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做不出来的”,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究竟有多厉害?

“没有他做不出来的”,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究竟有多厉害?,第1张

张忠谋,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多半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是我国著名的“半导体教父”。张忠谋出生于浙江,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硕士。同时,他也是麻省理工大学董事会的一份子。24岁从麻省理工毕业的他与戈登 · 摩尔同时跨入了半导体行业。18岁时,张忠谋考进了哈佛大学,我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在当时他是进入哈佛大学中一千多名学生中唯一的中国人。

张忠谋在学习方面也是一路领先,在大陆学习完高中的课程后他就去了台湾,然后本科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学习,接着又在麻省理工大学修了硕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可以说张忠谋在学习上是十分刻苦的,所就读的学校也是在世界排名前列,可见在之后张忠谋的学术造诣也是十分深厚的。张忠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是想尽办法去克服,去钻研。

张忠谋凭借自己定义了两个大产业。在他自己决定创立台积电以前,世界上半导体的制造几乎是被一些知名企业垄断,芯片的设计费用也十分昂贵,起步价就是十多亿美金,这让半导体产业几乎被垄断。之后,张忠谋将半导体产的设计和制造分开来,这样就有两个新的产业: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这样就可以让这两种不同的产业专注于做自己专业内的事。

台积电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在台积电的引领下,高通骁龙和苹果也受到了台积电的影响,台湾在台积电的影响下的发展也是飞速的,IT产业也成为台湾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全中国范围内台积电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张忠谋在全国科技产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台积电老板是张忠谋,2018年6月5日张忠谋在股东大会上宣告正式退休。

张忠谋1931年7月1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创始人,被誉为“芯片大王”、台湾“半导体教父”。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成员和台湾机械科学院院士,并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斯坦福大学顾问。

因其在半导体业的突出贡献,被美国媒体评为半导体业50年历史上最有贡献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经理人之一。国际媒体称他是“一个让对手发抖的人”,而台湾人则尊他为“半导体教父”,因为是他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先河。

张忠谋早年经历

1955年,24岁的张忠谋就职于波士顿附近的一家电器公司Sylva-nia半导体部门工程师,踏入半导体业,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基尔比同时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1958年,27岁的张忠谋来到德州,进入德州仪器,为德州仪器第一个中国员工。

1985年,辞去在美国的高薪职位前往中国台湾,受台湾方面邀请出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为台湾半导体业的崛起和产业升级贡献卓著。

1987年,张忠谋创立台积电,几乎没有人看好。但张忠谋发现的,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在当时,全世界半导体企业都是一样的商业模式。

曾在某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时区,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不用紧跟身边人的步伐,每个人的人生节奏都不一样。

台湾“芯片之父”张忠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56岁的他开始创业之路,即便起步晚,却打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商业王国”。

战乱出生 考入哈佛

1931年,战火纷飞的年代,张忠谋在宁波出生。因时局动荡,刚满1岁的张忠谋就跟着家人迁居到南京。1937年,年幼的张忠谋又跟着家人迁居到香港。

在张忠谋的童年,迁居成了常事。值得一提的是,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曾是宁波县的官员,即便居无定所,但也能独善其身。

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战乱中长大的张忠谋还能正常接受教育。1943年,张忠谋随着家人再次迁居到重庆。

在短短11年之内,张忠谋一家就迁居了五次。12岁的张忠谋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家里的安排下,他进入南开中学读书。

南开中学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学校,在创办者张伯苓的影响下,这所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张忠谋能进该校接受教育,除了家里的关系,更与他自身的才华脱不开干系。这所学校有着优秀的教师资源,学习氛围浓厚,这也为张忠谋之后考入美国哈佛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张忠谋选择了留学之旅,他以优异的成绩就读哈佛大学。在那个年代,张忠谋是哈佛大学1000多个学生中唯一的华人。

在陌生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加上时局特殊,张忠谋一开始并不受同学的待见。但张忠谋并没有在意那些,他始终脚踏实地的学习,很快,他就成了学校的佼佼者。

优秀的人从不会停止自己学习的步伐,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哈佛大学的专业已经不能再满足张忠谋的求知欲,1950年,他选择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机械。

在麻省理工学院,张忠谋像鱼一样找到了专属自己的海洋,痴迷于机械专业的他求知若渴,不仅顺利取得了学士学位,还拿到了硕士学位。

德州就业 台湾创业

1952年,硕士毕业的张忠谋才21岁,可谓是少年有成。即便放在现在的社会,21岁的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生都是个令人羡慕的头衔,更别说当时教育还待普及的年代。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年的张忠谋居然选择了组建新家庭,他与第一任妻子正式完婚。

