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业是铝,现在子公司投资五千万元搞光伏,是哪家上市公司?

原主业是铝,现在子公司投资五千万元搞光伏,是哪家上市公司?,第1张

三安光电(600703)。三安光电为青海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5,000万元设立合资控股子公司,神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2亿元,公司占总股本的25%。神光新能源经营范围为涵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建设等,主要从事项目包括青海省德令哈市3MWP并网示范光伏电站;格尔木市3MWP并网光伏电站;柴达木盆地1000MWP以上并网光伏电站;西宁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

拓展资料:

一、三安光电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科技部及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半导体照明工程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通讯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光通讯元器件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00年11月成立,坐落于美丽的鹭岛厦门,是国内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及芯片产业化生产基地。

二、光伏

1、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 *** 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器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三、光伏发电优点

①无枯竭危险;

②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环保(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安装在建筑屋面同时美观的优势;

④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

⑤能源质量高(目前实验室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47%以上);

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且非常喜爱;

⑦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⑧从国家安全角度讲,光伏发电可以实现家庭自己供给,避免战争带来的毁灭打击。

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钟观光 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秉志 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 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李四光 卓越的地理学和气象学家——竺可帧 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陈焕镛 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耪 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 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陈建功 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陈帧 小麦大王——金善宝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吴有训 我国心理学界的圣人——潘菽 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 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 一生追寻“科学之光”——严济慈 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 第二辑 拳拳爱国心 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胡焕庸 一生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林巧稚 电子学币斗奠基者——朱物华 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傅鹰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 中国的“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赵忠尧 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周培源 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吴学周 “数学王”——苏步青 我国真菌研究的奠基人——又B叔群 “长寿院士”——贝时璋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汤佩松 中国市市才学的开拓者——唐燿 中国X射线晶体学的创建人——陆学善 应用光学事业的开拓者——龚祖同 充满传奇色彩的水声学家——汪德昭 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大煜 中国胸腔外币斗奠基人——黄家马四 自称“候鸟”的鸟类学家——郑作新 微生物学的“忠实牧童”——方心芳 中国核币斗学的奠基人——王淦昌 第三辑 不朽铸丰碑 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魏寿昆 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王应睐 神经科学泰斗——张香桐 以身殉职的两d元勋——郭永怀 为国为民,献身币斗学——张文裕 一代数学宗师——柯召 只有初中学历的数学巨匠——华罗庚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伟长 “娃娃教授”——时钧 “肝病的克星”——关幼波 中国原子能币斗学之父——钱三强 中国孢粉学的奠基人——王伏雄 第一个揭开原子d秘密的人——卢鹤绂 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段学复 石油能源专家——朱亚杰 声学泰斗——马大猷 “毛估大师”——卢嘉锡 第四辑 殚精绘华谱 太空翱翔领航人——任新民 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 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陈芳允 “伯乐院士”——钱令希 中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魏荣爵 无机化学学币斗的奠基人——申泮文 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谈镐生 国之大医——吴阶平 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池际尚 火箭和导d专家——屠守锷 无机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严东生 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关肇直 中国半导体科学的奠基人——王守武 从零分起步的数学家——吴文俊 情系祖国,造福人类——高小霞 固体物理学的一代宗师——黄昆 “红色币斗学家”——涂光炽 红外物理和技术的奠基者——汤定元 大地的女儿——郝诒纯 高分子材料币斗学的奠基人——徐僖 科学界的女劳模——沈天慧 第五辑 赤诚写丹心 “两d”元勋——邓稼先 中国“氢d之父”——于敏 全身心投入科学事业的——王业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中国教师节的首倡者——王梓坤 激情于数学王国——王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误入”地球物理学——马在田 中华“神光”的重要缔造者——邓锡铭 激光元老——干福熹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高庆狮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谱写观察宇宙的新篇章——苏定强 中国计算机先驱——孙钟秀 拓扑学大师——姜伯驹 中国地震学泰斗——陈运泰 立志“精忠报国”的币斗学家——白以龙 从放牛娃到气象学家——黄莆辉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朱清时

