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科学研究部部长。[1][2]
中文名
张宁
出生日期
1970年11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佐治亚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职务
北大医学部副主任
快速
导航
工作经历学术成果社会兼职
教育经历
1988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本科学位,后转学美国。
1991-1995年在美国佐治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得生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1-2003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博士后。
2003-2005年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系副教授。
2005-2007年在美国奥克兰大学任助理教授。
2007-2008年担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中心实验室主任。
2008-2017年担任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0-2017年任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10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分管科研、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学术成果
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围绕肿瘤转移这一关键临床难题,从机理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药物筛选、纳米技术等多个侧面入手开展转化应用研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本周参加了一场线下活动,张宁老师的POA认证班,虽然作为现场服务人员参加的,但还是听到很多干货,收获颇丰。
张宁是谁?
POA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受牛顿第二定启发引申出来,POA=(P*A)/O。
P:partner指的是做一件事所需要的外部伙伴;
A:acceleration 指的是加速度,能够完成目标的方法,手段;
O:objection 指的是目标。
一边听老师讲一边思考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的目标问题,我们在工作中要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就会认为这个任务就是一个「目标O」,其实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讲,这个任务只不过是我们是实现「更大目标O」所使用的手段,也就是「A」。
例如,我的目标O是要组织一次活动,用目标下沉思考一步,我为什么要组织这一场活动?当找到办这个活动的意义时还能再下沉,这个活动的意义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还能再下沉一步当下沉足够多层次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自己的目标其实只是达到最终目标的一个A(加速度)……有人说最终的意义一定是拯救世界,维护宇宙和平。
其实这个问题,老师讲的过程中我也有思考,一直询问Why~Why~只能是上升到哲学层面,但这时老师给画了一个示意图,目标的寻求是一步步下沉的,阿里巴巴也是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找到自己真正的「O: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第一层想到的就是做一个好产品,这时还没有想到下一层的O
第二层是有了好产品之后,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扩大。这时的产品就变成了达成下一层目标的A(加速度)
第三层是建立在前两层面基础上发现自己的目标O,这时的A(加速度)就是「产品+模式(前两层的O)」
当最后这个「目标O」抛出的时候,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一个利他的目标,能凝聚一大批人,也就是伙伴P,所以企业设定目标是不要太自私,目标要向外。
在POA里提出这个O时候,要看能容纳的P,P越多越好,当你的目标是向外的,那你将得到更多的P反响,来支持。就像特朗普要搞贸易战,特朗普把自己的目标O抛向了外部,让外部的所有P都在讨论,在争议,从而缓解自己的矛盾。
目标不是越多越好,当目标只有1个时,执行的效率是最快的,当个人在定目标时不能定的过多导致没有重点。
总体来说这节课我对「目标」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因为成功有80%是来自计划,计划的顶层是「目标」,目标错步步错,结合PDCA这个工具,对目标计划有三个要求,有截止日期,有目标的量化管理,要将目标具体化。具体化可量化之后才能量化,才能知道下一个O什么时候开始。
总结来说,这次公开课实 *** 性比较强,这是一个把目标拆解为伙伴支持与找方法的工作生活模型。二哥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他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问题。个人认为可以把这个方法当做一个模型,要把这个模型当做习惯,而不是在遇到问题时拿出来考虑一下,这个工具可以跟PDCA能结合应用。接下来还需要应用到实践。
本名张宁,男,汉族,祖籍江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员。历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任客座研究员,2005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特聘教授。2006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现为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World Literature Today(美国)、《当代》(中国台北)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南方周末》、《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大众媒介的文学副刊,发表文学评论和文化时评文章500多篇。
出版学术著作:
《叙事的智慧》(1997,18万字)
《诗比历史更永久》(2000,20万字)
《飞翔的蝙蝠》(2002,18万字)
《时尚鬣犬》(2003,19万字)
《文化的病症》(2004,24万字)
《没有乌托邦的言辞》(2005,21万字)
《土地的黄昏》(2005,22万字,中国乡土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2008,34.5万字)
《想象的衰变》(2008,35万字)
《再造文学巴别塔》(2009,44万字,多卷本文学史丛书第一卷)
《眼睛家族笔记》(2012,21万字,文化时评集)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2012,32.6万字,外国文学评论集)
《感伤时代的文学》(2013,30万字,20世纪中国文学论文集)
《土地的黄昏》(修订版)(2013,33.8万字)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第2、第3卷,共100万字)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编年资料总系》(第1——第3卷,共150万字)
副主编:《新中国文学史》(前言、绪论执笔和部分章节统筹)。
获省级学术奖3项,国家级学会奖2项,学术杂志奖2项。
获北京市2012年度教育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品入选《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文选》、《中国年度文论选》等多种权威选本。
主编《刀锋文丛》、《文化中国》、《媒介批评》等多种学术辑刊。
参与编写本科生基础教材《新中国文学史》,硕士生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参与编撰多卷本大型学科基础史料《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中国当代文学编年资料总系》。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
中国乡土文化研究
曾经担任的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媒体策划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编委,《中国新诗年鉴》编委,《媒介批评》、《文化中国》主编等。
开设课程: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中国文学热点问题研究》、《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文学写作》、《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等课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