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所是科技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科技部“国家科技合作基地”、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国防科工局“军用微组装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宽禁带半导体制备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微组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微电子智能制造装备创新中心”等的主建和依托单位。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1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二所将以人工智能和半导体技术为核心,强化以军为本、以民为主的创新链和以装备为本、以应用为主的产业链,实施智能制造、微电子、SiC和新能源产业跃升计划,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形成良好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锚定航向,万亿GDP佛山制造业转型开启加速跑。7月27日,佛山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提出30条举措,真金白银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其中,单个企业最高扶持1亿元的措施,无疑为佛山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作为较早集聚佛山的科研院所之一,成立以来,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勇担 科技 自立自强使命,积极 探索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在企业服务、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佛山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走上 科技 创新的“快车道”。
把脉问诊开良方 助力壮大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
佛山是全国万亿GDP城市中制造业占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但佛山的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数字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不足20%,与全省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对于佛山制造业而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佛山必须坚定不移走的一条大道。
一直以来,研究院紧跟佛山战略部署,立足自身定位,为佛山做大机器人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成立初期,在市、区 科技 、工信等部门的指导下,研究院组建专家团队踏遍佛山五区,走访调研维尚家具、兴发铝业、新明珠陶瓷等200余家本地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并形成佛山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报告、企业智能工厂改造报告等数十份数字化转型产业分析报告,为“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转型赋能。
研究院还拿出资源整合的看家本事,搭建了广东省机器人工程中心、广东省半导体创新中心等细分行业的6大省级技术服务平台,整合清华大学、港科大等科研院所及汇博机器人、佛山固高等孵化企业的专家、技术资源,组团服务佛山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据统计,研究院已累计服务中富电梯、法恩洁具、万和电气等佛山本土企业1200多家。
位于佛山南海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已集聚32家机器人企业。
机器人企业是支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目前,由南海区 科技 局指导、研究院运营管理的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已集聚32家机器人企业,重点针对佛山家电、建材、机械装备等领域机器人应用需求,打造“一核多园”机器人产业生态圈;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建设全国首家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超市,为机器人供需双方提供B2B一站式服务,解决机器人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
攻克技术难题 解决佛山制造业转型需求
随着各行各业对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研究院还组建了一支集算法、软件、机械、控制传感系统设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研发团队,在图像和机器视觉技术领域进行积极 探索 。
研究院智能装备研发团队助力佛山制造业企业技术转型升级。
去年,这支团队提出了“基于多领域应用的AI智能相机技术研发及推广服务平台”的项目立项,将立足佛山的小五金、家电、纺织、陶瓷、铝型材等传统制造行业领域,汇聚了海康机器人、杭州滕聚、沃德普等1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和华中 科技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资源,解决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形状测量等多个方面的视觉检测需求。
“现在很多制造业对于产品质量检测还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检测结果不完全可靠。”研究院人工智能事业部负责人李泽辉介绍,该项目所研发的AI智能相机能够代替人工检测,在物体识别、物体计数、尺寸测量、条码/二维码识别等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不间断运作等特点,而且一次投入后长期工作成本低于人工成本。“我们算了一笔账,如一间2000多方的家电生产基地,拥有诸如电饭煲、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产品,十几条生产线起码需要20名以上的检测人员进行质检,按一年8万元/人的人工成本,利用AI智能相机检测的话起码可以为企业节省上百万元的成本。”李泽辉说道。
在电饭煲上进行标签二维码测试,识别速度仅需0.1s/pcs,识别率99.99%;对电冰箱前外壳进行缺陷检测,检测速度快至1s/pcs,检测精度0.1mm,检出率99.9%……目前该项目研发进展顺利,已与相关企业合作试运行,有望在年底正式投产并推出市场。
联合培养产业工匠 为创新佛山提供人才储备
最高获400万元扶持,“一事一议”领军人才上不封顶……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此次大会持续加码补贴力度,无疑对大量高层次人才前来佛山发展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作为湾区人才科创高地,研究院也在人才培养方面给出了一种参考模式:包括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高校持续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建立一批专业涵盖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企业技术骨干、项目总监为主的校外导师团队,并提供企业化实践项目,由导师对人才的科研方向、论文开题等进行较为全面的指导,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产业工匠。目前已向地方输送人才1800余名,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联合高校及企业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储备。
在研究院入驻企业芯珠微电子,其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主要是进行人工智能硬件加速等广东省 科技 厅项目的研发。张景龙、王艺航等研究生在参与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信息安全专用芯片及产品研发设计的课题项目中,已完成AI加速等板块的硬件架构设计、FPGA板级验证等,同时撰写并获得了数个相关专利和著作。
“研究生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这些研究成果帮助企业完成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和验证,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芯珠微电子负责人詹瑞典对研究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赞不绝口。
构建产业生态 打造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圈
经过8年发展,研究院围绕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半导体、人工智能、3D打印、工业互联网等核心产业生态,打造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圈,已连续五年获评国家级优秀(A类) 科技 企业孵化器,成功孵化高 科技 企业220余家(其中29家获高企认定),累积产值超30亿元。
在数字经济方面,半导体产业处于关键环节,而研究院在这一领域也取得突破,目前依托广东省半导体创新中心,已引进及孵化佛智芯、阿达智能等20余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其中,佛智芯已建成国内首条板级扇出型封装示范线,已申请国家专利80余项、授权27项;慧迈材料 科技 研制出国内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PI膜生产线,制造成本仅为进口产线的10%……
此外,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研究院已引进创业团队23个,孵化 科技 企业20家,培养创新人才近700名;在智能装备领域,已孵化35家企业,培育6家高企……
