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半导体公司与华为、三星合作

哪家半导体公司与华为、三星合作,第1张

中冠科技半导体公司与华为、三星合作。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包括85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20余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

三星手机的优势

对于第一眼看到三星手机的朋友们来说,一定会被其时尚的外形设计所吸引,确实如此,三星手机最大的优点就是手机的外形设计极具有时尚元素。其次,三星手机的屏幕和铃声的是非常独特的,其他品牌的手机一般是不会具备三星手机的铃声和屏幕的独特性的。

最后就是,三星手机工艺质量比较精密,这也是三星手机质量的保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三星手机正是依靠着其时尚的外形、独有的屏幕与铃声以及精密的工艺质量,占据了手机市场中的销售份额。

全球大部分高端芯片技术一直被美国所掌握,而高通又是美国一家在全球知名的半导体领域的高 科技 公司,几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高端芯片都是从高通这里购买的,高通负责业务拓展的副总裁孟朴,就曾经表示几乎大部分中国厂商,以及全球对高端芯片有需求的厂商都是高通的客户,比如华为就是高通在全球最大的客户之一,而如今则不一样了,联发科正式进军芯片高端市场,打造出4nm制程工艺的高端芯片,彻底让高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华为也许会因此而转向联发科,与联发科再次进行深度合作。

我们都知道,联发科早在之前就想进入高端市场,从而打造出寄予厚望的天玑1200系列芯片,然而无巧不成书,当年联发科旗下的旗舰芯片就被用在小米的低端手机之上,后来天玑1200系列芯片更是与高端市场无缘,被用在了华为的中端手机之上,导致联发科不得不降低芯片性能,推出天玑1100系列芯片,这是联发科专门为中端市场准备的芯片,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美国突然宣布允许高通向华为供货,而华为为了使用更高端的芯片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与高通继续合作,导致联发科彻底失去了这个全球最大的客户。

然而如今联发科抢先高通一步,首发新一代天玑2000系列芯片,该芯片不仅基于4nm制程工艺进行支持,更是采用了X2核心以及全新的V9架构,可以说整体功耗表现十分稳健,并且在GPU性能和CPU性能上实现了再一次的突破,与高通的骁龙898芯片相比,完全可以说得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这款芯片的价格,比高通的旗舰芯片还要更低,估计终端价格将会在3000左右浮动,也就是说用高通骁龙870芯片的价格就可以获得比骁龙898芯片还要更高的性能体验,这无疑可以称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芯片之王。

骁龙898芯片的制程工艺是5nm级别的,而天玑2000系列芯片是基于4nm制程工艺,可以说这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众所周知,芯片的制程工艺主要取决于栅极的宽度,栅极的宽度每提升1nm,那其性能都有着飞越性的提升,如今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半导体硅材料,其实早已经达到摩尔定律的极限,要想不断突破1nm的宽度可谓是难于登天,然而联发科这家全球半导体巨头却做到了,不仅超越了高通更是领先于台积电,不得不说联发科的实力真的越来越强大了。

确实如此,联发科早在5G技术诞生之初,就通过天玑1000系列芯片打开了全球市场,再加上当时华为芯片困境和国产手机的崛起,联发科收到了大量来自国内的订单,从而在芯片销量上一度超越了高通,虽然后来美国突然宣布允许高通向华为供货,导致联发科又有所落后,但是如今4nm高端芯片的横空出世,势必会抢占高通在高端芯片领域更多的订单,同时也会迎来与华为的再度合作,那联发科芯片再度打败高通,成为全球芯片销量第一的供应商,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然而却有人不认可这个说法,他们认为华为在高端手机领域并没有太多市场份额,一直以来华为走的都是中端发展路线,所以4nm对于华为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如果华为采用4nm制程工艺的芯片,那手机的价格也势必会更高,消费者自然就买不起了,所以华为肯定会继续与高通合作,才能保持价格上的稳定性,从而在中端手机领域越走越好。但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从2020年华为发布P40系列产品来看,正是为了抢夺5G新市场格局的高端手机产品,可以说华为内部高管抱有非常大的信心,早就进一步做好了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布局,其中Pro PE版本正是面对全球高端机用户和数码发烧友量身制定的,更何况联发科4nm芯片的价格,比高通的旗舰芯片还要更低,其性价比也更具优势,那华为又有什么理由不与联发科再度合作呢?

任何时候,任何领域,美国都是以“美国领先”为原则。尤其在芯片领域,不管在GPU,还是在CPU方面,美国早已取得了领先的优势;在通讯领域,美国也掌握着大量通信专利。但当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5G、芯片技术正在对美国形成反超之际,美为维护本国在 科技 领域 “领先”的优势,开始以“安全隐患”为由,对华为等中企频频出手,一系列的“禁令”,确实给华为的芯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然而在“芯片禁令”落地之前, 华为高管徐直军就曾公开表示,美国对芯片的出口管制,必然将打开潘多拉,全球没有哪一家芯片企业能够幸免。

限制华为后,许多长期与华为合作的半导体企业,由于失去了华为这一大客户,导致半导体产品库存积压严重,比如镁光每年的营收将下滑10%左右,高通也因为失去华为将巨额芯片订单拱手让给了联发科,给别人做了嫁衣。

据消息人士透漏,因受到“禁令”的影响,美半导体产业收到的损失高达1700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1万亿。也正是因为美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干扰,外加上疫情的推波助澜,芯片供应链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 汽车 行业,各大媒体频频报道,不管是大众、丰田还是福特,全球各地的 汽车 企业纷纷传来减产的消息,以便应对芯片危机。

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许多企业早已意识到打破全球芯片产业平衡发展的禁令,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前段时间,在一次美国举办的在线论坛会上,282家美国跨国企业“联名上奏”向美国提出了申请,希望美国的政策能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简而言之,就是让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继续合作,让供应链回归正轨。

近日,半导体协会首席执行官Ajit Manocha也正式发声,表示应该纠正此前对中国企业的错误做法,减少供货许可的积压,同时也指出半导体协会支持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和投资研发目标。

在美国重振经济的背景下,对于华为而言,很可能将迎来转机,为什么这样说呢?

虽然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一直世界领先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要继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用到美国的技术。就比如说光刻机,虽然ASML垄断着高端市场,但日本的佳能、尼康等光学巨头也掌握着大量光刻机制造技术;欧洲的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和恩智浦在半导体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半导体材料方面,日本也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重要的是,国产半导体正在全面崛起,不管是传统的硅基芯片,还是量子芯片,其先进的技术正在与半导体商业化进行对接。如果拒绝或推迟美国企业对华为的供货许可,对以第三方产业为主的美国,对华为等企业来说,这都是损失。

关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034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