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云不惜巨资打造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让马云不惜巨资打造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第1张

   达摩院是一家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的研究院。并且在三年内集团研发投入1000亿人民币,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的时候,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表示,达摩院正在建设自己的量子实验室、量子芯片,半导体。同时,成立“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

   达摩院的愿景是至少要服务全世界20亿人口,为一千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空间和机遇,同时希望解决1亿就业机会。阿里达摩院覆盖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科技、X 实验室五大研究领域,共14个实验室。还有达摩院的成立宗旨是“Resear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也就是为解决问题研究并带来利润和快乐。

     在2019年云栖大会上,达摩院旗下的平头哥所发布的含光800芯片,凭借着领先第二名近5倍的AI性能,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除了含光800芯片外,平头哥还推出了运用在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化等领域的RICSC-V架构等,为中国半导体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达摩院将会朝着这些方向,从“听、说、看”的感知领域,逐渐向认知智能演进,届时,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达摩院的重点研究对象。 最后,这个达摩院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不仅仅是在阿里的支持下,解决商业问题,其实最终要思考的,是关乎未来人类命运的问题,达摩院必须思考未来的问题。

可以说,汇聚了当今主要领域的顶尖儿人物,很多人都是各自领域内的鼻祖!

本着咱中国人先宾后主的原则,先介绍国外的:

1、迈克尔·乔丹——机器学习领域的鼻祖

不是那个可以在空中停留3秒的飞人乔丹,而是机器学习领域的超级大神Michael l.Jordan。

喏,就是此君:

看他广阔的额头,深邃的眼神,迷人的法令纹,就可以判断出智慧惊人了。

他的成就,那也不用多说了,机器学习领域的奠基者,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战胜柯洁的那个阿尔法-狗的祖师爷爷,另外附加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的三院院士。

同时,他还搞了个“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这个会就相当于武术界的“华山论剑”,来参加这个会的也没什么,就是一灯、洪七公、黄药师这种级别的人物。

2、李凯——分布式计算的鼻祖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3、周以真(女)——计算思维的鼻祖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曾经是微软研究院的副总裁。

4、乔治·丘奇——个人基因组的鼻祖

两院院士,哈佛和麻省双料教授。

此君曾领导哈佛医学团队成功进行CRISPR基因编辑,此君的野心是彻底破解遗传学密码,然后改变细菌的遗传密码,让这些细菌产生自然界不存在的氨基酸。

5、AVI Wigderson

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是个来自以色列的数学家、计算机学家,曾经在2009年获得“哥德尔奖”,这个奖是专门颁给理论计算机领域最杰出的论文的。

6、Henry M.Levy

美国工程院院士,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然后,国内的(因为百度里都能搜到各自的简历,这里就不多展开介绍了)

1、高文

2、梅宏

3、吴朝晖

4、黄如

也不知道马云是怎么把这些大神给招致旗下的。

不过有个问题是,这么多牛人聚在一起,怎么让他们发挥最大效用,也是个难题啊,会不会谁都不服谁?

关于阿里达摩院,说点题外话,在成立时,马云作了演讲,其中说的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1)如果阿里巴巴所有的资源只是挖空心思赚钱,只是希望自己赚更多利润,那么,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没有出息的公司。

(2)我们要给世界留一个研究院,把我们的技术、对技术的探讨留下来。

(3)你的企业要成为一家了不起的企业,必须解决了不起的问题;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就要解决伟大的问题。

(4)天下所有的研究院,有个习惯想法,就是钱从哪里来,要么政府给,要么学校给,要么企业赞助,我们这个研究院必须自己具备盈利的能力,天下任何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靠得住,所以研究院要学会自己盈利。

阿里达摩院的阵容可谓是“星光熠熠”。

2017年10月11日,在杭州云栖大会上,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新技术研究院,称为达摩院。

成立的目的就是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希望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力量,成为“中国人创办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通过科学技术,弥合世界的技术落差,为世界创造更多平等机会,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

因此, “人才”可谓是阿里达摩院的核心。

去年10月,达摩院仅10人名单就汇聚2位中国两院院士、3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包括:

