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业界看好的马瑞利绝对是菲克的“优质资产”,菲克对马瑞利也是“欲断而不断”。截至目前,三星电子、菲克以及马瑞利都未对传言进行正面回应。本报记者与马瑞利内部人士取得联系,对方称对收购传言并不知悉,也没有相关进展的消息,或只是菲克集团高层方面与三星电子的内部沟通。
三星收购为脱“困”
近年,三星集团业务重心不断转移,旗下三星电子作为业内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之一,虽然控制了智能手机近90%的OLED液晶屏幕市场,但也无法阻止其智能手机业务利润增速连续下滑。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门槛越来越低,新技术的研发空间不断压缩,三星电子以及同类的诸如谷歌、苹果等众多互联网、IT、消费电子企业都开始进军汽车行业,力求通过发展智能汽车相关业务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不断爆出出售信息的马瑞利无疑是三星最佳选择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三星集团以自身积累的消费类产品的核心技术积极向汽车产业继续开拓,是基于对车载电子领域良好发展前景的判断。三星以原有的屏幕、芯片等成熟技术扩张汽车电子领域业务,有利于其减少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依赖,加速完成产业的开拓与优化。
近年来,汽车电子产品的“存在感”确实越来越强。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经理朱妙贤对记者说:“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生产成本中占比越来越高,已经由过去的10%涨至现在的接近40%。未来,随着自动和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的成本占比将达到60%以上。”
朱妙贤表示,马瑞利拥有的全球客户资源以及汽车照明和仪表、车载娱乐系统、车载通信技术等终端零部件总成和先进技术都是三星电子发展汽车业务所欠缺的。对三星而言,收购马瑞利绝对有利。三星通过收购可以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与马瑞利之间的业务整合,有利于三星在汽车行业获得更稳固的地位。
其实,三星对汽车产业并不陌生。上世纪末,三星集团成立三星汽车,但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经营状况不佳而将汽车制造部门出售。2000年,三星集团开始发展动力电池业务,旗下的三星SDI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之一,并在中国建厂。去年年底,三星电子成立汽车电子部门,专门研究发展汽车电子配件、车内信息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三星电子的OLED屏幕、汽车存储芯片等已经为奥迪、宝马等车企供货。
菲克“卖子”为解负债
菲克集团的高额负债与未来发展规划是促使其出售马瑞利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菲克集团2014~2018的“五年规划”需要数百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加上该集团之前的巨额外债,将天价市值的法拉利公司从其旗下剥离换钱也不足以填补漏洞。为了尽快削减外债填补亏空,自2012年以来菲克集团一直都有出售马瑞利的计划。
马瑞利是菲克集团旗下一家综合性零部件企业,一直被业界认为是菲克的优质资产。去年,其营业利润达到2.21亿美元,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上,排名第30位。今年上半年,马瑞利中国区新总部在上海落成,包括动力总成和汽车照明业务的高级研发中心。中国市场已经成为马瑞利未来发展的关键。马瑞利的出售价格也由去年传言的25亿美元涨至30亿美元。
朱妙贤认为,马瑞利近年发展势头很猛,尤其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或许是这个原因,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对马瑞利觊觎多时,菲克也因此而更加谨慎地选择合作对象。去年,国内的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也参与了收购马瑞利的谈判,但结果却是不了了之。
实际上,马瑞利的终端产品优势和稳定的整车客户群体,对于三星这样的电子工业企业以及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巨头有足够的吸引力。叶盛基说:“如果这个收购传言成为现实,这在消费类电子行业、汽车零部件产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收购仍存变数
目前为止,这个传言中的收购案能否达成仍存在不少疑问。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因为三星是否会顺利拿出3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是其是否愿意承担收购后的整合风险。三星集团一直以来鲜有大宗收购交易,对外扩张十分谨慎,要升级为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三星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对马瑞利而言,其原有的客户群体也将成为影响此次收购成败的一大因素,一旦重新整合,马瑞利原本的汽车业务将产生一定变化,很可能导致客户群体发生变化。
朱妙贤认为,三星有能力对马瑞利进行全面整合。首先,三星电子背后的集团企业有足够强大的资金实力支撑此次收购;其次,三星作为一家国际化的集团公司,旗下业务广泛,覆盖全球市场,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三星对汽车产业有深刻认识和分析,它并不是首次接触汽车产业,三星的芯片等产品供应给很多整车企业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基于半导体和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三星对扩大汽车领域业务应有充足信心。
