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第1张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使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工作条件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它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用文字符号为“V”、“VT”表示(旧标准中用字母“SCR”表示)。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晶闸管的种类

晶闸管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分类

晶闸管按其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门极关断晶闸管(GTO)、BTG晶闸管、温控晶闸管和光控晶闸管等多种。

(二)按引脚和极性分类

晶闸管按其引脚和极性可分为二极晶闸管、三极晶闸管和四极晶闸管。

(三)按封装形式分类

晶闸管按其封装形式可分为金属封装晶闸管、塑封晶闸管和陶瓷封装晶闸管三种类型。其中,金属封装晶闸管又分为螺栓形、平板形、圆壳形等多种;塑封晶闸管又分为带散热片型和不带散热片型两种。

(四)按电流容量分类

晶闸管按电流容量可分为大功率晶闸管、中功率晶闸管和小功率晶闸管三种。通常,大功率晶闸管多采用金属壳封装,而中、小功率晶闸管则多采用塑封或陶瓷封装。

(五)按关断速度分类

晶闸管按其关断速度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和高频(快速)晶闸管。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T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晶闸管的工作条件:

1.

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关断状态。

2.

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3.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

4.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作可控硅整流管(SCR),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晶闸管能够通过信号控制其导通,但不能控制其关断,所以称为半控型器件。晶闸管这个名称往往专指晶闸管的一种基本类型一普通晶闸管。但从广义上讲,晶闸管还包括许多派生器件,如双向晶闸管(TRIAC)、快速晶闸管(FST)、逆导型晶闸管(RCT)和光控晶闸管(LTT)等。

一、晶闸管的结构

目前大功率晶闸管常用的外形结构有螺栓式和平板式,它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其外形、结构和图形符号如图所示。

晶闸管内部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分别命名为P1、N1、P2、N2四个区。由最外的P层和N层引出的两个电极,分别为阳极A和阴极K,由中间的P2层引出的电极是门极G(也称控制极)。四个区形成J1、J2、J3三个PN结。因此,晶闸管可以用三个PN结串联来等效,如图8-2所示晶闸管的国际通用名称为Thyristor,简写为VT。

晶闸管是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因损耗而发热,因此必须安装散热器。对于螺栓型封装,通常螺栓是其阳极,做成螺栓状是为了能与散热器紧密连接且安装方便,通过阳极(螺栓)拧紧在铝制散热器上,为自然冷却;平板式晶闸管则由两个相互绝缘的散热器夹紧晶闸管,靠冷风冷却。

平板式两面散热效果好,额定电流大于200A的晶闸管都采用平板式结构。此外还可以通过水冷、油冷等冷却方式进行冷却。

二、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通过如图所示电路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由电源Us、白炽灯、晶闸管的阳极、阴极组成晶闸管主电路。电源Uc、开关S、晶闸管门极和阴极组成控制电路也称触发电路。

当晶闸管的阳极A接电源Us的正端。阴极K经白炽灯接电源的负端,此时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当控制电路中开关S断开时,白炽灯不亮,说明晶闸管不导通。

当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承受正向电压,控制电路中开关S闭合,使控制极也加正向电压,(控制极相对阴极间的电压)。这时白炽灯亮,说明晶闸管导通。

当品闸管导通后,将控制极上的电压去掉(即将开美S断开),白炽灯依然亮。说明一旦晶闸管导通后,控制极就失去控制作用。

当品闸管的阳极和阴极间加反向电压,不管控制极加不加电压,灯都不亮,此时晶闸管截止。如果控制极加反向电压,无论品闸管主电路加正向电压还是反向电压,晶闸管都不导通。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欲使晶闸管导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①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正向电压,②品闸管的门极G与阴极K之间也加上合适的正向电压和电流。

(2)晶闸管一旦导通后,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故晶闸管为半控型器件。

(3)为使晶闸管关断,必须使其阳极A电流降低到零或某一数值以下,这可以采用将阳极A电压减少到零或者给阳极施加反向电压。

————————————————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被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控制极;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工作原理:

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晶闸管为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它的工作条件如下:

1. 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

2. 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这时晶闸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这就是晶闸管的闸流特性,即可控特性。

3.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门极只起触发作用。

4.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参考百科词条:晶闸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57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