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创造的人有哪些什么时候发明的

有着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创造的人有哪些什么时候发明的,第1张

公元前 400 万年左右,东非的史前人发明了石刀和卵石器

公元前 2 万年左右,在法国多敦河区的洞穴里,发现有 2 万多年历史的

骨制缝衣针

公元前 1 万年左右,地中海沿岸居民已发明用鱼网捕鱼

公元前 7500 年左右,英国的约克君星沼出土的古代短桨,表明当时人类

已发明了船

公元前 4000 年,米索布达米亚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苏默人以及与之贸易

的波斯、巴比伦、亚述等地人均采用这种楔形文字

公元前 3500 年,米索布达米亚的一个苏默人拥有的图章刻有犁的图形,

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犁形农具

公元前 2000 年,米索布达米亚人发明了墙垛建筑技术

公元前 1500 年,希太特人到处征战,把发明的炼铁技术从那托利亚传到

了邻近地区

公元前 11 世纪,中国人最早发明创造瓷器

公元前 5~4 世纪,中国发明修建了防御用的世界第一长的城墙——万里

长城

公元前 3 世纪 280~220 年,李冰创造性地发明设计建造了都江堰这一著

名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 255 年,埃及在亚历山大港矗立起发明的第一座灯塔

公元前 130 年,亚历山大的希罗发明了汽轮机

公元前 10 年,罗马建筑师兼作家维特鲁维斯首先在他的著作中提及起重

公元 105 年,中国的蔡伦在西汉“灞桥纸”基础上发明了可供大众使用

的“蔡侯纸”

公元 27~97 年,东汉王充在他所著《论衡·是应》里曾记载指南工具—

—司南的发明

公元 78~139 年,张衡发明制造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同

时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天文仪器“水运浑象仪”

公元?~208 年,东汉华佗首创麻醉手术,首创阑尾外科手术

公元 225~295 年,刘徽完成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并首创十进位分数、

割圆术,重建重差术理论

公元 362 年,古罗马皇帝米利首创医院,收容患病公民

公元 605~611 年,中国发明修建了世界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

的人工航道——京杭大运河

公元 581~682 年,孙思邈发明导尿术,首创治疗脚气病方法

公元 635 年,西班牙塞维尔的圣伊西多记载,已发明了翎羽制造的翎羽

笔。

公元 700 年,西班牙人发明了泰罗熔铁炉,它是现代鼓风炉的雏形

公元 683~727 年,中国的僧一行首创最先进的历法“太衍历”,发明了

世界最早的钟表浑天铜仪和测量太阳运行轨道的黄道游仪

公元?~1015 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公元 1031~1095 年,沈括著 26 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首次记载

发现了磁偏角

公元 1450 年,德国人约翰谷登堡发明了印刷机

公元 1489 年,德国人威德曼在莱比锡出版了一本关于算术的书,首先用

到了加号(+)和减号(-)

公元 1511 年,德国人纽伦堡铁匝汉来恩发明了计时用的表

公元 1565 年,瑞士苏黎世人差司那最先描述了铅笔的制造方法

公元 1568 年,法国数学家贝林发明螺纹车床,切削出来的螺丝规格统一

公元 1569 年,佛兰德斯地理学家麦卡脱发明了“麦卡脱投影图法”用以

绘制世界地图

公元 1585 年,佛兰德斯工程师史帝文首先发明使用小数,但是仍未懂得

使用小数点

公元 1589 年,英国人威廉·李发明针织机

公元 1518~1593 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一书,一直被认为是中医中

药的经典

公元 1590 年,荷兰的詹生父子发明了显微镜

公元 1680 年,荷兰的米德尔堡眼镜工人汉斯·李伯锡偶尔把凹透镜迭加

起来观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的东西竟放大了,从而发明了望远镜,并在荷兰

议会上向议员示范

公元 1609 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空气温度计

公元 1562~1633 年,中国的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

农业百科全书

公元 1631 年,英国伦敦索瑞地方的数学家奥特雷德在所著《数学之钥》

一书中,首先用了乘号(×)

公元 1641 年,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首创了对数

公元 1643 年,意大利的托里拆利发明了水银气压计

公元 1646 年,德国的柯切尔发明了幻灯

公元 1650 年,德国的格里克发明了空气泵

公元 1656 年,荷兰数学家惠更斯发明计时的摆钟,1657 年他在计时表

里装上游丝,使摆转更有规律

公元 1587~1661 年,中国的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公元 1666 年,英国的牛顿在剑桥大学首创微积分方法,1668 年他发明

了反射式望远镜

公元 1679 年,法籍物理学家巴班寄居伦敦时发明了高压锅

公元 1696 年,西方最早发明使用信封的是苏格兰国家大臣奥格尔维

公元 1701 年,在英国伯克郡实验室塔尔发明了播种机,免除手工播种造

成的浪费

公元 1709 年,英国什满郡的达比首创“焦炭炼铁法”,提高了铁产品质

量。意大利人克里斯朵夫发明了钢琴

公元 1712 年,英国人钮科曼发明了活塞式蒸汽机,从此世界进入“蒸汽

时代”

公元 1716 年,瑞典工程师特里沃德发明利用管道输送热水给房子各部分

供暖的方法

公元 1720 年,德国的法伦海特发明了水银温度计

公元 1733 年,英国兰开夏纺织工约翰·凯发明了机械化的快速织布工具

——飞梭

公元 1741 年,瑞典的摄尔赛斯发明把水的冰点至沸点温度划分为 100

个等份,用来表示温度的数值的百分温标

公元 1748 年,德国的赞生发明钢笔

公元 1752 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公元 1767 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尼纺织机

