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在完成了18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后,杨培东与大约20所美国顶尖大学面谈,最终得到近10所大学的工作邀请,他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仅28岁时就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的助理教授,独立负责一个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从加入伯克利的那年起,杨培东就以其出色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一系列殊荣。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作始创性的研究,是杨培东频频得奖的奥秘,他的小组在半导体纳米线方面的研究,一直处在领跑这个领域的地位。
纳米技术的前景被人们一致看好。2013年,世界各大公司纷纷为此项技术而斥资,几乎每一所名牌大学都以率先展开相关研究而自豪。学会如何制作纳米线这一纳米器件的关键,则成了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一大热门课题。
顾名思义,纳米线又长又细,体积微小——大约只有人类头发宽度的万分之一。如今,研究人员能将纳米线的直径从5毫微米调整至几千毫微米,长度可达到几百微米。这种导线整合成较大的结构后,不仅可以制作激光器、晶体管和存储器阵列,就连类似猎犬嗅探器官的化学敏感结构也不在话下。为了研制纳米线,杨培东和他的同事利用特殊的小室,先在里面将黄金或其他金属的薄膜熔化,以形成纳米尺度的微滴。然后,向它们发射化学蒸气,使其分子分解。这些分子以短序列使熔化的纳米微滴过饱和后,便形成了纳米结晶。随着更多的蒸气在金属微滴上的分解,结晶就会像一棵树那样往上生长。
同时在数百万个金属微滴上进行这一 *** 作,使科学家有机会对大量的纳米线加以组织。杨培东“栽种”的氮化镓和氧化锌纳米线已长成大片的森林,它们能发射紫外线光,有助于“芯片上的实验室”迅速而廉价地分析医学、环境和其他取样。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引进不同的蒸气,杨培东改变了纳米线的成分,使它形成硅和半导体硅锗的界面,其早期用途是对计算机芯片的冷却。此外,这类器件还有可能最终发展成为高效的能源,从汽车废热或太阳热量中产生电能。
当然,对如此细微的纳米线进行电极连接仍是一大难关,世界各地有100个研究小组正在进行攻关。
但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实在诱人。杨培东告诉记者,他和其他四位科学家技术入股了一家纳米技术公司,他是公司科技顾问,并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2013年,这家公司正致力于将纳米技术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去,已获两轮投资,烧掉了1亿5千万美元,但风投公司还是乐此不疲。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杨培东更是每天关注电视新闻,灾区群众的安危与困难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旧金山和伯克利一湾之隔,都处在圣安德列斯断层上,属环太平洋地震带。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那里的建筑都充分考虑了抗震设防要求,我工作的实验室就是建在巨大的轮子上的。”杨培东认为,四川的灾后重建,一定要多参考国外的成熟做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和其他海外华人一起,他一次次参加向四川灾区捐款捐物的活动。“这次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信息透明,救援及时,在国际上广受好评。作为一名身在海外的中国人,我也为祖国自豪。”
醉心于探索美丽小世界的杨培东,与国内的同行,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加入伯克利后,他平均每两年回中国访问一次。而中科院纳米所选定在苏州后,他回国的步伐更勤了,2013年六七月,就回来了两次。“其实,纳米所还只是一片空地的时候,我就来过苏州跟他们交流了”。杨培东说,以后在苏州的工作忙起来后,回来得肯定还会更频繁。2013年苏州城市大了,不自己开车总觉得不方便。“我还是中国公民,换国内的驾照应该不麻烦吧?”他问记者。 从苏州走出去的旅美科学家杨培东教授20年后回到家乡“打工”。7月22一早,这位国际顶尖材料学家走进他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办公室,开始了在这里的全新工作。
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的杨培东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从1997年至2007年的论文引用次数看,杨培东已是当之无愧的国际“纳米牛人”,其论文平均被引次数超过150次,是仅居其次的科学家的两倍,在全球材料科学家中列第一。
此番,杨培东教授应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之邀,出任该所客座教授,同时负责组建并领导一个国际合作实验室。22日一上班,他就立即翻阅起助手送来的一份“海归”博士的简历。杨培东教授告诉记者,此次他利用美国大学放暑假的时间回国,在苏州有难得的10多天“整块”工作时间。而亲自主持面试,为实验室“招兵买马”挑选人才,是他此次回国的工作任务之一。
在美国,杨培东教授在纳米导线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使一系列高技术设备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从微型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到晶体管、太阳能板等广泛领域。而在苏州,这位1971年出生的青年科学家“另起炉灶”,研究方向瞄准了全新的纳米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门前沿领域,作为业内的顶尖高手,杨培东教授是许多世界级科研机构的追逐对象。中学毕业后离开苏州求学、工作20年,这颗国际纳米界的明星升得再高,心中还是时常挂着家乡。“巧的是,苏州近年确立了国内纳米技术领域的核心地位,科技水平和产业环境领先全国,在这里正好可以发挥我的专业特长。”杨培东教授表示,今后他会中国、美国两头奔波。在美期间,将通过因特网遥控指挥这里的研究。
2011年,美国《科学》报道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纳米材料学家杨培东的杰出成就。这篇题为《青云直上》的文章写道,最精细的半导体导线使杨培东大奖不断,特别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授予他的艾伦·沃特曼奖,把他的科研生涯推向了顶峰。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9月3日至6日,应山西大学邀请,杨振宁先生携夫人翁帆来到山西太原,走进山西大学,与师生面对面交流。
25年后回访山大——情有独钟,共叙前缘
9月3日下午,杨振宁落脚晋祠宾馆,山西大学党委书记师帅亲自为这位学界泰斗接风。师帅代表学校真诚感谢杨振宁在百忙之中来到我校,并作学术报告、深入座谈。他高度赞扬了杨先生在物理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成果、取得的杰出成就,盛赞杨先生渊博的学识,执着的敬业精神,同时祝愿杨先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银发耄耋的杨振宁先生,精神矍铄,目光敏锐,思维清晰,健谈风趣,不顾旅途劳顿,微笑着与大家分享了25年前首次走进山西大学,受聘为山西大学名誉教授时的场景:1992年6月11日至16日,山西大学主办了九二山西国际量子物理前沿课题研讨会,他受邀参会,并做了题为“对称性与物理学”的首场学术报告。为此,新华社6月13日播发了消息——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太原欣然被聘为山西大学名誉教授。这是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中国多所重点高校之后,杨教授接受的又一次聘请。杨振宁教授在山西大学参观了光电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后,认为这里的实验室具有国际水平,并对中国的教育成就给予很高评价。至此,杨先生与山西大学结下了历史渊源,并保持了对山西大学的关注。在与校领导的亲切会面时,他认真地询问并倾听着这所百年老校文、理、工等学科方面的分类和办学规模、发展情况。
