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星半导体巨头崛起,实现弯道超车,长江存储实力究竟有多牛?

国产新星半导体巨头崛起,实现弯道超车,长江存储实力究竟有多牛?,第1张

首先是长江存储在全球拥有10,000多名员工,7000多项专利申请是一家以3D NAND闪存为主,涵盖计算机、移动通信等领域的电路企业,致力于成为存储技术的领导者。如今,作为三星、东芝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长江存储曾经有着令人钦佩的R&D历史。长江存储的前身武汉新鑫,因经济衰退而举步维艰。危急之时,接受国家财政援助,在武汉新新的基础上建立长江仓储。

其次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芯片领域的各种技术、设备、材料遍地开花。许多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科技部缩减人才数量,3000名半导体精英回国报效祖国。虽然中国对芯片的需求供不应求,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一个显著问题,但随着中国研究人员对EUV的进一步研发,中国芯片最终将走向全球市场。

再者是长江存储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跳过96层直接挑战128层,与东芝、三星等大厂角力,正式挑战市场。好在长江存储再次证明了国内R&D人员的决心,全球首款128层3D NAND闪存研发成功。国产闪存芯片凭借业内最大内存存储和最快传输速度的优势,也让不少国外科技公司惊叹不已。

要知道的是中国存储行业追赶速度更快,但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层层制裁和人才短缺仍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评价一下长江存储的NAND芯片,用于国内销售的部分iPhone。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修改出口管理条例,旨在进一步阻止中国发展其存储芯片能力和相关军事能力。

的确难于登天,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毕竟在很多方面以来,我们都曾经受到欧美国家的信任,可现如今却实现了弯道超车。

芯片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芯片已经存在,各种精密仪器之上。比如电子设备以及通讯设备,缺少了芯片,那么仪器将会就如同一堆废铁一般失去原有的作用。但是芯片的制造和生产,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家公司能够完成的。哪怕是欧美的发达国家,在芯片方面的制造和生产,也需要结合多个国家的技术才能够完成。

被美国“卡脖子”中国半导体。

一直以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都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因为截至目前为止,西方欧美国家在芯片领域方面对我国展开了围追堵截。不愿意与我们分享芯片制造方面的技术,也更不愿意出售相关芯片制造设备。可以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已经被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卡了脖子。目前中国的芯片发展就如同登天一般,是十分困难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

但是,中国的芯片发展虽然陷入了迟缓。可是我们也不能够放弃,因为芯片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产品。如果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政策,那么也将意味着我国在社会各个方面都会受到西方欧美国家的限制。因此,芯片方面的研究工作不能够有任何提法。要想打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一方面要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必须结合社会的各方面力量。

除此之外,要想在芯片方面领域有所建树。我国所有科技公司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必须要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全面攻克芯片方面的难题。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才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多的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042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