后来,达摩院又接连吸纳了多位科学家。

可以看到,阿里达摩院汇集了世界顶级人才。

最近, 马云投资1000亿元成立“达摩院”终于有动静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阿里巴巴达摩院方表示, 其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该芯片将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按照设计,该芯片的性价比将是目前同类产品的40倍。

我们都知道,中兴事件让国人认识到了中国缺芯的严重性,而这个消息在这个一半人悲观一半人愤怒的关键时刻,为“中国芯”这个概念打了一剂强心针。

“以 科技 ,创新世界”的阿里达摩能否制造出“中国芯”,我们将拭目以待。

当然是各种领域的人才,阿里作为 科技 公司,有钱有技术,自然能挖到各行各业的精英,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达摩院里面人才众多,研究的目标不是一个方向,而且众多的热门领域,前几天老美禁止向中兴出售芯片,达摩院意见直接收购国内的最大芯片公司进行研究。“达摩院”里面主要有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泰斗Michael I. Jordan、“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George M. Church等等。

但还是要指出一点,研究院是不要想着赚钱的,这种研究院就是各种大咖脑洞大开,头脑风暴的地方!是产生前沿思想 探索 未知的地方!赚钱的事交给企业吧!

而且搞研发不分国线,只要有成就,钱学森还不是选择回国贡献!想当年美国挖了多少墙角才有如今实力,我相信达摩院可以的。

看看现在阿里的成就,一个是淘宝,一个是蚂蚁。从这些成就还不难看出,阿里就是成就了淘宝和蚂蚁,当然阿里里面的人是研究淘宝和蚂蚁的。不然这些成就哪来的?

看看阿里股份组成,他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孙正义,二头美国雅虎,还有百分之五十多下落不明。马老板套现以后占4.8%股份。这很清楚谁是老板,谁是打工的,谁拿大股,谁才是说了算的幕后老板吧!

按照常理,哪个国家的爱国的人都会发展本国的高 科技 为国争光,为民族添彩。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谁拿钱去给别人搞 科技 研究。

当马斯克火箭发射的时候,互联网巨头马云们为了几斤白菜…更多的流量和小贩抢饭碗。真让人张不开嘴怎么说,现在阿里到底研究什么的,只有阿里大老板,二老板,三老板他们知道阿里究竟研究什么的!

现在马老板挺忙的,他知道自己忙什么,告诉所有人阿里到底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

达摩院三个目标:“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 科技 解决未来的问题”,除了活的比阿里长我估计应该没问题,那两个目标我是进不去了,这得扫地僧的级别才成啊。百科里能查到的,也就不复制了,头像什么的大家也都搬来了,就说说组织架构和具体分工吧,毕竟扫地僧是达不到了,在哪方面有特长就提前了解下领导不是?

达摩院下方,一共分为机器智能、数据计算、金融 科技 、机器人、X领域(量子计算)等5大领域。

机器智能 领域下辖5大实验室: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语言技术实验室、决策智能实验室、城市大脑实验室。

数据计算领域:计算技术实验室、智能计算实验室、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

金融 科技 领域:金融智能实验室、区块链实验室、生物识别实验室。

机器人领域:智能交通实验室。

X研究领域:达摩院 探索 科技 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的阵地,目前下设量子实验室。

达摩院架构以院长张建峰为核心,形成13名业内顶级专家汇聚的强大阵容,未来直接挑战十八罗汉统治地位。

金榕: 达摩院智能研究领域负责人,也是达摩院常务负责人,直接向张建锋汇报。

鄢志杰: 语音实验室负责人。此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团队主管研究员。

任小枫: 视觉实验室负责人,也是高德首席科学家。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担任iDST首席科学家和副院长。

司罗: 语言技术实验室负责人。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担任iDST NLP团队负责人。

华先胜: 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iDST,担任副院长。

元尊 计算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也是阿里平头哥首席科学家。是中国在芯片硬件架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荣誉等身,实现了UCSB名人堂大满贯。

周靖人: 智能计算实验室负责人。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负责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大数据智能计算平台、搜索推荐事业部。

李飞飞: 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负责人。2018年5月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成为数据库团队负责人。

