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销售增速连续六月下降,这和全球经济有哪些关联?

半导体销售增速连续六月下降,这和全球经济有哪些关联?,第1张

半导体销售增速连续六月下降,反映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增加。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球电子产品消费市场都处于低迷状态,短期内很难出现报复性增长。但是国内市场仍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市场,对外出口数据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根据进出口剪刀差数据和国内外半导体销售数据的剪刀差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半导体行业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美国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加大打压,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均出现销量下滑,开始退出中国市场,国内厂商成为竞争主体。并且全球的半导体供应链因为美国的干扰出现了混乱。这进一步压缩了中国企业本来就有限的利润空间,削弱了中国厂商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总体来说,我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的低端,产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都很差。

目前我国比较看好的就是华为的麒麟芯片,但它的基站芯片、射频芯片、光通信的高速芯片、手机的高端芯片和存储芯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它并没有自我制造的能力,只有设计的能力。受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人们对预期收入的减少,间接导致了需求端的需求不断减少。这进一步让半导体销售下降,影响了国内国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时,受此次疫情影响,来自欧美的生产和需求都在减少,这些都给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一定影响。另外,对于国外的供应商企业来说,由于不能出货,导致芯片堆积如山,导致生产线供过于求。

总的来说,半导体的销售连续下降,是受疫情下的全球经济的影响。抑制了市场,生产指数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成品制造商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半导体的采购有所减少。

“6月4日,中国台湾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京元电子发布公告称,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开始全面停产48小时。”

而事实上台湾疫情急剧恶化,停产48小时的确是“天真”了!

01

半导体“最后一里路”

台媒称,京元电子从事的业务是半导体行业的 “最后一里路” ,其客户几乎都是全球重量级的芯片大厂。

半导体制程就是由 设计、制造及测试、封装 等几个步骤组成。

芯片封测 位于产业链下游,顾名思义, 半导体封测主要包括封装和测试 ,其中封装是指将通过测试的晶圆加工得到独立芯片的过程,测试是检测不良芯片,包括封装前的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

所以半导体行业的“最后一里路”也就是指芯片的封装测试环节。

02

据调查,京元电子目前身为全球市占率3.7%的第8大封测厂,主要客户是联发科、英特尔。发生疫情后,该公司预估影响其6月营收及产能达30-35%。

联发科表示,京元电在疫情爆发后的停工计划对6月营收将会有部分影响。

但大型芯片设计公司通常有较多的测试合作厂商,完全可以将同产品改到其他合作厂测试。

所以台媒称 京元电子染疫对现阶段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轻微, 对于京元电子相关供应链,包含大客户联发科、英特尔的影响不大。因为后者会寻找其他封测供货商以分散风险。

那么疫情引发的再一次“芯片荒”,当真没有对半导体供应链产生任何影响吗?显然不是。

多家大厂停产,全球缺芯愈演愈烈

显然受疫情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京元电子,在京元电子之后,又爆出 超丰电子 也有外劳染疫。

台湾半导体产业陷入僵局,而另一边作为 “半导体封测重镇” 的马来西亚,其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

然而马来西亚由于疫情加重,只能实施全国范围的“封锁”,其半导体工厂也被要求保留在生产线的员工不能超过20%,以保证最基本产能。

但有市场人士表示,现在马来西亚目前的封测产能几乎为0。

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极为脆弱,行业新一轮涨价、“缺芯”潮的情绪也日渐浓重。

04

“中国芯”崛起

在世界饱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唯有中国凭借强悍的治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保证了国内生产制造的稳定,让其供应链不会因为疫情遭受太多影响。

今年以来,国产芯片厂商的订单都非常充裕,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订单也爆满,产品交货期普遍延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称,部分海外半导体制造及设备厂商无法正常生产, 促使晶圆厂、封装厂加大在国内的采购。

虽说全球芯片产业链转移的难度极大,但目前已经出现明显的转移趋势。

近日,中国 科技 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也传来好消息: 中国光量子芯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的规模与建厂加速,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浪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9106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