9月4日上午,杨先生为师生作学术报告。在晋祠到学校的路上,杨振宁先生不时与随行人员交谈,学校的变化、学科的发展、相熟朋友的近况……了解着山西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说,求证着自己往昔的记忆,感叹着尧舜故里的千年文化。
考虑到杨振宁先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并未对外发布先生来校的消息,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到门票的索取,到听讲的热切……众多师生早早就来到了博雅报告厅的外面,翘首以盼,都想一睹大师风采。这位‘神话里面的人物’以95岁的高龄欣然邀约来到百年老校,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
10时,杨振宁刚走进博雅报告厅,现场师生就报以热烈的掌声。“20世纪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一场堪称世界顶级的学术报告,不仅概括了20世纪人类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核能,半导体,原子的构造……同时传达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量子化、对称、相位因子这三个主旋律予以清晰表述,所涉及到的众多代表人物、理论发布时间等等在中英文结合、图文并茂中完美呈现。杨先生的科研历程,引起师生的共鸣,于无声处给予学生启发。报告高潮迭起,智言慧语,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现场气氛热烈感人。互动中,与学子的交流,更是让大家再一次领会到了大师的睿智博学和高屋建瓴。
报告结束后,他的影响在持续发酵,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砥砺前行,创造人生的价值。
或许每个人的小时候都曾梦想过,自己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为一个盖世英雄。但在这个世界上天才又能有几个呢,大多数有成就的人也许是有天资,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后天做出的努力。而且并不是每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出人头地,也有很多有才华的人被埋没了,所以有一个贵人也就是伯乐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很多少年英雄,其中有一位就很幸运的少年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他得到了杨振宁的欣赏,在杨振宁的推荐下他去了美国的麻省理工读书,他是一位难得的少年天才,在物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而且还有一个爱国的心。
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能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能够不费努力就成为所有人眼里的英雄。或许这样的人是真正存在的,但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那些在某一方面有极高成就的人哪个不是经过不为人知的努力才获得那些成就的呢。中国是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这十四亿人口里面有多少人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事业兢兢业业呢。
李真出生在江苏,大家都知道江苏在我国是很有名的高考大省,每年从江苏考入国内外名校的学子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九十年代,江苏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真出生在江苏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很会学习,运用知识非常灵活,掌握的也非常快,成绩自然非常优异,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有天赋又努力所以每次老师提问的时候,李真都是第一个举手的,有一些很难的问题他也能回答得上来。
小学毕业后,李真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初中。上了初中之后,李真天赋显露得更加明显了,除了成绩名列前茅,他在课余还参加了不少竞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慢慢的,李真的家里的奖状已经堆满了,他在周围邻居和学校里的名声越来越大,周围的家长都夸赞他,大家称他为天才少年。
入清华学习后,李真立志要继续深造,获得更加瞩目的成绩。在李真埋头学习的时候,杨振宁被他的事情吸引了。经过一番详细调查,杨振宁对他充满好感,十分赏识,当外人问起李真时,他总会告诉他们:李真绝无仅有的存在,是他见过最优秀的年轻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对李真的评价极高,后在杨振宁的帮助下,李真获得了去美国麻省理工学习的机会。在麻省理工学习期间,李真勤奋刻苦,仅仅用6年时间就把9年的知识全部学完。学成归来,为发展做贡献李真没有让杨振宁失望,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让各种各样的人群受益。
李真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得到的,他为此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许别人都认为他是天才,不需要那么努力的学习也能很出色。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只是别人没有看到这一切,这不是他幸运,这是他应该得到的。
李真能得到杨振宁的赏识也就足以看出他的非同凡响,跟杨振宁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杨振宁发现李真物理学方面的知识甚至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知道这个孩子很优秀,但接触之后他发现李真比自己想的优秀很多。
李真回国后在苏州创立了一家电子公司,研究的主要是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当时中国在微电子方面还很薄弱,所以李真就发挥出了自己的长处。
慢慢的,经过李真的努力,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李真的公司已经成为优秀的企业之一,李真研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他成为了开拓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其中一者。
李真可贵的地方不只是在于他本身的成就,更难得的是他的品质。他在学成之后没有忘掉祖国,也没有忘记杨振宁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对祖国做出的贡献都证明了他是一个中国人。这就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就是中华儿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