王刚 智能交通实验室负责人,菜鸟ET实验室联合负责人。2017年3月加入阿里巴巴,2018年率队阿里自动驾驶。

蒋国飞: 金融 科技 研究领域负责人,生物识别实验室负责人,蚂蚁金服副总裁。

漆远: 金融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蚂蚁金服蚂蚁金服首席AI科学家、副总裁。

张辉: 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蚂蚁金服区块链部门负责人。

施尧耘: 量子实验室负责人。2017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负责量子实验室的筹建与领导。

达摩院不是纯粹的研究机构,与阿里的各项业务紧密联系,定位是前沿技术研究中台、顶级人才中台,为各个业务提供支撑,因此不少人在实际业务运营部门兼职,属于有权有钱有前沿的少数人,这部分人未来绝对是核心中的核心。

相比华为谷歌,达摩研究院华而不实,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研发成果。总的来说,整个达摩院都在赔钱,就是花钱养p9p10,赚个好名声。在一个实验室里,光是这一个工作人员每年的费用就有几个亿。可以长期无效出差,出勤失控。

旅行者其实可以以出差的名义休假,一次缺勤十天,美其名曰云办公实际人力资源内控失效。目前人工智能实验室已撤销并并入阿里巴巴云,大脑实验室外包xx软件,赚取数千万外包费。结果软件一年多没发货,一直磕磕碰碰。

芯片实验室目前还不能量产,所以只能是芯片。目前达摩院还在阿里巴巴云下,现在蚂蚁还没有上市。阿里已经寻求阿里巴巴云 科技 创新板。如果达摩院继续这样赔钱,达摩院极有可能重组裁员优化美化财务报表。南湖达摩学院基地目前规划为天猫盒子的生产基地,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办公场所。说白了也是圈地。目前达摩院给员工的期权是集团股份。

未来几年,可能是因为阿里巴巴云想上市,被阿里巴巴云股权取代。实现的时间会更长,想象空间也会更大。当然也可能遇到蚂蚁的监管风险。目前我个人认为是烧钱,没人管。有一款传说中的996,可以睡到下午一点,然后下午四五点上班。晚上11点上班,23点回家睡觉,一年赚几百万太美了。

达摩院都是世界发明家!科学家!凡事聪明人都在里面!搞发明!只要马云肯花钱!世界奇迹就在达摩院!所以马云应该再投资一批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的学校实验室!让有想法的小发明家在这实验室里,发明出中国的奇迹!所以每个实验室只要肯花钱!新的发明都会出现!搞实验主要还是要经济支住,没有经费,什么实验,什么发明都发不出来,所以一定要有经济来支持!

都是大神

阿里达摩院的使命是什么?

阿里原来有一句土话:“一群平凡的人在一起做非凡的事。”

后来改成:“一群非凡的人在一起做非凡的事。”

阿里巴巴达摩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希望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力量,成为“中国人创办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

马云对达摩院的期待很高,阿里巴巴要存活102年,但阿里达摩院必须要比阿里巴巴还要活得长。

其实说白了,达摩院就是做 科技 研究的,

而之所以选择 科技 ,是因为 科技 是整个 社会 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达摩院凭什么吸引全球人才?

自从达摩院成立后,美国顶尖 科技 公司包括FLAG在内的科学家,

高校教授等相继加入阿里达摩院的新闻就没有停过。

比如之前炒得很热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再清博士、谷歌Tango和DayDream项目技术主管李

名杨博士入职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

由于加入的人才太多,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达摩院下方,一共分为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 科技 、X实验室(量子计算)5大领域。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一个感觉,推动 社会 进步的是科学家,但现在很多 娱乐 圈的明星挣钱比他们高多了。

我并不是说科学家想钱,我是想表达的是,科学家们不为名利所动,

他们只想把一生的精力放到科研上,而达摩院就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些科学技术精英融合在一起,一定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为物质和 情感 所累,有着不竭的创新动力。

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者。

(文/观察者网 吕栋)在距今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在2000多万年的时间里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物,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物种来了个“集体亮相”。而在此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却长期没有找到动物化石,这一时期史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5.6亿年前寒武纪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三叶虫。图源:视觉中国