公元 1769 年,英国的阿克顿特取得水利纺织机专利并于 1771 年投产

公元 1777 年,英国的瓦特发明了适用于大工业普遍应用的独立冷凝器蒸

汽机

公元 1779 年,英国的卡朗普顿发明走锭纺织机

公元 1783 年,法国的蒙哥菲埃兄弟发明了热空气气球

公元 1785 年,英国的卡特顿特申请了蒸汽动力机械的专利

公元 1788 年,英国的瓦特和博尔顿发明了摇臂式蒸汽机

公元 1792 年,英国的默克多发明煤气灯

公元 1795 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及其领地首创正式采用公制

公元 1800 年,意大利的伏打发明伏打电池

公元 1801 年,英国的德维在英国科学研究所示范电弧灯

公元 1807 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公元 1814 年,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公元 1818 年,英国的戴维发明矿工安全灯

公元 1923 年,英国的物理学家发明电磁铁

公元 1826 年,居住在法国的涅普斯发明了照相技术

公元 1827 年,英国的约翰·约克发明摩擦火柴

公元 1829 年,法国一名穷裁缝提孟提埃发明了工业用缝纫机

公元 1831 年,电子之父——英国的法拉第发明了划时代的发明——直流

发电机,从此世界进入了“电器时代”;法拉第还发明了变压器。美国人亨

利发明了电铃

公元 1837 年,美国的达文波特发明了实用电动机。美国的莫尔斯发明电

公元 1839 年,美国的佩奇教授发明电动机车;英国的麦克米伦发明自行

车;英国的内史密司发明蒸汽锤;美国的固特异发明硫化橡胶

公元 1840 年,英国物理学家惠特斯通取得线性感应电动机的专利权

公元 1842 年,美国人摩尔斯发明在纽约港海底铺设电缆,供传递电报之

公元 1852 年,法国的吉法德发明蒸汽推动的飞船;法国的琼·佛科发明

回转仪

公元 1855 年,法国里昂的皇家街装置了电弧街灯

公元 1856 年,意大利人巴尔桑蒂和马泰乌奇发明了实用的内燃机;英国

的贝西默发明了酸性围炉,又称贝氏转炉

公元 1859 年,法国物理学家伯朗台发明实用的蓄电池

公元 1862 年,美国的加特林发明机关q

公元 1867 年,瑞典的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美国的威斯汀豪斯发明气刹

车;法国的化学家勒朗舍发明了干电池

公元 1874 年,萨洛蒙在英国发明电动三轮车

公元 1876 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的电话首次通话

公元 1877 年,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公元 1878 年,英国的戴维·休斯发明炭精微音器

公元 1880 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用于街道照明

公元 1881 年,美国的爱迪生在德国取得立体声专利,用于柏林的有线广

播;在英国索瑞郡哥达明第一座水力电厂投入生产,用的是西门子公司制造

的水力发电机,向工厂、街道、住宅实行商业供电

公元 1882 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发明的首辆无轨电车在柏林示范行驶

公元 1883 年,英国的艾弗里特发明了防窃自动售货机出售明信片

公元 1884 年,英国帕森斯发明现代的蒸汽轮机;美国瓦特曼发明实用的

自来水笔

公元 1885 年,德国的戴姆勒发明汽车;美国的默金撒勒发明行型活字铸

排机

公元 1888 年,英国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船

公元 1889 年,美国芝加哥第一家工厂发明适合农场的拖拉机、发动机以

汽油为燃料

公元 1890 年,英国发明的地下铁路通车,运行于伦敦城与南伦敦之间

公元 1894 年,美国的巴尔的摩—俄克俄铁路实现干线电气化;美国纽约

百老汇的霍兰兄弟活动电影院首次放映了电影

公元 1895 年,德国的伦琴发明 X 光管;意大利年仅 20 岁的马可尼在波

隆纳附近示范使用无线电;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初次把电影图像投射到

银幕上让观众观赏

公元 1896 年,英国伦敦电机工程师道辛发明了把电动机装到汽车上的起

动机;费辛敦教授在美国示范使用了无线电话;美国人费歇发明的电动洗衣

机生产销售

公元 1903 年,美国威尔和伯奥维尔、赖特发明动力飞机

公元 1904 年,英国弗莱明发明二极真空管

公元 1906 年,美国贝克兰发明电机;美国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真空管

公元 1914 年,英国斯温顿发明军用坦克车

公元 1922 年,第一套有声电影《纵火犯》在柏林制成

公元 1923 年,美国苏鲁金发明电视光电显像管

公元 1926 年,西班牙人贝尔德和德拉西瓦发明电视机,在伦敦示范用电

视接收图像

公元 1928 年,中国人侯德榜发明侯氏联合制碱法;英国的里卡德兹和里

费尔合作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工作机器人,从此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美国的法恩兹沃思发明电视析像管

公元 1930 年,科克罗特和华尔顿在美国剑桥大学建成了首座加速,把

粒子射进原子里;美国的卡罗瑟斯发明尼龙;英国的惠特尔发明喷气式发动

公元 1931 年,德国柏林化学研究所的哈恩教授宣布他研究的原子核分裂

实验获得成功

公元 1942 年,原籍意大利的物理学家费米在芝加哥大学一个壁球场上装

置了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引发了持续的原子核反应。从此世

界进入“原子时代”