成家后的张忠谋也面临着工作的难题,高文凭的他即便受到各大公司邀约,他仍然选择了半导体行业,继续研究半导体。

1958年,张忠谋进入德州仪器公司工作。专业能力超强的他在事业上可谓是平步青云,不到几年,他就升职了,管理着公司里的3万多名员工。

在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张忠谋也没有放弃学业。硕士毕业的他选择继续深造,1964年,张忠谋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这年,张忠谋才33岁,而他的传奇人生仍在继续。

1972年,在德州仪器公司工作仅14年的张忠谋已经是该公司的副总裁。这时的张忠谋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他的才华与能力,在半导体行业都屈指可数。现在我们用的Intel Inside就是在张忠谋的领导下做的,由此可见,他为半导体行业做出的贡献。

时代的发展,行业竞争的愈演愈烈,张忠谋对德州仪器公司的转型之路并不看好,他毅然选择离职。按照常人的思维,张忠谋已经是该公司的领导阶层,离职并不是个最佳选择。但张忠谋不是常人,他的脑海里早就有了对未来的规划。

1987年,56岁的张忠谋选择创业,他在台湾创办了一家集成电路公司,简称“台积电”。56岁,在一般人看来,是个即将退休的年龄。这个年龄创业的人要么输的一败涂地,要么赢得一个“商业王国”。很显然,张忠谋是后者。

古稀之年 老夫少妻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张忠谋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譬如芯片制作成本高,智能手机与电脑还未打开市场等等。这些在张忠谋看来都是可以解决的,芯片制作成本高,他就选择代加工模式。慢慢的,张忠谋创业路上的“绊脚石”越来越少。

张忠谋选择的代加工方式一度引来了很多大企业的青睐,苹果、高通以及英伟达都成了他的客户,业务往来甚多。

在半导体行业,张忠谋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台积电改变了整个行业。芯片成本的降低让一些公司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和设计上,推动了半导体行业的进程。

创业成功的张忠谋成为很多创业者心中的榜样,他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1年,已经70岁的张忠谋与比他小13岁的张淑芬低调完婚。张忠谋的再婚被多家媒体报道,此时的人们似乎忘记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

张淑芬不仅是张忠谋的秘书,她的前夫还是张忠谋的下属。这对老夫少妻被很多人不看好,很多人都猜测张淑芬是为了钱财才选择嫁给已经古稀之年的张忠谋。但感情的事情谁又猜得透呢?

在婚姻中,没有对错之分。此时的张忠谋早已与第一任妻子分居30多年,昔日夫妻情感荡然无存,离婚后的他有权选择自己的伴侣。

而张淑芬已经恢复单身,在爱情面前,年龄从来都不是障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迄今为止,张忠谋与妻子张淑芬的生活仍处于甜蜜状态。

耄耋之年退休 “半导体教父”

张忠谋曾是德州仪器的副总裁,早已积累了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张忠谋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再次组建家庭的张忠谋想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家人身上,于是,他曾选择暂时离开台积电。

可谁也没想到,2009年金融风暴的发生,他创办的台积电一度亏损。公司面临破产之际,张忠谋再次回归,凭着一己之力,一挽狂澜。后来,在他的管理下,台积电由亏转盈。

2018年,台积电的利润就有900亿元新台币,是台湾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

2018年的6月5日,对台积电来说是个重大的日子,这一天,88岁的张忠谋正式对外宣布离职。从56岁开始创业,耄耋之年才选择退休,张忠谋在半导体行业创造了很多奇迹。

目前为止,台积电已经成为全球市值超过2万亿元的半导体公司,张忠谋心中所想的“商业王国”如他所愿,最终建成。因此,他也被媒体誉为台湾“半导体教父”。

许多人佩服张忠谋56岁还有创业的勇气,实际上,这不是勇气,而是一种自信。

张忠谋学有所成,工作经验丰富,加上时代的发展,他掌握了商机,张忠谋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十足的信心,所以也就不会惧怕年龄造成的阻碍。

张忠谋,在战乱中成长,异国求学的他也曾遇到过种种困难,好在他克服了。张忠谋在学业与工作上的成就,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路开挂的人生。

开挂的人生确实令人羡慕,在羡慕的同时,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拥有张忠谋那样的求知欲与勤恳的态度,他的成功不可复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897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