现如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仍然是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中的一大悬案,更是困扰着包括达尔文在内的学界大佬。然而,当我们此刻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寒武纪”这三个字时,排在输出结果第一位的已不再是那个困扰科学界的谜题,而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 科技 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不少初创AI芯片设计企业,它们在吸附大量一级市场资金后,一方面互相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巨头的压力。在该领域,不仅有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行业传统巨头,也有华为、阿里等跨界选手,无一不对这块蛋糕“垂涎三尺”。

而寒武纪正诞生于上述背景中。

一个月前的2月28日晚间,北京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2019年12月5日,中科寒武纪与中信证券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开启冲刺科创板的进程。

而3月2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创办刚满4年的寒武纪上市申请已获受理。短短几个字,意味着该公司距登陆科创板又近了一步,同时也再次将其置于舆论的放大镜下。

市场普遍认为,如果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将成为毫无悬念的“AI芯片第一股”。

残酷的现实便是,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大于出口额。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为3055.5亿美元,而出口仅1015.8亿美元,进出口比例为3:1,时代也在期待中国芯片领军者。

而该公司以“寒武纪”给自己命名,寓意“AI大爆发”,并以“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作为自己定位,既彰显了几分神秘又凸显了其“野心”。

别人眼中的学霸

提起寒武纪,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这两兄弟。

哥哥陈云霁1983年出生,两年后弟弟陈天石出生,江西南昌人。与大多数年过而立、尚未不惑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可以说已有所成就。

1月16日,陈天石刚以寒武纪CEO身份成为2019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十人之一,而陈云霁早已从前辈手中接过2017年度 科技 创新人物奖。

不少人好奇,这对来自江西的“双子星”,缘何既能读书出色,又能在创业后搞出一个“独角兽”。

履历显示,陈云霁9岁上中学,14岁便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4岁取得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获得中国青年 科技 奖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小两岁的陈天石,几乎是沿着哥哥的脚步一路从中科大少年班追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他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在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学位,指导导师是陈国良和姚新。

事实上,这对别人口中的学霸,在他们自己看来并非“模范兄弟”。

陈云霁曾提到,两人小时候常打架,长大后一言不合就吵起来,要不是有血缘关系早就闹崩了。不过,两人最终还是会让道理来说话。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云霁曾透露,“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并不是学霸。相反,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学渣。”而且他讲到,在19年的学习生涯中,不但考第一名的次数不多,还常在班上排名倒数。

2002年,19岁的陈云霁已经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了第五个年头。酷爱 游戏 的他对于自己的课业成绩并不太在意,而是把《星际争霸》当做主课来修。他曾坦言,“挂科的压力一直是悬在头上的剑,但是科大的老师对于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非常包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成长。”

当年,即将本科毕业的陈云霁听说中科院计算所在研制中国第一块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希望能拜师计算所胡伟武老师,于是报考了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生。

这家始建于1956年的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研究的学术机构。从这里走出的包括联想控股、龙芯中科、中科曙光等,均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中的知名企业。

2017年,陈云霁接受采访时曾开玩笑称,在他之前,中科院计算所从来没有招过像他本科成绩这么差的学生。但是,胡伟武看到他玩《星际争霸》的表现,认定他有科研潜力,便力排众议将他录取。

“Work hard,play harder!胡老师就是看中了我这一点。” 陈云霁当时说。

估值超220亿

事实证明,陈云霁确实没有辜负胡伟武的期望。

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中科院计算所龙芯团队,在胡伟武的指导下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他还与胡伟武合著了《计算机体系结构》,并在2008年开发龙芯3号的过程中完成了一篇重量级的论文。

不仅如此,陈云霁向胡伟武引荐了另一位“高徒”,他的弟弟陈天石。

与做硬件芯片出身的陈云霁不同,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专注于软件算法。 在博士毕业后他也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这为后来两个人一起设计出“让计算机更聪明”的专门神经网络处理器埋下了伏笔。

时针拨回到2010年,当时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尚处于较冷阶段。

根据公开报道,在计算所汇合后,陈氏兄弟也曾就职业发展探讨了好长时间,最后认定有两件“非常好玩的事”可以做:一是用AI辅助做处理器的设计,另外一个就是做AI芯片。

起初,陈天石在向计算所领导汇报想做AI芯片时还曾拿自动驾驶举例:“大家很早就在说有一天机器会替代人开车,但如果开车的机器人在做模式识别的时候速度不够快,那么这个车就完全没有让机器开的理由。所以,它一定需要很强的车载运算能力。”

