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不是经不经得起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必要将这种事情过于担心!
世界半导体研究制造,先进是美日荷台,现在美已把台积电弄到本土,还想要挟荷日,对华切断供应链。这是高科技围堵脱钩,釜底抽薪,手段何其毒也!但我们也不畏怕。
下面说说我的理由:
首先,我们有龙芯,虽非世界先进,但也可以使用,暂时影响不大。
其次,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荷兰光刻机要挣大钱,虽然受制美国,但非铁板一块,只有我们“工作”到位。
其三,美国如此骄横,对我们也是一种反作用力,倒逼中国脚踏实地,精心科研,奋力追赶,解决芯片瓶颈。
相信不远将来,中国定能改变落后状态,在芯片研制领域,实现突破。
不过,我们还是要注意:
半导体芯片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产业,但与国内市场庞大的需求相比,中国国产半导体芯片仍然体量很小,我国大部分产业都要从欧美日韩进口,而且我国半导体产业存在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无力、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进口外国半导体产品就成为了中国迫不得已的选项,另外一方面,中国也在加大投入进行芯片的研发工作,但暂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让美国感觉找到了中国经济产业的七寸,所以利用这一点不断压制中国。不排除,未来美国、日本、荷兰等组成一个“芯片联盟”来打压中国。而日本就算不加入这个联盟,也会趁机提高芯片价格,让中国大出血。
对此,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通过外交手段,揭露美国一再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打压中国企业的行为属于霸凌主义;另外一方面,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反对美方的经济胁迫行径。
这个当然是华为,代工与研发一体进行!
我们看华为芯片堆叠技术的本身,对工艺要求不高,实现了弯道绕行,这是用落后技术,走台积电用工艺提升性能的路。但是,华为有些话没有讲,芯片面积、体积的增加,不等于只提升了性能,降低了功耗这一点。
目前,全球手机芯片工艺已经进入到5nm领域,进入3nm工艺的时间,预计会在2023年发生。台积电已经计划,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为苹果手机量产3nm芯片,时间晚一点不会超出2023年。
华为的芯片堆叠封装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所谓的“堆叠封装”,即将数颗独立芯片用3D封装技术,整合到一起,从而以一颗芯片来实现多颗芯片的性能!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即便是两颗14nm制程的芯片,堆叠到一起也未必有一颗7nm性能这么强,但这是华为在面临难关时的无奈之举!
即便在芯片性能上无法超过国际顶尖大厂,但只要这个技术足够成熟,能使芯片性能达到满足移动端使用的程度,西方对于华为的制裁就将不攻自破!目前,华为正在大力投入对芯片的研发,据统计,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在半导体产业已经进行多方位布局,仅在2022年2月份的投资就多达77笔,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实现芯片自研的决心相当坚定!
与华为的布局相类似,小米旗下的小米长江基金也在近几年间,不断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力度!
同时,小米方面也宣称将在5年间投入1000亿进行研发,始终坚持自研soc道路!不得不说,雷军也是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他认识到了华为崛起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技术驱动”的战略!
华为目前处于困境,小米仍在不懈努力,国产自研芯片依旧“在路上”,但请别忘记,长夜漫漫结束之后,就是崭新的黎明。西方的那一套“卡脖子”战术,渐渐已经不奏效了,国产企业终会挣脱束缚,焕然一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芯片半导体确实有可能成为未来五年的科技风口。这是因为在经历过华为事件后,芯片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再加上华为事件引发了很多人对芯片产业的关注,也很希望国产的能赶上世界领先水平的芯片早日实现量产,因此在未来几年内,芯片都会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与之相关的任何产业也都有成为科技风口的态势。
一、芯片问题已经逐渐被重视
虽然说国内有华为、小米、VIVO等手机公司,也有华硕、Acer、微星等专注电脑领域的公司,但由于没有国产芯片,因此只要芯片被卡住,那么很容易就会步华为后尘。毕竟无论是通讯领域还是计算机领域,亦或者是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领域,芯片都成为了一个无法绕开的点。而随着华为被断供芯片,由此引发的问题已经被很多人重视,甚至可以说影响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制造出国产芯片自然会成为一种呼声。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呼声也意味着机会,如果抓住机会,提前进行布局,找准能在芯片半导体方面实现突破的公司或研究室,必然能拿回非常高额的回报。因此,说未来五年芯片半导体会是科技风口其实一点错都没有。
二、未来几年芯片是绕不开的话题
更重要的是,芯片问题的热度太高了,毕竟现在是网络时代,几乎所有的科技产品都离不开芯片,例如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等。除非说能找到别的东西去代替芯片,并且效果、成本比芯片要更高,不然芯片问题肯定会是未来几年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一直会被人们所提及。在这样的情况下,芯片半导体自然会站在科技风口上。
总的来说,未来五年芯片半导体确实会是科技风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