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是什么级别

el是什么级别,第1张

电子化学试剂按照纯度分为UP—S级、UP级、EL级三个等级. UP-S级:适用0.35-0.8微米集成电路加工工艺,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ppb,经过0.05微米孔径过滤器过滤,控制0.2微米粒子,在100级净化环境中灌装达到SEMI C8标准. UP级:适用1微米集成电路及TFT-LCD制造工艺,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0ppb,经过0.2微米孔径过滤器过滤,控制0.5微米粒子,在100级净化环境中灌装,达到SEMI C7标准 EL级: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00ppb,控制1微米粒径粒子,达到SEMI C1 C2标准,适合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元件加工工艺

EL是一个英文缩写,可能要好多个英文句子可以缩写成EL,所以这个问题不太规范。有机EL,是(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有机EL)的简称,意思是有机发光的电子版。定义虽然很笼统,但是包含范围非常广,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聚合物等等利用物理发光现象的所有有机物的统称。其原理跟LED大致相同,只不过使用的是具有二极管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在电子技术方面的EL是Electro Luminesence的缩写,指冷光技术,一般都指EL屏幕,被认为未来替代液晶的新一代显示技术之一。EL:照明灯HL:指示灯

PL(光致发光)和EL(电致发光)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根据我的经验,材料的PL比较容易出光,而EL相对难一些。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在做PL的时候,只要入射光的光子能量够大,材料没有被打飞的前提下,激励光子一定会被吸收,接下来的自发发射过程就是自然的结果。

然而要做EL,就是电注入的时候,材料的实际结构和品质都会影响电注入的效果,整个荧光过程牵扯到的环节比PL要多很多,再加上材料的耐压性一般不允许注入强度太大,这样自然就不太容易的到很好的荧光光谱。

至于量子效率的问题,一般针对荧光这个过程只讨论内量子效率,内量子效率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材料是同一个的话。外量子效率包括的内容就多了,PL和EL的整体量子效率还真不好说,这玩意你得到光谱以后可以算算看,总的量子效率是什么样的,有结果了告诉我一声哈~~~·。

这个和内量子效率没什么关系,只和外量子效率有关,材料结构只要确定,内量子效率都是一样的,激励方式不同,荧光机制就不同,外量子效率的定义就有所不同,所以不大好比较。

我想你要问的就是PL和EL哪个容易得到好的荧光谱,我肯定的告诉你是PL。如果只是研究材料的光谱特性,做PL就成了。但你要把他做成器件,比如LED或是激光器,那不得不去做EL了。

——————————

因为我是学半导体的,所以放射失活的概念我不是很清楚;

我需要说明的是荧光机制的问题,在半导体中,光致发光的机制是光子被吸收,价带电子跃迁上倒带,然后thermalizing(不知道中文怎么讲)至带边,然后自发发射一个光子,导带电子再跃迁回价带。

而电至发光是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异质结边缘或是量子阱中聚集,然后发生了自发发射。

根本原因是光致发光的激励强度(注入强度)比电致发光大很多,但这只是在半岛体材料中的情况,而其他的荧光材料要看他对光和电的耐受能力了。

针对你的问题,你可以查一下你要做的这个材料的特性,看看他的耐压(电压),和能承受的激光功率(以及会不会有特定波长的光让材料变态的情况),综合来考虑。哪种方式的激励强度大,哪种方法得到的荧光普就会强一些,但绝大多数情况是光致发光容易得到好的光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90668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