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现场急救cab的简要步骤

心肺脑复苏现场急救cab的简要步骤,第1张

心肺复苏使用CAB流程。发现有人意识丧失后首先检查意识和呼吸,如没有则立即请人呼救并开始心肺复苏。第一步C为胸外按压,按压30次,目前使用的15版指南中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120次/分,而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位置为胸骨中下段,按压间隙要求完全放松,手掌不能倚靠于胸壁上。至于A依然是开放气道,以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作人工呼吸准备。B为人工呼吸,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每次吹气超过1秒(不是约1秒)。而后放开患者口鼻使之自然呼气。如此反复至急救人员到达接手。有材料显示每5个循环可以检查生命体征,但是由于事实上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概率极小,除非出现自主运动或有人接手,否则不建议停止施救检查循环体征,以免中断复苏对预后产生影响。

这不是别扭不别扭的问题…在目前新指南中之所以会提出把胸外按压提到心肺复苏 *** 作的最前面其实是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缩短目击心源性心搏停止患者从被发现心搏停止到开始循环支持的时间。对于心源性心搏停止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气道的开放和呼吸支持,而是循环,即胸外按压,心搏停止发生早期血液中氧含量还较高,即使不先人工呼吸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并不会造成无效供血。

另外,在新的指南中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了对原先关于清除呼吸道异物这一步骤的强调,而是更关注于开放气道的动作,包括在遇到溺水患者时甚至已经不要求进行异物清除,可以直接开放气道后人工呼吸,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水会造成气道梗阻。但如果在正确开放气道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时阻力很大(吹气吹不进去),这时就必须进行气道清理,否则在没有看到患者有明确的呕吐等清理气道的指征时可以略去这一步以节省时间。

个人觉得对于非心源性的心搏停止并不适宜使用CAB的复苏流程,之所以在所有情况下都使用该流程是为了简化培训推广心肺复苏技术和便于学习者的记忆。

回答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34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