2015年,早在寒武纪公司成立之前,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和中科院计算所的支持下,陈氏兄弟主导的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寒武纪”首次成功流片。

之所以取名为“寒武纪”,是想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寓意人工智能的未来。

次年春天,谷歌的AlphaGo“一战成名”,人工智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波澜,国内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如此,2017年以及之后的两会中,人工智能也成为关键词之一。

而陈氏兄弟的研究也赶上了好时候。

2016年,全球首款可商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处理器问世,寒武纪 科技 公司也正式成立于当年3月,其数千万的天使轮融资也正是来自中科院。

值得一提的是,性格的不同也让陈氏兄弟在公司拥有不同的角色。

陈云霁在公司职务上更偏研究,思考技术路径相关的部分,很少挂寒武纪头衔,多以“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示人。

据陈云霁透露,他的性格偏外向、胆子大,喜欢做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更适合搞科研。

而弟弟陈天石比较慎重,每走一步都会想好可行性,能规避产业发展中的“坑”,适合带领一个企业往前冲。

所以陈天石总以寒武纪创始人、CEO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根据公开报道,除陈氏兄弟外,寒武纪团队成员不仅囊括了中科院技术精英,也有中国首个通用CPU“龙芯1号”的核心参与人员。

具体奋斗目标上,他们希望让AI芯片计算效率提升1万倍,功耗降低1万倍,可以把“AlphaGo”这样的领先AI应用装入手机中。

不过,“天才少年”也曾被人吐槽。

根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寒武纪最开始募资的时候,其团队也曾碰钉子,有人吐槽他们“PPT做得差”,边吐槽边教育,“小伙子你这样是融不到钱的”。

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公司成立之后,寒武纪共经历了6次增资和3次股权转让。

2017年8月,该公司完成估值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国投创业领投,阿里巴巴、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和涌铧投资等参投,使得寒武纪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首家独角兽公司。

不到一年之后的2018年6月,寒武纪宣布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新启迪、国投创业、国新资本等联合领投,该轮融资后的寒武纪估值约为25亿美元,距离一年前的10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

正是在此时,陈天石对外透露了公司上市动向:“未来倾向于考虑在境内A股上市”。

在此之后,寒武纪的估值便不得而知。根据招股书,2019年9月13日,寒武纪新增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国调国信智芯和嘉富泽地等股东;2019年9月16日,陈天石将其所持寒武纪有限2.43%的股权和0.86%的股权分别转让给艾溪合伙和纳什均衡。

这也是寒武纪在上市前最后的增资与股权变动。

根据股权结构,南京招银出资8亿元,获得寒武纪上市前3.61%的股权,纳什均衡受让了0.86%股权,耗资1.8亿元。

据此计算得知,寒武纪在经历6轮融资后估值约221.6亿元。

由于在过去的几轮融资中,国字号背景的投资方居多,寒武纪也因此被市场视为AI芯片的“国家队”。

存银行理财39亿

寒武纪公开的招股书披露,其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与上述产品配套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芯片是相对于传统芯片的概念。

目前,AI芯片主要是指GPU、FPGA、ASIC等人工智能加速芯片,主要用于解决人工智能庞大的算力需求。AI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后者包括摄像头 IPC、自动驾驶、手机的Soc等。

纵观处理器芯片市场,通用处理器芯片如CPU、GPU的芯片的壁垒极高,国内仍未实现突破,且通用处理器领域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市场由国际巨头高度垄断,后来者难以竞争。

而AI芯片是全新的市场,进入者有后发先至的可能,寒武纪正是这样的新入局者。

自寒武纪2016年3月成立以来,其先后推出了三大类产品:

招股书中介绍,寒武纪目前采用的盈利模式是“授权+成品”,前者类似ARM,将AI芯片的知识产权(IP) 授权给下游厂商,例如最知名的合作伙伴华为;后者则是寒武纪自己设计,找代工方生产后自行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IP供应商相比于芯片提供商利润规模并不高。