公元 1943 年,一位发明家发明了导d,纳粹德国空军的 He293 型飞机首

次用空对地导d攻击英国战舰“白鹭”号;匈牙利新闻工作者波罗取得圆珠

笔专利,并于 1945 年投产

公元 1945 年 7 月 16 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拉摩戈多空军基地试爆成功

原子d;1945 年 8 月 6 日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原子d,美国原子d袭击了日本

广岛市,将其完全摧毁;美国科学家埃克特和莫其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

研究,为美国陆军军械局发明制造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从此世界进入

“信息时代”

公元 1948 年,美国萧克利发明电晶体;美国巴丁、布拉顿发明半导体晶

体三极管

公元 1949 年,美国发明家发明火箭,从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沙漠发射的

“维京”号火箭创下仅用 54 秒半的时间升空 84 公里的新纪录

公元 1950 年,美国有克利等人用单晶锗制成 NPN 结晶体三极管,促成电

子技术小型化的发展

公元 1952 年,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试爆氢d成功

公元 1953 年,英国科克雷尔发明鼓翼机

公元 1954 年,前苏联在奥勃尼斯克建成第一个核能发电厂,并开始向工

厂和农场供电

公元 1957 年,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首次提出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

不守恒定律”,美籍华人吴健雄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解开了原子物

理和核物理的第一号谜底。为此,杨振宁、李政道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

华人。1957 年 10 月 4 日,前苏联发射成功“伴侣 1 号”世界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它重 84 公斤,时速为 17.5 公里,从此世界进入“航天时代”

公元 1960 年,美国物理化学家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激光器

公元 1961 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太空船“东方

一号”在西伯利亚西部升空并成功返回;美国达拉斯市的德州仪器公司研制

成集成电路,并取得了专利,从此世界进入“徽电子时代”,开辟了利用硅

片的新局面

公元 1964 年,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在英国和美国出售磁带控制的打字机,

兼有打字机和电脑的双重功能,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文字处理机

公元 1971 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敬礼”号太空站,并且将袖珍电子

计算机在美国投放市场;美国国际通讯公司研究制成微型处理机,在一块硅

片内包容了整体电脑的逻辑和计算功能,并取得专利,世界高科技之一的电

脑走向全球

公元 1973 年中国人袁隆平在世界上第一个育成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被

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公元 1974 年,美籍华人丁肇中发现亚原子粒子,并定名为“丁”粒子,

该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基子粒子的认识,并因此获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视

频电报发明成功,英国的费迪研制成潜力更大的可视数据系统,1979 年投入

服务

公元 1978 年,由生理学家爱德华兹和妇科医生司泰拨托合作,使得第一

名试管婴儿在英国奥尔丹市总医院出生

公元 1981 年,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航成功,它是世界

上第一艘可供重复使用的太空船

公元 1991 年,美国研制的“太阳挑战者”号太阳能飞机飞越了英伦海峡,

动力来源是飞机上的 1.6 万个太阳能电池

中国发明创造史写不完了

模具钢材有哪些种类

冷作模具钢

冷作模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对冷状态下的工件进行压制成型的模具。如:冷冲裁模具、冷冲压模具、冷拉深模具、压印模具、冷挤压模具、螺纹压制模具和粉末压制模具等。冷作模具钢的范围很广,从各种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到粉末高速工具钢和粉末高合金模具钢。冷作模具钢具是真空脱气精炼钢,内质纯净,机械加工性良好,切削明显提高,淬透性良好,空冷淬硬不易出现淬裂,耐磨性极为优异,韧性良好,可用作不锈钢及高硬度材料的冲裁模。

热作模具钢

热作模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对高温状态下的工件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如:热锻模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热镦锻模具等。常用的热作模具钢有中高含碳量的添加Cr、W、Mo、V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模具钢;对特殊要求的热作模具钢,有时采用高合金奥氏体耐热模具钢制造。

塑料模具钢

由于塑料的品种很多,对塑料制品的要求差别也很大,对制造塑料模具的材料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性能要求。所以不少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范围很广的塑料模具用钢系列。包括碳素结构钢、渗碳型塑料模具钢、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耐蚀塑料模具钢、易切塑料模具钢、整体淬硬型塑料模具钢、马氏体时效钢以及镜面抛光用塑料模具钢等。

硬质合金钨钢

钨钢又称为硬质合金,是指至少含有一种金属碳化物组成的烧结复合材料。碳化钨,碳化钴,碳化铌、碳化钛,碳化钽是钨钢的常见组份,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钨钢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牙齿,钨钢制品的使用程度非常广泛,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以用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新型硬质合金的切削速度等于碳素钢的数百倍。

碳素工具钢

用于制作刃具、模具和量具的碳素钢。与合金工具钢相比,其加工性良好,价格低廉,使用范围广泛,所以它在工具生产中用量较大。碳素工具钢分为碳素刃具钢、碳素模具钢和碳素量具钢。碳素刃具钢指用于制作切削工具的碳素工具钢,碳素模具钢指用于制作冷、热加工模具的碳素工具钢,碳素量具钢指用于制作测量工具的碳素工具钢。