挑吧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仍有许多进展,在高能物理方面建立了自己的高能物理研究基地,有了最适合粲粒子物理能区工作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在海拔5500米的甘巴拉山装置了超高能乳胶室,获得了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发现、粒子物理的层子模型和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以及涛子质量的标定等成就。 1、在核物理方面,建成了1.5米重离子加速,开展了低能重离子核物理研究,首次合成超铀元素锎等。此外还建造了1.5兆电子伏直线感应加速、同步辐射装置、同位素分离器、受控核聚变装置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科学研究设备以及大口径反光望远镜、太阳磁场望远镜、13.7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氢原子钟等天文仪器。 2、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如数理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有限元法的标准算法、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暖云降水理论、地球内核旋转稍快的发现,生命科学领域的牛胰岛素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蛋白质功能基因的修饰、水稻基因物理图谱,还有彗星和小行星的发现、准晶体的发现、澄江化石群等古动植物化石的发现,在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研究、古气候和古新星研究、黄河探源、雅鲁藏布江探险以及南极和北极的考察等方面都有众多收获。 3、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掌握高技术的能力。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掌握了制造原子d、氢d 、核发电和核辐射等核技术以及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各种用途的人造地球卫星乃至宇宙飞船的技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有10亿次巨型机、千万次向量机。数百万次超小型机以及曙光1号和曙光1000等高性能并行机,发展了时态逻辑语言、汉字语言信息处理系统、汉语语文转换系统等软件系统,研制了中文智能接口和高密度信息贮存装置,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方面也有了量子避错原理和量子隐形态实验可喜的进展。 4、在激光技术方面我们研制出“神光”等高功率的激光装置、半导体量子陷阱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1.35微米半导体激光器等激光系统并掌握了高速光导纤维通信技术。独创的双离子束外延机、3微米集成电路工艺的突破以及核工业机器人、六维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的制造和6000米水下机器人探海实验成功,代表了我们在精密制造方面的进步。 5、在生物技术方面,玉米和大豆的固氮、抗虫棉花、基因工程疫苗、试管婴儿和试管羊、人类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和高等动物克隆等生物技术成绩斐然。材料科学方面,高温超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料、非线性晶体和激光晶体等的研究都取得可喜成就。 6、在技术科学方面还有复式燃烧理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冷压状态方程、齿轮动态整体误差理论、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有影响的理论成果。 7、工程方面的进步突出地表现在大型设备的制造能力上,中国已能制造12.5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7.5万千瓦低水头发电机组、50万千瓦高压输变电设备、200吨级电渣重熔炉、1.5万吨涤纶拉丝设备、24万吨尿素生产、30万吨合成氨设备、1000万吨级露天采矿设备。 8、武汉和南京的长江大桥、长江葛洲坝和黄河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以及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代表了桥梁和水坝的建设能力,万吨级巨轮、运7客机、高速公路建设和火车提速表现了交通运输方面的进展。 9、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充分显示了中国自力更生方针的力量,喷气纺纱、合成橡胶表现了吸收和创新技术的能力。 10、农业进步的科学技术的贡献已经达到35%,在良种推广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方面进展巨大。籼型杂交水稻、鲁棉1号棉花、铁丰1号和东农36号大豆和小麦等良种的推广对农作物增产起了巨大的作用,51年来农作物品种更换了四、五次,每次都增产20%~30%,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80%,造林成活率提高20%,复种指数提高了25%。 11、在医药卫生领域,显微外科和癌症早期诊断显示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基因工程多肽药物、向导药物和抗体工程等都有了可喜的进展,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已取代血源性疫苗投放市场,在中医药方面也有针刺麻醉和洋金花麻醉药以及抗疟疾青蒿素药物的成绩,在计划生育和人口理论方面的成功令世界瞩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042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