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量方面。半导体售后服务工程师除了每天都需要做的基本工作之外,没有什么格外的任务,工作量不多而且很固定。
2、奖金方面。半导体售后服务工程师不仅享有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有带薪休年假待遇,过年的奖金也是很高的,相较而言在这里上班还是很好的。
自从华为被全面禁供,显现出来的疲态,不用刻意宣传,相信很多人也能看出来。
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谁又敢肯定地说,这就是一件彻头彻尾的祸事?
随着美国最终的目的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清晰地认识到“自主化”的重要性,快速加入进国内产业链中。
一、4月29日,国科天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光刻胶滨州生产园区交付。
此次光刻胶的研发生产,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滨州市人民政府、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中信信托协同构建的“产学研融政” 科技 新生态的一项重大成果。
2019年开始,研发团队在滨州建设生产园区,项目投产后将主要用于芯片核心材料 光刻胶的研发生产 。
二、淄博新恒汇电子打破垄断,实现“高精度蚀刻金属引线框架”完全自主可控批量生产。
5月3日,齐鲁网报道:
据淄博新恒汇电子公司总经理介绍:
2019年7月,淄博新恒汇电子投入6000万元,先后从国内外招聘20多名顶尖芯片封装领域专家,进行自主化研发。
经过反复试验,反复校对,反复修改,一种颠覆传统制作工艺的全新生产方案从企业实验室走入生产车间。
同时,企业总经理黄伟表示:
目前,该企业的整条生产线设备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且原材料供应也已经在国内实现替代,企业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将产能提升至1亿条。
要说华为被禁以后有啥变化,真的可以说弊大于利。
智能手机彻底跌出了前五;5G订单,被拒被抢;还被喷得一无是处......
但与之相比,国内产业链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即便国内设备已经具备了可以测试的状态,但也很少会有厂商愿意给这个机会。而现在中芯、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等这些本土的晶圆厂,都会给国内设备一些机会。 为国产设备提供了验证试用平台和进口替代机会。
正因为如此,设备国产化一天一个样,也取得阶段性突破。
以淄博新恒汇电子为例:
当生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突破以后,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生产高精度蚀刻金属引线框架的原材料铜和关键设备,依然会被国外企业“卡脖子”。
淄博新恒汇就联合国内上下游相关企业,搞了一个联合研发攻关,很短的时间就搞定了,这在以前是很难实现的。
而让国内厂商态度产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无端断供华为的行为,让厂商们对自主化重要性产生了进一步的认知。
央视《 财经 》近期对一家深圳的 电子 科技 企业 进行了报道:
自去年以来,随着国内5G产业的加速发展,该企业的产品也迎来了订单潮。
该负责人预测,今年他们企业的总体订单还要增长70%以上,而这一切,都是由于5G手机的快速出货。他们原来的产线,像LTCC部分,由原来的12条已扩充至20条。
估计在2021年下半年还要再翻一番。
目前来看,电子元器件的国产替代化带来的效应已经显现出来,将会有更多的相关企业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
虽然国内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但依然面临着不可忽视的三大问题。
一、 整体上国内设备厂商目前处于全球的第二梯队,在“一代技术、一代设备、一代产品”的半导体行业,很难保证研发技术跟上晶圆厂的速度。
二、 设备容错率依然无法跟国外大厂设备相抗衡。而设备的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与价格无关,更取决于它的成熟程度,所有的晶圆厂家更愿意采购良品率高的产品,即便价格高一点。
三、 半导体行业的合作,并不是过家家这般简单,寻求的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晶圆厂商宁愿选择价格高昂,但生存率高的企业,也不愿意面对一个朝不保夕的供应商。不然供应商一旦出现问题,晶圆厂也会面临被动。
短时间内来看,华为等企业确实受到了很大的重创。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美国的制裁已经激发、刺激国内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化的热血跟激情。
国内终端以及主要环节的厂商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未来必定有一大批企业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的趋势。
当然网上很多人对于“光刻机”的执念太深,其实还有很多环节是需要去解决的。整个过程也不是嘴上吆喝几声就能实现的,未来确实有一段路要好好地走一走。
最后分享一句名人名言: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