叶盛基认为,三星电子、马瑞利在各自细分行业内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双方一旦合作必将促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朱妙贤表示,一旦三星成功介入车载娱乐系统领域,将给国内同行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从积极的一方面来看,三星等企业的进入意味着汽车电子市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来自深圳的一家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供应商高层人士指出,毕竟此次收购仅是内部消息,未有确切交易信息,三星大力开拓汽车电子业务是趋势所在,同类案例还有很多,国内同行企业应理性看待,做好充分准备。
法拉利车队主要赞助商 第一大赞助商:万宝路(Marlboro)说道万宝路大家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公司。也是赞助法拉利车队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但是随着近几年欧洲在开展禁烟活动,所以在欧洲各站我们会看不到万宝路英文出现在法拉利车队身上,取而代之的是白色条文。不过走出欧洲例如在中国大奖赛上,我们就能看到那些以前是白色条文的地方会再此出现万宝路英文标识。第二大赞助商:菲亚特(Fiat)菲亚特是法拉利第二大赞助商,看是第二大其实准确的来说应该和万宝路一样并列第一大,因为菲亚特是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而法拉利则是菲亚特旗下的一个品牌,所以准确的说菲亚特公司可是法拉利车队的后台。第三大赞助商:壳牌(Shell)壳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全称: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公司,成立于1907年是个百年历史老公司。目前中国国内可以看到各个加油站。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最大的竞争对手。其他赞助商:Alice:意大利电信部门旗下的品牌。Bridgestone:普利司通法拉利车队制定轮胎供应商,目前是F1赛事制定轮胎供应商。AMD:这个不用多介绍都知道,与英特尔公司对着干的世界最大CPU生产商之一。Martini:马天尼酒业 老牌的赛车赞助商时隔30年重返F1赛场。Acer:中国人都知道这是著名的宏碁集团的英文标识。Mubadala:一个阿布扎比酋长国拥有的投资公司,Mubadala Development公司从意大利的Mediobanca银行手中收购了法拉利5%的股份。magneti marelli:玛涅蒂.马瑞利一家总部设在意大利(米兰 Corbetta),在汽车零部件和高技术系统设计与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全球性集团公司。Mahle:德国玛勒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过滤器制造商之一。作为拥有万名以上员工的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德国mahle(玛乐)过滤器公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欧美制造业素有盛名。IIR:国际制冷协会的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SKF:瑞典最大的轴承生产商,也是法拉利车队制定轴承生产商。Europcar:德国大众旗下的一个汽车租赁的子公司。Iveco:依维柯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专门制造卡车。也是菲亚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汽车子公司。NGK:法拉利制定工业材料赞助商。nfineon:英飞凌 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国人玩电脑的都知道英飞凌内存超频不咋地。HN Meccanica:好像是某服装品牌。法拉利车队的赛车服就是他们提供的。Puma:彪马世界最大的运动服装生产商之一,法拉利车手的鞋就是他们提供的。Sanbitter:未知Tata:印度塔塔汽车集团,其实塔塔是个印度最大的钢铁家族集团,历史悠久资金雄厚,涉足钢铁、计算机、汽车等行业,目前已经把捷豹汽车品牌收到囊中。Brembo:改装发烧友都知道的品牌,意大利最大的制动系统生产商之一。BBS:德国最大的轮毂生产商,其作品全部面向改装车与赛车。Selex:SELEX通信公司隶属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旗下,是一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供应商。Sabelt:意大利著名运动服装生产商萨波尔特(Sabelt)已经正式与车队签署赞助协议,称为车队的比赛训练服装特约提供商。TRW Automotive:TRW Automotive(美国天合汽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集团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利沃尼亚市,在全球26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六万三千多名员工,2005年销售额达126亿美元。TRW生产制动、转向、悬挂、乘员安全方面的高科技主、被动安全产品及系统并提供售后市场作业。Microsoft:这个不用多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最近吵着闹着要雅虎。1.博世博世集团在全球五大洲共拥有227个生产基地,其中171家位于德国境外。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各种博世生活产品,到鲜为人知的尖端科技产品,每一件都体现了博世长期不懈的创新精神,都是举世公认的德国品质标准的杰作,其中更蕴涵了博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