例如,ARM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IP提供商,本身不直接从事芯片生产。

全球大部分的手机CPU都在使用ARM架构,市占率非常高,但是营收规模却在巨头中比较逊色。2017年ARM核芯片出货量213亿颗,营收才17.8亿美元,净利8亿美元,营收规模还不如国内很多芯片公司。

而处理器龙头英特尔是芯片供应商,2017年营收628亿美元,净利润为96亿美元,收入规模远超ARM。

公开资料显示,人工智能IP仅作为一个加速芯片模块,价格远比不上ARM IP。

因此,IP研发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在IP未得到大规模应用情况下,是付出多回报少的“苦生意”。

由于智能芯片研发需要大量资本开支,作为初创公司,寒武纪也年年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其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营收增幅明显,但盈利堪忧,连续三年分别亏损3.8亿元、4104万元和11.79亿元,累计约16亿元。

而巨额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研发支出较大,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二是“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

其也在特别风险提示一栏中醒投资者,寒武纪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其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正如寒武纪所言,其巨额亏损确实与研发大量投入有关。

2017年-2019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2986.19万元、2.4亿元、5.43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80.73%、205.18%和122.32%,累计投入8.13亿元,相当于三年累计营收的1.43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寒武纪研发人员有680人,占比接近员工总数的80%;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有546人,占比超60%。

与此同时,寒武纪的高研发投入也获得了相对可观的回报。

截至2020年2月29日,其已获授权的境内专利有50项,境外专利有15项,此外还有PCT专利申请120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共有1474项。

在研发投入远超营收的情况下,可以说寒武纪目前的营运资金主要依赖外部融资。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寒武纪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6亿元、24.05亿元以及17亿元,总计为46.01亿元。

而前述年度下,寒武纪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则分别为2.27亿元、13.54亿元以及3.83亿元。不难看出,其消化资金的速度有些惊人。

寒武纪还在招股书中称,由于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的大规模研发的投入,上市后未盈利的状态可能持续存在。因此,足够的运营资金对于持续高研发投入的寒武纪显得尤为重要。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401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融资28.01亿元,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云端推理芯片、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在持续高研发投入的背景下,寒武纪还要融资28亿,那现在应该很缺钱?

令人惊讶的是,截至2019年末,寒武纪货币资金余额为38.3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38.9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6.68%,且全部为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非付息债务,无银行借款等其他付息债务。

除此之外,寒武纪还有3.8亿元的银行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寒武纪的毛利率水平也较高。

2017年-2019年,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9.96%、99.90%及68.19%。其中,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的毛利在99%以上。针对去年毛利率有所下降,招股书解释称,这是因为这一年拓展了新业务——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分道扬镳

提到寒武纪,不得不提的就是华为。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提到,其寒武纪1A、寒武纪1H分别应用于某全球知名中国 科技 企业的旗舰智能手机芯片中,已集成于超过1亿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中。根据公开信息,其指的就是华为。

2017年,华为推出了移动处理器麒麟970,主打AI性能,其搭载的NPU IP就是来自寒武纪;次年的麒麟980,依然选择与寒武纪合作,Mate 10、Mate 20、P20等旗舰机,均搭载了后者的NPU。

作为寒武纪最大客户,2017年-2018年两年间,来自 公司A 的收入一直占其营收比例在98%上下,为其第一大客户。

招股书中提到,2018年 公司A 得到寒武纪授权,将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集成于其旗舰智能手机芯片中。

艾瑞咨询则在一份报告中称:“仅从搭载麒麟970手机出货量来看,若授权费为5美元/片,则超过4000万台手机出货量为寒武纪带来约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亿元)的收入。”

由于和华为的良好合作关系,寒武纪曾在2017年公开表示,计划3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并使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有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

不过,事情在2018年发生了变化。

当年10月,华为在全连接大会上发布了升腾910、升腾310两款AI芯片,其采用的是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而非寒武纪的方案。当时,这被媒体解读为“华为要与寒武纪做彻底的切割”,走向独立造芯之路。

次年6月,华为发布的nova 5搭载了中端移动处理器“麒麟810”,这是首款采用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手机AI芯片;年底的麒麟990,依然采用的是前述架构,其在AIBenchMark跑分达到了麒麟980的476%。

近日,寒武纪CEO陈天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与华为的合作关系称:其实我们和客户的关系一直挺好。还是我之前的观点,AI芯片大家都做,恰恰说明它重要。

针对华为已经在用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对其收入有何影响?