“目前,佛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态势喜人、发展迅猛。我们将乘势而上,利用现有的平台优势和产业资源,赋能数字经济新发展。”研究院负责人表示,研究院将继续紧跟佛山战略部署,争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平台,助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文/王晓婷)
来源:人民政协网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辉煌路程。面对西方国家的半导体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怀抱实干兴邦、产业报国理想的正威集团,在董事局主席王文银的带领下,以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为据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全面建设 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航之际,以永无止境的创新和勇攀 科技 高峰的魄力,铸造“中国芯”,誓为中国半导体事业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6月29日,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特高新”)发布公告称,深圳正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威金控”)已完成向海特高新旗下控股子公司成都海威华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威华芯”)增资12.88余亿元,其中6.19亿元计入注册资本。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正威金控持有海威华芯34.01%股权,成为海威华芯第一大股东,海特高新是其第二大股东,中国电子 科技 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是其第三大股东。
据了解,海威华芯是国内半导体行业中的佼佼者,公司拥有完整的技术团队、先进的GaAs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其打造的“六英吋GaAs集成电路Foundry线”是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项目。如今海威华芯已建成国内第一条6英寸氮化镓半导体晶圆生产线,成功申请核心专利255项,获得授权171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具备氮化镓600片/月的晶圆制造能力,是国内六英吋砷化镓集成电路(GaAs MMIC)纯晶圆代工(Foundry)最专业的服务制造商之一。
正威金控是正威控股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是正威集团产业战略布局的资本运作平台,服务于正威集团实体产业,整合正威集团资源。正威集团是一家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 科技 产业集团,2020年实现营业额逾7000亿元,目前位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91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2名。
正威集团多年深耕半导体产业,拥有全球一流的专家技术团队,近年已在硅基半导体、半导体封装材料、5G新材料和智能终端等多领域产业布局。此次正威增资扩股海威华芯,将整合正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端新材料产业供应链、专业智能制造能力等,以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等全方位优势,助力与海威华芯实现产业协同,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突破,在军品和民品领域为国家 科技 创新贡献力量。
目前,正威集团在A股市场已控股了一家上市公司九鼎新材。在正威集团战略投资海威华芯的背景下,九鼎新材董事会亦在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中明确表示:“公司将积极获取主要股东在产业布局上的大力支持,梳理优化老资产,并购整合新资产,研发实现新突破,在微波、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上实现有效突破”。对海威华芯的战略投资,势必成为正威集团全面发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引擎。
第三代半导体发展风口已至
据了解,芯片是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我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国产芯片供给率却不到10%。而随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一步对中国半导体等高端 科技 领域的技术封锁,中国半导体行业本土化的大发展势在必行。相较于第一、二代半导体,被誉微电子产业“新发动机”的第三代半导体,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技术和产业新竞争焦点,有望成为我国与当今技术领先国家减少差距、实现换道超车的新路径。
为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国家近来先后印发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等支持性政策文件,将SiC、GaN和AlN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纳入重点新材料目录,推动支持SiC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的突破。《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将“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写入了“ 科技 前沿领域攻关”部分。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新兴产业的推动下,目前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风口悄然而至。
政策支持有力推动了中国各地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其中深圳尤为显著。今年3月, 科技 部正式批复支持广东省和江苏省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将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国字号”重器落地深圳和苏州,统筹全国优势力量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供源头技术供给,推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作为国家建设 科技 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已然形成发展国家第三代半导体的沃土。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到2025年以半导体产业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占整个GDP近40%。对于扎根深圳的正威集团来说,进一步增强了其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创造了更好、更快、更优的新发展机遇。
发挥企业推动创新创造生力军作用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今年提交了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大学”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落地,打开成长空间”等提案,引发 社会 广泛关注。
据了解,正威集团早于2008年便开始进军半导体领域,成为国内早期一批 探索 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企业之一,通过成功收购韩国三星五厂全部半导体设备,建立了正威半导体制造1.0版本。如今,经过十余年发展,正威半导体制造已达到3.0版本。未来,正威集团拟投资百亿元,持续在中国核心城市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并逐步打造集半导体材料、装备、工业软件、制造技术、封装技术、测试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产品应用软件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助推中国半导体事业换道超车。王文银表示,做好半导体事业要具备真正的工匠精神,需要凝聚各方的智慧与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应担负起创新、责任、担当,要有心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情怀和大格局。
“当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着产品开发与市场终端应用需求不匹配、产业链短时间暴发带来的人才与资金压力、全国各地项目无序发展等问题。”王文银认为,“国家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合理配置半导体领域资源,扶持和发展一批优秀企业,聚焦成熟产品,攻关关键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当前,伴随着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触角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航空航天、城际高铁交通、新能源 汽车 等关键领域延伸,以正威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专注半导体制造和研发的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相信中国半导体事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文/王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