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半导体材料与器好就业吗

浙大半导体材料与器好就业吗,第1张

好就业。

浙大半导体材料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如果是本科毕业生,可在多晶硅、半导体(电子类公司)、物理、材料类等行业就业。如果是研究生毕业,可在材料研度究所或高校就业。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曾培养出厉绥之、束星北、李政道等杰出校友。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14年停办。1928年于求是书院旧址新建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举校西迁,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截至2020年8月,学校设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宁波等8个校区;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占地面积6223440平方米。

天津是一个矛盾体:它的强大,超乎想象!它的虚弱,同样超乎想象!

一、强大的天津

天津是中国最强大的城市之一,虽然与北上深有一定差距,但与广州、重庆、成都等相比毫不逊色!天津的强大来自于强大的 科技 实力!

1、集成电路

天津是北方集成电路产业最强的城市,也是中国五大集成电路产业中心之一,形成了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汇集了一百多家相关产业。比较著名的有:曙光计算机(世界超级计算机领军企业之一)、飞腾(国产自主cpu标杆企业)、中环半导体(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安普德(wifi、蓝牙芯片)、唯捷创芯(射频前端及模拟芯片)、诺思微系统(射频前端MEMS滤波芯片)、中电科(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华海清科(半导体CMP设备)、金海通(芯片封装设备),此外中芯国际、展讯通信、恩智浦等知名企业也在天津设有芯片制造工厂。2020年1-10月生产各类芯片共计14.92亿片。从集成电路产业链完整性来说,天津丝毫不逊色于上海与深圳!

2、生物医药

这是天津最令人敬畏的产业之一!近日墨西哥宣布将订购3500万份中国新冠疫苗,而供应商就是天津康希诺生物,此外它还获得了俄罗斯的订单,并在南美数个国家开展三期实验。

天津生物医药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大系列全产业链,年产值1500亿,规模以上企业90余家,涌现了康希诺、天士力、天药、赛诺、红日、凯莱英、中源协和等巨头企业。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中心之一!

3、IT互联网、人工智能

天津是北方网络IT比较发达的城市,拥有360、南大通用、麒麟、云账户、紫光云、京东智慧物流等具有影响力的 科技 公司,是世界智能大会的举办城市。天津在互联网、软件信息、云计算、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处于国内第一集团,绝非普通新一线城市可比。

4、金融

在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金融中心的排名中,天津位列第5,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综合来看,天津是一座 科技 实力非常强大的城市,准一线 科技 中心城市,中国最重要的 科技 中心之一。从 科技 产业看,我认为天津实力在重庆、成都、武汉、南京、西安、郑州、青岛之上,与苏州、杭州在伯仲间。

二、虚弱的天津

但天津又是一座虚弱的城市。2020前三季度,天津GDP仅10095亿,全国排名第11,这是150年来,天津首次跌出全国前十!天津的虚弱还表现在:

1、人均GDP

2019年人均GDP仅9.03万元,全国排名第56位,落后于芜湖、威海、湖州、乌鲁木齐、中山、潍坊等三线城市!作为一个直辖市,这很难接受!

2、中国500强企业

2019年天津有5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比2018年减少2家,在数量上排名全国第22位。

3、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9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4.24万元,全国排名30位左右。天津人的收入仅相当于南方三线城市水平,如绍兴5.38、舟山5.35万、金华4.81万、台州4.79万、镇江4.42万。

4、规模以上工业营收

天津是中国传统工业城市,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1.87万亿,与之相比重庆2.07万亿、北京2.28万亿、东莞2.33万亿、苏州3.53万亿、深圳3.58万亿、上海3.88万亿。天津工业规模只能和无锡、宁波相当,与沪深苏三大顶级工业中心差距越来越大!

5、大学排名

近年来,天津的大学也在没落,南开大学曾经是能和复旦、南大、浙大相抗衡的顶级大学,但现在已经很难进入前十了,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排名都大不如前。

总之,天津现在各方面都已经与一线城市相去甚远,甚至在新一线城市中也排名比较靠后。

三、天津为何如此矛盾?

