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LED 芯片内结温升高10℃,光通量就会衰减1%,LED 的寿命就会减少50%? 这说法对不?有理论或实验支持吗

当LED 芯片内结温升高10℃,光通量就会衰减1%,LED 的寿命就会减少50%? 这说法对不?有理论或实验支持吗,第1张

这种说法是不专业、不负责任的,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是表述上问题很大,专业人士是不会如此描述的。

1.结温的概念:结温是处于电子设备中实际半导体芯片的最高温度。它通常高于外壳温度和器件表面温度。而平时所谓的结温一般是指最高结温,最高结温是芯片正常工作温度的一个极值,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芯片正常工作时的最高负载温度,会在参数表或数据表中给出。例如,LED的技术参数会标明,工作温度:-40℃~150℃,结温160℃。此处的160℃就是最高结温,这个参数的实际意义是正常工作时芯片的温度(结温)应在-40~150℃区间内,但是不要超过160℃(最高结温)。因为超过160度后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光衰幅度增加,还存在瞬时烧毁的危险,更不用谈寿命了。

2.一般来说,LED产品的结温在工作环境符合要求,安装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实际结温超过标注结温的情况的。因为合格的LED产品都会备有合适的散热系统及可靠稳定的电流驱动系统,以保证工作温度及结温在正常范围以内,以保证LED的正常发光和正常使用寿命。

3.光衰问题:

LED光衰的定义: LED光衰是指LED经过一段时间的点亮后,其光强会比原来的光强要低,而低了的部分就是LED的光衰。一般LED封装厂家做测试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25℃的常温下),以20MA的直流电连续点亮LED1000小时来对比其点亮前后的光强。

确实温度是影响光衰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晶片、底胶、荧光粉等各种材料也会影响LED的光衰速度。所以LED的光衰速度会随温度升高的提高而升高,但由于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二者间不是线性关系,所以不可以用百分比来衡量。

4.寿命问题:任何设备的寿命变化都不应该用百分比来描述,只有看设备本身质量,和使用者的使用及保养维护。寿命与任何制约因素都没有线性关系的,所谓的使用寿命是通过大量实验而得到的一个保守的时间范围或者说是时间预估,同样不是一个准确的值。因为制约设备寿命的因素太多了,简单举个例子,两盏一样的LED灯正常使用,往往是其中一盏先坏掉,而另一盏还在坚挺工作着。

5.理论或实验:光衰幅度和使用寿命两项数据都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25℃的常温下),通过反复的大量实验而获取的平均数值,并非通过线性关系而计算出来的精确数值。所以LED 芯片内结温升高10℃,光通量就会衰减1%,LED 的寿命就会减少50% ,这种说法是没有理论或实验支持的。

综合以上五点,此问题应如此说明:LED芯片的工作温度会影响光衰和寿命。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芯片温度越高光衰幅度越大,寿命也会越短。若工作温度超过最高结温,则有可能造成芯片烧毁。

阅览之后,如有所悟,请采纳。

首先是因为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封锁。一方面减少了芯片对中国的出货量,而且价格极高,另一方面禁止ASML自由出货光刻机,尤其是10nm以下光刻机的出口对中国企业。机器。这种芯片方案被称为美国制造业复苏的起源。事实上,这个芯片法案的目的是禁止获得补贴的公司向中国提供核心技术,禁止ASML向中国出口光刻机,限制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流入中国,希望限制中国高-技术技术开发。

其次是由于制造业客户需求放缓,以及部分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库存增加。整个半导体行业将出现低迷,因此投资者开始抛售半导体巨头、台积电等半导体芯片的股份巨头跌超20%,进入技术熊市。来自各个渠道的消息也反映,很多芯片的供应改变了之前的短缺局面,基本可以随时出货。多家芯片制造商和大型制造企业的客户均证实,目前的芯片短缺问题已得到明显缓解。

再者是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将持续,华虹半导体也预计全球半导体和芯片供需失衡将持续,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领域。芯片市场的特点一方面是价格雪崩和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是价格高企和持续短缺。长期以来,在芯片市场供需不匹配导致结构失衡的情况下,MCU的紧缺问题尤为严重。价格下跌主要是PC、智能手机等消费类芯片。

要知道虽然芯片紧缺问题较去年有所改善,但部分领域芯片供应依然紧张。为应对芯片市场的新变化,有的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有的企业转型新赛道。从驱动芯片、模拟芯片,到消费级MCU、内存芯片、GPU,再怎么“一筹难求”,现在看来都逃不过降价的命运。发光芯片的价格同比下降了20%-30%,驱动芯片的价格跌幅可能更大,在40%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9042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