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下行 预计2019H2回暖

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下行 预计2019H2回暖,第1张

半导体指数走弱

费城半导体指数(SOX)是全球半导体业景气主要指标,2018年累计下跌7.81%。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2018年累计下跌6.82%。申万半导体指数2018年累计下跌40.60%。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放缓,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根据IC Insights 2018年11月数据,2018年上半年,IC市场的季度同比增长强劲,但从第三季度开始,IC市场同比增长率降至14%。随着内存市场的疲软,IC Insights预计第四季度IC市场同比增长率仅为6%。WSTS 2018年11月预估,2018与2019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分别年增15.9%与2.6%,达4779.36亿与4901.42亿美元。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下游智能手机、数据中心、汽车等需求疲软。

库存周期处于历史高位

全球半导体行业前20公司2018Q3库存周转天数达到97天,超过历史高位。全球模拟半导体行业2018Q3库存周转天数达到106天。

中国大陆、韩国资本支出减少,预计设备销售额2020年再创新高

SEMI 2018年11月将2018/2019年晶圆厂投资增长从8月份的预测的14%/7%下调至10%/-7%。SEMI对中国大陆地区和韩国2019年支出预测均下调至120亿美元(8月预测均为170亿美元)。SEMI 2018年12月预测2018年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全球销售额预计将增加9.7%达到621亿美元(8月预测为627亿美元),预计2019年设备市场将收缩4.0%至596亿美元(8月预测为676亿美元),但2020年将增长20.7%,达到71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预计2019H2开始回暖,重点关注设备与设计

从需求角度看,结合5G 2019/2020年商用的建设进展以及2019H2汽车行业有望进入补库存阶段,我们预计2019H2半导体行业下游需求有望回暖。从库存角度看,结合历史去库存时间2-3个季度,我们预计2019H2半导体行业库存将回落到正常水平。从资本支出看,考虑到未来5G、AI、IOT等需求确定性高,资本支出只是延迟,但并没有消失。根据SEMI预计,2018H2总体支出下降13%,2019H1下降16%,2019H2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大幅增加。综合需求、库存、资本支出等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于2019年H2开始回暖,建议关注半导体细分领域龙头标的,设备:北方华创、长川科技;设计:圣邦股份、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功率IDM:扬杰科技,捷捷微电,闻泰科技。

风险分析:

5G建设进展不及预期,去库存不及预期,资本支出不及预期,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反d没有结束。首先我们不排除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半导体市场有可能会“退烧”。最近几年时间,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企业都纷纷投入巨资到半导体行业当中,有的是从事设计,有的是从事制造,有的是从事跟半导体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新注册的半导体企业就高达2.28万家,同比增长高达195%;在众多资本纷纷进入半导体行业之后,这几年我国半导体产能也迅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制造业销售额为2560.1亿元,同比增长19.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509.5亿元,同比增长6.8%。另外根据海关统计,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2598亿块,同比增长18.8%,出口金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到了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进一步增长,全年集成电路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这个增长率是全球同期增速的三倍多。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从而逐渐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度,这是个好事情。但是目前有一些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并不是为了真正地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有一些企业就是为了骗取产业补贴以及骗取资本融资。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盲目进入到半导体行业当中,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技术基础,没有人才基础,而是成立一个公司之后,再忽悠几名行业大咖加入就开始对外融资了,这种往往都以失败告终,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武汉弘芯。

目前很多地方的半导体产业都处于群魔乱舞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复建设的嫌疑。这种无序的发展其实并不利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遵循自身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如果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抛除那些骗局不算,就算有些企业真正地把芯片生产出来了,也有可能导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这种担心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按照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半导体产业的增速来看,未来几年半导体产能还有可能维持高速增长,而这些半导体大多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半导体,目前我国市场上并不缺这些半导体,我们真正缺的是一些高端的半导体。

但是对于14纳米以上的一些高端芯片,目前我国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2%,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一些专业芯片或者高端芯片。这些高端的半导体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生产出来的,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人才的问题,更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的光刻机等各种核心设备没有完全掌握技术之前,短期内想要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高端芯片,我觉得不太现实,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对高端芯片的进口依赖度仍然比较大,短期内就算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非常多,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弥补这部分缺口。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虽然我国对半导体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速空间,但是真正能够啃下这部分市场份额的国内企业并不多。

这意味着大多半导体企业都只能在中低端芯片群魔乱舞,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产能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调,甚至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尤其是在当前电子产品消费不太景气的背景下,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会放缓。目前芯片主要用在一些电子产品,汽车,以及工业产品上。而最近一年多时间,我国的电子产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了,尤其是手机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中国通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份,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其中5G手机出货量8620.7万部,同比下降20%;如果把苹果等一些外资品牌剔除在内,国内手机品牌的下滑幅度会更大。

在手机整体销量下滑明显的背景之下,这些手机厂家对芯片的需求肯定是下降的;另外最近两年时间,在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汽车的产销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下滑,这时候汽车产业对芯的需求量不可能有太快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半导体的增速要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速,其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产能过剩。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时间我觉得我国的半导体可能会退烧的。只不过从长期来看,对那些拥有核心技术,而且专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厂家,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他们仍然会保持快速的增长。

半导体行业隶属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硬件产业,以半导体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随着全球主要市场推出5G商用服务,5G智能手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从而带动半导体行业恢复增长。

一、2019年半导体板块净利润增速超过80%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已经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的222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业绩增长的有141家,下滑的有76家,亏损的有27家。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区间的以区间中位数计算,222家公司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合计572.13亿元,同比增长32.94%。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48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归母净利润合计约75.78亿,同比增长88.24%。

二、2020年3月疫情好转,半导体板块大幅高开

2020年3月2日,半导体板块大幅高开,截至3月2号上午收盘,慧伦晶体、瑞芯微、斯达半岛涨停,生益科技涨7个百分点以上,泰晶科技、深南电路涨5个百分点以上,胜宏科技、南大光大、华正新材等涨4个百分点以上。

三、行业市场前景:多个机构看涨2020年半导体行业发展

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将促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核科技成为布局重点。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逆周期政策大概率会持续加码,在加码基建的同时,以5G网络为基础的“新基建”将成为重点,在需求端,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生产效能的最强动力,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都得到广泛重视,届时半导体行业直接受益,市场前景较好。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半导体硅片、外延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57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