天津的矛盾形态主要源自于天津的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崩解,新兴产业激烈竞争。

1、天津传统产业的没落

在其它城市,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各占半壁江山,传统产业是基础,是基本盘,高新技术产业是增长点。而天津的传统产业,“雪崩式没落”,几乎不复存在。纺织、钢铁、物流、商业、贸易、房地产、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曾经是天津的名片,但现在都一蹶不振。如港口,天津港曾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港,现在已经被青岛港、唐山港超越,而日照、烟台、大连港也步步紧逼;渤海钢铁负债2800亿,破产;夏利 汽车 曾经风光无限,今年9月被1元甩卖;纺织、商业、外贸也早已风光不再。正是传统产业的雪崩,导致天津经济失去维稳的基本盘。

天津要想复兴,就必须重振传统工业。在经济内循环时代,消费将成为经济主要动力,面向消费的传统产业将迎来新生,天津能否把握这机遇?

2、天津高 科技 产业的先进与落后

天津强大的产业都是高竞争、追赶型产业,是西方领先,中国处于弱势的高 科技 产业。这些产业,虽然天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比较落后。这就造成了,天津的这些优势产业虽然 科技 含量很高,但盈利能力却很弱,甚至亏损!如康希诺生物,这么高端的生物 科技 公司,其实每年都在亏损,今年前三季度亏损更是超过2亿元。麒麟 *** 作系统也连年亏损,其母公司中国软件三季度亏损5.58亿。

天津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信息、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量子技术等高 科技 产业,都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开荒之路。

天津的主导产业以高风险的 科技 产业为主,这是天津经济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天津的未来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 科技 创新成功,成为世界重要 科技 中心,重返中国一线城市;第二种结果,在竞争中失败,支柱产业没落,天津走向平庸。

不管如何,天津都是一座有勇气的城市,敢于向 科技 发起挑战的城市!未来十年是关键期,如果 科技 创新成功,天津将重回巅峰!

近几年,包括恒力石化、东方盛虹等龙头企业在内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开始由石油炼化、轻烃裂解等领域转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方向发展。民营大炼化企业大多起家于化纤行业,搭乘当年政策之东风,以进军上游对二甲苯(PX)领域为契机,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新格局。如今,它们当中的领军企业,又开始“顺流而下”,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掀起新一轮转型潮。

   新一轮转型风潮 悄然兴起

回溯民营大炼化企业的发展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2014年8月8日。这一天,国务院发布《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意见》提出,地方和企业要做好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尽早开工。这是我国民营企业在重大炼化项目上的首次突破,具有重要的 历史 意义。2015年12月9日,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石油炼化领域的民营企业。

自此之后,很多来自化纤行业的民营企业,开始向上游炼化领域转型,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更是打通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规模和利润的飞跃。目前,民营大炼化板块已形成以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强势格局。数据显示,这些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即使在 历史 极端周期底部(2020年前三季度),这几家龙头企业仍然合计获取约204亿元利润。

此外,下游纺织企业向上游拓展的这轮转型,是当时政策引导下的大势所趋。“国家对民营炼化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民营炼油企业频频获得政策红利,得以解开上游各类原料供给约束。”恒力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而从2015年开始,油气改革深入推进,原油进口“双权”逐步放开,解决了炼化项目原材料的问题,也为民营企业大炼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与上一轮有关键时间节点和项目节点的转型不同,如今的民营大炼化,悄然兴起新一轮转型风潮。

盛虹集团作为民营炼化企业的龙头之一,拥有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年产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点推进的项目。盛虹集团采用国际领先工艺技术,使紧缺型化工产品结构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为后续“延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除了民营大炼化企业正在积极酝酿转型,轻烃一体化龙头卫星石化也开始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2021年3月20日,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合作建设的年产175万吨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计划在2024年6月前投产运营。

恒力集团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 (企业供图)

   民营大炼化转型 势在必行

“‘双碳’目标落地,将加速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对能化行业发展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企业由传统的能源消耗型向绿色新能源、高端新材料领域转型。”盛虹集团相关负责人谈到。在此形势下,民营大炼化企业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方向发展,是适应国家政策的最佳选择。

民营大炼化企业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转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据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副所长宋艳萍介绍,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桐昆股份等民营大炼化企业,大多数是以聚酯为“起点”,从下游向上游拓展。这些企业通常已具备“纺丝—聚酯—精对苯二甲酸—芳烃—炼化”完整产业链。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马鸣表示,深度炼化一体化是民营大炼化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转型的最大优势。这种深度炼化一体化使炼化企业向“少油多化”方向转型更具优势,能够实现工艺、能量等方面的相互匹配。此外,深度炼化一体化企业d性大、韧性好,产品具有多样性、可灵活 *** 作也是向下游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转型的优势之一。民营炼化企业应将深度炼化一体化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和转型的方向,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