陈天石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我们的收入增长很快,未来希望有机会向大家公开披露我们的财报。”

而寒武纪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来自 公司A 的收入占比已经从2017年98.34%骤降到2019年的14.34%,比2018年大幅减少为6365万元,并从第一大客户降为第四大客户。

众所周知,华为是国内仅有的自研SoC的手机厂商。国内大部分的终端厂商不像华为一样自研AI芯片。

不过,有观点指出,如果寒武纪要进入vivo、OPPO等手机品牌,必须说服芯片供应商采用其产品,难度不小。

因此,寒武纪此后再未提及“三年占领三成市场”的目标。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称,2018年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开始普及,采用该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的终端设备已实现规模化出货,使得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而2019年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大。

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原因系2018年向 公司A 逐步交付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2019年固定费用模式的IP许可销售收入相应下降。

与此同时,寒武纪在招股书中还将华为海思列为了竞争对手。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坦言,与英伟达、英特尔、AMD等国际大型集成电路企业相比,其在整体规模、资金实力、研发储备、销售渠道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内企业中如华为海思及其他芯片设计公司也日渐进入该市场,其面临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状况。

耐人寻味的是,寒武纪CTO梁军就出身华为,先后就职于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于2017年跳槽到寒武纪。目前这位CTO是所有高管中薪资最高的一位,持股也达到了3.2%。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调研机构Compass Intelligence2018年发布的AIChipset Index TOP24榜单中,英伟达高居第一,华为海思排名12位,而寒武纪则是第23位。

事实上,除了华为,寒武纪的投资方之一阿里巴巴也是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后者在2018年成立了“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整合了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

次年7月,平头哥首颗智能芯片玄铁910发布,采用RISC-V架构瞄准端+云市场, 与寒武纪有高度重合

客户、供应商集中度高

“失去”华为的寒武纪,不再单独依赖IP授权,开始转向拓展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与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招股书中提到,2019年其拓展了云端智能芯片和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业务和相应的新客户,如服务器厂商、云服务厂商、企业和地方政府等,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下降,“实现了客户多元化”,已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公司销售总额50%的情况。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透露,面向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移动终端、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其已与紫光展锐、智芯微、浪潮、联想、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好未来、金山云等众多国内知名公司分别就一个或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9年11月,寒武纪签下了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的智能计算平台(二期)项目,该合同总价高达4.4亿,当年直接为寒武纪带来了2亿营收。

另外,寒武纪还与西安沣东仪享 科技 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达成了智能集群系统的相关合作。

不过,寒武纪仍然面临着客户集中的风险。

其在招股书中介绍,2017-2019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99.95%和95.44%,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主要客户大幅降低对其产品的采购量或者其未能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给其业绩带来显著不利影响。

据艾瑞咨询测算,芯片销售利润一般在每颗几美金,只有当产量达到千万量级时,芯片定价才能覆盖研发费用和芯片成本。

因此有分析称,作为专用芯片,寒武纪找到如此大规模的特定应用市场并不容易,收入很可能不足以支撑研发,这可能也是寒武纪寻求上市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寒武纪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2017年-2019年,其通过代理商采购芯片IP、EDA工具、晶圆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等。

2017年-2019年,该公司向前五名直接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422.28万元、20315.49万元和36271.17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2.64%、82.53%和66.49%,占比相对较高。

其中,晶圆主要向台积电采购,芯片IP及EDA工具主要向Cadence、Synopsys和ARM等采购,封装测试服务主要向日月光、Amkor和长电 科技 采购,采购相对集中。

寒武纪提到,由于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化分工程度及技术门槛较高,部分供应商的产品具有稀缺性和独占性,如不能与其保持合作关系,该公司短时间内难以低成本地切换至新供应商。

此外,寒武纪表示,未来若供应商业务经营发生不利变化、产能受限或合作关系紧张,或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不能与该公司继续进行业务合作,将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0630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