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滞效应的详细介绍

迟滞效应的详细介绍,第1张

迟滞效应

迟滞效应(hesitation)或迟滞痕迹是一种塑件表面的瑕疪,它导因于熔胶流经薄肉区或肉厚突然变化区域,造成流动停滞,如图8-10所示。当熔胶射入厚度变化的模穴,会往厚区与阻力较小的区域充填,结果使薄区流动停滞,一直到薄区以外部份都完成充填,停滞的熔胶才继续流动。但是,停滞太久的熔胶可能会在停滞处就先行凝固,当凝固的熔胶被推到塑件表面,就会产生迟滞痕迹。

迟滞效应可能经由变更塑件肉厚或改变浇口位置而改善。要排除塑件的迟滞痕迹,必须考虑重新设计塑件与模具,微调成形条件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说明如下:

(1) 变更塑件设计:缩减塑件肉厚变化。

(2) 变更模具设计:浇口位置应该远离薄肉区或肉厚突然变化区域,如此,使迟滞效应延后发生,或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图8-11显示不当的浇口位置所造成熔胶迟滞流动。将浇品移离薄肉区可以减低迟滞效应。

(3) 调整成形条件:提高熔胶温度及/或增加射出压力。

图8-10 停滞流动的熔浇造成迟滞效应。

图8-11 不当的浇口位置所造成的熔胶迟滞流动。

这个迟滞效应和瞬态响应是对应的。

传感器相当于我们人体的感觉器官,就象眼睛一样,有0.1s的“视觉暂留”。传感器也一样,都有它的响应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滞后的时间”。我们当然希望传感器给出的测量值没有滞后,但无法绝对做到。所以,我们在选择传感器时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要考虑“动态响应特性”,也就是说,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该小于你需要的采样时间,这样才能够提高控制精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7610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