钢的分类

1、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是指在固态下通过对钢进行不同的加热、保温、冷却来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钢的热处理路线图,如图所示:2、钢的热处理分类(1)根据工艺方法来分1)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 火);2)表面热处理(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等);3)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渗其它元素等)。(2)根据热处理在零件加工中的作用分1)预先热处理(退火、正火):为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前的一个中间工序,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及为后续作组织准备。2)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获得零件最终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3、过热度和过冷度加热和冷却时相图上临界点位置,如图所示:平衡态相变线 A1、A3、Acm加热(过热度) Ac1、Ac3、Accm冷却(过冷度) Ar1、Ar3、Arcm 奥氏体的形成 奥氏体化——若温度高于相变温度钢,在加热和保温阶段,将发生室温下的组织向A的转变,称为奥氏体化。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A晶核通常在珠光体中F和Fe3C相界处产生;2)奥氏体晶核长大;(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4)奥氏体的均匀化共析钢加热到Ac1点相变温度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过共析钢——理论上应加热到Accm以上,但实际上低于Accm。因为加热到Accm以上,渗碳体会全部溶解,奥氏体晶粒也会迅速长大,组织粗化,脆性增加。加热和冷却时相图上临界点位置,如图所示: 奥氏体晶粒度和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素 1、奥氏体晶粒度1)起始晶粒度——室温下各种原始组织刚刚转变为奥氏体时的晶粒度。2)实际晶粒度——钢在具体的热处理或加热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度的大小。分为10级,1级最粗。3)本质晶粒度——表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不表示晶粒的大小。本质粗晶粒钢:奥氏体晶粒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不断地迅速长大。(如图6-3)本质细晶粒钢:奥氏体晶粒度只有加热到较高温度才显著长大。2、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影响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晶粒长大越快,奥氏体越粗大;保温时间延长,晶粒不断长大,但长大速度越来越慢。2)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越大,形核率越高,因而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小,而且晶粒来不及长大。3)碳及合金元素4)钢的原始组织 过冷奥氏体——在共析温度(A1)以下存在的不稳定状态的奥氏体,以符号A冷表示。随着过冷度的不同,过冷奥氏体将发生三种类型转变:1)珠光体型转变;2)贝氏体型转变;3)马氏体型转变。 珠光体型转变(高温转变) (一)珠光体组织形态及性能过冷奥氏体在A1~ 550℃温度范围内将转变成珠光体类型组织。该组织为铁素体与渗碳体层片相间的机械混合物。这类组织可细分为:见图表所示:(二)珠光体转变过程:如图所示:典型的扩散相变:1)碳原子和铁原子迁移;2)晶格重构。 贝氏体型转变(中温转变) (一)贝氏体组织形态和性能◆过冷奥氏体在550℃~Ms点温度范围内将转变成贝氏体类型组织。贝氏体用符号字母B表示。根据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可分为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如图所示:贝氏体的力学性能1)550~350℃——上贝氏体B上——羽毛状—— 40~45HRC——脆性较大——基本上无实用价值;2)350℃~Ms——下贝氏体B下——黑色竹叶状——45~55HRC——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常用 。(二)贝氏体转变过程半扩散型转变——只发生碳原子扩散,大质量的铁原子基本不扩散 。 马氏体型转变(低温转变) (一)马氏体组织形态和性能当奥氏体以极大的冷却速度过冷至Ms......

新型型钢模板定型工具种类有哪些,那种好用?

市场上,天建实业,新型型钢模板定型工具,主要包括主龙骨,次龙骨,T型钢,L型钢,阳角锁具,洞口锁具,钢结构斜支撑

新材料产业的材料分类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新材料主要有传统材料革新和新型材料的推出构成,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产业结合日益紧密,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的特点.新材料的分类:按照应用领域来分,一般把新材料归为以下几大类:1 信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及产品支撑著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微机械智能系统,工业自动化和家电等现代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材料领域.微电子材料在未来10~15年仍是最基本的信息材料,光电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信息材料.信息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以硅材料为主体,新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新一代高温半导体材料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也包括高纯化学试剂和特种电子气体光电子材料:激光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光纤材料等领域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压电晶体管材料,信息传感材料和高性能封装材料等.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柔性晶体管,光子晶体,SiC,GaN,ZnSe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机显示材料以及各种纳米电子材料等.2 能源材料全球范围内能源消耗在持续增长,80%的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从长远来看,需要没有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来代替所有化石燃料,未来的清洁能源包括氢能,太阳能,风能,核聚变能等.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能源材料的突破,无论是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还是开发新能源及利用再生能源都与材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传统能源所需材料: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现在集中在要发展超临界蒸汽发电机组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上,这些技术对材料的要求都十分苛刻,如工程陶瓷,新型通道材料等氢能和燃料电池:氢能生产,储存和利用所需的材料和技术,燃料电池材料等绿色二次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高性能聚合物电池等新型材料太阳能电池: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电池等材料核能材料:新型核电反应堆材料.新能源材料就材料种类主要包括专用薄膜,聚合物电解液,催化剂和电极,先进光电材料,特制光谱塑料和涂层,碳纳米管,金属氢化物浆料,高温超导材料,低成本低能耗民用工程材料,轻质,便宜,高效的绝缘材料,轻质,坚固,复合结构材料,超高温合金,陶瓷和复合材料,抗辐射材料,低活性材料,抗腐蚀及抗压力腐蚀裂解材料,机械和抗等离子腐蚀材料.当前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3 生物材料生物材料是和生命系统结合,用以诊断,治疗或替换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它涉及材料,医学,物理,生物化学及现代高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已成为21世纪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现在几乎所有类型的材料在健康治疗中都已得到应用,主要包括金属和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质材料.高分子生物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中最活跃的领域金属生物材料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承力植入材料,医用钛及其合金,以及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热点无机生物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际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是模拟人体硬软组织,器官和血液等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而开展的仿生或功能设计与制备,二是赋予......