2.德尔福
德尔福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汽车系统和供应商。 德尔福公司在32个国家设有190个生产厂,在全球拥有19个现代化的技术中心. 作为一家独立公司,德尔福集团位居世界500强前列,公司具备全球范围的汽车系统生产能力,共有七大系统组成,它们是:能源及管理系统、派克电气系统、内饰和乘员保护系统、系统、沙基诺转向系统、哈里森热系统及德科电子系统。
3.日本电装
电装株式会社(DENSO CORPORATION)成立于1949年12月16日,是世界汽车系统零部件的顶级供应商。截至2005年3月31日,株式会社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1家子公司,共有104,183名员工在其中供职,全球联合销售额为约260.53亿美元。在2005年8月《财富》周刊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203位。
4.麦格纳国际集团(加拿大)
麦格纳集团旗下拥有9大产品系统,包括后视镜、金属成形、整车组装、动力系统、外饰和内饰系统、电子以及转动系统。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戴克、标致、雪铁龙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提供零部件和售后服务。其中,克莱斯勒是麦格纳集团的最大客户。
5.江森控制(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
江森自控成立于1885年,至今已有122年的历史。江森自控公司2006年营业额超过150亿美元,在全球125个国家拥有700多个销售和售后服务机构。2006年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11位,是楼宇自控和设备设施管理领域的行业先驱。作为江森自控为中国市场量身定造的“一网无线™”,已经在多个地标性建筑中投入使用,如上海外滩中心、上海恒隆广场二期等,一网无线™系统的卓越表现赢得了业主以及用户的良好口碑。中国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同样选择使用江森自控的一网无线™作为楼宇的综合无线覆盖系统。
6.爱信精机(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 爱信精机(佛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由日本爱信精机全额出资的日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2082.76万美元,投资总额3524万美元,是世界500强日资汽车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主要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成形用的开发和生产,产品主要提供给广州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7.李尔公司(美国)Lear Corp.
李尔公司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是世界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32个国家设有330处分支机构。公司主要致力于设计,制造和集成汽车座椅系统,仪表盘,车门面板,车顶内蓬系统,车地毯和音响系统,电子与电力分配系统等。2006年财政年度销售收入174亿美元,全球雇员13万。李尔公司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150名以内。
8.法雷西亚(法国) Faurecia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汽车工业、汽车配件现在全世界所有的重要客户主要汽车制造商。与销售的65533面额,2007年12.7亿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二组中,第八届欧洲汽车配件供应商在世界上的更大。佛吉亚的6万名员工在28个国家被监护人公司的专业的设计和生产的六大模块,即座椅、前舱模块、门、声学包裹,前端和排气系统。
9.TRW汽车集团(TRW Automotive Inc.)
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产品系统开发供应商,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TRW总部于美国密歇根州的Livonia,在全球27个国家有200多家生产和运营机构,员工约66000人,2007年全球销售额147亿美元。TRW在中国有14家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0家,对国内供应所有核心产品,包括制动系统、转向及悬架系统、乘员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集成车辆控制、驾驶辅助系统、安全电子、乘用车诊断设备、发动机零部件 、紧固系统以及售后市场产品和服务。TRW亚太总部和亚太技术中心设在上海。
10.西门子VDO(德国)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隶属于西门子的交通部门,是全球汽车电子和汽车电子产品的领导者。2006财政年度的营收超过100亿欧元。公司生产的权限产品包括动力传动系统、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和燃油进气以同时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减少喷射。以仪表、汽车音响、导航、远程信息和多媒体应用组成的信息和通讯系统的驾驶舱设计,使用户的车内生活变得更加舒适简单。西门子威迪欧的车身和底盘身系统产品如安全气囊、ABS和出入控制系统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