其次,得益于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民营大炼化企业在能耗能效等方面具有出色表现,这将使其更容易成为行业中的能效领跑者及绿色标杆企业。盛虹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盛虹集团已经启动了部分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研究, 探索 碳减排前沿技术和长期实现零碳生产的技术路径。2021年9月,盛虹集团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达成合作,建设全球首条二氧化碳制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可将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生产出光伏面板的核心组件材料光伏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最终用于光伏发电。项目设计规模为15万吨/年,回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15套大型石化装置1年的排放量。

最后,大炼化企业在人才、资金等方面也具有相当的优势。尤其在人才方面,马鸣认为,无论是民营炼化企业还是国营炼化企业,在资金方面相对充沛,因此人才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民营大炼化企业可以重点引进一些高端人才,更高效地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和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危”“机”并存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产品结构向下游高附加值方向深度转型,民营大炼化企业的估值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当前民营大炼化板块主营业务仍集中于原油—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化纤长丝及大宗化工品产业链,其静态市盈率倍数基本为6~13倍。而伴随民营大炼化企业持续向下游产业链深加工项目布局,终端产品有望逐步从大宗化工品转为用于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产业新材料。而新能源及光伏产业链相关行业及公司静态市盈率平均水平超过30倍,光学膜及离型膜平均市盈率超过20倍,锂电隔膜(湿法)行业受益于锂电池下游行业持续高增长,行业静态市盈率维持在90倍水平,市盈率倍数均显著高于民营炼化板块市盈率倍数。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根据平安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2022年化工新材料将迎来投资机遇,民营大炼化将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该份报告指出,在“双碳”背景下,新材料将成为驱动民营炼化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预计乙烷裂解凭借其成本优势将长期保持高盈利能力,有利于产业龙头布局下游的氢能源和化工新材料业务。新材料方面,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将是“十四五”期间的两大重点任务,目前该领域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和资本的助力,有望加速发展。

此外,近期刚刚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一带一路”的潜在增量市场等,也将带动高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民营大炼化企业正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的一片广阔蓝海。

需求体量的提升、贸易壁垒的降低,除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带来了切实的竞争升级。恒力负责人谈到,在转型过程中,民营大炼化企业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化短缺的结构不平衡问题。“这些虽然是挑战,但同样也是机遇,民营炼化企业可以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在下游产品差异化、高端化、精细化、高附加值化等方面下功夫,寻求新的发展高地。”该负责人对未来的竞争报以积极应对态度。

宋艳萍也关注到竞争的问题。“外资正全面进入中国,布局发展新材料,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宋艳萍表示,外资企业将产品生产基地迁入中国后,可以消除高额的关税影响、规避外汇风险,以及节省运费支出,提高了外资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外企可以运用其研发能力与技术优势,贴合下游市场的需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发与生产。随着RCEP协议正式生效,加上我国正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种来自外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企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新能源新材料是世界化工强国和跨国公司竞争的战略高地之一。我国新能源新材料市场庞大,但相关方面一大批前沿技术有待突破,‘卡脖子’问题依然严峻,需要企业具备进行灵活调整产业需求、快速反应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盛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技术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新技术长期封锁压制不会改变,我国对这些新材料高端技术的引进难度也比较大。这将会制约民营大炼化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链接:

2021年9月14日,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在苏州市吴江区开工。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吨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工程塑料项目以及研发、仓储、营销中心,全面运营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2021年12月21日,浙江荣盛控股集团与舟山市政府签约金塘新材料园区项目。根据合作协议,该项目投资总额约500亿元,将利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年产4000万吨的炼化能力,主要投资建设7条化工产业链项目以及配套工程,预计总产品量达到450万吨。

2021年12月28日,由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福化古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福建恒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揭牌仪式。该公司计划在古雷投资年产240万吨新型智能化功能性纤维及20万吨涤纶低d丝差别化纤维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

2022年1月26日,恒力石化公告称其下属公司恒力石化(大连)新材料 科技 有限公司拟投资约240亿元建设年产160万吨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年产260万吨高性能聚酯工程,向精细化工新材料下游再扩张。

近期,东方盛虹对斯尔邦100%股权的收购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一收购标志着东方盛虹正式进军化工新材料领域。斯尔邦是国内最大的光伏级EVA树脂生产企业。作为承载盛虹集团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平台,斯尔邦正在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此笔交易完成后,东方盛虹正式进军化工新材料领域,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的产业矩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89769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