现在新型建筑材料有哪些

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

新型建材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节能、节土、装饰等优良特性。采用新型建材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还可以使建筑物内外更具现代气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有的新型建材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为推广轻型建筑结构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化,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

新型建材的性能和功用各不相同,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及工艺方法也各不相同。就其发展情况而言,有的品种重在花色,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如装饰装修材料;有的品种重在功能,如保温材料;有的则通过深加工衍生出多个品种,如新型建筑板材等。以新型建筑板材为例。目前新型建筑板材有几十个品种,其中纸面石膏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板、无石棉硅钙板是目前我国生产量最大、应用最普遍的三种新型建筑板材。这三种板材不但所采用的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其性能和功用也不同。如纸面石膏板主要原料为石膏和护面纸,适用于作内墙板和吊顶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主要原料是低碱水泥和耐碱玻璃纤维,适用于作内外墙板;硅钙板主要原料是硅钙材料,除用作内外墙板外,还可用于装修以及制做和房屋结合在一起的家俱等。这三种板的同一特点是:采用它们作为原始板材,再分别配上防渗、保温、防火等功能材料,采用复合技术,可生产出各种轻质和性能优越的新型墙体材料。此外,它们所用的原材料均为非金属材料,而且又是三种最易得到的非金属材料。

我国的新型建材工业,在党和 *** 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品种。随着许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镇居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我国的新型建材工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编辑本段]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按照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值“九五”期间以20%-25%左右的速度发展。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产值800-9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20%.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70年代水平,骨干企业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先进企业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1、部分新型建材产品及2010年预测

(1)防水密封材料。预计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将达到2.5亿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

(2)保温隔热材料。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巖(矿)棉60万吨,玻璃棉10万吨,膨胀珍珠岩40万吨,硅酸铝纤维8万吨。

(3)矿棉吸声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5000万平方米,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

(4)装饰石膏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平方米左右。

(5)建筑涂料。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160万吨。

(6)塑料异型材和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60万吨,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3000万平方米。

(7)塑料地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将达到1.5-2亿平方米。届时,各种塑料地板(......

cpm32是什么类型的金属材料

是CPM3V模具钢。

(1)模具钢的特性 该钢是熔炉斯伯(CRUCIBLE)公司,采用粉末冶炼工艺生产的一种新型工具钢,粉末颗粒通过HIP(热等静压)形成无偏析钢锭,然后采用常规工艺进行加工。其高耐磨性解决了模具崩角的问题。该钢的冲击韧性明显高于D2以及CPM M4,接近S7耐冲击钢水平。该钢兼具高冲击韧性和高耐磨性,由于含有3%的钒,耐磨性远胜于D2,与M2相当;冲击韧性相当于S7,远高于其他工具钢;热稳定性好,有利于后续的表面处理过程。如果表面涂层,将会获得更优异的耐磨性、更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在58~60HRC硬度范围内使用,粉末钢CPM 3V具有高质量和高均匀性、超级的尺寸稳定性、可磨削性和韧性。

(2)供货状态及硬度 退火态,硬度≤241HBS。

(3)典型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 0.80、Cr 7.50、V 2.75、Mo 1.30。

(4)退火规范 温度900℃,保温时间2h,再以≤15℃/h的冷速,缓慢炉冷至温度595℃,出炉空冷。

(5)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1065℃,保温30~45min,空冷,或放入温度540℃的硝盐/油中,再空冷到≤50℃,回火温度540℃,回火3次,可获得最佳韧性和耐磨性。

(6)典型应用举例

①剃齿刀、冲裁模工业刀片和剪切刀片。

②冲孔凸模和凹模、冲压或成型工具。

③粉末成型工具。

④用于精冲工具、废钢切刀冷镦工具。

预应力钢绞线有哪些种类?

预应力钢绞线是由2、3、7或19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的绞合钢缆,并经消除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或类似用途。

按照一根钢绞线中的钢丝数量可以分为2丝钢绞线、3丝钢绞线、7丝钢绞线及19丝钢绞线。按照表面形态可以分为光面钢绞线、刻痕钢绞线、模拔钢绞线(pact)、镀锌钢绞线、涂环氧树脂钢绞线等。还可以按照直径、或强度级别、或标准分类。

不锈钢有几种类?

不锈钢的标识方法

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 *** 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我国的编号规则

①采用元素符号

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 沸腾钢:F、 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

GCr15:滚珠

◆合结钢、d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

◆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

0.1%C),不锈 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Cr17Ni13Mo

国际不锈钢标示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

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

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4).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4-1分级:

①国家标准GB

②行业标准YB

③地方标准

④企业标准Q/CB

4-2 分类:

①产品标准

②包装标准

③方法标准

④基础标准

4-3 标准水平(分三级):

Y级:国际先进水平

I级:国际一般水平

H级:国内先进水平

4-4国标

GB1220-84 不锈棒材(I级)

GB4241-84 不锈焊接盘园(H级)

GB4356-84 不锈焊接盘园(I级)

GB1270-80 不锈管材(I级)

GB12771-91 不锈焊管(Y级)

GB3280-84 不锈冷板(I级)

GB4237-84 不锈热板(I级)

GB4239-91 不锈冷带(I级)

不锈钢的分类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铁素体不锈钢: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

最新规范要求钢筋的种类怎么分类?

