具有地域特色。而在建筑肌理上,一些单姓的聚落具有一定中心集聚性。在田地上,分配方式 “私有制”的过渡,宗族的“族田制”,都使得聚落建设更倾向于分散型或组团型布局。

4.1.4 社会文化

传统聚落通常以血缘、地缘为纽带进行空间扩展。以宗族等血缘关系组织的聚落在渝东南区域较为集中,共同的民族、信仰及生活习惯使其具有很强的内聚性,形成集聚或组团型的用地形态;以地缘关系组织的聚落往往是因为土地依赖性形成分散的肌理。其次,社会文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还体现在聚落营建中重视宗法礼教,强调等级主从秩序,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及大家族院落以合院为多,而普通农宅形制简单。第三,无论是建筑建造还是聚落选址都受到风水文化的影响,聚落多位于局部的山脚坝地或山谷阶地,拥有良好的“山水林田居”格局。

4.2 图谱构建

4.2.1 用地空间形态特征图谱构建

1)用地形态

表2 用地形态特征图谱构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用地结构特征

表3 用地结构特征图谱构建(山水林格局)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表4 用地结构特征图谱构建(宅田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表5 用地结构特征图谱构建(宅路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2.2 建筑空间形态特征图谱构建

表6 建筑单体特征图谱构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表7 建筑组合特征图谱构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表8 建筑肌理特征图谱构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5

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巴渝地区传统聚落不同层次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用地形态、用地结构、建筑单体、建筑组合和建筑肌理,并解析其生成原因与内在规律,构建用地与建筑两个尺度的基因图谱,可以发现巴渝聚落在空间形态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用地形态整体为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受地形地貌、耕作环境、交通条件影响不同,分为集聚、组团、分散三种类型,重庆地区主要以集聚型与组团型居多,其紧凑的布局形式在重庆较为适用。在用地结构中,由于风水文化、宅田制度的影响,聚落形成或背山面水或山水环绕的“山水林格局”以及宅田相依、宅路并置的 “宅田路关系”。建筑以一字型、曲尺型、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类型,或顺应地势或按照一定组构原则通过串联、并联、自由排布相结合,形成线性延展式、片状簇群式、自由式的组合模式;建筑肌理形态可分为线型、集中型和分散型的三种类型,在重庆地区,集中型的肌理形态占比最大,以顺等高线集中型数量最多,而线型肌理较少,建设空间及民族聚居是影响聚落肌理形态的重要因素。

总结与归纳聚落的形态特征,并将其运用乡村建设中,对传承和发展地域特色有着重要意义。在规划中应借鉴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多样化与层次感,学习其肌理布局、建筑组合,因地制宜,避免出现规则化行列式布局的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等。此外,在规划过程中,应重视山水林田居格局,吸纳并传承聚落的特色文化,将其生成智慧结合新需求,加以表达和诠释,是改善千村同貌现状及维持聚落地域性特征的关键。

1.聚落形成条件与发展演化规律

研究聚落形成、发展与其周围特定环境的关系,分析区位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条件等对聚落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聚落分类研究

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聚落地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聚落。聚落分类研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法从定性到用统计方法处理,以后发展到把一定地域内各城市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变量加以综合,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找出聚落之间的异同。

3.聚落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主要内容是在聚落内部分化为居住、公用、商业、仓储、工业、交通、生态保护等功能区域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研究各种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而研究整个聚落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聚落空间组织研究的目的是合理利用聚落土地,以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使各功能区协调发展。

4.聚落体系与结构

聚落规模体系、空间体系、职能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聚落规模体系是人口数量、用地范围、经济总量的综合体现,—个区域由不同等级的内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农村聚落和城市镶嵌而成。探讨聚落规模体系的分级分类标准和划分方法,以建立合理的聚落结构。

5.城镇化

城镇化是人类居住地变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各国政府、学者极为关注的世界性课题。研究城镇化发展历程、标志与类型、动力机制、测度标准、不同区域城镇化特征、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措施等。目的是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乡村聚落的现代化。

6.聚落问题

在聚落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聚落规模过大,就会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则难以形成聚集效益。不同聚落规模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差别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不仅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发展,也使城市发展缺乏有利的支撑和动力。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聚落自身的实际,统一规划,不断提高聚落的现代化水平。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不同地区聚落的起源和发展。

②聚落所在地的地理条件。

③聚落的分布。揭示聚落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

④聚落的形态。这是聚落地理学中研究较多的方面,涉及的内容有聚落组成要素,聚落个体的平面形态,聚落的分布形态,聚落形态的演变,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以及人文因素(包括历史、民族、人口、交通、产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在注重聚落景观研究国家,还考察聚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建筑风格。

⑤聚落的内部结构。分析聚落经济活动对聚落内部结构的影响,具体研究在平原、山地、沿海、城郊等不同环境条件下聚落内部的组成要素和布局。

⑥聚落的分类。通常是按经济活动(或职能)和形态两大属性来划分聚落类型。

高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30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