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且这方面的人才也很稀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半导体产业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半导体产业对社会的进步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对通讯技术的作用其实人们经常使用的电脑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组装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那个芯片芯片就相当于说是电脑的大脑,如果说没有芯片的话,电脑就像是一个简单的机器,是没有办法实现智能化 *** 作的。而芯片就是我们所说的集成电路必须要制作在半导体上面,半导体是最合适实现晶体管的材料,其实集成电路就可以看成是无限缩小的电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电路的。但是这些电路体积都太大了,对于电脑这种高度集成化的机器来说是没有办法适应的,于是就通过半导体来搭载机体管材料,从而形成了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里面就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指令来让电脑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所以说现代智能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发展,也就离不开半导体的发展,半导体的制作工艺是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说没有掌握这项工艺的话,那就相当于自己没有办法制作出一个聪明的电脑。
对于材料科学的作用实际上半导体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很多阶段的刚开始的半导体材料为元素半导体,这个时候半导体刚刚发现,而且主要是以硅材料为主的元素。半导体之后人们又制作了一个化合物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的体积更小,而且效应更强。后来又发明了一个氮化物为主的半导体材料,这个半导体材料的材质是更好的,所以也体现了材料科学的发展。
消费端半导体产品是指面向消费者的半导体芯片,这些芯片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制造。消费端半导体产品可以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制造。消费端半导体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电子产品的运行,比如控制电子产品的显示屏、触摸屏、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此外,消费端半导体产品还可以用于提供计算能力,比如智能手机上的处理器,它可以用于运行 *** 作系统、运行应用程序等。消费端半导体产品的发展受到消费者的需求的驱动,消费者希望拥有更高性能、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些需求也是消费端半导体产品发展的动力。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103机(定点32二进制位,每秒2500次)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诞生,并于1958年交付使用。
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小组于195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成立。20世纪50~70年代,它承担了中科院计算所代表性的计算机(119、109乙、109丙、757、717等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设计任务。参与成员则根据当时前苏联计算机领军人物、前苏联科学院列贝捷夫院士的建议,由年轻的数学专业毕业生组成。
第一任小组负责人是国际网络权威人士闵乃大教授,第一个正式设计任务则是1958年5月国防部门的“导d防御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
设计工作由北京大学张世龙和第二任小组负责人虞承宣,加上6名数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其中周巢尘、沈绪榜等3人后来分别由不同领域(软件、航天、系统结构)、不同单位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扩展资料: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研制的计算机,几乎全部使用进口元器件、进口部件。
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数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逐渐能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世纪80年代及其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是普通个人使用的“微机”(PC机)及超强“微机”(后者可以组成服务器或者并行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机)。
而其他各式各样的计算机(包括超级中小型计算机在内)由于性价比问题,无法和微机竞争,就自然逐步退出舞台了。
国际上没有及时调整战略的计算机公司,例如CDC公司、王安公司等,纷纷倒闭。虽然如此,国内那一段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而研制的各种机型也曾有过较大贡献,例如张修领导的KJ8920,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软件方面就很突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国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