最新规范要求钢筋的种类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10

4.2.1 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PB300、HRB335、HRBF335、RRB400钢筋;

2 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3 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

4 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新型建筑模板支撑有哪些种类?

传统的建筑模板支撑一般都是木方,现在为了环保,都改成钢材质模板支撑,昌黎天建公司首创了这种合金钢材质的新型建筑模板支撑体系,一般有钢木模板支撑,钢竹模板支撑,铝合金模板支撑,钢木组合模板支撑等

魏寿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寿昆,男,汉族,天津市人,生于1907年9月16日。 九三学社社员。1923~1929年就读于北洋大学,1929年获矿冶系工学学士。1930年考取天津 市公费留德。1931~1936年留学德国。1935年获德国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工学博士。1935~1936年在德国亚深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进修一年。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及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兼任:《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冶金卷(2)编委会委员,《材料研究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及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编委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曾任:辽宁海城大石桥滑石矿助理工程师,北洋大学矿冶系助教,北洋工学院、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北洋大学及唐山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等。又任重庆矿冶研究所钢铁研究室主任、代理所长及重庆材料试验处冶金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冶金系教授,天津大学副教务长兼冶金系教授,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兼理化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副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兼任:北京市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五至第七届常务委员及第六届工作组委员会高教组组长;九三学社第六及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兼中央文教委员会主任,第八及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中国金属学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第一至第四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会第一及第二届理事长,荣誉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常务理事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首届理事;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学科首届评议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冶金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冶金卷(1)编委会委员,全国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金属学报》首届编委会委员《化工冶金》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编委会顾问,以及Rare Metals (Quarterly)及《稀有金属》编委会常委。

教学方面:从事教学已有72年,主要讲授“普通冶金学”、“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选矿学”、“金相学”、“钢铁热处理”、“冶炼厂设计”、“冶金计算”、“耐火材料”、“高温测量学”、“试金学及实验”、“电冶金学”、“普通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及实验”、“定量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染色化学”、“工业分析”、“水质分析”、“矿物学”、“岩石学实习”、“吹管分析”、“德语”、“冶金炉”、(流体力学)、“专业炼钢学”、“活度理论”、“冶金过程热力学”(钢铁脱硫)、“冶金过程热力学”等28门课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届博士生导师,至近已培养硕士生及博士生20余人。

科研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及40年代初期主要从事小型钢铁工业技术的改进及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以四川白云石采用CO2选择性溶解后,经“静置后处理法”制得含0.5%杂质(CaO及R2O3)的MgO;用碳还原制备金属钼,纯度达94%,利用硅铁还原钼酸钙制成含Mo40%的钼铁。50年代引入活度理论,对冶炼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热力学分析研究;60年代发展了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提出了高炉渣中计算S2-离子活度系数公式;70年代至80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技术并应用于测定热力学参数,同时研究了国内复杂矿杂质的热力学行为及去除机理和完善了选择性氧化理论并提出转化温度概念的广泛应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与王之玺院士等人走遍祖国大地及沿海港口,对中国铁矿及煤炭资源和钢铁工业发展远景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咨询报告。又深入进行曲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发现用同一实验数据采用不同的运算方法得到分歧的数据,深获国际友人关注。科研成果“锰基合金热力学行为及其脱磷的研究”、“华南铁矿冶炼脱砷的基础理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共生矿分离的基础研究—铌在铁液及钢渣中的行为”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共生矿金属分离的基础研究—金属液中元素选择性氧化及有害元素去除的热力学” 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技术科学”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奖。此外,还获有北京钢铁学院、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地质学会从事工作50年荣誉证书奖状,以及国家教委老骥伏枥金马奖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获得专利5项,即:“利用碳酸钠或碳酸铵自白云石提制镁氧的新法”、“利用静置后处理法自白云去钙提镁的新法”、“人造镁氧制造镁砖的配料方法及加强粘性的风化法”、“制造特纯钼酸铵或钼酸采用铝铁共沉淀新法”、“提炼纯钼的二步还原新法”。出版专著5部,即:《平炉炼铁厂设计》(商务印书馆,1954)、《专业炼钢学——平炉构造及其车间布置》(冶金出版社,1958)、《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在的应用》(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冶金过程热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魏寿昆选集》(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未付印书稿3部即:《冶炼厂设计》(北洋大学讲义科,1950)、《钢铁冶金原理》(北京钢铁学院出版科,1977)、《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导论》(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科学院及贵州金属学会,1984)。发表论文160余篇。

返回顶部

柯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柯俊,男,汉族,浙江黄岩人,生于1917年6月23日。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原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负责原材料的验收、运输和保管工作。1942年派驻印度,曾在印度塔塔钢铁厂实习。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从事合金中相变机理的研究,并担任理论金属学系讲师享有终身任命。1954年至今,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理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英国莎瑞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兼任: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教研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原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大学顾问,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学部常委,现为资深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奖。

教学方面:主讲过“金属物理”、“相变与扩散”、“金属物理研究方法”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方法论”等。

科研方面:自1948年至今,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切变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初主持筹建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及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培养有关冶金金属材料研究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1958~1964年间,积极为国家节约战略金属物资,开发国内急需的新材料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如:节约镍钴的电热丝电热材料、电表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1977年以来,对微量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开展研究,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74年以来,开拓了探索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对中华民族统一、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的冶金的历史研究(特别是生铁及生铁制钢),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在中国科学院及国家教委的领导下,起草了原国家教委关于“超级钢研究”的攀登B“国家重点科研”的论证(现已转为973项目,任专家组顾问);而后把主要精力转向另一个具有战略性高度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科学家、教育家(如张光斗、张维、路甬祥、师昌绪院士)们一起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调研起草了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送李岚清同志的专题报告,并于1996年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中“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同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主持了冶金及材料工程拓宽专业的试点班,志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返回顶部

肖纪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肖纪美,男,汉族,湖南省凤凰县人,生于1920年12月。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8年2月赴美国留学。1949年1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8月获冶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林登堡钢铁热处理公司实习一年半,随后在爱柯产品公司和美国坩埚钢公司任研究冶金师五年半。1957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 10月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1978年被聘为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组和腐蚀科学学科组成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四届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并在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所属的材料专业委员会任职。1999年至2000年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77年至1986年先后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冶金教育劳动模范称号。 1989年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优秀归侨称号,中国科学院授予他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荣誉章;1984和1991年,两次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1980年至1995年担任国际性学术刊物“冶金学报”(Adta Metallurgica)及“冶金快报”(Scripta Metallurgica)的中国编辑;1999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资深会员”称号。1996年国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学作者称号,1977年至1999年,共获得部级奖励27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方面:40多年来,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系的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过“热力学”、“金属材料学”、“腐蚀金属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 、“断裂力学”、“断裂化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合金能量学”、“材料学的方法论”等课程或讲座,并应邀到20多个省市的50所大学及95个学术研究单位讲学。先后12次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并受邀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讲学,在国际材料界赢得了较高的学术声誉。传播材料学的知识方法,在国内材料学界有广泛的影响。先后编写教材,出版专著15部,共计560多万字,其中《合金能量学》及《合金相及相变》分别于1988年及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根据该书内容编导拍摄成20集电视科教片,已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正式播放2次。1989年 3月,以师昌绪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这是中国电化教育领域的创举,为干部继续教育作出了贡献”、《材料学的方法论》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他合作主编的《金属腐蚀手册》获1991年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及《中国稀土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于1993年及1995年获高教领域出版著作的优秀图书奖。从1962年到现在先后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3名。

科研方面:从事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早在50年代中期,对铬锰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成分设计和力学性能计算的新方法,获得了美国专利;回国后,继续深入研究节镍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新钢种。主要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断裂及氢致开裂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国铬锰氮系不锈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1985 年是国家科委两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金属腐蚀机理研究”及“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主持人,1986~1990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金属材料断裂规律及机理研究”的负责人。1993~1997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攀登计划共同资助的“材料损伤、断裂机理和宏微观力学理论”重大项目的共同负责人。在进行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十分重视对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研究。1974~1985 年先后开展对中国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兵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工业部门13个项目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材料与构件的断裂方法,在国防工业学术会议上进行介绍,得到同行专家和工业部门的好评。1983年获国防科工委及冶金部攻关成绩优异奖。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提出了“断裂化学”这个分支学科,成为“断裂力学”、“断裂物理”、“后断裂”学科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对发展断裂力学理论和断裂学科鞒隽酥匾�毕住?985年创建了北京科技大学失效研究所,1986年建立了国家教委所属的“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1977~1986年,以其为首的科研集体,针对国家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需要,对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多种系统中压应力可以导致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查明了稀土元素提高低合金结构钢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机理;实验发现扭转型裂纹或缺口试样都能引起氢致开裂;证实氢能促进塑性变软,提出了氢致软化机理。通过对金属材料相图中含氢相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形变、相变、化学变化及对氢致开裂影响作用等的系统分析,统一了各种氢致开裂的机理。被国内外同行誉为“最系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科学进展的领先地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表论文 300多篇。由于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近20年来,在学术上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发展新的学科体系,主张微观与宏观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相结合,建立“材料学”与“宏观材料学”新的学术体系,在这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

返回顶部

高庆狮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庆狮,男,汉族,福建厦门人,生于1934年8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五届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加拿大Alberta大学和TUNS大学高级访问教授,以及美、加、日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所的访问教授。曾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面控制中心设计负责人之一(负责计算机系统设计,后来移交给军方)。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首席研究员,以及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客座教授,深圳大学名誉教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第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教学方面:指导过7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科研方面:从事大型、巨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958~1980),并行算法(1973年起),自然语言及其处理(1980年起),人类智能及其模拟和应用(1980年起),网络安全(2000年起)等等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工作设计,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电子管和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之一;中国第一台10万次/秒以上晶体管计算机(专为两d一星研制的被誉为“功勋计算机”的109丙机)体系结构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台超大型向量计算机新体系结构原理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第一个管理程序(在109丙机上)总体设计负责人。研究并指导过两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创汇 300多万美元。获国家级一等奖两个(集体一项是理论提出者和总体设计负责人,另一项是体系设计负责人之一);科学院特等奖一个(集体);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四个。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计算机应用;2、并行算法与并行处理;3、自然语言及其处理;4、人类智能及其模拟与应用。专著有3部:《向量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84)、《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选编》(新华出版社,1985)、《智能系统基础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在国内外一级学报及国际会议等发表过《一个带有可变结构的总线的常数排序处理机阵列》、《无冲突存取系统的一类斜排方法》,Technical Analysis Machine Translation,The Principle of Macro-Transform,A Vector Computer for Sparse Matrix Operations等70多篇学术论文,此外还有如《通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通用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系统设计与逻辑设计》等30多篇有关重大工程的论证报告。

返回顶部

周国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国治,男,汉族,广东潮阳人, 生于1937年3月。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并提前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79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回国后,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导师,并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此后,多次出国讲学和合作科研,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国际矿业冶金杂志编委,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教学方面:周国治主要讲授“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冶金热力学”、“相图计算”、“冶金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等课程。所指导的博士论文曾获得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研方面 :周国治的科研领域主要在“冶金和材料物理化学”方面。其主要贡献可概况为如下三个方面:1. 多元熔体和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导出了一系列各类体系的熔体热力学性质和相图的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和方法。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近期这方面的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几何模型已发展成统一化模型,并将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进一步扩展到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中。2. 氧离子迁移的理论和应用。周国治及其科研小组系统的研究了氧离子的迁移规律,并将这一理论成果应用到各种工艺过程中,提出了“无污染脱氧”,“无污染提取”等冶金新概念和新工艺,并为描述和模拟各类冶炼过程打下了基础。这方面的成果已取得了多项专利。3. 材料在微小颗粒下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主要研究材料在微小颗粒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已成功地被应用于纳米材料,储氢材料和Sialon材料中。周国治的许多科研成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周模型”和“周方法”应用到合金、熔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研究成果也被系统地编入多部高校教科书和专著中用来指导博士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周国治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中国专利二项,获得美国专利三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

返回顶部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难先,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生于1937年10月。196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2~1980年间任助教、讲师;1980~198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维拉诺互大学、IBM公司担任访问学者和研究员。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5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所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高技术功能材料专家组组长、《中国物理快报》副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委员等职。曾获1981年CDC公司技术发明奖;1991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深研究员奖,2001年国家863计划十五年重要贡献奖。

教学方面:主 讲“电动力学”、“振动波动学”、“热力学”与“分子物理”等课程。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固体界面声子谱与应用物理中逆问题的研究。主要成就集中在石墨插层化合物和应用物理逆问题的研究。第一个从第一原理出发算出石墨与锂石墨的各种光学性质及色散关系,并分析了等离子散发的起源。在国际开创用数论方法由结合能由线得出原子间对势的简捷而严格的公式,并结合虚拟结构设计解决了一系列原子间、离子间和原子与离子间相互作用势的建立问题。和国际先进软件平台接轨,建立了面向国家目标和有系列性、含自主原创性内容的科技材料模拟设计实验室。对新型稀土化合物和半导体材料结构以及界面的研究有所突破。逆问题研究包括黑体辐射逆问题、由声子比热反溃声子能谱逆问题、晶体总热反溃原子部二体相互作用问题、费米体系能谱问题、单电子周期势反溃等效离子-电子相互作用问题等重要方面(其中有些方法是本人开创的),如第一个运用富氏卷积和数论中莫比乌斯变换得到问题的两种严格形式解,并分析了问题的存在唯一性及稳定性。所建立的比热逆问题的普遍解,推广和统一了爱因斯坦解与德拜的解,在凝聚态物理的应用方面有首创性;黑体幅射逆问题的普遍解为遥感和天体物理学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以上工作曾得到英国Nature杂志主编整版评论,认为是开创性工作,方法十分巧妙。另外,Physical Review,Physics Letters等重要杂志也都有专门评述,命名陈定理。在核结构、电路分析幻方变换群、静电屏蔽、薄膜光学性质、调制法测焦点等方面都有过许多工作,曾发表各种论文几十篇。其代表作主要有《锂石墨光谱从头计算及其离子激光之起源》和《变型莫比乌斯定理的物理应用》;译著有《付里叶变换及其物理应用》、《振动波动物理学》等。

返回顶部

葛昌纯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昌纯,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生于1934年3月6日。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物理冶金专业。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0月~1983年4 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S Materials 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教学方面:到2002年共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12名。

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1960~1984 年负责研制用于生产浓缩铀235的孔径为纳米量级的分离膜,创建起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粉末合成,材料制造和性能检测的纳米材料实验室,是国家一等发明奖“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发明人,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戊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的第一完成人,为中国“两d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科研项目“以复合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燃烧合成氮化硅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2000年提出、论证和指导完成了“863”课题“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已通过验收。“以氮化物做烧结助剂的氮化硅陶瓷”获得发明专利(87101293.6 )。1985年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和其他教授先后创建起中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和北京科技大学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在国内外各类核心刊物上主要发表论文164篇,近期的有SHS Research in Lab Special Ceramics.P/M at USTB Beijng,New Development of SHS Composites in LSCPM, USTB of China,Pres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SHS FGM(Keynote lecture)等,其中被SCI收录15篇,被ISTP收录11篇,被 CSCD收录8篇,被EI收录19篇。专著一部。

返回顶部

陈先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先霖,男,汉族,四川遂宁人,生于1928年9月。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54年至今任教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历任机械系冶金机械教研室主任、机械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任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为中国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052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